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历史的千年之眼

何木风,陈小蒙 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

何木风,陈小蒙 著  

页数:

254  

Tag标签:

无  

前言

这本书的素材出自《千百年眼》,而《千百年眼》又出自明代一个叫张燧的读书人。相比明代的其他史论家,张燧的名声并不是很大,不过,他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物。他家兄弟几个除了他,大都去做生意赚钱,唯有他对买卖营生毫不理会,只喜欢读书,经史子集无所不览。为此,他还专门养了个伴读书童,经常跟着他,读到有意思的地方便让书童记下来。时间久了,材料越来越多,而他的眼光也越来越独到,往往有超越前人的观点。《千百年眼》便是这么一部史论笔记。在书里,他以一双“火眼金睛”纵横上下千年历史长廊,指摘史实、点评人物,发千年之隐情、谈人生之感悟,的确可说是开卷有益,有振聋发聩之效。比如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逍遥游》的作者庄周,自古以来便被视为疏放通达的代表人物,但却被张燧看出了他的儿女情长处;而张燧更是以一个小小的例子,指出号称有宋一代最仁厚的皇帝宋仁宗也有不那么仁厚的地方;他指出被当成千古高士崇拜的许由,之所以不接受尧帝的禅让,是因为没什么好处;而苏东坡好道术学长生,不过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垒块,发泄官场失意的郁闷;他还发现阮籍这家伙不像大家认为的那么清高;而王羲之除了会写字,还有经纶世务的另一面;而晋文公牛就牛在能忍;晁错错就错在心急等等。可想而知,《千百年眼》问世之后,对一味读死书或者不读书的俗生腐儒们的冲击力有多大。当然,他的这些观点也足以引起饱学之士的共鸣。因此,《千百年眼》流传在文人士大夫之手,学术大家王夫之、阮元等人对之都非常欣赏。而正是因为他的观点够新颖,够大胆,因此,刚进入清朝,这本书便被列为禁书。不过有意思的是,康熙帝却把它放在床头,经常翻看,这正足以说明《千百年眼》的魅力。《千百年眼》内容驳杂,天文地理人事政治经济学术无所不包,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未免有些驳杂;又因作者对诸多史实一笔带过,直接展开议论,这都会给读者在阅读上带来一定的困难。本书精选原书的近两百个条目,分辩疑、解惑、洞烛、争议、常识、论道、指点七章,论述史实,旁引侧注,发挥张燧本意,尽求通达明了,读后必有所感,有所得,有所行。一册在手,张燧的高见一览无余,数千年往事也一览无余矣。

内容概要

《千百年眼》中张燧以一双“火眼金晴”,纵横千年历史长廊,指摘史实、点评人物,发千年之隐情、谈人生之感悟,“一开卷而了然”,有振聋发聩之效。本书精选原书的近两百个条目,分为:辩疑、解惑、洞烛、争议、常识、论道、指点七章,论述史实,旁引侧注,发挥张燧本意,尽求通达明了,读后必有所感、有所得、有所行;一册在手,张燧的高见一览无余,数千年往事也一览无余矣。

作者简介

何木风,男,七十年代生人。冲出传统的历史视野,善于用文学的笔调还原历史的细节,赋予往事生命的气息,赋予人物生动的个性。文风趋于评书,通俗而有历史韵味,信笔由缰而尊重历史真实。曾出版《乱五代——五代史的另类解读》《清朝的面孔》《历史的拐点》等人文历史类书籍。现居北京。陈小蒙,男,北京大学历史系在读硕士研究生。

