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文化儒学

陈明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

陈明  

页数:

21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作者在当代中国思想格局中被称为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新儒家内部则又被视为伪儒甚至叛徒。这或许是因为他认为,在现代性和全球化的语境中,儒家传统的重振必须同时承担两个方面的功能:既要为文化认同的维持提供象征,又要为自由民主的落实创造条件。由前者我们需要坚持传统的内在性、一贯性;由后者我们又需要强调传统面向现实的开放性、发展性。围绕“即用见体”“公民宗教”“言意之辩”诸议题的研讨和“国学院”“丧家狗”“施琅大将军”诸话题的论战,体现和反映了作者对这种矛盾关系的理论平衡感和现实拿捏度。 这些问题历久弥新永无结论。随着这些文字展开的,只是一场学术的交流、一次思想的交锋或远足。

作者简介

陈明,1962年生,湖南长沙人,首都师范大学儒教研究中心主任,《原道》和www.yuandao.com创办者。著有《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儒者之维》等书。

书籍目录

自序“即用见体”初说——以“中体西用”及“西体中用”为背景“即用见体”再说——哲学和哲学史背景下的思考“即用见体”漫说——本体论、认识论或方法论?儒教之公民宗教说原始宗教的演进与儒学理念的形成儒耶对话,以何为本?——兼议利玛窦、何光沪关于儒教的若干论述论言意之辩——言尽意、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的论域与意蕴儒家政治哲学特点略说——以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为参照王弼政治哲学的逻辑、价值与意义大陆新儒学略说——蒋庆、陈明、康晓光的分析与比较从文化保守主义自述到刘泽华“王权主义”批评儒家思想与宪政主义“原道”与大陆新儒学建构——怀柔答达三问学界王小波或者王朔——我读李零《丧家狗:我读》李零是要颠覆儒家价值系统——答《南都周刊》期待与疑虑——从清华国学院看人大国学院西方语境下的国学问题为七夕情人节辩护及其他施琅问题答问之一——答《南都周刊》施琅问题答问之二——驳李泽厚施琅问题答问之三——回蒋庆施琅问题答问之四——回秋风儒教资本主义重提——金融风暴里的思考或遐想

章节摘录

  “即用见体”再说——哲学和哲学史背景下的思考  把思考和写作作为行动或活动的一种方式来理解应该是可以成立的:现实的问题形成理论的需要,理论的需要形成思想的论域;而论域中概念命题的定义明晰,从根本上则可视为现实问题之解决方案的曲折表达或论证。至于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话语形式来实现其目的诉求,则不过是基于效率的一系列技术性选择考量罢了。当然,思想的技术和效率受制于科学共同体或库恩所谓范型,它们是所谓学术性、客观性的提供者或保证。斯特劳斯断言“哲学从根本上说是政治哲学”,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尝谓:“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只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体用概念的被使用以及由此而生的意义演变,也颇可印证这一点。  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解决的问题是中西、古今之争。如何在既引进西方文化因子的同时,又使传统文化理念的地位得到维护?李泽厚提出“西体中用”,要解决的问题是80年代的改革开放如何才能超越洋务运动“变器不变道”的“局限”,使国家充分现代化。再往前推:魏晋时期的玄学家选择体用、本末概念描述有无关系,进而据此展开对名教与自然关系的讨论,是为了质疑董仲舒“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经学政治模式之形上学基础,从理论上把自己所理解的玄学政治模式合法化,并推各种结构关系业已发生改变的魏晋社会;宋明儒提出“明体达用”“即用显体”“即体是用”“归寂显体”“即工夫即本体”等等,则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于理想人格及其修养进路的不同理解,而欲据此建立起礼制基础上的秩序与和谐这样一个目的却是毫无二致。


编辑推荐

  在现代性和全球化的语境中,儒家传统的重振必须同时承担两个方面的功能;既要为文化认同的维持提供象征,又要为自由民主的落实创造条件。《文化儒学:思辩与论辩》作者在当代中国思想格局中被称为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新儒家内部则又被视为伪儒甚至叛徒,为您阐述文化儒学中的思辨与论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文化儒学 PDF格式下载



陈明先生海内大儒,南蒋庆北陈明,传统文化爱好者,儒者必读


很好地抓住了儒学的价值核心,即儒学的价值在于文化价值而不在制度


现代人对儒学的思考,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探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