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梁漱溟问答录

汪东林 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2-1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

汪东林  

页数:

35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梁漱溟问答录》原由湖南出版社于1988年出版,1991年再版,是汪先生与梁先生相互对谈的记录,当然经过汪选生据史料和梁著整理加工而成,也可以算是汪先生整理的梁先生的口述历史。外国史学界颇时兴口述历史的工作,我国史学界也开始使用这种史学方法。虽然因口述者年事已高,史实上未必确精当,但作为当事人的回忆,仍不失一种资料,供后人研究。

作者简介

汪东林,男,汉族,曾用笔名郑直淑,郑言,江郎山,汪洋波等。祖籍安徽徽州,1938年1月出生于浙江江山,1955年毕业于浙江省江山中学,1960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从1962年至今在全国政协机关工作40余年。曾任《人民政协报》副总编辑、高级记者,全国政协机关副局长、巡视员。是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新闻出版界)。现已出版的主要长篇作品:《李宗仁归来》(与他人合作)、《宋希濂今昔录》、《梁漱溟问答录》、《梁漱溟与毛泽东》、《名人传记集萃》、《10年风暴中的爱国民主人士》等约有100多万言。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兼任期刊《百年潮》、《群言》编委。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 补遗一:全国政协直属学习组——特殊年代的特殊群体第一章 四书五经与ABCD 家世简述——父亲梁巨川殉清自杀——中西小学堂——八国联军进北京记忆点滴——启蒙学堂与《启蒙画报》——彭翼仲与《京话日报》、《中华报》——考进顺天中学堂第二章 投身革命与笃信佛学 顺天中学堂杂忆——甄元熙促我加入同盟会——皇帝祭天及“驾崩”——辛亥革命在北京——《民国报》记者生涯——与袁世凯一面之缘——“兵变”市剧——“八百罗汉”登台——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退出国民党及笃信佛学之始末第三章 北大讲坛与乡村建设 蔡元增主持北京大学——进北大教授印度哲学——陈独秀其人其事——李大钊与我——在北大任教的胡适——与辜鸿铭一面之缘——北大情况补充——我与梁启超——章上钊旧事点滴——会晤印度诗哲泰戈尔——我为什么离开北大——与李济深交往及在广东办“乡治”——与陶行知、黄炎增之相识——由河南村治学院至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七年第四章 见蒋介石与会毛泽东 韩复榘这个人——抗战爆发,春蒋介石之召赴南京——陪蒋百里返山东视察抗战防务——赴延安与毛译东长谈——巡视适后抗日游击区纪略——中国民主同盟之创建及赴香港创办《光明报》第五章 二赴延安与奔走和谈 ……第六章 耳提面命与思想变化第七章 错误始末与闭门思过第八章 科学道德与阶级斗争第九章 林彪接班与林批孔第十章 “文革”闭幕与人治法治第十一章 著述不辍与重登讲坛附录一:梁濑溟先生之后以成为思想家附录二:新儒家事功主义者梁濑溟后记


编辑推荐

汪乐林先生在这一新版中增加了九篇补遗,每一篇补遗都是一篇厚实的文章,增加、补进了许多珍贵史料,披露了原书出版时因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公布的一些内容,澄清了原书出版后的某些误会,方便读者进一步走近梁濑溟。新版增加了大量的图片,使得本来就颇有可读性的《梁漱溟问答录》图文并茂,更加便于读者比兴、联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梁漱溟问答录 PDF格式下载



大概八几年从《人物》上看到了一部分,一直很想看到全部内容。内容很不错,从一个方面了解了很多历史。书的内容很不错。装订较差,看完一遍,就有掉页的了。部分相片印刷不清楚而且位置不正。应该不会是盗版书吧。


装订不是很好,没两天就散架了


是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因为梁漱溟向来以敢言、不服从著称,所以这本书是先定了一个套子,然后让梁老往里面钻,怎么看怎么像是在写检讨


翔实的记录了梁一生重大事件和他所经历年代的变故,包括文革时期的公案也有详细记载。较1988年香港三联书店的那个版本增加了丰富历史图片。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