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周易与人生之道

屈小强,笑颜 编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

屈小强,笑颜 编著  

页数:

186  

前言

大约在公元前1066年,有一位叫姬昌的周人被商纣王捉来关在茭里。他就是后来的周文王。据说此时的姬昌已经是一位耄耋老者,却不气馁。他利用在商朝国家监狱的七年时间,以心忧天下之志潜心研究,在伏羲先天八卦的基础上,用蓍草推演出后天八卦,初步形成尔后影响中国文化三千年的《周易》之《经》部。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孔子被这部奇书吸引而日夜苦读(遂有“韦编三绝”关谈传世),并为此发出“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由衷感叹。孔子把他的学习心得连同前人对《易经》的看法汇编成书,这就是《周易》之《传》部的雏形。一般认为,《周易》的最后定型当在春秋战国甚或秦汉之际。后世将它列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现代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瑞士人荣格对其推崇备至,誉为“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 东汉郑玄注《易》,提出“三易”之说,即简易、不易与变易,以变易(变通、变化)为核心要义。《周易》就是讲变通、变化的哲学,观照人的生命和生活,关怀人的生存发展。《周易·系辞上传》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讲的就是生命、生活中的辩证法,生存、发展中的对立与统一。《周易》合《经》、《传》两大部分之力,讲“自强不息”,善待自己,修身养性,“乐天知命”;讲“厚德载物”,善待他人,察微知著,“变通趋时”。《周易》六十四卦以环环相扣、相互作用、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圆状循环之象,教人如何对待人生,走好人生,圆满人生;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周易》乃是用醍醐之浆,提振人的思想、人的面貌;用智慧之泉,浇灌生命之树、生活之树。大哉《周易》!关哉《周易》! 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不少成语,如“自强不息”、“居安思危”、“韬光养晦”、“否极泰来”、“三阳开泰”、“革故鼎新”、“洗心革面”、“义结金兰”、“殊途同归”、“求同存异”等,都出自《周易》。汉代有学者说过,《周易》是让人一辈子享用不尽的大书——仅《谦》一卦,就大可以保国,小可以保身。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享用好这部大书,进而得以与人和谐,与自然和谐,我们特约请一批易学专家,以平视的角度、平易的手法、平实的语言,来讲易说易——既讲古人的故事,也说今人的故事;既讲中国人的故事,也说外国人的故事;既讲社会上的故事,也说身边人(包括父母妻儿、同事朋友)的故事,从而形成这套学易讲易小丛书。丛书细分为《与养生之道》、《与夫妻之道》、《与经营之道》、《与人生之道》、《与处世之道》凡五部,多侧面多层次地娓娓道来,期以金针度人,澡雪精神。 参加本丛书编撰工作的,除各书作者外,吴进、王晓琳、何俊华、干永昌、李君惠、朱小农、雷英、李霜琪、李蕾等同志也帮助搜集资料,或参与审校,以不同的方式对本书的编辑出版提供了帮助,特对他们的辛勤工作予以感谢。

内容概要

  《周易与人生之道》从《周易出发谈人生之道,引导现代人感悟、理解、学习古人的人生之道,从而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做出比较智慧或者正确的选择,是给读者奉上的人生心灵鸡汤!

书籍目录

龙德而隐,自强不息——《周易》中的人生态度与人生定位
(一)天行健: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
(二)大哉乾:天地有正气,凛烈万古存
(三)雷风恒: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吧
(四)艰则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厚德载物,用涉大川——《周易》中的人生实践与人生技巧
(一)美之至:将爱洒满人间
(二)地势坤:宽容是一种美德
(三)君子正: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四)来兑凶:要讲真话,不讲假话
(五)中心愿:人无信不立
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周易》中的人格独立与人格检讨
(一)君子贞:周敦颐与《爱莲说》
(二)独行正: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
(三)履道坦:漫随云卷云舒
(四)君子吉:清心寡欲,凌乎浮云
风自火出,天一生水——《周易》中的治家之道与生活智慧
(一)行有恒:常回家看看
(二)取女吉:恩爱两不已
(三)刚柔断:静里有乾坤
(四)旅之义:人生之美,绚若夏花

