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宝筏
2011-11
江苏人民出版社
[美] 季家珍
319
杨可
无
20世纪初是开启中国现代性的关键阶段,本书发展了一种新方式来研究这一时段的历史变迁。本书聚焦于妇女问题,它意涵丰富、意义重大,代表了那个时代标志性的文化悖论和政治抱负。季家珍仔细梳理了有着两千年历史并在20世纪初重获政治重要性的妇女传记的各种文化和政治用途,深入地探寻了中国人处理自己的历史和(以日本为中介的)现代西方各种方式。
她分析了各类男女行动者运用妇女传记的方式。他们利用中国古代和西方近代的妇女传记来宣扬有关女德、女才和英雄主义的各种竞争性的观念,借此对中国礼教、文化遗产和国家未来提出各种竞争性的评论。季家珍令人信服地描绘了这种种不同的路径,对历史变迁做出了新的诠释。同时,她别出心裁地在每章结尾处都设置了一个对照,以突出对女英雄模范的各种表现之间的裂隙,以及这些表现和与之相应的真实妇女生活之间的断裂。通过追溯第一代中国女政治活动家、女留学生、女教师、女作家多方斡旋的生活经历,她对古今种种性别分类看待女性日常生活之作用的方式——或者说未能成功地处理女性日常生活——提出了质疑。在本书的结尾,季家珍对妇女问题在21世纪初如何继续说明中国人对过去、西方和国家的理解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作者:(美国)季家珍 译者:杨可
译者的话
插图索引
致谢
年表
导言:女性与时间性
中国的现代性
女性和现代性
对历史变化的一种新阐释
资料来源
全书结构
第一部分 女德制度
第一章 贞女节妇:是神圣可嘉还是误入歧途
贞节:女子社会资本的惟一来源
一个内部的批评
闭塞和冷漠
嘲笑
对照:当代贞女节妇
第二章 公共领域中的女性:是放荡还是进化
一种新的文化类别:西方女杰
一种新的社会类别:女学生
对照:作为社会资本的贞节
第二部分 历史、国家和女才
第三章 才女:被赞扬和被否定的
才女的形象
才女传记
对照:无德之才
第四章 贤母和国民之母
有关母亲角色的新理论
对母亲的引用
对照:反母性的案例
第三部分 新的世界女杰谱
第五章 中国女勇士与西方女杰
花木兰和她的英雄姐妹
圣女贞德及其勇敢的后继者
对照:英勇的贞节烈女
第六章 新型女杰和女性时间的悖论
新女杰精神
新女杰的悖论
对照:陈彦安的案例
结语: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
参考书目(中文部分)
参考书目(外文部分)
版权页: 插图: 传说贞女具有超自然的力量,齐烈妇的牺牲也引发了两个奇迹。第一个据说发生在乾隆皇帝(1736年—1796年在位)一次南巡时,看到了她在老家江苏省宝应县的幻影。深为感动的乾隆为她建了祠堂。数百年后,一群无赖之徒在祠堂狎妓狂饮,正在他们寻欢作乐时,一阵狂风袭来杀死了这群无赖:上天会惩罚那些对贞节烈妇不敬的人。 魏息园认为,性的纯洁不但使贞女与天地相通,也使人类得以区别于野兽。他称赞陶婴,这位最初载于《列女传》的守贞寡妇在丈夫死后终身不再嫁,认真抚育子女。魏息园说,与“燕雀朝失偶而夕成配”不一样,陶婴是人类崇高道德原则的典范。 他书中另一位不凡的女性也取材于《列女传》,这就是范杞梁的妻子。魏息园感叹当代妇女缺乏从前的典范人物那种坚定。当范杞梁在战斗中丧生,他的妻子怀着深挚的感情,用隆重的礼仪哀悼他。她拒绝了齐庄公公开哭祭的提议,悲痛地抱着丈夫的尸体深情恸哭,她的眼泪竟冲垮了身后的长城。因为没有家庭的支持和依赖,之后她选择了自杀。 魏息园在评论中抱怨,虽然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寡妇或守节或死义,但她们所表现的忠贞很大程度上只是例行公事的敷衍,对改进社会没有多大作用。只有像范杞梁的妻子那样表现出真正的忠诚,才有影响社会风尚的力量。魏引用诗人庾开府(即庾信,513—581)的诗强调了这一点。在这首诗中,诗人赞美传说中的舜帝夫人们在舜帝死后投湘江自尽。如同杞梁妻的眼泪哭倒了长城一样,夫人们的眼泪永远留在了湘江边的斑竹上。 魏息园不仅为他的同时代人,还给历史人物也根据古代典范树立了高标准。元代李中义的妻子刘夫人在晚期帝国的文献中受到广泛赞扬,在1353年大饥荒期间,当饥饿的蒙古士兵要把李中义煮熟吃掉时,她自愿替代丈夫。但是,在魏息园记录的故事版本中,刘夫人在牺牲自己之前提供了家中储存的粮食。魏息园认为这一举动削弱了她牺牲的价值。他坚持认为,忠实的官员、正直的学者或贞洁的妻子之牺牲都不能是妥协的产物。
《历史宝筏:过去、西方与中国妇女问题》探讨了女性问题这一21世纪中心议题。作者根据人们看待这两个问题时的时间面向区分出了四种观点:“永恒主义者”、“改良主义者”、“古典现代主义者”、“当下主义者”。季家珍这本书为改变今天国人的这种陌生做出了宝贵的努力,感谢她为我们重新打捞历史之筏。
无
这是可以攻玉的好石头
书很新,包装不错,发票齐全,价格合理,值得信赖。
绝对是近代女性史研究的经典,作者在充分史料基础上,从新的时间、空间视角,对近代女性身份进行了充分探索。另外,这个译者还是很不错的,把很多故事讲的清楚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