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喜.喜酒.喜钱-中国民间纳喜习俗

李鉴踪,余云华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

李鉴踪,余云华 著  

页数:

240  

内容概要

从传说、历史、民俗的角度,发掘千百年来隐藏在每个人心中关于吉祥(福、禄、寿、喜、财)文化的民族心理、观念和为此所做的努力与追求,展示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质的喜乐观、人生观,在新的时代、新的潮流、新的风范中为每—位同胞祝福、进禄、增寿、添喜、生财。

书籍目录

引言 撒向人间都是喜壹 喜从何来 一、何以为喜 二、多喜临门 三、喜神保佑贰 殊途同喜 一、以语纳喜 二、以物纳喜 三、以事纳喜 四、禁忌纳喜叁 喜满人生 一、婚前纳喜 二、婚礼纳喜 三、未孕祈喜 四、“有喜”催生 五、育婴纳喜 六、育童纳喜 七、“违和”纳喜 八、纳喜不止肆 喜在今朝 一、纳喜习俗与科学 二、纳喜习俗与商品经济 三、纳喜习俗的早熟及其“和”、“满”

章节摘录

贰 殊途同喜纳喜不但是中国民俗体系的基调,也是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中国文化以“天人合一”为大一统体系,纳喜习俗也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天上地下,均可添上喜色,“条条道路通罗马”,万事万物可纳喜。按纳喜媒体的特性,可将纳喜媒介分为四类:以语纳喜,即通常所谓吉祥语和祓除不吉以求祥的咒语;以物纳喜,即俗语所说的吉祥物;以事纳喜,又包括择吉、风水、龟卜、筮卜等多种习俗;物语并用纳喜,即民间常说的禁忌——为求瑞祯不能干什么和说什么的习俗。  必须指出,这些纳喜习俗,毕竟植根于芜杂的传统文化,良莠互见极为正常。其中性和积极部分,至今仍然青春焕发。其消极部分,虽然有悖于时代精神,但盘根错节于中国社会几千年历史,影响深远,至今尚顽固地不时抬头。有鉴于此,为力图全面、客观地梳理纳喜媒体,亦择其要,别其轻重,略略言之。一、以语纳喜(1)吉语又称“口彩”、“讨口彩”、“讨彩头”。盛行于全国,在一年之中的某段时间,在某种特定场合尤其注重突出其纳喜功能。在江浙地区,除夕期间特别讲究口彩,如灯火点着不说“着”,而说“红”;灯火熄灭不说“灭”而说“无”;小孩不慎跌跤不说“摔跟头”,而说“拾元宝”等等。在四川地区,农历腊月和正月最强调口彩,民谚有“正月忌头,腊月忌尾”之说。如见着路边的人畜粪不说“屎”,而说“发财”;受伤流血,重者称“开花”,轻者称“见红有喜”;女子月事称“亲家来了”、“骑马”等等。特定时间,如家中小孩生病叫“装傻”,药叫“私方货”,死叫“回去了”、“走了”等等。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喜.喜酒.喜钱-中国民间纳喜习俗 PDF格式下载



书很简单,看董卿学习用的。电子书看着不方便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