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秦朝

刘义光 江苏人民
出版时间:

2012-2  

出版社:

江苏人民  

作者:

刘义光  

页数:

26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全面而深刻地分析了秦帝国在建立初期所面临的复杂形势和巨大困难,详细叙述了秦始皇极富创造性的应对手段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作者通过细致的考证后认为,秦始皇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必须强力推行铁血政策以使帝国尽快安定,而绝非后世所认为的暴君;秦朝后来的迅速灭亡也并非完全是帝国自身的原因,更主要的是由中国传统社会中知识分子与统治精英积累已久的激烈矛盾所导致的。

作者简介

  刘义光,笔名嵩阳云树,一直潜心研读中国历史。壁立数卷书,一烟一茶,遂神游青灯黄卷矣。现为凤凰网历史频道专栏作家。主要作品有《秦朝——被曲解的历史》、《历史的性格》、《战国志》等。

书籍目录

我们真的了解秦朝吗?
第一章 仁义的“暴君”
 黑色是秦帝国的流行色,这就足以说明,“黔首”绝不是贬称,反而充分体现政府对农民以及农业的尊重
 秦始皇在历史上的褒贬不一,主要纠结于“暴君”这个形象上。事实果真如此吗?
 秦始皇不曾意识到要对旧世贵族动些手脚,这是英明一生的秦始皇所犯下的最大错误,也是一个灾难性的错误
 秦始皇想当然地认为,他的子孙想来都如他一样。也只有建立在这个前提之下,他的这一套制度设计才能发挥效力。
第二章 人性化“严刑峻法”
 激活这个设置完美、理念先进的帝国制度,并使之发生效力的,并不是秦始皇,而是一个字:律
 秦帝国严格控制告密,是为了让告言者明白,必须对自己的控告行为负责,正如执法官必须对自己的执法行为负责一样。
 秦帝国为避免执法官动不动就滥用“笞讯”,或是恶意将“笞讯”演变为“刑讯逼供”,对这一非常手段的使用作了严格的规定
 在审判制度中,秦帝国对官吏在执法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作出严格而细致的规定
第三章 巧妙的“驰道”
 视察北方防务,是秦始皇此行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目的。因为他很清楚,盘踞在那里的到底是怎样一只庞然大物
 秦始皇成功地将驰道的军事目的巧妙地隐藏于民用之中,并且取得了双赢,这才叫谋定
 邮传制度确保了帝国中枢能在最短时间内,收集来自四面八方的讯息和民意,也包括帝国政府所看中的密报
 秦始皇懂得如何适度地使用他的权威,而并非后世所说的那么专横暴戾。
第四章 巡游天下的真意
 在秦国漫长的历史中,也存在变数,但应该承认,嫡长子继承制一直是秦国王位继承的常规模式
 细读峄山刻石和泰山刻石,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二者恰恰构成了秦帝国的建国方略
 在琅琊,秦始皇终于找到了对尘世的超越,正如山川大地的永恒一样,秦始皇突发奇想,要做人世永恒的王者
 按照理智许可的尺度来追求传说中的长生不老,并不是真拿它当回事,这才是秦始皇真实的行事风格
第五章 “暴政”泽被后世
 后世史家将“徙豪富”与刘邦的“徙豪强”政策相提并论,是一种误判。事实上,秦始皇对六国之后是比较仁慈的。
 不管是公办的“传舍”还是私营的“逆旅”,投宿者必须出具有效的证件以证明其身份,否则不予留宿。
 成功完成角色转换的张良,其远大之志即是弃匹夫之勇,而以“盖世之才,为伊尹、太公之谋”也
 这三年频繁的刺杀事件,让秦始皇不免要重新审视这个帝国。此时,他觉察到事态的严重性。
