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太平天国开创者

宋德华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

宋德华 著  

页数:

190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广东文化大省的发展目标,体现了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广东未来发展的战略思维和远见卓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赖于先进文化的引领和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省是否强大,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而且取决于文化实力。文化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为民族复兴、祖国统一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发展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经济发展之后,如果没有文化发展做后盾,不仅不会持久,而且难免滑向邪路,甚至导致社会的畸变。因而,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大省,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号召,是非常正确、非常及时的。建设文化大省任务艰巨,因为这项社会系统工程具有丰富的外延与内涵。建设文化大省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为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厚根基。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她之所以能在世界上屹立五千年,历经各种磨难,饱尝难以想象的艰辛,战胜惊涛骇浪,创造了光辉灿烂、绚丽多彩的中华文明,就是因为我们有着优秀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兴旺发达的巨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内涵。因此,在建设文化大省中,我们要有博大的胸怀、开放的视野、远大的目光。充分发掘、继承和弘扬我们伟大的民族所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广东地处南疆,北负五岭,南临大海,史称岭南。岭南并非“南蛮”,她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岭南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它与中华大地上的其他地域文化,、如齐鲁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等,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绚丽画卷。在中华文化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有岭南人树起的丰碑,如惠能开创的中国禅宗、陈献章开启的明代心学、康有为和梁启超引领的近代维新思潮、孙中山开拓的走向民主共和的历史道路,等等。岭南文化在其历史发展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兼收并蓄、勇于开拓、大胆革新、求真务实的鲜明特色,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奋发进取的岭南人。在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岭南文化中,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决定选取广东历史文化名人作为研究介绍的对象,共同组织策划编写《广东历史文化名人丛书》。这里所说的“历史文化名人”,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领域或学科,曾经取得卓越的业绩,或其思想具有重大影响,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具有相当高知名度的杰出人物。历史发展客观必然性的存在,并不否定个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文化归根结底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因为物质生产是文化乃至整个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同时,在岭南文化的形成和演进过程中,知识分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众多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和政治家的创造性活动,促进了岭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我们研究宣传这些杰出的代表性人物,是为先进文化展示一种典范,使我们的人民尤其是青少年认识先辈如何开拓历史,如何创造光辉灿烂的中华优秀文化,从而更加激发爱国爱乡的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努力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初步选定数十位历史人物作为“丛书”的传主,分期分批组织撰写和出版。我们编写这套丛书,坚持实事求是、批判继承的原则,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坚持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原则。既讲求科学性和学术性,做到言必有据,并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又努力面向社会,面向大众,面向市场,用通俗生动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资料反映传主的生平与思想。如上原则是“丛书”的共性,而“丛书”中的每本著作所特有的立意、结构、行文,则体现了作者们的独创性劳动,这是每本书的个性。希望通过这套“丛书”的出版,展示广东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提升广东的文化品位,培养广东人的文化素质,为建设文化大省尽绵薄之力。

内容概要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主要领袖,太平天国政权的开创者。本书以史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洪秀全从一名科场失意的农家子弟,到转变为拜上帝教创始人,直至发动和领导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事迹,进行了系统的记叙。   广东历史文化名人丛书坚持实事求是、批判继承的原则,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坚持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原则。既讲求科学性和学术性,做到言必有据,并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又努力面向社会,面向大众,面向市场,用通俗生动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资料反映传主的生平与思想。每本著作有其独特的立意、结构和行文。

作者简介

  宋德华,1954年生,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以近代思想文化史及戊戌变法史为研究重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代表作有《戊戌维新派政治纲领的再探讨》(《历史研究》1985年),《岭南近代对外文化交流史》(合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岭南维新思想述论》(中华书局2002年版),《岭南人物与近代思潮》(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科举梦的破灭 一、农家子弟 二、屡试不中的打击 三、寻求新出路第二章 基督教的影响 一、《劝世良言》的启示 二、信教与传教 三、自创新教义 四、当不成传教士第三章 紫荆山中谋大业 一、与冯云山会合 二、从宗教活动到现实冲突 三、杨秀清、萧朝贵代天父天兄“传言” 四、编制《太平天日》第四章 从举义到定都 一、起义的准备和爆发 二、封王建制 三、传檄讨清与奋勇进军 四、定都天京第五章 营造地上天堂 一、王朝初成 二、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三、内外政策 四、深宫之内 五、洪杨之间第六章 内乱的发生 一、杨秀清“逼封万岁” 二、韦昌辉大开杀戒 三、靖难救危 四、石达开被迫出走第七章 力挽狂澜 一、提拔新人 二、重用洪仁歼 三、首肯《资政新篇》 四、战场上的较量第八章 痼疾难愈 一、宗教迷雾 二、混乱的朝政 三、猜忌与专断尾声 与天朝共存亡大事年表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一到表兄家,洪秀全就问起冯云山的消息,得知冯云山两年来都在紫荆山教书,并使许多人信了拜上帝教。洪秀全不禁大喜过望,急忙赶赴紫荆山与冯云山相见。到了紫荆山,洪秀全为老友久别重逢感到分外高兴,尤其对拜上帝教有了如此之多的新教徒而感到意外的惊喜。原来,当冯云山1844年7月在贵县赐谷村与洪秀全分手之后,就辗转来到了桂平县的紫荆山区。作为举目无亲的异乡人,为了生存,他拾过粪,打过短工,吃了很多苦。后来,当上了教书先生,以自己的人品和才华,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尊敬,在当地站稳了脚跟。在此基础上,冯云山在紫荆山一带热心开展传教工作,数年不辍,取得了极大的成绩。在他的感召下,许多人信了教,有的甚至全家全族都来接受洗礼。这些教徒经常聚在一起进行礼拜活动,远近驰名,被人称之为“拜上帝会”。洪秀全的到来。对拜上帝会的发展是一个有力的推动。冯云山早就一直奉洪秀全为教主,所宣扬的东西也大都依据洪秀全的奇异经验和自创教义。现在教主亲临驾到,教徒们得以一睹风采,自然信念倍增,洪秀全受其鼓舞,也非常乐于为他们宣讲拜上帝的道理。洪冯联手,顿显威力,教徒迅速增加,拜上帝教也从紫荆山向外传播得更快更远。附近数县,如象州、桂平、郁州、平南、武宣、贵县、博白等,都有不少人人会拜上帝。在这一大群人中。最多的还是紫荆山中的烧炭工人和其他贫苦农民,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没有依靠,备受欺凌,迫切需要精神的慰藉和实际的帮助。

