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美学史

张法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4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

张法  

页数:

308  

字数:

45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书中既呈现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精神气质的脉络,令人感受到世界史意识中的中国古典文化的风貌,又体现了当代学人在学术上的高度和气魄。作者功底扎实,会给你一种不同于一般的知识信赖感;又像在讲一个优美的故事:这个故事所包蕴的历史秩序和逻辑思路确实带给当代境遇中的人们一种浑厚感和震撼力。 中国美学史是民旅游文化的精华。也可以说,它就是我们民族的艺术史、审美史、心灵史,而包含在其中的哲学意识、道德观念和艺术见解,对读者心理人格的培养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直接而深刻的作用。

作者简介

张法教授,1984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1984年~2005年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后担任该校美学所所长。第四届霍英东奖学金获奖者。现为四川外语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主任及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美学导论》、《20世纪西方美学史》、《中

书籍目录

导言 一、中国美学史:缘起 二、中国美学史:内在困难 三、中国美学史:学科进展 四、中国美学史:更新动力 五、中国美学史:原则与框架第一章 远古美学嬗变 第一节 礼:原始整合性与美 第二节 文:审美对象的总称 第三节 中:文化核心与审美原则 第四节 和:文化理想与审美原则 第五节 观:审美方式的基础 第六节 乐:审美主体构成第二章 先秦与秦汉文学 第一节 孔子与老子 第二节 孟子与庄子 第三节 荀、屈、韩、墨四子 第四节 中国美学的新基础:人物形象与文化宇宙 第五节 秦汉的音乐宇宙 第六节 大与三类作者 第七节 《诗大序》与政治学美学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美学 第一节 六朝美学的文化基础 第二节 人物品藻与中国审美对象结构的定型 第三节 人物品藻与两种基本审美把握方式 第四节 士人审美意识 第五节 宫廷审美趣味 第六节 品的等级、审美三境与《文心雕龙》第四章 唐代美学 第一节 唐代美学的文化氛围 第二节 李诗、吴画、张书的审美模式 第三节 杜诗、韩文、颜书的审美模式 第四节 佛道二境:山水诗和水墨画的思想 第五节 禅宗思想、中隐园林、古文运动 第六节 格听理论与意境理论 第七节 美学体系典范:司空图《诗品》第五章 宋元美学 第一节 宋代美学的文化氛围 第二节 宋代庭院与“玩”的雅韵 第三节 平淡:宋人的理想境界 第四节 神逸之争 第五节 体系性著作及其特点 第六节 宋人的审美心态 第七节 金元美学之珠第六章 明清美学余论 中国古代美学的整体结构参考书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美学史 PDF格式下载



目前看到的最好的新版中国美学史,观念思路深度广度--------新颖无比,订正了许多老书的错误,有世界前沿的正确眼光,春秋战国和秦汉段的美学------尤其精彩,深邃独到,最关键的是----正确。这年月对中华文化--真正明白的---美术史学者太少。书出了不少但是谬误流传。而--李哲厚太老了!!!!


很喜欢张法老师的论著,张老师将“有美无学”的中国传统美学梳理得如此清晰、严谨,令人钦佩!只可惜纸张和印刷差了些,其实对印刷质量的执著,也是对作者的尊重,更是对知识的尊重!可惜了!


美学老师推荐的书~~找了好多书店没找到~~~没想到当当有·~~讲的还不错~~


书之内容大致按时间之顺序,通过较为概括明晰的语言,生动鲜活的图片把华夏之崇美精神介绍得相对充分,很适合于美学初学者阅读。


这本书有史有论,值得一看!


书很好,快递也很给力,速度很快


逻辑和材料的完美结合,独到的视角,很不错


我不会写字,但看完了就基本明白毛笔字的流传了。


商品质量高,服务周到,送货及时。


书本纸张封面都不错,内容看得出是很认真写的,值得买


张法先生多年治中国美学史,此其总结性的成果也。美学著作,理论上是有一定深度的,但作者涉笔成趣,由浅入深,并不难懂。很好。


张法老师的书,有好几本了,一直觉得不错。但这本书,纸张实在太差了吧,两面的字都快要互透了。盗版的吗,不是的话,出版社也太坑人了吧,不要只顾省钱,不为读者负责吧。


语句有跳跃感,不很流畅,但书中有大量闪光点,很值得一读。


这是一本艺术类专业的教材,内容详细周全,内在逻辑很紧密,适合自学,是本好书!


买的时候上面明明写得是上海人民出版社的 但是寄回来一看是四川人民出版社的,内容什么的倒都是一样 也无所谓了 质量不错


考试用书,谢谢。


不错,容易看懂


书本里的图片是编者加的,不是很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