 从商鞅确立奖励耕战这一政策以来,到王莽时期,已历经四百年,百姓依然“未厌其敝”,感念秦政的好,这是何等的顺应民心
第六章 儒家秦始皇
 打击匈奴,是秦始皇的既定政策,这属于必然。但在具体实施行动的时间点上,卢生的偶然欺骗暗合了秦始皇的心思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秦始皇都得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在他的一生中,仅有的两次失败,都与南方有关
 不只是秦始皇,作为汉帝国的统治者,刘邦同样意识到“挟书律”的巨大现实意义,后世表述为“统一思想”。
 由此来看,秦帝国的崩溃,其实质是由知识分子的人心转向开始的。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努力:秦始皇试图将儒家传统中的基本价值如父慈子孝之类,置于律令的威慑之下
 秦始皇不会想到,正是他的政策,将那些精英知识分子逼向了对立面,使帝国的精英阶层无可挽回地出现了分裂
第七章 必须“焚书坑儒”?
 秦始皇初始并没有认为咸阳的儒生全部妖言惑众。而将这一问题复杂化,的,正是成分复杂的儒生自己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本意是想因为上天的灾变而出门躲避灾难的秦始皇,到头来却与灭顶之灾不期而遇
 关于赵高的出身,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久已有之的,即赵高是个宦官。
 一种认为赵高是个留着胡须的男子汉。
 正是由于赵高学识上的强项,以及孔武有力的身板,这才有机会进入秦宫,并且最终成为秦始皇的头号亲信
 帝国的控制力依然很强大,最起码,在秦始皇濒死的这一年,那些事实上的反秦势力并不敢轻举妄动
 秦始皇此时并不相信自己马上会死,所以他将自己病重的消息封锁,避免赵高之外的人知道,省去不必要的麻烦,结果却适得其反
 秦始皇打算将权力交到扶苏手上,是有他良苦用心的。他希望看到扶苏的忠厚守成,而不是胡亥的变本加厉
第八章 争权夺利的“义军”
 赵高找到了他的“保护伞”。只不过,这把“伞”,不是秦二世,也不是帝国中枢,而是帝国赖以存在的司法制度
 导致民心生怨的不是帝国的徭役政策,而是另一项法令——“戍徭无已”。它破坏了成法,把徭役变成了随意征调
 大泽乡起义,并不是出于对国家衰乱的预见和不满,而完全是一次铤而走险的行动
 令人吃惊的是,反秦与不反秦,这原本对立的势力,在陈胜这里,竟然奇迹般地统一在了一起
 早有不臣之心的反秦势力,借机生事,因势起哄,所谓天下苦秦久已,不过是表面上的托词罢了
 导致后来六国覆灭的元凶——各怀鬼胎,开始出现在反秦势力内部,这就是陈胜急于称王的结果
第九章 灭亡的真相
 政治立场上微妙的差异,决定了六国旧贵族势力失败的命运,知识分子的远见卓识主导了历史的走向
 陈胜一生都在做梦,做着王侯的梦,做着将军的梦。梦醒时分,也是他最终失败之时
 这就是反秦势力的内讧,名义上他们要诛暴秦,要替天行道,实则见利忘义,动不动就火拼
 项羽或许从没想过他统治下的百姓,也不知道如何治理天下。结果,他得到了这样的回报:秦父兄痛入骨髓
 一连串的军事胜利,让项梁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资本可以打垮秦帝国了,于是他面露骄色,然而我们知道骄兵必败
 精通律令的赵高,之所以一定要让李斯认罪,是因为秦廷讲究以法治国,没有确凿的证据,是不能结案的
 钜鹿之战使秦帝国能征善战的有生力量全部丧失殆尽,这也意味着,刘邦的西进之路,不会再有任何障碍
 自秦孝公变法以来,虎踞关中数百年的秦帝国,竟然在短短三年时间里,轰然倒塌,灰飞烟灭,令人难以释怀