书籍目录

辩疑第一 1.瞽叟和象究竟要什么 2.武丁的梦不是借口 3.庄周不是真的放达 4.子羽不是丑,而是勇猛 5.他们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6.都是说客惹的祸 7.苏代到底有多少功劳 8.范增智不如儿女子 9.真假屯田 10.伏波将军不算烈士 11.成也女人,败也女人 12.柳公权的诗外之“意” 13.没有皇后的严重后果 14.歇后郑五的韬光术 15.宋仁宗的不仁处 16.麦舟不过小事一桩解惑第二 1.许由:何必受那份罪 2.大尾巴的麻烦 3.阳虎的如意算盘 4.秦与太监的恩恩怨怨 5.秦朝不是败在武力上 6.萧何建未央宫的深意 7.汉高祖尊母不尊父 8.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9.言自操为什么不改姓 10.阿瞒的如意算盘 11.张良和孔明的学术差异 12.蜀比荆州重要多了 13.诸葛亮在隆中唱什么 14.苻坚亡国不怪慕容垂 15.罪不该宦官握军权 16.唐朝藩镇:乱自上作 17.狄仁杰不容易 18.楚王元佐父债子还 19.女中田光 20.苏东坡学长生洞烛第三 1.那不是尧的风格 2.尧帝的爱子之心 3.管仲的苦处 4.孔子是累了 5.自作孽,不可活 6.周勃自有分寸 7.周亚夫非死不可 8.娶媳妇的学问 9.严子陵见微知著 10.班固的小聪明 11.曹操多行不义的报应 12.西晋早就乱了 13.儿子糊涂,老子更糊涂 14.王衍连女儿都不如 15.陶渊明的一片苦心 16.李太白的无奈 17.韩熙载的过人之处 18.寇准的双重标准 19.名教害人不浅 20.李善长不善自处争议第四 1.秦穆公的人格魅力 2.问鼎:事情没那么复杂 3.不出名有不出名的好处 4.吕不韦也没聪明到哪里去 5.焚书坑儒的另一个版本 6.报应,都是报应 7.没必要穿凿附会 8.陈汤该奖不该贯 9.昌邑王真有那么坏吗 10.阮籍的阴阳两面 11.晋史前后的矛盾 12.王导也不是好东西 13.房珀生不逢时 14.贪恋富贵的贺知章 15.文人的反复无常 16.宋朝君主们可怜可叹 17.张浚的奸邪狡诈 18.忠心耿耿的太监云奇常识第五 1.知识就是力量 2.“风马牛不相及”新解 3.商鞅的说话艺术 4.九鼎没有落入秦国手里 5.韩信威震天下的坏处 6.李广不封侯的原因 7.圣人曰:不可说 8.佛典在中国流传已久 9.陈蕃悬榻的好与坏 10.刘备借荆州对孙吴也有好处 11.王羲之的另一面 12.尉迟敬德不是武夫 13.阎立本的知人之明 14.《孝经》、《春秋》的大作用 15.苏轼也装糊涂 16.真假雁足书论道第六 1.商汤、周武不可相提并论 2.秦国超越六国的气魄 3.秦国坐收渔翁之利 4.扶苏也救不了秦朝 5.刘邦比曹操高明 6.汉武帝爱惜人才 7.吝啬小气的汉武帝 8.刘邦、刘秀难分优劣 9.孔融生死关系重大 10.文人的嫉妒 11.以小人之心,度小人之腹 12.李勣:白做了一回小人 13.郭子仪的好家风 14.赵普留下的祸害 15.《五代史》不公允 16.没有调杳一就没有发言权 17.王安石和秦桧祸害差不多 18.宋儒不知进谏的方法 19.善有善报指点第七 1.晋文公:我忍,我忍,我还忍 2.坏就坏在三思 3.田单的拿手好戏 4.鲁仲连:战国以来第一人 5.陈涉是秦朝的商汤、周武 6.章邯不是孬种 7.方望比范增聪明 8.晁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9.做事过犹不及 10.刘备的特异之处 11.刘备病糊涂了 12.刘琨算什么英雄 13.长孙无忌、褚遂良早该死了 14.白居易的处世之道 15.丁谓也有厚道的时候 16.一报还一报 17.蔡京的丑恶嘴脸 18.种师道的悲哀 19.建文帝的“虚情假意”

