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历史不再徘徊

凌志军 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

凌志军  

页数:

247  

Tag标签:

无  

前言

收在这里的文字,叙述了1978年至今我们国家的变化和冲突,牵涉到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巨细交织,贵贱混杂。都是真人真事,没有虚构。我虽掺杂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但也是眼见耳闻,有感而发。原是九个单行本,陆续印行,现在依原版集中重排,共九卷,没有增删,只是顺序稍有更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交锋》和《呼喊》这两本。是和我的同事马立诚合著。他设计了《交锋》全书的构架,并且撰写了其中第一、第二部分,因此他是这本书的第一作者。他也是《呼喊》卷三和卷四的撰写者。这两本书当时影响很大,争议也很大.这都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如果没有马立诚,就不会有这两本书。很多人问我最喜欢自己的哪本书,这问题不好回答。每一次写作都是牵肠挂肚。作品好比儿女,手心手背都是肉。当然这是夹杂了个人情感,倘若平心而论,哪能没有高下呢!单说技巧,我想最为洒脱开放、也能代表我的写作追求的.应当是《变化》。在这之前,《沉浮》属于典型的时政文字,《交锋》和《呼喊》也是。我对塞满主流报刊上的、人云亦云、套话连篇、完全没有独立精神的文章。不能接受。想要另辟新途,所以这些文字的品格与流行的时政文章截然不同。在这之后的《追随智慧》、《联想风云》、《成长》、《中国的新革命》。是在试图开拓当代中国商业史的写作空间,从政治和文化的立场来叙述经济技术,又以大历史的眼光来衡量瞬间。可是要说在写作方面更进一步,自《变化》之后,便觉得非常困难。

内容概要

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人民公社历史的纪实著作。 本书所叙述的人民公社的历史,是20世纪中国乃至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凝重的一幕。 作者是职业记者,为完成此书耗时七年。书中以人民公社二十七年来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为中心,真实地记录了人民公社产生、发展、终结的过程,描绘了人民公社历史上各种各样的人物;通过农村的历史透视当代中国的历史,通过农村的改革透视社会主义运动的改革,并作出颇有见地的分析。

作者简介

凌志军,祖籍广东,1953年生于上海,长在北京。十五岁到工厂做工,十六岁做农民,十九岁当兵,二十五岁成为新华社记者。三十岁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三年后获得法学硕士学位。现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
  凌志军是当今中国时政作家的代表性人物,被誉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当代中国记者的“标杆”。2003年《南风窗》年度人物。他的每一本书都引起巨大反响。他拥有广泛的读者。他在过去十多年间连续出版九部著作,全部进入畅销书排行榜。他的著作还以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2007年出版的《中国的新革命》,被境内外媒体和研究机构评为当年“值得记忆的好书”、“年度商业书”、“最佳商业图书”。
  ◎2005年出版的《联想风云》,入选当年“最佳风云榜”,并获得“2005年度北京地区最佳版权输出图书奖”。
  ◎2003年出版的《变化》,被中国大陆媒体评为“年度图书”,同时在台湾获得“开卷好书奖”。
  ◎2000年出版的《追随智慧》,被媒体评为当年“最佳纪实文学”。
  ◎1998年和同事马立诚合著的《交锋》引起轰动,也引发了激烈争论,成为当年“中国第一畅销书”。
  ◎1996年出版的《历史不再徘徊》,获得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优秀图书奖”。

