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三农中国(第14辑)

宋亚平 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

宋亚平 编  

页数:

172  

内容概要

三农问题在今天的中国是一个严峻、积重难返需要调查研究的问题。本书收集的几十篇文章,均为纪实,没有虚构,也不是随意编造的,而是实地考察过那些国家农村的记者、作家们,还有华侨,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如实写出来。它使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就像我们也跟他们一起去过那些国家的农村、到过那些农民的家里做客、拉家常一样,使我们开了“洋荤”。 本册为第14辑。

书籍目录

专稿 陆学艺 从包产到户到包干到户 徐小青 农村的经济形势与近期的政策走向 周天勇 中国城市化道路与印度贫民窟方式比较 重新认识“贫民窟”与“拉美陷阱”现象(黄祖辉) 周立 粮食究竟是什么热点评论 潘维 农地”流转集中”到谁手里 齐勇 当前解决农村土地经营问题办法之比较 马德富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风险 杨松林 合作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钥匙专题探讨 刘奇 培育农村金融的本土力量 赵红 杜 爽 化解乡村债务必须注意六个方面的问题 陈爱巧 财务(预算)公开能否作为乡镇改革的突破口 蒋丰 日本的“农民王”都到哪里去了杂谈 普丽华 乡村轻喜剧是农民的精神家园 付光明 当前农村民生亟待解决八个突出问题 刘放生 当前农村值得关注的三大变化 老田 一个老大学生与工农结合的历程湖北三农 吕永兴 武穴市龙坪镇的“农村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 方桐 乡村医生和他的农家博物馆实践与探索 匡远配 曾锐:长株潭“两型农业”建设面临的障碍与出路简讯二则 补白:诗三首 亲人之间的远·张绍民 长在田野中的我·车延高 倔老婆子·张志民

章节摘录

  还有一个就是土地制度,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上,这个问题都很复杂,矛盾非常多,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屡有发生。现在上访,百分之六七十跟土地有关。这有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比如说严格保护耕地的制度。不久前,国家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做出了新的规定,实际上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国家一直都是鼓励农民土地流转的。这个流转不是说农地向非农地流转而是农地在农民之间的流转,我要出去打工,因为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用不了这么多劳动力了,自然就要转移出去。转移出去就将自己承包的土地转移给别的农户,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严格保护耕地的原因:第一是我国人均耕地资源非常少,人均1.39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不到;第二,国家的政策是要立足于本国的资源,基本上保障我们的农产品供应;第三,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但同时也要提高我国城市非农用地的水平,节约用地。  (3)国家财政支出、补贴、价格保护、价格形成机制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等等。  (4)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现在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以后,财政补贴再多也不能完全解决农村的问题,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靠金融资金的支撑。我们现在金融体制完全满足不了农村的需要。比如说我们一年的贷款余额总量大概二十七八万亿,不到三十万亿。假设是二十八万亿,其中也就两三万亿到了农村。而到农业种植户、养殖户那里的也就只有一万亿左右,也就是说农业提供了11.3%的GDP,但是获取信贷资金的总量不到5%。这么大的产业,这么多的劳动力,但我们获取信贷资金的比重却是如此之小!我们下一步在农村的金融改革是非常重要的,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民间金融,都需要有个制度上的突破。


编辑推荐

  从包产到户到包干到户  农村的经济形势与近斯的政策走向  中国城市化道路与印度贫民窟方式比较  粮食究竟是什么  农地“流转集中”到谁手里  培育农村金融的本土力量  乡村轻喜剧是农民的精神家园  一个老大学生与工农结合的历程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三农中国(第14辑) PDF格式下载



书中大多是调研报告,从事三农工作的同仁,可以从不同角度度理解三农问题。


随意之作,没啥理论,没啥实证,一些经验,农业经济研究者看看也还可以,非学术性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