后记

要撰写一部洪秀全的传记,笔者并不是非常合适的人选。笔者仅写过两三篇有关洪秀全的论文,相比许多在此方面卓有成就的研究者,只能算是触及了一点皮毛。不过,我对太平天国史(主要是其思想文化部分)一直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所以接到写作任务后,就一口答应了下来。开始准备和动笔,才感到要完成好这项工作,比我预想的更加困难一些。史学界对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史的研究不仅成果特别多,而且分歧特别大,较小的异同不说,连太平天国能不能称为一场农民起义,如今似乎都成了一个大问题。本书定位于“雅俗共赏”,在学术上固然不必也难以过多深究,但对于最有代表性的成果不能不有基本的了解,尤其是对一些较为重要的分歧亦不能不选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是由于时间紧,我虽然在此两方面尽量努力,但看的书仍然不够多,对很多问题的思考还是不够细,下笔时常有似明似暗、底气不足之感,因而书中难免会有不少失当之处。总的说来,本书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有很大的依赖性,正是因为借鉴甚至直接或间接采用这些成果,笔者才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撰写工作。因此,我要对辛勤研究太平天国史的前辈学者们表示深切的感谢。此外,我在写作过程中,也力求在前辈学者所奠定的坚实基础上,写出一点新意。一个有利的条件是,与洪秀全直接相关的史料比较丰富也比较集中,这使我可以花费较多时间和较大精力来对其重新进行钻研。努力的结果,是获得了对洪秀全的一些新的认识。这些认识是笔者的一种学术探索,希望能为洪秀全及太平天国史的研究提供某种新的视角,当然更期望得到专家和读者们的教正。书稿写成后,有幸得到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钟卓安研究员的审阅。钟先生不仅在学术上,而且在文字表述上为我严格把关,多处提出宝贵建议,并亲笔加以修改,使拙稿减少了错漏,增添了文采。在此,特向钟先生致谢。在搜集本书插图时,承蒙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牧航副教授热心相助,谨表谢意。我还要感谢撰写之初对书稿写作提纲和样章提出过修改意见的本丛书各位编委,从他们那里,我得到了许多启发和帮助。


编辑推荐

《太平天国开创者:洪秀全》由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太平天国开创者 PDF格式下载



大事记简明扼要内容全面,有岁数、太平天国纪年作参照,不错,读起来不必另查工具书。


学院老师的作品


超爱当当 当当务实 服务也好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其中一块浮雕,是金田起义的故事,太平天国一事便会称作起义、革命,而非谋反、叛乱。而近年来颇为主流的评价,则是太平天国的失败可能会是个幸事,不然会建成一个极为黑暗的政教合一王朝。

这让人想起南橘北枳的成语,《旧约》本土化为《旧遗诏书》,上帝本土化为“皇上帝”、“天神爷”。借用什么工具是一回事,把它当作什么工具是另一回事;拿着工具的人心里在想什么,观念是什么,想干什么,在决定事情的本质。

1975年3月中华书局曾出版一本《洪秀全选集》,说他是反孔英雄。看完之后,只会想到1975年在发生什么事。

这个落第秀才出身的教主,不是最后一个,没过多久就出来一个康有为;这个引用西来之物的教主,也不是最后一个,需要宣誓效忠领袖的会党之史延续百年。


书中185页大事年表中有记载错误,太平天国政权维持了14年。即1864(同治三年)但书中却记载咸丰十四年。另西王妻子应该叫洪宣娇而不是杨宣娇,应该是天王洪秀全的亲妹而不是干妹。其他并没有问题


书中183页大事年表中有很明显错误,太平天国政权维持了14年1864年也就是应该是同治三年。而书中却记载咸丰十四年,另西王箫朝贵妻子应该叫洪宣娇而不是杨宣娇,是洪秀全的亲妹家中排第四,而不是义妹…其他还算满意


不错的历史 不错的人物 一般的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