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解密档案

广东电视台新闻频道《解密档案》栏目 编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

广东电视台新闻频道《解密档案》栏目 编  

页数:

141  

内容概要

  作为《解密档案》栏目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一个系列节目,《广东30年闯关路》从馆藏档案入手,加上历史事件亲历者、见证人的讲述,把观众带回历史的现场,感受着波澜壮阔的开放之风和改革大潮在神州大地的激荡。节目充分考虑到档案史料具有真实、可靠和权威性等特点,将一批解密的档案用电视的语言首次公之于众,发挥了档案所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解密档案:广东30年闯关路》的出版,可使更多的读者通过这些精彩的档案传奇了解三十年来改革开放的历程,有助于在更广的范围,加深对节目的影响。

书籍目录

从大逃港到大开放(上)/舒顺龙从大逃港到大开放(下)/舒顺龙包产到户第一案/卓庆林1977年邓小平的绝密广东之行/周勤平反“文革”广东第一冤案/周勤轰动粤港的破冰之赛/卓庆林中国股市背后的秘密/秦东明中国股市首次绝密救市/秦东明尘封的高考记忆/舒顺龙 卓庆林首航台湾海峡/舒顺龙“九号工程”与广州地铁/周勤

章节摘录

  从大逃港到大开放(上)  今天的深圳,是何等繁华的一座城市。但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深圳还只是广东省宝安县的一个小镇。那么,就在这样一个小镇,在这个南国边陲的宝安县,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骇人听闻的逃亡风潮呢?  早在1957年6月底至9月底,第一次逃港风已经席卷过一次宝安,历时三个月才基本平息。五年之后的1962年,这股风又第二次横扫宝安,并波及全国。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任何一场风暴都有风源、风口,那么,这场逃港风的风源又在哪里呢?为了寻找答案,1962年秋冬之交,《人民日报》的一名记者化名秘密来到了宝安县。  这位记者就是《人民日报》军事记者连云山,上世纪60年代初,他曾受到毛泽东、朱德、董必武、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2年秋冬之交,广东省公安厅派人去北京找到了连云山。  他们找到我说:你去看一看,非常惨,但是是不是实际那样严重的,你要去看,你不去看不行。当时外电报道非常多,渲染得非常厉害,我们的报纸报道得比较少,当时我们北京的报纸的宣传认为是“地富反坏右”勾结反革命分子和万恶的美帝国主义者,以及蒋介石匪帮,煽动了这次大叛乱,大逃亡,这是不可饶恕的反革命事件。广东省公安厅的人找到我以后,我说,去看就看,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正想去看一下,看看是怎么回事,就跟他们一起去了。 (连云山)  连云山从北京千里迢迢来到了宝安县。当时的宝安县委书记李富林派了县委农村工作部的一名工作人员陪同连云山,为了安全起见,连云山化名李进山,公开的身份是来宝安寻亲的内地中学历史教员。  那时候对外不能实施采访,而我想看一看人民公社搞得怎么样,“大锅饭”吃得怎么样,三面红旗举得怎么样,看一看这些。因为我是中央去的人,中央记者还是身份不一样。据说那个地方“地富反坏右”非常多,发现你是北京来的人,把你杀了怎么办。


编辑推荐

  《解密档案———广东30年闯关路》选编了近30年发生在广东的重要历史事件,内容侧重于改革开放初期和1992年第二轮改革开放启动时的有关专题事件。 通过当事人的亲自讲述,佐以权威而又神秘的档案资料,如政府文件、领导批示等文献及珍贵的相关资料照片,图文并茂地把读者带回历史现场,了解30年改革路上不为人知的真相。如中国的改革开放,竟然和上世纪60年代就大量出现的“逃港”风潮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坚持包产到户而被关进监狱的冤案,竟然就发生在号称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改革开放的第一步不是对外开放,而是要平反冤假错案等等。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解密档案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