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之大事

郭物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01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

郭物  

页数:

190  

字数:

9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和战争是国家利益及安危的保证。最新的考古研究显示,欧洲草原地带的人群为人类的发展驯化了野马,改进了战车,并使二者结成一体。商周时期,我国中原地区吸收了这一成果,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加以改造。由于马和战车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统治阶级神通广大的能力和唯我独尊的权势,因此成就了中国古代的国家大事。商周以降,以战车战马为核心的军事装备也在各种国家礼仪活动中成为烘托庄严、威武气氛的焦点。 通过考古学家灵巧的双手,大量古代的战车和马骨从尘封千年的泥土中呈现在世人的眼前,借助这些活生生的实物资料,我们不但可以客观再现历史中的战车和战马,而且可以考证古人相关的记述,逼真地勾勒出古代战车战马的发展历程、零距离地触摸中国古代的战车与战马,领悟中国古代国家大事的真谛。

作者简介

郭物,男,1971年生于昆明,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随后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系边疆民族与宗教研究室新疆队成员,助理研究员,在职博士研究生。参加过山西天马-曲村遗址晋侯墓地、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国都城遗址、云南省剑川县石钟

书籍目录

引言 人类的动力 龙马精神——野马与驯化马 不待扬鞭自奋蹄——野马训化之谜 天马行空——家马的传播文明之道 文明的结晶——板轮车的发明 草原恩典——轮辐马车的出现 车轮滚滚——轮辐式马拉战车的传播 历史的改观——战车的意义战争与礼仪 天降奇兵——轮辐式马拉战车在中国的出现 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战车的结构 贵族的战争——考古所见商周的军事技战 聚焦礼仪——战车在祭祀、礼仪活动中的功能千乘之国 春秋不义战——礼崩乐坏群雄争霸 战争机器的膨胀——车战的兴盛 师夷长技——战车的衰落和骑兵的兴起帝国荣光 置之死地而后生——秦族、秦国和秦帝国 光辉岁月——秦始皇陵中的军队 惊世发现——秦始皇陵中的铜车马 为马而战——汉武帝伐大宛兴马政 战车的没落——战车的仪仗化和世俗化 铁的威力——长安武库和玄甲铁戟 金戈铁马 英雄时代——五胡乱华对军事的影响 骑乘的革命——马镫的发明和传播 马具新面貌——鲜卑对马具的改进 古代的坦克——考古所见魏晋南北朝的军备 流瀛海东——中国马具在东北亚诸国的传播横刀立马 与时俱进——长予换刀戟,大刀替长剑 走进礼仪——隋唐以降的甲骑具装 盛唐宝马——融汇中外文化因素的唐代骏马 青出于蓝——轻骑兵的兴起历史的年轮 战争的革命——枪炮声中古代战车战马的终结 大卫和歌利亚——战争的辩证法 人类的红舞鞋——把战争进行到底吗? 厚德载物——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 中国商代马拉战车来源之争 从考古发现看,中国的双轮辐式战车几乎是突然从地下冒出的。早在抗日战争以前,在安阳殷墟的发掘中已经找到了一些车子残迹,们还不能准确地乔清楚车子的全貌。因为木质的车子腐朽后,仅仪在黄十中保留着木头的痕迹。剥剔车子的木痕是一项较难掌掘的田野考古技术,首先要有心理准备,发现木痕后则需要极为认真的、细致的工作,稍不注意,就会把木痕破坏掉。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著名考古学家夏鼎的带领下,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门先在河南辉县琉璃阁成功地剥剔了战国时代的车子。根据木痕弄痕升清楚了它们的形状和细部尺寸,还作了初步的复原。有经验之后,发掘出了一系列商代晚期的车子,而且知道商代贵族陪葬的车马坑大多位于主墓的西南方。令人惊讶的是商代晚期的战车结构工艺复杂, 十分完善,没有发现原始阶段的乍。在古代,这种材料多样、结构复杂、需要不同上种合作、经过很多下艺流程的机械是不呵能一蹴而就的,所以一开始园外学者异口同声地宣称中国的战车是从西方传入的,更有甚者,说中国商代统治者是老外!