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文学史

[日] 吉川幸次郎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87-9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

[日] 吉川幸次郎  

译者:

陈顺智,徐少舟  

Tag标签:

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文学史 PDF格式下载



  上周的一个晚上,在图书馆三楼北侧的书架前闲看。这个区域的藏书,都是陈年旧物,横排竖叠,密密搁着。书身上多有积灰,书页也翻卷得颇厉害。目光逐排地扫过去,偶然发现吉川幸次郎先生的《中国文学史》,就抽出来看看。薄薄的一小册,是他在京都大学教授中国文学的讲义,由其学生黑川洋一记录整理而成。
  读周作人关于日本的文章,对日本文化“有情”一面的特质稍稍有些感知。日本人的敏感,对事物精微与纤细的感受力,在艺术与生活中有无处不在的显现,舒国治叹道:“日本,是充满了气氛与质感的国度。”这样的敏感,也影响到学术的研究,使得他们看问题,会在旁人疏忽处有特别的发现。
  吉川先生在书的序言里说,他之讲授中国文学史,有一个心愿,即希望整理一下不同时期的汉语文章的格调。对汉语特质的理解,对文体的生成与嬗变的关注,成为他讲义的特色,文体不纯然是一个形式问题,文体的选择,文学者在某种修辞上的努力与放弃,与一时一地、一朝一代的思想取向与国民精神相关,这样来观察文言体与口语体的分合与互动,在各种文类上的表现,就有许多启人思索的见地。
  “要说北宋读书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特色,那就是他们生活方式的二重性。他们一方面创作诗和文这种严肃的作品,另一面又创作词这种浮艳、柔靡的作品(宋人的抒情精神寄托在词之中)。并且,在文学用语上,也表现出二重性。从六朝至唐的散文,既然已经常常掺入了口语,也就不再好洁成癖;但北宋的散文对于口语的混入却是取好洁去污的态度。诗不像散文那样的排除口语,但诗的语言范畴已经确定了,而词则大量的吸收口语。”(如李清照的《声声慢》的末尾,“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重视语言,让吉川幸次郎的阅读中国文学,如金圣叹批点《水浒》一般,任何一字都不会轻轻放过。整部书里有好些这样细读而来的发现,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晚唐诗的一个见解。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如诗所示,晚唐诗中数词很多,这是因为诗人心中有着不安的情绪,在数字中波动着某种缱绻不释的心理。”末世波动的心,在数字的抽象恒定中获得一点平衡的维系。
  吉川幸次郎先生1928-1931年曾到中国留学,著有《我的留学记》。自大学退休后,曾犹豫过是写中国文学史还是作杜甫注,最终他选择了后者,给自己的理由是,“中国学术的传统与其说是崇尚概论,倒不如说是尊尚以个体为资料对象的研究思考,而素来爱好中国文学的我也就准备以杜诗这个个体为归宿了。”


看来是本好书,可惜看不到。


我倒也是蛮佩服黑川先生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