章节摘录

  秦始皇的刻石,亦体现了以儒用世的特点。  因此,秦之亡,并非亡于法律繁苛。  就是说,所谓“秦为乱政虐刑,残灭天下”(《史记?张耳列传》)、“置天下于法令刑罚,德泽亡一有”(《汉书?贾谊传》)、“法令烦惨,刑罚暴酷”(《汉书?晁错传》)之类,应当看做是西汉时人鉴古知今的需要,并非全部出于理性的分析。  尽管发出这些议论的儒生出发点是好的,满心希望并且祝愿大汉帝国不要重蹈秦之覆辙,但结合秦帝国的审判制度稍作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言论明显带有强烈的感情倾向,而且对于秦帝国覆亡的真正原因,也没有分析到关键之处。  《云梦睡虎地秦简》与“张家山汉简”之间,关于律法的某些对应之处,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秦始皇为建立理想的新世界,曾颁布过两项影响巨大的法令--“挟书律”和“妖言令”,后人将之批得体无完肤,恶名难拂。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是这两项“臭名昭著”的法令,前者直到汉高祖的儿子汉惠帝当政时期才被废除,而后者,直到吕后当政时期才被废除。  由此,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鉴于西汉初年纷繁复杂的局面,刘邦亦需要这两项法令来维持汉初政局的稳定。  因此,秦始皇不只是一个意志坚强、手段强硬的政治家,同时还是一个目光远大、智略不群的哲学家,其法儒兼用、以法为主的哲学实践,对后世影响既深且巨。  事实再一次证明,秦国以及秦帝国,对待百姓是充满着人性关怀的。他们时刻关心着百姓的死活而不是时刻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所出台的政策,所做的决定,其立足点是根植于百姓的实际需要。  时至西汉末年的王莽时期,对秦人这一政策依然持有倾慕之心的,大有人在。  王莽掌权后,打算在全国恢复周朝的井田制。有一个名叫区博的人就劝他说:  “井田虽圣王法,其废久矣。周道既衰,而民不从。秦知顺民之心可以获大利也,故灭庐井而置阡陌,遂王诸夏,迄今海内未厌其敝。”  从商鞅确立奖励耕战这一政策以来,到王莽时期,已历经四百年,百姓依然“未厌其敝”,感念秦政的好,这是何等的顺应民心。  ……


编辑推荐

  全面解密秦帝国的历史谜团与政治玄机  正本清源,展现中华帝国形成初期不为人知的建国理想  客观公正,还原秦始皇不惜得罪天下人也要实现的帝国蓝图  激活这个理念先进的帝国制度,并使之发生效力的,并不是秦始皇,而是一个字:律。  秦始皇懂得如何适度地使用他的权威,而并非后世所说的那么专横暴戾。  秦始皇虽然追求长生不老,却并不是真拿它当回事,这才是他真实的行事风格。  “焚书坑儒”并非秦始皇有意为之,竟是儒生自作自受。  大泽乡起义,并不是出于对国家衰乱的预见和不满,完全是一次铤而走险的行动。  秦帝国对官吏在执法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作出严格而细致的规定,绝不随意执法。  秦帝国被后世所贬斥的“严刑峻法”,竟然被刘邦完整继承。  到王莽时期,已历经四百年,百姓依然“未厌其敝”,感念秦政的好。  秦帝国的崩溃,其实是由知识分子的背叛开始的。  在秦始皇濒死的那一年,帝国的控制力依然很强大,那些反秦势力仍不敢轻举妄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秦朝 PDF格式下载



感觉黑色的书皮很适合这本书的内容,总觉得秦朝相当的大气,也许历史并不像以往所熟知的那样,那么久远的历史,只是靠着为数不多的书籍,以及带有主观色彩的意识,所以很期待这本书可以给我呈现怎样的被曲解的秦朝历史,以前是被正统的教育告知那个秦朝是暴政,虽然统一全国,可是执政过于暴虐,可是慢慢的发现很多事情并不像表面上的那样透明,于是也对那样的秦朝产生了疑惑,总觉得能够做到统一全国的秦始皇绝对是一个非常有深度的皇帝,能够在那时制定下统一的抱负并且不是空想的完成了,足以比其他国家的君王更有才干,也许就像作者所说,矛盾的产生是因为开放的环境下的那些传统的知识分子与统治阶级产生的不可化解的矛盾,要知道在这之前还没有人做到把那么多的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等诸多不同的人统治起来,一个国家的初期,为了防止才刚刚建立的国家被破坏,实行铁血政策其实很正常,因为这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所谓的秦暴政相比于历史发展的后期的一些国家的实行政策其实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时代的不同而已。当然都是一些自己的粗薄想法,突然就想这么写写,总的来说,是一本值得的书。


秦朝:被曲解的历史(破解秦帝国历史谜团与政治玄机的第一本书)


破解秦帝国历史谜团与政治玄机的第一本书,阅读中。


这本书深入到秦朝的细节,然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秦国,把秦国崛起的深层次原因、秦帝国建立后宏伟的构架写了出来。


本书值得一看之处在于着重于对秦王朝的制度建设进行分析,而不是如道德主义史学家们纠缠于对秦始皇个人功过的评判。但本书很多地方弥漫着为秦始皇平反昭雪的情结,其实是多余的


