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的尊严
2009-8
广东人民出版社
何志毅
222
有这样一个南粤青年,他脸青唇白,形销骨立,因患有痨病而被队友暗地讥为“皮包骨头”。在那个“大跃进”的年代里,像许多患了“妄想症”的人一般,竟然也口出“狂言”,宣称自己将在三年内在运动场上拿下第一个世界冠军。他果然做到了,并且将实现诺言的时间提前了两年。紧接着,他和队友一道夺取了也是中国乒乓球史上的第一个世界乒乓球男子团体冠军,为集体争得了荣耀。不仅如此,在他事业的巅峰时刻,他执掌了中国乒乓球女队的帅印,带领女将们赢得了中国乒乓球史上的第一个世界乒乓球女子团体冠军。国家体委为表彰他的杰出贡献,于1961年和1964年两次给他记特等功,并多次授予他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和奖状。他短暂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名字曾经与共和国体育事业的缔造者、赫赫有名的贺龙元帅连在一起,和共和国体育事业的第一代杰出领导者荣高棠以及运动员徐寅生、李富荣、王传耀等关系密切。他们互相激励,共同奋进,荣辱与共。他创造了一个时代的奇迹与神话,却又因为种种缘故,自己扼杀了自己的生命。他以自己的“三个第一”确立了自己的不朽,他的事迹将为世人永久传颂。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大写的人——容国团。容国团,原籍广东省中山县南屏乡(今属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1937年8月10日生于香港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说是普通,其实也异乎寻常,这缘于容国团特殊的家庭背景。他的祖父、祖母均是日本归侨,因是归侨,惨遭劫难,子女各散东西,几乎沦为乞丐。容国团的父亲容勉之,是曾亲身参与过省港大罢工,后来更舍生忘死参加广州起义的革命志士,身份一直都是工人。容国团的舅父文韬,早年上中山县五桂山参加抗日游击队,为国壮烈捐躯。此外,容国团有一位当时富甲一方的伯父容兆泉,这与他多次失业、贫困潦倒的父亲大相径庭。容国团本人曾沦为街童,靠捡市场被人遗弃的菜叶果腹,到渔行当童工营生。家庭的渊源,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桎梏,赋予了容国团一种桀骜不羁的性格,令他无视艰险,勇攀高峰,疾恶如仇,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终至舍生求死,遗恨人间。
容国团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的“三个第一”,这中华民族体育史秦响了第一首响彻云霄的凯歌,为中国赢得了“乒乓大国”的光荣,振奋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民族自信心,推动了全国体育运动的向前发展,新中国体育60年发展的光辉历程,容国团是一面毋庸置疑的标志性的旗帜。 在特殊的年代,容国团自己扼杀了自己的生命。生命的尊严,真的比生命本身还重要?没有能够回答,只是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在这个世界冠军的眼里,肯定有比生命本身更需要呵护的东西。
何志毅,原籍广东顺德碧江,1956年生于珠海唐家。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政治系。广东省民俗文化协会会员、珠海市作家协会理事。长期从事地方历史研究工作。著有《人生能有几回搏》(后修订再版为(《容国团》、《冠军的尊严:容国团传》),获2000年珠海市首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主编《唐家湾镇志》,获2009年珠海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三等奖。另著有《珠海风物》。
第一章 腥风血雨 一、祖父是东瀛归侨 二、九死一生第二章 怆然的童年 一、同是天涯沦落人 二、故乡的摇篮 三、上下求索第三章 崭露头角的雏鹰 一、冷暖人生 二、跟师傅闯荡街头 三、东区“小霸王” 四、渔行里的童工 五、鸳鸯蝴蝶梦 六、康乐馆练球生涯 七、英雄出少年第四章 祖国的召唤 一、差点当了电影演员 二、患了“宝贵病” 三、国门前的踌躇 四、一齐来看“瘦高杆”打球 五、贺龙元帅的邀请信第五章 冲击轨道的星 一、受到特殊待遇 二、歪打正着,整风整出了私念 三、志大者言大 四、意气风发第六章 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一、要从疗养院出来 二、团体赛差T那么几分 三、硕果仅存的一颗种子 四、中华民族需要这个冠军 五、一花引来百花开 六、毛泽东来看打球第七章 攀登世界第二个高峰 一、“壮志已酬” 二、鉴坚不息 三、侦察秘密武器 四、勇挫匈牙利队 五、“人生能有几次搏” 六、夺取“斯韦思林”杯第八章 消闲的岁月 一、练“大只虎” 二、生死一瞬间 三、严师出高徒第九章 人生第三个辉煌 一、毛泽东点将 二、练球先要练人 三、强将手下无弱兵 四、运筹帷幄 五、勇冠三军 六、画龙点睛 七、图穷匕现第十章 超脱自我境界 一、爱情价更高 二、初恋情怀 三、快乐的日子 四、一片冰心在玉壶第十一章 为正义而搏 一、漩涡 二、浪遏飞舟 三、请战书 四、岳父竟然是国民党少将 五、祸不单行第十二章 悄然消逝的明星 一、另类的“叛徒” 二、痛苦的选择 三、洒别人间 四、火葬费从家属工资中扣除 五、她撑起了这个家 六、尾声附录:生平活动简表参考资料后记