书籍目录

序幕 千年一梦第一章 风起青萍末 小岗寒夜——二十位农民的契约文书是否赝品——中南海关于人民公社制度的争论一农村两亿人食不果腹——无力回天的陈庭元终于大彻大悟第二章 照过去方针办 合作化中的“大同梦”——邓子恢被批判,导致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加速进行——中国农业史上对合作化最具威胁力量的事件——“包产到户”的首次出现——人民公社在“大跃进”中诞生——“六十条”:人民公社第一个成熟的制度——三年“自然灾害”的悲剧——“浙江出了两个半单干理论家”——“包产到户”使四百万人受牵连第三章 大梦谁先觉 五万个人民公社为城里人提供了多少食物——几百万农民乞讨为生——“三年决战”与安徽“六条”——“真理标准”讨论对人民公社的影响——“责任制”:一个持续时间最长含义变化最多的概念——凤阳的“四级所有”第四章 一步一回头 1978年12月13日:一个历史性的日子——《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与“新六十条”在同一天通过——省委书记的迂回战术——中国的改革从改变人民公社制度入手第五章 从昔阳到凤阳 “张浩事件”——陈永贵的辉煌与黯淡——“要吃米,找万里”——“包产到组”:向人民公社制度的挑战——尊重农民的选择第六章 相持不下的日子里 从“包产到组”到“包产到户”——三个不怕死的县委书记——张世贤和迟世光为何未能成为英雄——人民公社最后的意识形态屏障——人民公社在九个贫困省区开始瓦解第七章 公社精神的破产 昔阳的欺世盗名昭揭于众——经济问题缘何演变成政治问题——“文化大革命”与人民公社制度——“学大寨”:号令六亿农民的政治旗帜黯然失色——公社精神永远不会再放光彩第八章 余韵缭绕 “切三刀”:关于“包产到户”的折中方案——秋后算账:人民公社不如包产到组,包产到组不如包产到户——1982年第一天,中共中央再次颁布关于农村的新文件——人民公社失败原因的种种分析——人民公社最后的解体后记主要参考书目再版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风起青萍末 小岗寒夜——二十位农民的契约文书是否赝品——中南海关于人民公社制度的争论——农村两亿人食不果腹——无力回天的陈庭元终于大彻大悟 公元1978年12月,中国旧历为戊午年冬月,也是北风南云犬牙交错的时节。北京城内,气候有些反常,风云雪雾间,忽冷忽暖。败叶枯枝,寒霜相逼,落满街头。   但是,这一点冷暖对于北京人来说,却是无关痛痒。京城一向为政治的中心,虽普通百姓也已惯睹政坛风云。当月国事频频,早把人们的心绪吸引去了多半。略去街头巷尾里种种耸人听闻的流言蜚语不论,只就官方发布的消息,也足令举国震动。12月16日,中国总理与美国总统于各自的首都宣布中美建交,语惊世界。两天以后,中国共产党一百六十九名中央委员和一百一十二名候补中央委员聚会人民大会堂中,这便是后来被全中国认定为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此前后不过一旬时间,震撼人心的事件重重叠叠,接踵而来:真理标准的讨论以“凡是派”的退却告一段落。所谓“天安门反革命事件”的昭雪,在一轮激烈的争论之后,终于达成一致,这消息由本次事件的落难者邓小平出面宣布,更使全部经过极富戏剧色彩。12月2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为彭德怀和陶铸召开追悼会,以示平反。随后,广播里面宣布以薄一波为首的六十一个叛徒不再是叛徒。然而还有更为惊人的消息从中南海里传出来,十年前沦为中国最大的坏蛋、被开除出共产党又死于非命的前国家主席刘少奇,沉冤将洗,其魂灵也将重回共产党人的行列中。 至此,“文革”的赫赫战果已去大半,而官方的报纸在本月一连四次刊出毛泽东的书信文稿,其频繁的程度,即使在几年前以最高指示定天下的时候也不多见。这可能是借其八十五周年诞辰之机昭告世人,毛泽东的英明伟大在今天依然如故,以求得在继承与纠正之间的某种平衡。 总之,在史学家眼里,即使没有忽晴忽阴的气候,1978年12月也实在是风起云涌的一个月。 大事不暇应接,小事便为人们忽视。这些小事发生在远离京城的地方,又是由若干小人物一手造成,表面上看来系一时一地的末枝细节,不足为史家赘述,但是我们叙述的这一段历史,不妨由这里开始。因为这在我们庞大国家的历史当中,乃是要点所在。