这本书完全改变了我对秦朝,秦始皇的看法,还是很值得推荐的。


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源自于那样一个年代,无论政治经济文化,大秦帝国无疑是集大成的,但是由于六国余孽的诋毁和本身朝代没有时间纠正,以至于秦国一直被斥为暴政而亡。


这次买了王立群的那两本史记之秦始皇,还是忍不住再买了这本。很喜欢,包装得不错,比那一套硬壳的史记要好,那几本封面四角都变形了。感觉大家对这位千古第一帝都应该重新认识,学生时代的历史课关于秦始皇的介绍都很失偏颇,导致咱们都觉得他就是一个残暴不仁的君王而已。。。


书还没看呢,不知道怎么样,只是想了解一些大秦帝国的历史


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真正的大秦帝国


让人重新了解历史,辉煌的秦王朝。


一直很想了解秦始皇,终于找到本好书。


历史是人写的。当前的百家讲坛,给了多名学者发表自己读史写史的机会,让从小固定模式教育的我们有了接触不同历史课本的一些历史真相的机会。有了不同于全儒家确定历史观的再认识。这不就是先秦百家争鸣的重演么?所以我们很幸运。回到现实,法制治国法制立国,不就是秦朝统治理念的升华版么?读历史,看此书,思考当今的天下。很好很好。


书写得很好,对秦朝的历史反思很深刻。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官方历史书也不一定对,所以要多角度看问题。


读了一点,发现这本书让我对秦朝的了解完全颠覆了。


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秦朝 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秦朝 非常的好


建立秦朝是相当不容易。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在秦朝,已到了相当成熟了!凡事讲理,讲证据。


最近在看关于秦朝的书,这本书不错


想了解下秦朝


本书以一种新的角度去审视秦朝,去发现不为人所知的细节真相。值得一读。


朋友的孩子想了解秦朝的事情,所以买了这本。


应该是以一种客观的心态去写历史,,只是作者所能搞到的历史资料有限,所以看着是自己分析的多一点。。不过文采不错,值得一读。


我们不是历史的研究者,但都应该读点历史,好的作者对于历史独到的分析介绍,对我们大有帮助


读这本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


历史不要忘记,痒痒大国五千年,秦汉最令人向往


一直想多了解一下那个我们曾经无限强大的,很神秘的一个朝代。


成王败寇,一个新朝代总要对上一个朝代进行诋毁,好处是不会说的


写德很好,了解真实的。。。。


书不错,写的很详细


重一个新的视角重新解读一个伟大的开天辟地的王朝,全方位剖析了千古一帝的心理历程


把南朝写得很详细,非常喜欢,很是喜欢!


有压痕!印刷质量不错!先给好评!看后再来追加评价!


这书已经被我好几个同学借走看去了。挺不错的。


非常好的书,深入浅出!


挺好的书。喜欢


很好的一本书,就是喜欢大秦的红的和黑色


很喜欢~内容很充实


包装很正规。物流很给力。


经过推荐决定买此书,很不错


还没拆封,准备寒假慢慢看,很喜欢这个封面


好书,不一样的观点


对始皇帝的人格的分析--正面的负面的--令人赞叹,比程步的真秦始皇更加全面,但是对史记的可信性过于依赖是其缺点


买这个是为了配合着《大秦帝国》看。


还在看,作者以突破常理的思维方式诠释了秦朝的新的历史,看起来很有意思。


有别于传统的历史教科书,更多的分析当时的情况和人物的特点。


对秦朝挺感兴趣的


一个短暂的王朝,一个伟大的王朝,开创了一个中国封建的历史


比较喜欢的历史书


不太适合大众阅读,研究历史的人可以读读


争取用一个下午的时间把它看完。


还没来得及,细读。


新的视角,值得看


先屯着,有时间再看


和汉朝那本一起买的


部分论点是可以的,文字一般般。
对秦帝国过于赞美,有些论断是主观猜测而没有依据的。
总而言之,可以看看


政视历史事实


没有什么给人新的角度的评论,就是一个自己看历史的见解而已。


真心劝大家别买了,内容没档次,星星赞给当当,作者靠边吧


本来以为可以对秦朝有颠覆性描述,但是感觉似乎在凑字数,不是很具学术性


没什么意思,性价比一般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