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帝制。侨居日本横滨的容国团祖父容祥铨在轮船上收听到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高兴得跳起来,又钻进船舱,从散发着腥臭味的铺盖下面,搜出一支珍藏了数年的从家乡带来的九江双蒸酒,打开瓶盖,连杯子也不拿,仰着脖子就往肚子里灌了几大口,然后捋着两撇蛟须,涨红着脸,喷着酒气向同舱的几名日本工友攥紧拳头,使劲往头顶扬了扬。日本工友知道是怎么回事,也为他高兴。过来拍拍他的肩膀,向他讨酒喝。船舱里一时十分喧闹,结果把在甲板上巡视的一个日本工头引来了。当时甲板上正有一堆散货待清理,工人却躲在船舱喝酒。日本工头便迁怒于容祥铨,顺手抄起一条鞭子,劈劈啪啪地猛抽在容祥铨身上,破口骂道:“八格牙鲁!你这个中国贱种,还不去干活?”这位当了几十年海员,身上留下累累瘢痕的老侨工,这时已有几分醉意,见工头蛮不讲理,一手夺过工头的鞭子,猛地扔到海里去。日本工头恼羞成怒,当即胁迫另外几个日本工人上前围殴容祥铨。另一个船舱里的十几个华工听见嘈杂声,都冲了上来准备劝架。可日本工头眼珠一瞪,喊了一句什么,这十几个华工竟然就地立正,看着容祥铨被日本人殴打。容祥铨痛得大声喊叫,才有几个老成一些的华工低垂着脑袋,用身体拱成一堵墙,把容祥铨和日本人分隔开。此时,容祥铨已鼻青眼肿,身上一块块瘀伤了。事后,容祥铨没有责怪自己的同胞,毕竟这是在人家的地头,稍有差池,便会连累大家砸碎饭碗。可这事绝对伤了容祥铨的心。1914年的一天,这位饱受沧桑的海外老华工,打开一块手帕,看看当年从家乡带来的一捧泥土,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他考虑了几天,为了民族的自尊,也为了摆脱自己这一代人及儿女的痛苦遭遇,终于暗下决心,毅然向驻日本的中国会馆提出解除劳工契约,举家飘洋过海,先抵香港,辗转回到自己阔别数十年的故乡——香山县南屏乡(今珠海市南屏镇)。容国团的祖母名叫林仙,也是南屏乡人氏,生有四男二女,雁行是容兆泉、容兆良、容兆佳、容兆允、容兆珍、容兆琼,都是“同窦鸡仔同窦啄”。
容国团的家乡——珠海是我生长的地方,我孩提时就曾听说过家乡人津津乐道地讲述容国团打球的故事,我也是一个乒乓球业余爱好者,对容国团推崇备至。1985年.胡耀邦总书记提出向容国团同志学习的口号,一时间,全国各报章都在大力宣传容国团“人生能有几次搏”的精神。当时我在珠海市政协文史室工作,看到这些宣传,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于是向上级领导反映:一、在1987年举办容国团同志诞辰50周年的大型纪念活动,二、塑造容国团纪念铜像,三、编纂《容国团画册》和《容国团资料汇编》,口撰写容国团传记,均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后来这些建议都一一付诸实施。为了撰写容国团传记,我开始广泛蒐集资料——采访有关人士和查阅有关的文字资料。首先我写信给容国团的父亲容勉之,请老人家回忆他和儿子在香港活动的情况。1986年秋,我和曾宪新同志在前国家乒乓球队队员王宝军同志的引领下,到国家体委和广东省体委找到容国团生前的领导、教练、队友、学生、好友作专题采访。原国家体委训练局副局长李富荣同志协助我们查阅有关容国团的档案资料,梁丽珍同志拨冗为我们口述两盒录音带子。周兰荪同志给我们提供容国团生前在他训练Et记本里的批语。黄秀珍同志在家里拿出珍藏的容国团在香港、国内和世界获得的奖牌让我拍照,并将容勉之老人多年收集的有关报道容国团打球的剪报资料以及老人逝世前的两盒录音带供我参考。当我打开录音机,听到容勉之老人带着咳嗽声用广东话口述的录音时,心情特别激动。这些原始资料实在太珍贵了,它叙述了老人的家史和容国团在香港生活、读书、工作、打球的真实情况。逝者如斯夫,如果我晚些去信,也许这些珍贵的史料就被湮没了。此外,我采访过的容国团的教练梁焯辉、冯国浩,队友和同事孙梅英,老师黎子云,表叔杨文,族兄容梓森,族伯容漱石等许多老人,都已经不在人世了,若不是及时从他们的口中抢救资料,确是一大憾事,更不可能写出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容国团。
就是容国团的这一搏,至少提前十年圆了中国人民获取世界冠军之梦,把“东亚病夫”的帽子摘了下来。 ——原国家体委训练局副局长 李富荣
《冠军的尊严:容国团传》:广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丛书。
作为读者可以感觉到,作者激情洋溢地描写了容国团的一生
读这本书毫无枯燥之感,字里行间的热情常常让我感动
本书内容详实,语言质朴,书页质量也不错,行距得当(我不是托)
里面有相当的乒乓球比赛过程的描写,了解乒乓知识的读者看起来会特别爽(菜鸟和专业人士就不知道了)
容国团是新中国第一位世界冠军,一个从珠海渔村中走出的瘦高小伙子,如何在香港民间体育界拼搏奋斗,如何在新中国的朝气蓬勃的奋发时代中建立奇勋,又如何在史无前例的文化浩劫中选择了绝路?本书作者是一位热爱地方历史的老珠海人,曾著有《珠海风物》、《唐家湾镇志》、《容国团画册》和《人生能有几次搏——容国团生平纪实》等书,通过实地调查历史事实,亲自走访相关人物,以平实沧桑的笔调描绘了这位中国体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传奇人物在坎坷的历史大时代中拼搏奋斗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