长期半殖民,半封建的内忧外患使中国人对“中国文化西来说”很反感,本来瑞興学者安特生已经大大刺激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神经了,他通过研究说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是从西方传人的(后来他自己部承认错了)。这下好,老老祖宗的事刚完,老祖宗又出问题了,这还了得! 中国文献上明明记载了奚仲造车和夏代使用战车的历史,因此,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考古学家削尖脑袋想在中国找出它的原始阶段。可是找来找去,早于殷墟的地层就是没有车,只有文献的证据,而这些文献记载经过古史辩一番折腾,有些又是可疑而不可靠的! 商代早期用车的新发现 1996年,考古前线终十传来喜报,在河南偃师商城东北隅的一次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在底层路土面靠近城墙的部位发现了两道东西向顺城墙并行的车辙遗迹。已经发掘的车辙长14米,轨距只有120厘米左右。北车辙距离城墙约20-30厘米。车辙痕迹呈凹槽状,口部一般宽约20厘米左右,深约3-5厘米。发掘者认为,车辙肯定是由双轮车碾压所致。车辙之间的路土面布满小规则的小坑,可能是长期被驾车的动物踩踏所致。此外,在郑州紫荆山铸铜遗址中发现制造车害所用的陶范,在偃师商城也曾发掘出一件青铜质地的车軎,个体较小。偃师商城约为公元16世纪左右,这个时间,比西方最早出现马车的时间——无论是草原还是西亚——都要晚500年。所以单从时间上来讲,还是小能排队除马车西来的可能。研究东西方早期战车的王海城先生指出偃师商城乍辙轨距只有120厘米,而且车辙宽20厘米,这可能说明假师的车辙也许根本小是被轮辐马车碾压出来的,而是用于载重的无辐车,即文献中所谓的“辁车”、“大车”,牵引的畜力可能是牛。1986-1987年,在殷花园庄西南(宫殿区濠沟丙南角)发掘一座人型骨料坑坑口表层的兽骨堆积上,清理出了14条车轮多次滚过而轧出的痕迹。这种车是用于运送垃圾的,它的轨距为150厘米,似乎与偃师商城的车辙有更密切的关系。甚至有学者推测是独轮推车留下的车辙。二里头遗址中发现的车辙可能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 从无辐车轮和造车工具看中国战车的来源 这种无辐车轮在新疆发现过,就是上面提到的新疆哈密五堡墓地M7出土的无辐车轮。五堡遗址属焉不拉克文化,根据两处墓地的碳十四数据,其早期遗存的年代大约为距今3200年,和殷墟时间差不多,丙亚和欧亚草原四轮和双轮无辐车的年代都比五堡的标奉早。五堡墓地还出土了很多毛织品,美国著名的纺织史专家芭博在对其进行了实地研究后得出结论,认为五堡纺织品的纺织技术源于公元前第2千纪后期的高加索地区。无辐车很可能同时从那里传来。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成果从另一个方面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推测,焉不拉克墓地遗存中存在有一定数量的原始欧洲人种群体。现有的证据表明,焉不拉克文化与甘青地区的四坝文化曾经有过比较密切的联系,而四坝文化也在很多方面显示出它既与西方有着文化卜的交流,同时也与中原地区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叫坝文化的分布区正处于河西走廊这个东西交通的要道上,前面说过四坝文化可能很早就拥有了家马,四坝文化的居民可能是在与来自草原的民族的交往中得到了家马,同时还得到了无辐车。 从造车所必需的金属工具看,中国境内最早的金属工具分別发现于中国青铜时代早期的两个中心区域:西北地区以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为代表,中原地区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两地金属工具出现的时间约略相同,均为公元前第2千纪初。就算从文献看,中国马车制造成功的时间上限应该不会超过这一时间,而关于中国青铜文化的来源,现在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吉林大学考古系的林沄教授已经指出二里头文化所见铜刀是“北方系”的铜器,它在造型上与四坝文化的铜刀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甘肃岷南县 杏林遗址采集到的.件红铜斧,时代属于齐家文化,可能是中国 境内最早的铜斧之一,其造型和铸造技术,尤其是口部的单耳,与乌拉尔山以东公元前二千纪上半叶的塞伊马 图宾诺文化群的 单耳和双耳铜斧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卡约文化中发现的一把带倒刺的矛也是如此。从冶金术看,塞伊马一图宾诺文化群受到奥库涅夫文化的影响,并和卡拉苏克文化有传承关系。 