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传》前易学

吴前衡 湖北人民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湖北人民  

作者:

吴前衡  

页数:

586  

字数:

772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传》前易学”即是指《易传》发生之前和《易传》发生过程之中的易学。  《易传》是对《周易》文本的重新解释。便《周易》由占筮之书转变为哲理典籍,获得了新的生命形式。从而,哲理易掌取代了占筮易学,成为中华文化的思想纲领。  《易传》发生的最高成果,是推出了中国形而上学的母题:“一阴一阳之谓道”。实现了中国思想本体论建设的落成典礼,完成了中国哲学的创立,迎来了诸子百家的文化繁荣。  《周易》是群经之首,是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谋略中之谋略。从《周易》中,哲学家看到辩证思维,史学家看到历史兴衰,政治家看到治世方略,同样,芸芸众生也可将其视为为人处世、提高修养的不二法宝。  《传》前易学将叩问易学本身,揭示易学历史接力棒的传递交接机制,把“伏羲作卦”之类的传说和”非一人一时之作”的笼统说法,展开为可以稽考的历史。本书作者基于打破“春秋无学术”的传统观点,结合汉字发展演化的历史进程,从易学“象思维”入手,对传统易学的阐释体系以及易学观提出挑战,并给出一种全新阐释的假说和可能。

作者简介

吴前衡(1945.4-2003.7),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1971-1983年在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工作期间,曾有过工(机械工艺、机床、螺杆制冷机)、理(数学)、文(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史、“三论”的哲学问题)、管(管理基础)的教学经历,视野较为开阔,知识基础较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传》前易学是易学新领域 第一节 《传》前易学是易学的童年 第二节 《传》前易学根本不同于传统易学  一、《传》前易学不取经传合一的解释模式   (一)关于‘懈释模式”   (二)传统易学的解释模式:圣人混沌下的“经传合一”   (三)“五四”新易学和解释模式   (四)经传合一的“易学”和游离而出的“易说”   (五)《传》前易学是《易传》末成时的易学  二、《传》前易学不言“象数与义理”  三、《传》前易学不道阴阳  四、《传》前易学彻底告别“圣人作《易》”   (一)无“圣人”的易学时期   (二)“圣人”卷入易学解释   (三)孔子提出“圣人作《易》”命题   (四)司马迁首先完成“圣人作《易》”休系   (五)“圣人作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传》前易学是易学新领域《传》前易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易学向《易传》产生之前的简单延伸,而是新的易学领域。在许多根本性的问题上,它都从根基上破坏了易学的传统架构,重建起新的基础,展现出全新的内容,并用新的理论和方法予以处理。这个易学新领域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第一节《传》前易学是易学的童年《传》前易学探索《易传》发生之前和《易传》发生过程中的易学存在,探索从《易经》到《易传》的历史文化过程,探索由《易传》发生突显而出的中华民族的理性品格。这些问题,属于易学存在的早期,为易学的童年。易学童年,是过去易学留下的空白,因而是易学的新领域。何谓易学童年?迄今为止,这还是一个不曾正式提出过的问题,更谈不上作何回答。那些一直被易学引以为前提、引以为纲领而津津乐道的“经传合一”、“《易》以道阴阳”、“象数与义理”、“圣人作《易》”等等,它们都不是易学童年的特征和事件,而是易学通过青春期、成年之后的特征。这些命题,是易学发展至相当水平时所提出的逻辑或理性要求,而不是产生易学的历史文化前提;而一旦它们被偷换作易学发生的历史文化前提,它们也就变成了一道屏障,遮掩了易学初期的历史和文化,遮掩了易学童年。首先,这些命题都不是易学的童稚状况。只有在《易传》形成后,“经传合一”才是可能的;待到“经传合一”时,已是易学的成年。《周易》古经之文本,不道阴阳,也无象数与义理系统,只需认真勘对古经,就能明白这些道理。随着《易传》的形成和展开,才涌现出“象数与义理”和“《易》以道阴阳”的特征,若无《易传》,何来这些命题!《周易》古经满纸尽是“吉、凶、利、咎”的命运思虑,说明当时的价值观念只局限于切身的得失,还不曾进入高远境界的精神追求,它只俯仰命运神灵的庇佑,勿须从“圣人,”那里吸取理想的人格力量。至《易传》发生的中晚期(《大象》时期,《易传》文本才开始有了对君子人格的明确追求,而当《易传》即将终结之际,“圣人”才主要作为君子人格的理想界跃入《易本》文本。


编辑推荐

《前易学》属于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传》前易学 PDF格式下载



一拿到手,第一感觉是印刷精美而又沉甸,是很吸收人的图书!粗粗一读,深感此书是非常难得的、冲破两千多年束缚、建立开创性易学研究新领域的好书!值得精读、细读。阅读之时,又为作者英年早逝未能圆满完成此书而深感重憾!


填补易学的空白。敬佩作者的精神。


观点独特,视野很广,确实不错。


虽然有些观点尚待商榷,但我喜欢!


书很好,包装太简单。本来是很厚的精装书,到手时塑料袋的外包装都坏了,殃及我的厚书也这了,
当当以后可不能这样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