章节摘录

辩疑第一2.武丁的梦不是借口武丁是商朝赫赫有名的君主之一。他的父亲小乙,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别出心裁,把年轻的他派到民间体验人民疾苦。正是这一段经历使他对自己统治下的国家、人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深切地感受到贵族老爷们的生活腐化,因此,在他即位之后,他决心进行改革,在政治上打开新局面。当然,首先执行的便是引进人才。不过这条路并不容易。贵族握有权力,盘根错节,不是他说改就改的。商王武丁当时采用了一个办法——做梦。现在说起来很荒谬,听起来很滑稽,但在当时却非常有用。因为殷人尚鬼,他们举行各种仪式来与死去的祖先沟通,对其他神秘未知的东西始终敬畏有加。如果武丁直接告诉大臣们说我要找几个人来辅佐我的话,估计大臣们立刻就把自己的儿子、侄子、孙子的名字写上来了,丝毫不给商王考虑的余地。于是,武丁就干脆省去了这一环节,直接对大臣们说,我梦到了上天赐给我一个贤才,让他辅佐我治理天下,我现在还记得他的样子,你们帮我找找。大臣们面面相觑,但又不得不信,只得把儿子、侄子、孙子若干人的画像呈上去,不过都被否定了。既然朝中大臣、大臣们的亲属都不是,那么就只好派出人马四处寻找。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就很容易了,决定权在武丁手里,这回他说谁就是谁。就这么着,傅说被找出来了,这时他在一个叫傅岩的地方做工,修理被夏天的洪水冲垮的堤坝。据说他就是在那里发明版筑之法的,不过因为身份低微,他空有满肚子才能,却无法施展。武丁年轻的时候在民间混过,因此见过傅说,也知道他身怀绝技,觉得这家伙肯定能做自己的好帮手,早就瞧在眼里了。在大臣被派出京寻找之前,他私下找来大臣郑达,告诉他如此如此。于是,没过几天,郑达便带着傅说出现在朝堂上,武丁趁机大呼,就是他了,我梦到的就是他。既然是上天所授,贵族们除大吃一惊外毫无办法。当然,傅说也不含糊,武丁向他请教治国平天下的办法,他应答如流,条条切中要害,道理极其深刻,武丁听后赞赏不已,便任命他为相。不过,张燧并不认可这种说法。首先,他认为做梦这种事情虚无缥缈,不能够当真。梦境中的傅说贤能,现实中未必如此,因此,不能根据梦境就把傅说立为相。其次,即便傅说是真正的贤才,真是上天派给商王的,那么仅仅根据武丁的记忆又怎么判断是不是梦里边的那个傅说呢?天底下同名甚至同样相貌的人太多了。张燧还举了两个例子来证明梦境的不可信。春秋时鲁国的相叔孙梦见一个人在关键时刻救了他,问其名字,回答说叫竖牛。第二天他找来竖牛,把家政交给他。然而竖牛先进谗言害死了叔孙的两个儿子,又把生病的叔孙隔离起来,活活把他饿死,最后带着他的财产逃到了齐国。汉文帝梦见一个美貌的少年帮助自己登天,醒来后便令人查访到了邓通,汉文帝一看正是梦中少年,便赏了他很多钱,让他做上大夫,还把他家乡附近的铜山都赏给他,允许他自己铸造钱币。这都是把梦境当真的例子,不过叔孙被竖牛害死,汉文帝的声名被邓通拖累,都是轻信梦境的恶果。不过张燧并没有就此否认梦境的存在,他还是相信武丁确有其梦的。不过这个梦表现出来的是武丁想得到贤才辅佐自己的诚心,跟孔子梦见周公是同样的道理,代表了一种渴望和理想。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武丁这么有诚意,那么肯定会得到贤才的。傅说正是这么出现的。所以,张燧告诉我们:武丁梦贤,这不是借口,而是他的诚心。3.庄周不是真的放达庄周,即庄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南华真人”。庄子从当时诸国争霸、战乱频频、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出发,认为人生在世上本来就是痛苦的旅程,人受到各种各样的羁绊而不能追求真正的自由,这也是造成人痛苦和烦恼的根源。因此,他主张要“齐物”,与世界万物保持统一与和谐,随之变化,以寻求自我空间的最大化,达到精神的极大解放,逍遥畅游于人世间。但这不过是他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毕竟很难实现。他曾经做过一个很著名的梦——庄周梦蝶。梦里他变成了一只自由自在的彩蝶,醒来之后觉得梦中的一切如水中月镜中花朦朦胧胧难以追想,因此发出了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化蝶还是彩蝶做梦化庄周的感慨。正因为这样,当他妻子死的时候,他丝毫不伤心,反而边敲打着盆子边唱歌,非常高兴。别人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悲伤反而这么高兴。他回答说,妻子终于脱离这个让人烦恼的世界,获得了安息,他怎么能不为她感到高兴呢?庄子平时就表现得非常放达,所以当时的人也不为他的这种行为和思想感到怪异,反而称赞他能够放下感情,是真正的达人。但张燧却不这么看,他认为庄子并不是真正能够忘情,反而是他情到深处,才真心地为妻子的死感到高兴,也才会边敲打盆子边唱歌弄那么大动静来表达他的高兴。要是真正放开了所有情感,那么该跟庙里的和尚一样,要不对妻子的死不闻不问,要不略睹遗容、随便念诵几句了事。不过有意思的是,夏君宪提出另一种看法。他认为庄子这么高兴是因为妻子死了,他终于可以清清静静地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了。他的意思是庄子淡泊名利,不以功名富贵为务,但他的妻子却不这么看。对于妇人而言,丈夫不富不贵是她们的耻辱,同时也是物质、精神上的缺失,所以不管有意无意,她们总喜欢催促或者逼迫丈夫去求取富贵功名。庄子肯定是受够了这些唠唠叨叨,于是妻子一死,他的世界也终于安静了,庄子还有什么理由不欢欣鼓舞呢?由此,夏君宪推测,说不定《庄子》中最洒脱也最能代表庄子思想的《逍遥游》正是在这欢欣鼓舞之后才写出来的呢。