美同哈佛大学的胡博博士认为中亚的“巴克特里亚马尔吉那亚文化群”与齐家文化有着文化交流,它们之间的联系纽带是活跃在草原上的安德罗诺沃人。安德罗诺沃文化中晚期已经与我国新疆的青铜文化发生了联系,不仅铜器,在新疆还发现厂安德罗诺沃文化的陶器.由十安德罗诺沃人很早就有家马和马车,齐家文化作为一个中介,把这些影响带到了中原,影响了二里头文化。所以中国制造马车所需要的青铜工具.其来源还有待进一步的研宂。不单造车的下具,关于制造马车的木工技术,如揉木、胶合、桦接,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材料还很少,只有榫接技术在L(:汀下游的河姆渡文化中有比较清楚的发现。中西马车系驾方式的比较 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孙机研究员总结了中同马车系驾的方式。发现中国早期马车的系驾方法叫做“轭式”,把牵引力分作两部分。从秦始皇陵随葬铜车看,首先是通过轭把马的牵引力传到街上,再通过衡传到辕,另外还在两轭的山侧通过两条皮带(古人叫)把服马的牵引力传到接近车厢部位的辕上,这样可以使马的牵引力均匀分配,避免马脖子受到颈带的束缚,两匹骖马则以靳曳车,靳系于舆底。由于双辕车的流行,西汉时发明了“胸带式系驾法”,至元初时,“鞍套式系驾法”成熟,一直沿用到今天。和西方马车的系驾牵引方式比较,占代两河流域采用的是“颈带式系驾法”,这些车都足小轮,便于上下。公元8世纪才出现“胸带式系驾法”,而且仍然沿用“颈带式系驾法”。 ……插图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王仁湘 无论阅历丰富还是闻见浅显,在你我他心中总会有净土一方,那里存放着自己用理解拼对出的一部珍贵的古国历史,或隐或现,或晦或彰。 虽然它也许只是一些残缺篇章,或是断断续续,或是不拘短长,有精彩有平淡,有许多的片断模糊蒙胧,也有许多的片断让人铭心难忘。 那些片断是那样的悠远晦暗,那样的不可捉摸,又是那样的不可言喻。 那些存留在我们脑中千差万别的影像,却原来只是我们的主观重构与想象,是我们从故纸堆里提炼出来的故事,或是由口口相传中获得的感悟。 它们虽是曲折流荡,却又影踪难寻,它们虽是波澜壮阔,却又声色俱无。 久远的历史已然逝去,它成了只能追述的数不清的往事。但是历史却并没有完全消失,它被后来的时光深深地埋藏起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千年万载,由新而旧,由旧而古,在人类的记忆中渐渐忘却,变得不再那么清晰。 当历史的尘埃被层层拂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幕幕生动的活剧,有影有形,有声有色,这是色彩斑斓的真实的历史。 历史原来可以复活,历史原本是五彩斑斓。历史是看得见的真实存在,它是可以用十指触摸的陈迹。这不是历史学家发黄的书本中的平面历史,而是考古学家们从大地下发掘出来的立体场景。 在作为考古学家的丛书作者们奉献的这些册子里,我们发现历史的本相原来是这般的丰富多彩,是这般的亲切自然。 让我们一起开始这次古代文明之旅,你很快便会有许多发现,古老的历史原来可以观摹可以摩挲,千万年的往事原来可以直接面对面。考古学家寻找回来逝去的辉煌,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慧眼穿透千万年的迷雾,来感受历史长河泛溢的斑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国之大事 PDF格式下载



了解古代战阵武器


正版很赞 包装不错 印刷很正 内容不错 性价比很高


图文并茂,而且是彩色图片,知识性趣味性强,好看!


好书一本,一本好书,一口气可以读完的好书!


以这个价格买到一本很久就想买的书,能不高兴吗


除了一本书给我压坏了一个角,其他还行。还有就是大量买书但只买单本不享受团购资格,有点郁闷,最起码也要享受下专人服务的待遇赛。


包装精美,内容较为详实,对学习历史很有帮助


好书,可读可看,知识性趣味性都有!


内容比较紧,可看。


喜欢那段历史,所以赶上促销买了这本书


全彩图的,看着倒是蛮不错的,不过内容有点儿简略


这本书还行,这本书还行。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这一套《中华文明之旅 》实在是太赞了。用大量出土的文物与史证相结合,考据精彩,行文优美。我看过的几本都是这样。其中这本《中国古代战车战马》也相当精彩,先是在图书馆借来看了,最后决定掏银子买下来收藏。它有助于了解中国古代(包括世界)的战车战马技术发展、了解华夏先民的尚武精神,是真正学术与艺术的完全结合。


与 车舆马具 同时购买,叙述较散,一般知识普及书籍,不推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