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债

(英)约翰·兰彻斯特 江苏人民
出版时间:

2012-2  

出版社:

江苏人民  

作者:

(英)约翰·兰彻斯特  

页数:

246  

译者:

林茂昌  

Tag标签:

无  

前言

一个人人都在欠钱的时代 借来借去,结果会怎样? 电影《安妮·霍尔》里有很多精彩的桥段。对我来说最棒的一幕,是艾尔维·辛格到安妮的弟弟杜安家拜访。杜安把自己的幻想告诉辛格:“当我晚上开车,看到前面的车亮着两盏大灯迎面而来时,我有时会有股冲动,想把方向盘一转,向对方撞过去!我可以想象爆炸的那一幕——玻璃破碎的声音,汽油漏出引起的熊熊大火。”那幕戏的爆点在于,当辛格听了这番话,只冷冷地回答:“是喔,我该……我该走了,杜安,因为,我现在得赶快回到地球去。” 我从来没想过要和杜安·霍尔一样,去撞什么迎面而来的汽车,但我必须承认,有时候我也有很类似的想法。当我一个人在乡下空荡荡的道路上疾驶,开着收音机,一路都很顺畅时(虽然现在很少有这样的路况),我脑海里就会闪过一个念头,一个我从没真的去实践,更希望我永远都不会去实践的念头。这个念头就是:如果我在这个时候,突然把汽车打到倒车档,会怎样? 如果你去问汽车迷,他们一定会先给你一个惊奇的表情,然后再给你一个大笑的表情,然后才会告诉你会怎样。基本上,引擎会爆炸,会炸得粉碎,活塞杆会飞到空中,化油器会炸成碎片,产生难以置信的声响、味道和浓烟,你会被抛到路边,铁定受重伤,也很可能当场毙命。 这样的解释很有说服力,所以我发现,在高速行驶中打倒车档的念头,只在我脑中飞逝而过,大约每隔2~3年来一次,每次约持续半秒钟。这使我很确定,我绝对不会做这种事。 光在中国,就有3000万个孩子在学钢琴 刚迈入21世纪的那几年,整个地球都在高速增长,就像是在风和日丽的空旷道路上以70英里的速度前进。在2000__2006年间,西方世界的大众媒体,主要报道的是小布什的选举、“9·11”恐怖袭击、全球反恐怖主义战争,以及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但除了这些事件之外,其实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不是没人注意,只是相关报道少得出奇:在这个期间,全世界的财富增加了将近一倍!2000年,全球的总GDP为36万亿美元,到了2006年底,这个数字是70万亿美元。… 在西方国家,当时的网络泡沫崩盘因被称为“世界史上最大的资本破灭”而受到了太多的关注,以至于没有人注意到西方经济惊人的反弹。尽管股票市场大抵呈停滞状态,理由我稍后会说明,但经济体中的其他部门却非常热。西方国家以外的地区也是越来越热。当时的油价每桶只要10美元,1999年的《经济学人》有一篇评论曾郑重提出警告:油价不会停在这个价位,我们可能得准备好面对每桶5美元的可能性。哈! 2008年7月,油价一举飙到每桶147.7美元,结果,造成产油国的资金泛滥。从阿拉伯世界到俄罗斯、委内瑞拉,所有产油国家的财政部都很像电影《辛普森家庭》中的一幕场景:蒙蒂·伯恩斯和史密瑟斯一边捡起厚重的一沓钞票互相丢掷,一边大喊:“钞票战开打啰!” 石油的需求非常殷切,因为新兴国家正在经历前所未见的经济增长,尤其是印度和中国。这两个亚洲国家突然拥有了一批迅速增长、高度消费的新中产阶级。中国的GDP平均每年增长10.8%,而印度是8.9%。在15年当中,印度的中产阶级人数(这里指的是广义的中产阶级,即人口中已经脱离贫穷者)从1.475亿人增长到2.64亿,中国则从1.74亿增长到8亿——我认为这是地球史上最伟大的经济成就。 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的个人所得每年增长6.6%,这个速度是世界平均值的4倍。现在全中国有3000万名小朋友上钢琴课,印度2/5的中学男学生有固定的课后补习。