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香港商父

谭元亨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10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

谭元亨  

页数:

246  

字数:

160000  

内容概要

国史氏曰:甚矣,知人论世之不易也。本传记追溯的,已是整整一个世纪前开始影响到中国历史行程的众多先行者之一,欲信,更是难上加难。珍贵史料随时代变迁,沧海桑田,日渐淹没,然而,这尚非主要的阻隔。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古以来,治史者只注目于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为伦理史观所拘,留下的几乎仅是一部政治史,这是传统,也许无可非议。君不见,金碧辉煌的皇宫帝陵均只为他们所设,文史馆里青灯黄卷,也只照得见他们嗜血的业绩。又有谁会留意到从事商业工艺,默默为民积累财富的“市侩”?——古书记载,视工者为“末业”。陶朱公以巨贾传名后世,也只因他曾为赫赫有名的谋相范蠡罢了。 希望这篇传记对研究中国近现代史,能有所裨益;而与马应彪先生老一辈工商界的爱国创业精神,对青少年一代有所启发鼓舞,并借此发扬光大,起到良好作用。

作者简介

谭元亨,广东顺德人,1948年生。1968年上山下乡至湖南省炎陵县,1973年调湘潭市京剧团任专业编剧,历任湖南省青联委员、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省作协专业作家,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89年调回广州,现为大学教授,广州市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已出

书籍目录

序开篇 追随中山先生 上 一诺千金 同乡·同道·同仁—《上李傅相书》一士为知己者死—今日之新商贾 下 义薄云天 渡轮唱诗悼义士—雪中送炭—大元帅府庶务长—怕死就不干革命—功成引退正篇 百年大业 第一章 磨砺明志 父亲:抛妻别子“卖猪仔”—侍郎故里:满门忠烈延世泽—中国苦力:历史沉痛的记忆—梁启超:《新大陆游记》 儿子:拾猪屎以养家—涌边烧香立誓一寸草春晖一海天茫茫 “浮动地狱”—千古蛮荒之地—非法越境—违父命去淘金—开荒种菜—无薪打工以学英文—有心人 创立“永生”—“蕉王’与“花生王’取信于人—“无烟金矿” 第二章 情系中华 人生第一华彩乐段—中国心:也许是别无选择—把中国人当人就是人 不当人即鬼一发黄的《见证人报》 万里海路—慧眼独具一十年辛苦不寻常—皇天不负苦心人—邹容的疾呼 第三章 力挽狂澜 创立先施公司—首倡不二价—Sincere之意义—创业维艰—女售货员风波—力排众议决不收盘 祸从天降—雪上加霜一再挫收盘之议—起死回生—西江救灾行 敢为天下先—惊世骇俗之方案—几呈瓦解之势—干大事的胆识—料事如神 现代新商业精神—举办员工补习班—宾至如归—审时度势 集思广益—一马当先 万马奔腾 第四章 实业兴邦 孙中山奔走呼号—马应彪身体力行—掷地有声的宣言—未雨绸缪 又一惊世之举—广州先施—十大工厂—身兼二任—商业巨子 一场商业革命—取信于民—和衷共济—劳资两利—以“信”为纲—新招迭出 港行扩展—粤行奇迹—沪行盛况空前—中山先生的关怀—向全世界拓展 第五章 教育为本 因失学而兴学—独创“五千字课”—“揾钱容易使钱难”之豪语—兴学重教 古道热肠—幼稚园—男校既有 女校不可无—三大建筑—瞄准高等教育 捐资岭南大学—首任华人校董历史的记载 创立岭南农学院—美国校董失算了一民国政府的支持—桃李满天下—收回岭大主权—前尘与后人 第六章 拳拳之心 亲率救灾船队—榕树的启迪—进言孙中山:植榕防潦—植树节的由来 一片心迹—民族之良知—造福桑梓—“马合念堂”的来历—毋忘掘井人 第七章 遗爱人间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牧师女儿的婚事—千里姻缘一线牵—香江20世纪第一大佳话—以身作则 没齿不忘的旧事—喝鸡汤的哨音—可与“孟母择邻”媲美的故事一《治家格言》—盲女的怀念 福善之门—儿女婚事—仁爱之心 第八章 人格光辉 不朽的两种声名—敢犯“南天王”—做人的原则—唯贤是举 餐桌施教—马家不收“利是”之传统一儿女情长—国旗下的八旬老人—国恨家仇 不无抱憾一自知之明—无尽的牵念—和光同尘记取历史的足音—经济起飞—先施百年最后的话 为了应有的历史跋 马应彪和香港第一家华资公司及中国四大百货公司马应彪年谱主要参考书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香港商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