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汉代农业

许倬云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

许倬云  

页数:

202  

字数:

188000  

译者:

程农,张鸣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作者将中国历史所呈现的基本现象之——农业文明——作为一个需要解释的问题,强调这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特定历史现象,汉代则是转变的关键时期。书中立足于政治经济学式的综合视角,力图找出促使中国在两汉时期转变为农业经济的一些关键因素,强点这种转变与汉帝国的政治逻辑有密切关系,也与人口等因素有复杂勾连。作者进而勾画了当时特定的农业经济模式:汉代农业经济,是以小农户的小规模农作和劳力投入密集的精耕细作为基调;这种个体农户的精耕细作农业又与市场经济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重商的农业经济模式;这种商业活动与一种层级的市场体系联在一起,将个体农民编织进了一个庞大的经济网络里。

作者简介

  许倬云(Ch0—yun Hsu)
195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1956年获文科硕士学位,后入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1962年获人文科学哲学博士学位。先后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1970年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系及社会系合聘教授,东方研究评议会主席。曾先后被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夏威夷大学讲座教授、杜克大学讲座教授以及匹兹堡大学历史系名誉教授等职。2000年10月被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授予名誉教授。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
英文版编者前言
英文版著者前言
导论
第一章 政府对人口和土地占有问题的应对
第二章 土地成了被追逐的财富
第三章 农民的生计
第四章 农业资源
第五章 耕作方式与方法
第六章 农作之外的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附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汉代农业 PDF格式下载



汉代农业!


中国的史书传统有一个比较大的缺失,起码是弱项,即非常轻视对于行业史的记载和研究,忠奸模式、政治中心模式才是中国史书的主营业务,这导致今人对于我们祖先生活在一个什么状态下,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知之甚少。历史的形成,是各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黄仁宇早就提出要技术地处理中国的历史,许倬云的著作,在这方面起到了弥补罅漏的作用。


这本书代表了许倬云先生的一个巅峰,用西方学的视角去观察中国的问题很好啊


希望许倬云大师作品多一些,谢谢


虽说不是原来那本,但是内容差不多,可以点赞。


还没看,计划近期看完


该书是秦汉史方面的经典力作,学术著作的典范


书本内容不错,从战国开始衔接的内容很实在


经典书籍,不用多说,推荐购买。


当年的研究生考试卷子上有道题就是考察这本书的阅读和理解。我因为没看过这本书,甚至都不知道这本书,栽分不少。现在要弥补一下这个遗憾。该书是秦汉史方面的经典力作。


后面的参考文献目录共有50页,占了全书四分之一,觉得很浪费。但是作为学术著作也无可非议。


论点论据超好


这本书很好 质量很好 这是一次非常高兴的购物 我今后还会继续支持当当


徐倬云先生早期的一部著作,值得一读。


上世纪七十年代既有此种认知,实在不易,至今看来仍不失为汉代农业经济的最佳观察。


许倬云先生的《汉代农业》是他学术生涯早期的英文著作的中译本,原著正文只有150多页,实在不算长,但所附参考资料比正文还多。对西方学术训练及规范有兴趣的读者,可从中领略一二。


其实 看不太懂 以我的水平 还是适合看许悼云的万古江河这样的普及的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