它是过去三十年间中国所发生的若干大事的结局,也是今后十几年中国掀起的更大波澜的源头。承前启后,因果相连,其对当代历史的影响,决不在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以下。 这一月某日,北方的冷风和乌云席卷南下,笼罩了江淮腹地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村,当地人把它叫作小岗。 天气虽还不算酷寒,农事却早已停止。照老辈的习俗,此时乡下该是闭户居家的时节,只待来年冰融雪化,方能开始新的一轮耕作。然而当日傍晚时分,小村忽然蠢蠢而动,男女老少,仨俩相继,分赴村西。这些人多为严姓,具有血缘与亲缘的双重关联,依中国人的传统,既属一脉同宗,平日相逢便总会问寒问饥,说些家长里短。可是今日相顾却都无言,只默默并肩而去。 小岗处皖东淮水南岸,在地域上属凤阳县,距首都北京两千多华里,距安徽省的省城合肥也有数百里。中国从古到今历代的版图之上,从未有过它的名字。在以交通为纽带连接起来的汉文化的历史中,它的被冷落并不奇怪。小岗实在太小,在1978年12月,只有十八户农家,一百一十口人。然而它被遗忘的原因,除了因地域的遥远和偏狭所造成的文化上的隔离,更由于在我们庞大的乡土社会里,像这样的村庄至少有五百万之众,倘若中枢政要一一给以关注,在技术上实在难以操作,何况以政治家高瞻远瞩的眼光看来,这也确实是大可忽略的区区小节。 但是,对于小岗的农民来说,其利害关系全然是另一回事。北京发生的变故他们根本不曾与闻,即使知道了又能怎样?种种荣辱沉浮,地覆天翻,毕竟都是上面的事,离他们的饥寒是那么地遥远。眼前这个小村里的酝酿,才是事关自己生死命运的大计。 十八户人家的主持者悄然聚于一间茅屋里面。在这个时候,他们是人民公社制度中最基层的一个集体,叫作生产队,共同拥有五百一十七亩耕地和十头牛。队长严俊昌在当村严姓居民中有着类于家长的位置,又具有秉公处置家族冲突和邻里纠纷的品质,虽不识字,却有相当的威严。另一个名叫严宏昌的年轻人,为严俊昌的堂弟,也是村民中惟一读过中学、识得几个字的人,所以在几天前被众人推举为副队长。此人大耳大嘴,高颧高鼻,其面相与他的那位同乡,也即六百多年前横扫天下开创大明王朝的明太祖朱元璋很有相似之处。眼下,严氏兄弟望着治下这一群贫下中农,破衣烂袄,饥肠辘辘,一个个全是穷途末路的模样,凭着一点点的知识和直觉,他们对这个集体已经信心全无。二十多年前,也即五十年代初期,这个集体尚未成立的时候,他们都还是孩子,那时小村也穷,但还不至穷到用勒紧裤腰带的办法来忍饥挨饿。严氏兄弟永远记得,那是他们的村子最兴旺的时候。此后,由公社化而为大跃进,由学大寨而为大批判,小村风风火火,惨惨凄凄,尤以“大跃进”以后那三年的惨淡刻骨铭心。全村数月无粮,父老百姓食尽糠麸、树皮、草根、棉籽,最后竟是无可果腹。一百七十五条人命,十死其三,侥幸活着的大都四下逃生,只剩满村残垣断壁,蒿棘丛生,三十九个人和一头牛。严宏昌劫后余生,竟然还能读几年书,只不过,惊魂依旧难定,而且越读越惊。这个农民用他所学到的最简单的加减法即可计算出,二十年人民公社,他的小岗减少了半数人口、半数耕地以及三分之二的牲口,每一个人每年产出的粮食则由五百公斤减至五十公斤。即使凭着简单的直觉,严氏兄弟也可以对党的干部们把饥荒归咎于自然灾害表示怀疑:就算“老天爷”连年地故意刁难,何以自从人民公社的大旗在小岗招展起来,这块土地上长出的东西就从没有让人吃饱过肚子?! 政府每年尽其行政的手段赈济饥民,力使“三年悲剧”不至再现。但逢救济粮到,干部三吆四喝,社员端盆举碗,一致地翘首引颈,其情景犹如旧时豪门的开仓放粮,令他们经久不会忘记。所不同者,豪门放赈在于市恩养威,所以总归大喊大叫。今天党的干部则口口声声带领农民走过“社会主义桥梁”进入“共产主义天堂”,“天堂”里面食不果腹不能算作光彩。因之,无论运来多少粮款,总是不肯声张。直到1979年底,也即对于人民公社的失望情绪已在中国大部地区公开弥漫起来的时候,小岗的上级凤阳县委才敢于公布这本账目:1966年到1978年,总计一百五十六个月里,这个小小的村庄有八十七个月靠救济度过。总计吃去救济粮十一万四千公斤,比他们自己生产的粮食多出三分之一;花去救济钱一万五千元,比他们自己挣的钱多出十分之一。 即使如此,仍是不足为济。 每临秋冬时节,小村家家闭门堵户,老幼相携,在他乡乞讨。农家人沦为乞丐,在讲究名节的汉民族中,原是羞于见人的事,无奈生活所迫,且年复一年,人们渐以为常,凡能行走者大半离家行乞,竟至成群结队,步履遍及淮北江南。