编辑推荐

《历史的千年之眼》:《千百年眼》——一部被誉为凝集中国古代学术遗产的精华之作;一部史识独异、质疑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旷世奇书;一部盛传久远、被治学论道者无比推崇的历史札记。曾经被清代康熙皇帝列为禁书,禁止文人参读,而康熙自己却又终生秉烛攻读不辍。借古人之眼,悟先人智慧。《历史的千年之眼》——著名学者深度解读《千百年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历史的千年之眼 PDF格式下载



这本解读应该不错,但是想看看原来张燧写的完整版的。


书中有些错误,127页武帝死后,儿子汉哀帝即位,(武帝的儿子昭帝即位啊,汉哀帝和他差好几辈呢),还有二桃杀三士中的那位勇士应该叫“田开彊”不叫“田开疆”,总体看本还是不错的,很有知识性。


大约是高中时候准备要看这本书的。要是有原版的,文言文的就好了。


说实话,看不进去


还没拿到 不知道怎样


书嘛,有什么好坏之分吗?只是想读这本书了。


还算可以,只是选本,如果是全本就好了


着本书写的纯粹是历史学家去挖的东西,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没什么太大的价值。


昆仑出版社2001年出过一个版本的《千百年眼》,有原文,译文以及简单的附注,应该是全本。而这个版本,薄薄两百多页,内容剩下多少这都不说了,关键是没有原文,读着没味。


怎么说呢,烂书一本,建议初中生以上不要买,给小学生看看尚可。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