章节摘录

3.“甲申之变”后的遗民情结 明代大文士张岱一生疏散,我行我素,却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位坚定的爱国者。崇祯十七年(甲申年,1644年)五月,清军入关,六月即定鼎北京;翌年四月,再破扬州,陷南京。南明弘光朝大学士、权奸马士英畏敌怯战,又欲降清;继而见风使舵,上表正在浙东的南明监国、鲁王朱以海,请求谒见。时张岱在台州,即以“东海布衣”身份上书鲁王,请缨率兵诛杀马士英以谢天下,获准。不料马士英“宵遁江上”,托庇于同乡、严州总兵方国安,致使张岱无功而返并遭斥逐。马士英亦得鲁王任用,驻守钱塘。张岱深感鲁王“莞尔小朝廷”难成大事,失望之余,终挂冠(时任兵部职方部主事仅二月)而去,隐人嵊县山中潜心写书。他仗剑报国不成,遂转而用史笔警世。他计划中的纪传体明史《石匮书》已进行十有七年,尚待完稿。正是这种自觉的文化担当,使他不能像他的好友黄道周、王思任、祁彪佳等一样,以死殉国,而是选择了做前明遗民,去为故国存史。何况这也是死节战友的嘱托。(他在《陶庵梦忆》卷八中曾记祁彪佳托梦与他:“尔速还山,……完《石匮书》。”)他后来回忆这段经历说: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贼贼为野人。……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琅嬛文集》卷一) 张岱在极端艰难条件下(为躲避清兵搜捕而居无定所,四处辗转,时常“午炊不继”)完成的长达284卷、近四百万字的纪传体明史《石匮书》(包括后集),是他一生的骄傲。他自述“著作等身,其自信者,尤在《石匮书》一书。”(《陶庵梦忆》原序,金忠淳辑刊《砚云甲编》本)清人金忠淳认为:“《石匮书》纪前代事尤备。”(《砚云甲编》)。清人伍崇曜更指出:有名的《明史纪事本末》(谷应泰撰,成书于官修《明史》之前),“多得自宗子《石匮藏书》暨列传也。”(《陶庵梦忆》跋,伍崇曜校刊《粤雅堂丛书》第二集) 张岱虽是多产史家、作家(一生著述近三十种,近千万言),但三百余年来,因曾为抗清复明运动的骨干,至死都不承认清朝(他曾让其“史学知己”李长祥为他预造的墓穴题墓碑日:“呜呼有明著述鸿儒陶庵,张长公之圹”,始终坚持大明子民身份),其绝大部分著作只能以手稿或抄本形式藏于民间,故今人所见,唯《夜航船》、《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四书遇》、《张子诗秕》、《石匮书后集》等七种而已。这七种书除《石匮书后集》叙崇祯朝及南明史事(《石匮书》则从明初述及天启年间)系史著外,其他均为散文小品随笔杂记,所以,张岱在国人眼里,是以文学家或散文家的面目出世的。现代人写史学:为历史学家立传,或不著张岱,或一笔带过,这对他是很不公平的。 在明清嬗替之际的著名遗民文人中,张岱年纪较长,或可视为前辈。他如顾炎武、黄宗羲等,年龄相差不大,当为同辈。他们爱国愈深,则对山河依恋愈烈;其笔下诗文,亦愈加沉郁感人。顾炎武早就以天下为己任。他31岁时(1644年),发生了“甲申之变”,李自成人京,明朝灭亡,接着吴三桂引清兵人关……顾炎武遂在家乡江苏昆山多次组织、参加反清复明的武装斗争。在此期间他写有不少诗文,以托物寄兴,吊古伤今,表达出建功立业、恢复故国的强烈愿望。清兵南下之际,他在《感事》中,对南京拥立新主寄予莫大的希望:“须知六军出,一扫定神州。”在《京口即事》中,述史可法督师扬州,把他比作“击楫正中流”的祖逖。山城陷,死难者四万余人。顾炎武的生母何氏被清兵砍去右臂,两个弟弟遭杀害。顾炎武奉嗣母王氏避兵祸于常熟。王氏闻城陷,绝食而死,临终时给顾炎武留下遗言:“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国恨家仇使顾炎武终生保持与清廷不合作态度。 顾炎武对明末明心见性、空疏不学、游谈无根的学风很是不满。他眼看神州荡覆,宗社成墟,认为这是导致明朝覆灭的一个主要原因。他专心追求实学,而不作旁骛,所谓“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秋雨》),即此。他从27岁起开始编纂两部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清军入关后,他更以精卫填海的精神,去试图实现反清复明和编写巨著的大业。 顾炎武像陆游一样,始终不忘光复河山。他在51岁时有诗云:“平明遥指五云山,十九年来一寸丹。合见文公还故国,应随苏武入长安。”诗中引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春秋时期,晋国内乱,公子重耳出走,在外面流亡19年,历尽苦难后最终回国继位,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另一个是汉武帝时期,苏武出使匈奴,被羁留在异国他乡达19年,吃雪吞毡,最终也回到祖国。顾炎武这首诗作于康熙二年,即1663年,离1644年北京沦陷正好19年。这19年来,他没有一刻不在为实现自己的志愿而奔波。“十九年来一寸丹”也是对自己所走过的坎坷悲壮历程的最好概括。 康熙十八年(1679年),清廷开明史馆,先后数次招请顾炎武参加;而“果有此举,不为介推之逃,则为屈原之死”、“无仕异朝”、“耿耿此心,终始不变”、“刀绳俱在,无速我死”、“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就是他对清廷的回应。 顾炎武晚年在陕西华阴买了50亩土地,决定在那里垦荒。他的一个侄儿从家里来信,认为陕西天气寒冷,土地也不肥沃,劝顾炎武回江南去。顾炎武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 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实与他省不同……然华阴绾毂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而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志在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 看来,顾老先生更看重的是华阴所具有的重要的战略地位,真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参见郭新榜:《匹夫常有四海心》) P11-14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周易与人生之道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