第一图书网

移植与嬗变

熊秋良 江苏人民
出版时间:

2011-3  

出版社:

江苏人民  

作者:

熊秋良  

页数:

303  

字数:

253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为了深化对中国近代选举制度的研究,本书主要以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第一、二届国会选举为考察对象,将中国近代选举置于中国近代社会大转型背景下,通过对中国近代选举思想的演进、二次国会选举的法律文本的解读、选举动员与民众的参与、投票行为、选举舞弊现象、选举诉讼、政党与选举的关系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揭示国人选举观念在近代的嬗变,探索中国近代选举制度的基本发展趋势,并从政治学的角度对中国近代早期选举制度进行反思,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期为当今政治改革与建设提供历史的借鉴。

作者简介

  熊秋良,女,1970年生。法学(政治学理论)博士。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和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研究。先后在《近代史研究》、《民国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中国近代选举思想之输入与演进
 一、戊戌变法前选举思想之输入
 二、戊戌变法至民国初年选举理念的演进
 三、清末预备立宪时期的选举尝试
第二章 第一、二届国会选举法文本分析
 一、第一届国会选举法之生成与文本解读
 二、第二届国会选举法之修正
第三章 民主选举之展开——第一届国会选举
 一、选举组织工作
 二、选民资格确定和选民登记
 三、选民投票
 四、选票统计和公布
 五、选举结果确认
 六、选举舞弊和选举诉讼
第四章 民主选举之颓变——第二届国会选举
 一、选民调查及选民人数
 二、各省及中央选举会选举情形
 三、选举乱象
 四、选举诉讼
 五、金钱与权力——第二届国会选举的二重奏
第五章 政党与选举
 一、第一届国会选举政党竞选之尝试
 二、第一届国会选举政党竞选之评价
 三、变异的政党竞选——第二届国会选举中的各党派
结语 移植与嬗变:中国近代选举制度之检讨
主要参考文献
附识

章节摘录

  作为这一时期“西学圣人”的严复,将西方的进化论输入中国,并以进化论为依据,提出了救国自强三项“要政”,其中之一就是“新民德”,希望通过设立议院,由民众选举官员,来培养民众的政治参与能力,增强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严复结合自己留学英国时对西方政治制度的了解,对西方的选举思想作了诠释。他在《原强修订稿》中写道:“西洋所以能使其民皆若有深私至爱于其国与主,而起公战如私仇者,则亦有道矣。法令始于下院,是民各奉其所自主之约,而非率上之制也;宰相以下,皆由一国所推择。是官者,民之所设以厘百工,而非徒以尊奉仰戴者也。”严复从平等的视角介绍了西方国家的选举思想,指出在西方国家,非民众依附于官员,而是官员之当选须仰赖于民众的推选,依赖于民意的支持。因此,由民众选举出来的议员组成的议会所施行的政策和法令,不是出于君王之命,而是基于维护民众的利益,所以民众有着强烈的爱国心。面对中国的政治现状,严复的对策是:“设议院于京师,而令天下郡县各公举其守宰。是道也,欲民之忠爱必由此,欲教化之兴必由此……欲民各束身自好而争濯磨于善必由此。”意即要使中国民众也如西方国家的国民一样具有忠爱之心,只有设立议院,并由民众来选举各地的行政官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国民。  西方学者论述选举思想时特别强调选举乃实现民权的一个重要途径。但严复有不同的看法,他指出:“英国固用民权,然其议员所代表者,非通国之民也。女子固不必论,即在男子,亦立无数之限制,必资格恰合者,而后有选举之权利。”资本主义选举制度确立之初,实行的是限制性选举,对选民的选举资格有性别、财产、教育程度、种族等方面的限制。直到20世纪,普选制才陆续确立。严复在介绍西方的选举制度时,已敏感地觉察到它所存在的缺陷。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移植与嬗变 PDF格式下载



推荐阅读,这是了解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不错的作品。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