当你有2.5亿人生活在经济发展如此蓬勃的国家之时,你相当于是活在一个具有全新经济展望的星球上。数以亿计的人比以前更有钱,而且还有更高的期望继续去追求。 于是油价上涨、制造业上涨、大宗物资(用来制造东西的东西)上涨,几乎整个地球的经济都很热。乐观者认为,在全球经济以这样的速度增长之下,说不定,我们可以开始考虑达成“联合国千禧年发展目标”的可能性,例如在2015年之前,让饥荒人口以及日所得低于1美元的人口比率减半。这个目标在设定之时看起来像是乌托邦的理想,但在世界比以前富出34万亿美元之后,这个史无前例的目标,突然间,好像有达成的可能了。 如果你认为房市就要崩盘,放心,不会有人怪你的 接着的情景,就好比是全球经济有一天开着车,一路都很顺畅,心想何妨试试把汽车打进倒车档,接下来……砰!一场大车祸发生了!大多数人似乎都认为,这是晴天霹雳,是最出人意表的晴天霹雳。 但这也让非常多人想要搞明白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密切注意这场经济风暴,开始写这方面的主题,以作为小说背景的一部分。我很快就确信,这真是我所碰过的最有趣的故事。在我开始写这个故事时,英国的北岩银行倒了,事态变得再清楚不过了,我当时写道:“如果我们的法律不设法改变,以便能够管理超级强大、超级复杂、且潜藏着超大风险的新金融工具,终有一天,它们会引发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大灾难。”刚好,当时的房地产明显出现了泡沫,我还写道:“如果你认为房市就要崩盘,不会有人跟你打嘴仗的。” 我当时说对了,却为时已晚,因为崩盘的所有基本要素都已经备齐。然而,全世界的政府对2008年秋所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都没有准备,其懒散程度让人吃惊,至今依旧如此。 但我写这本书的最重要理由,是因为这些事非常有趣。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故事,充满了人文趣味和戏剧性。冷僻的数学、经济学和心理学,是近几十年来的问题核心,却显得深奥晦涩、神秘莫测,让一般大众无法了解。有关科学和艺术的“两种文化”,我们已经听了不少,而我们在2009年听得特别多,因为那一年是斯诺开始用这个词的第五十周年。不过我不确定,科学和艺术之间有一条大鸿沟的想法,今天是否仍然和五十年前一样正确,例如,想要接受基础科学教育的读者将会发现,现在拿理工学位比以前容易多了。 跨越你与金融世界的鸿沟吧 在我看来,金融世界和一般人之间的鸿沟似乎比科学与艺术之间的鸿沟大多了,如果金融业的成员不应像神职人员一样,营造自己的神秘性,让我们感到害怕和愤怒,那么,这道鸿沟就必须缩小。很多聪明的知识分子完全不了解各种经济的基本知识,而这些知识在金融圈那帮人的眼里,却是世界运作的基本元素。对于金融和经济,我是个外行人,但我希望能在外行和内行之间做对话。 我想,你我应该都有一个共识:对这场全球债务危机,我们必须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下挫、如此严重的经济风暴,我们对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事情居然无法掌控,真是令人难以接受。 想要重新掌控的方法之一,就是去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论你是谁,我想要把整件事弄清楚的欲望和你一样强烈。这就是这个故事最奇怪的讽刺:数十年来,西方世界信奉人格上与经济上的个人主义,但这场风暴之所以会形成,我们都有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经济与政治都会受到这场风暴的影响。我们必须了解它,并开始思考:接下来会怎样?