后记

本书初版一万册于1996年1月付印,并于6月发行。最近,责任编辑李春林来电话,说要将此书再版。较之第一版,现在的这本书作了一些修订。大部分是文字方面的错误,包括错别字以及用词的不严谨。也有些是事实细节及时间顺序方面的错误。现在有机会修正这些错误,在我是一种幸运。至于书中基本脉络、事实和观点,均一仍原议。感谢读者的厚爱。我知道今天的读书人大都居住在城里,与乡下较少直接联系,所以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读者倾心于这段出自农村和农民的历史。也感谢所有对本书第一版提出意见的人,包括周瑞金、姚力文、吴长生、张广友、章世鸿和马立诚。尤其感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郑惠、韩钢。作为党史研究方面的专家,他们给予本书以充分的肯定,打消了我对自己工作最后的疑虑,他们提出了十九条修正意见,使我有可能将一些史实表述得更加准确。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中国做记者和财经写作者,要找研究型的榜样,首遗是凌志军。对上世纪90年代的细微观察和评论,我没有看到比他更好的人了。               ——吴晓波(著名财经作家、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凌志军作为中国政论写仨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已经成为不是谦辞可以推却的事实。               ——《人物》杂志凌志军先生以诚实的态度让政论诚实地走进公众,影响着那些必将影响中国未来的年轻人。我们相信,他业已“尽可能地向读者说了心里想要说的话”,母大限度地保持着诚实的大勇之气。               ——《南风窗》杂志1993年“年度人物奖”颁奖词凌志军的选材多带有前沿性,他是属于使命感和责任感很强的新闻工作者。               ——《凤凰周刊》凌志军是中国当代报告文学界有独特价值的一个作家。凌志军的最大的价值在他的思考。在这,个意义上,凌志军的著作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现出它的历更价值。                ——杨浪(财讯传媒集团副总裁)读一些外国记者写的专著,常让我感叹:当下的中国记者有几个肯吃这样的苦、下这样大的力、有这样深的底子、能写出类似的书来呢?然而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的《历史不再徘徊》证明了中国并非无人。这本记述人民公社盛衰史的书,用无数珍贵的史料,勾画出那段悲壮的、悲哀的、悲痛的历史,那段我们不该忘记的历史。读过它你就知道,这位记者的使命感、勇气和踏实严谨、埋头做事的精神,是多么令人敬佩。                 ——《中国青年报》这是一本严肃又严谨的书,一本厚重且沉重的书。读着书中这并不遥远的人民公社的“故事”,令人不禁顿生沧海桑田的感喟。 纪实性的叙述笔法,使这本书能引人入胜地读下去,但它却没有某些“纪实文学”那样的虚张声势、华而不实。作者的叙述是客观的,分析是理性的,没有那种令人生厌的亢奋的情绪化色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直笔,不为尊者讳,不为贤者饰,也不曲意躲闪更不违心涂抹,努力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来叙述、解析历史,这确实是很可贵的。                 ——《解放日报》


编辑推荐

《凌志军文集: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和失败)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人民公社历史的纪实著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历史不再徘徊 PDF格式下载



作者文笔非常好。其次,书中大量的史料,说明作者用功之切。披露的一些细节非常发人深省,尤其是大跃进时期地方上的一些荒唐事情。最后,我以为,凌志军是中国现在为数不多有社会良心的记者!


《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和失败》是一部真实反映建国后左倾指导思想在农村中的真实表现,这种错误不从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片面追求所谓的“一大二公”,反而造成了中国农村的一穷二白,这种教训非常深刻,本书历史性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情况,并作了很有价值的梳理与分析,读后使人受益非浅。


之前没看过凌志军的书,也没听说过此人,应该是自己见识太少了。前些日子在网上看新闻时看到有媒体报道有一个叫凌志军的人出了一本书,描写朱镕基当年执政的内幕,一下自己就吸引了自己。看过介绍后就来当当找这本书,也顺便了解了一下凌志军其人其事,以及其他著作,后来就一口气买了五本他的书。
买回来后,在工作之余,在两周内把这本书看了一遍,感觉不错。没有官样文章的假大空、不知所指,不乏敏锐、客观。对于希望了解那段历史的人,值得一看!


中国的近代史写得很模糊,知识分子都不敢说实话了,这本书是个例外,客观地研究一段历史,公正地作出评价,值得一看,只是书旧了点。


近几年,我们开始正视历史,客观的评价过去,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沉重的历史,沉重的心,盼历史不再重复


对于年轻人来说非常好,可以增长对历史的自我见解,增加历史经验,提高对历史经验教训的认识,掌握历史规律。


胡平的书很喜欢,这次集中买了几本,最早看的是他的《情报日本》


凌的书一直是这样有风格


小平不简单,拨乱反正,止住人性的疯狂!


对人民公社有了一个较整体的认识。


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再一次展现在眼前,除了疼痛,还能感觉到什么?流过泪之后,心中只有这样一个信念:一定不要让这样的历史再发生!


自己没看,给老爸买的,他很喜欢的书,应该是重量级的。


具体、详实


急冲冲的买 买完就降价了


装订的质量不错


哎不是不知道可是知道了又有啥用呢


在中国当下的言论环境下,作者对那一段历史的叙述非常可贵。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