内容概要

这是个债债相连的时代,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把全球经济搅得天翻地覆。本书为我们条分缕析全球债务问题的来龙去脉,让我们每个人都能了解,如何在这场大困局中知晓自己的处境,做出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抉择。
书中有各种人物:贪婪、不负责任的银行家,放水的监管机构,自以为是的政府官员,吃人的放款者,借钱挥霍的消费主义者,还有无辜的旁观者,他们每个人都是这大债链条上的一环,这些人的真实故事讲述了一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但我们却一无所知的可怕现象:债务。当经济的增长、生活的奢华全都是奠基于债务之上,如果有一天债台垮掉,谁是受害者?

作者简介

约翰·兰彻斯特John Lanchester
专栏作家,曾获英国惠特布莱德新作奖和美国佛斯特奖。他定期为《伦敦书评》和《纽约客》写金融方面的文章。2008年1月,他在《伦敦书评》上发表了《伦敦金融圈的子民》(cityphilia)一文,文中根据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错误使用情形,预测将有全球性的崩盘发生。2008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印证了他的预测。

书籍目录

前言 一个人人都在欠钱的时代
第一章 那天,我的国家破产了
从提款机取不出钱的那一刻讲起
他们把金融商品包装成一种天然资源
每个人被鼓励享受便宜的信用
布朗,是一种屎的颜色
国家?闪一边去吧!
投资银行家是不会赔钱的
我希望来生进入债券市场,这样可以威吓任何人
银行就是这样垮台的!
沿用了700年的财务报表
你并非没钱,你只是“流动性不足”
全世界最大的公司
为什么兑现一张支票,你得花3天才能拿到钱?
苹果公司跟苏格兰皇家银行,哪家公司较安全?
我能买下一座小岛,你呢?
他们早就和灾难约好了日期,确保灾难一定会来
僵尸银行,吓死人了!
第二章 这样搞金融,太神了!
借钱给别人,再也不怕被倒债了
用500英镑,买一辆法拉利的“选择权”
用这个公式,就可以把鸡蛋、奶油变成股票
你懂不懂,这才叫“避险”!
你用它们来避险,却不知道它们也能加大风险
他的银行,现在在我们手上
别把“不太可能发生”的事,当做“绝不可能发生”
头号坏蛋、、黑道大哥、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就在你身边
金融业者的思维,与你绝对不一样
大得吓死人的全球债务
981年,我们现在所受的灾难在那一年萌芽
摩根银行,一场改变世界的周末营
当损失巨大的石油公司,遇见聪明绝顶的银行家
一家空壳公司先吃下风险,然后……最后转嫁给你
财源滚滚,最妙的赚钱法门
这么神奇的事,千真万确发生了
到底AIG是怎么倒下的
请循“日本模式”,要么道歉要么自杀
第三章 你说,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弄懂房市飙涨的真正原因
拥有自己房子的美梦与恶梦
谈房地产,就是在夸耀财富
因住房升值就觉得自己发了财,是很愚蠢的
想清楚:房子真是你的吗?
各国房贷都有特色
我们的欲望,以及现代生活的失落感
就这样,我们一步步走向危机
房市、股市与债市里的博傻理论
这个浑蛋完全正确
利率为什么会这么低?
总之,有问题推给中国就对了
第四章 忍者也能借钱
明明是糟糕的债务,却成了诱人的投资
信用越差,越是好生意
李祥林,一个神秘的中国数学家
这些天才都变成了吸血鬼
一场叫做“掠夺性放款”的流行病
巴菲特的信用积分居然不高,你信吧?
听听一位次级房贷业者的告白
一个脑筋清醒的人,为什么会贷款给忍者?
房贷中介坑穷人,银行视若无睹
律师的新生意:跟烂银行打官司
荒诞的金融怪象
第五章 真的没风险,快来借钱吧!
埋藏于金融市场里的地雷
我们越熟悉一件事,就越容易忽略它的危险性
经济学家们最容易犯的错误,让人哭笑不得
我们对与概率和风险有关的事天生就有障碍
在金钱的世界里,风险是一种值得追求的东西
利率变得这么低,让我小坑了银行一下
要是能找到一个稳赚不赔的投资组合,那就赚翻了
一个数学天才,两个改变世界经济的概念
到底是谁在疯狂抛售股票?答案是:电脑……
过了这一点,全盘皆输
那些天才们的思考很复杂,也很违反常识
“宇宙史上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我却看到了两次
金融理论就像平时好好的、只在撞车时失效的安全气囊
第六章 政府呢?休眠中
我们如何走到这无法无天的地步
凯尔特之虎成了病猫
当一件事过于美好,美好到不像是真的……
调控房价?政府干吗要调控房价?
搞砸了?没关系,写封信解释一下就好
多亏政客帮忙,国会通过了“禁止立法管银行”的法律
连这个法案也废了,华尔街从此无法无天
就算有法律又怎样?政府监管照样放水
证管会的调查,其实只是装模作样
经济学家对过去3次不景气,准确预测到7次
学者专家们已经漂荡到真实世界之外
金融利益的力量,已经到了所向无敌的程度
坑我们的人,做每件事都是只想着赚钱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他们早就和灾难约好了日期,确保灾难一定会来 把所有出问题的银行,以及全世界受到信用紧缩而被击倒的企业与机构联结在一起的,就是这些赌注。在他们资产负债表的左边,所列出的“资产”,现在已经不值钱,大部分是和美国及世界各地的房地产崩盘有某种关联。这些资产通常被描述为“有毒的”,或是像美国,以委婉的方式称之为“不良”资产,然后用一套“不良资产纾困计划”(Troubled Assets Relief Program TARP)来向银行买入这些资产。 但“有毒资产”这个名词其实误导了我们。这让我想到超人在电影中把某个坏蛋所发射的装着坏东西的火箭筒拦截下来,转个方向,射向太空。出问题的资产,其实并不是什么含有金钱毒液的神奇房地产。有毒的,是它们的价格。诚如英国国家广播公司的斯蒂芬妮·法兰德丝所说,比较正确的说法,是把它们叫做“有毒的价格”。 这个问题就其发生面和影响面来看,是全球性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所有崩盘,就某个形式来看都要归咎于这种资产负债表上的深洞。这个全球性的问题,是从英国北岩银行开始的,让英国蒙羞。2007年9月发生的那起可怕事件(英国近100年来从未发生过),足以摧毁所有的金融机构:银行挤兑。许多人亲自跑到银行去提款,结果造成银行被提走了10亿英镑,相当于总资产的5%。几个月后,250亿英镑的北岩银行纾困案,更是世界史上政府所给予一家民营企业的最大金额。 真是不堪回首。但真正严重的一波,是从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在2008年3月倒闭开始的,接着是在9月7日引爆的房利美(Fannie Mae,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及房地美(FreddieMac,美国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的“保卫战”。这两家公司是美国房贷业里有国家撑腰的巨兽,救“两房”也成了世界史上最大的国营化案件。 八天之后,9月14日,美国又爆发世界史上最大的破产案: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隔天又出现史上最大的民营公司纾困案:美国政府取得保险公司AIG 79.9%的股权。代表华尔街“公牛奋起”形象的美林银行,在2008年9月14日被美国银行接管。9月18日爆出骏懋银行买下英国最大、市占率高达两成的房贷业者HBOS,那是英国史上最大的银行合并案(新闻中还小心翼翼地不用“接管”这样的字眼)。该案破坏了市场对骏懋的看法,导致其老板维克多·布兰克被迫下台。

媒体关注与评论

看完这本书,一路笑着去银行! ——纽约时报 用精准的眼光、清楚的表达,和新鲜的幽默来解释现代资本主义的疯狂。很棒的书。 ——约翰·欧法洛 John O’Farrell 这是当代疯狂金融世界的路线图,我们一直期待这么一本书。这本好书,简单明白,没有专业知识的读者也看得懂——最重要的是,非常有趣。我鼓励你们读这本书。 ——威尔·塞尔夫 Will Self 无限机智,不过这机智是建立在堂堂正正的大愤怒和清清白白的道德上。这是一本很棒的导引书,让读者变专家。 ——乔纳森·柯伊 Jonathan Coe


编辑推荐

《大债:全球债务危机:我们都是倒霉蛋!》是一本研究全球债务问题的经济学读物。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是当前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债 PDF格式下载



全球化的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债务时代。美国有次贷危机,欧洲有主权债务危机。本书以极为通俗的笔调,讲述了一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但我们却一无所知的可怕现象。然而,如何走出这个让债务主宰我们生活的新时代呢?作者没有给出答案。


几年前看过 货币战争,被深深打动,近日再看这本书,对当初有些不理解的问题找到了答案。本书更是生动,深入浅出地分析讲解了全球债务问题,并能够联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不管你关没关心证券、股票,贷没贷款买房都值得一看。

与其在那抱怨社会的复杂和不公,不如读书充实自己的头脑。

作为父母,我们除了给孩子创造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我们自己的读好书的行为,影响孩子对知识的渴求,对生活的热爱!


如果想要对全球债务危机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本书值得一看!


很多的地方都有介绍这本书,我个人也很想了解一些债务危机的起因,过程,后果,开始读了


经营赔,赚了要讨。股被套,破译读大债


有简单的语言写出了债务本质


刚开始看,不过对于理清思路,看清危机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角度。


详细而形象的介绍了是什么是谁怎么样逐渐一步步促成了危机的爆发,想知道的朋友们值得一看


整本书整体论调就是在谈论资本主义银行家的邪恶。总之受益菲浅值得一读。


内容浅显易懂,可读性强,适合金融入门的读者。


看广告介绍很牛叉,看著名书评人的评价都不错。拭目以待。


货币最后将不是战争所必须的物质交换品,唯有精子战争才是世世代代必须努力培育的。


刚买的怎么可能读


给人太多启发,非常棒


好书需要读多遍


给LG买的,只翻了几页


书很好,很适合初学者读


很想读一读,应该是不错的书。


还没看,先给好评,因为很喜欢本书的作者,看过他2本书写的都很好,知道了很多,


语言很轻松,终于弄清楚CDS,CDO是什么了!


很经典的一本好书


很好看 很真实


很真实,有预见性


言语轻松俏皮可爱


字真的很少,正在细读中


觉得特别好的一本书,值得学习,很有阅读的欲望。


知道怎么回事了


还没看看完再来评价吧


浅显,受益匪浅


不错,深入浅出,讲的很好


提高对债务问题认识,看清未来


老公要买的书
看了一点,还能看懂,呵呵。。。


趁促销的时候把平日收藏的书都买了


前半部分读起来还有一些,独到后面感觉就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了


外皮没有塑封 而且还有很多伤痕 书的内容刚看一点 应该不错


第二天就收到了,很快。翻了几页,感觉还行。


貌似比较有趣


事情始末说得很清楚,作者个人情感太重


多总节自已不足


文章的内容和观点不错;但是翻译好像比较缺乏经济学或者说一般知识背景;诸多容易的翻译让人看得莫名其妙;安然公司翻不出,期权翻的怪怪的;还有什么到债?等等


书还是比较浅而易懂的..适合入门大概了解..但多处翻译怪怪的..看得出译者并不懂财经专业术语.


这书排版也太松散了,每次看到隔行很大的书就觉得不爽,可能原版更好些吧。推荐时寒冰的新书,内容更丰富些。


过于追求阅读趣味性,反而写的不够深入内涵。作者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感觉不够


这本书写得应该不错,但是翻译水平真的有限,有些失望!


与其他类似的书相比写的还是比较好的


差不多是一口气读完了.说不上特别好看.还可以吧..>


通俗易懂,没废话


太危言耸听了


在你竞争对手那从没这样过 每次书都是干干净净的 不想让来了么?


看后,即可掷出窗外。不看也罢!


看了一头雾水


这次买的书中就这本最不满意了。书的内容其实很少,每一页的排版页眉空出了有1/3差不多。感觉不实在,居然还要20多块,太贵了。


整个包装OK 书也OK 。


作为外行人也可以看懂。提供了一个理解经济危机的角度。


速度很快,东西较便宜


关于全球债务危机


这本书怎么漏那么多页!


绝对适合看不到商品的网购了。


已到货.可购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