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大会战1937
2011-10
贵州人民
徐志耕
225
无
“八一三”淞沪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可歌可泣的辉煌篇章。
《淞沪大会战(1937)》以中日上海战场为圭线,以国际外交斗争为背景,展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万众一心的凛然正气,描写了从统帅部的高级将领到各界民众的抗日救亡活动。一触即发的虹桥事件,寸土必争的“血肉磨坊”,姚子青营宝山悲歌,八百壮士威名四行;大场撤退,杨行喋血,闸北大火,直至孤岛沦陷。既有枪林弹雨的浴血厮拼,又有秘密战线的除奸暗杀;还有赤胆忠心的悲壮英烈和名扬四海的慷慨义举。
《淞沪大会战(1937)》作者徐志耕采访当年官兵,踏看战场地形,查阅原始档案,以翔实的史料和文学笔法。全景式地再现了1937年8月13日开始历时3个月的上海战场的烽火硝烟,气势恢宏,场面雄奇,为历史留下了一部关于淞沪抗战的真实记录。
徐志耕,浙江绍兴人,1946年生,1964年入伍,先后在舟山、北京、福州、绍兴、南京等地部队从事新闻和文化工作,历任新闻干事、军报记者、报纸编辑、专业作家等职。发表了大量的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荣获二等功和三等功及多次嘉奖,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庄重文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多种奖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曾任南京军区文艺创作室副主任,现为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南京国际和平研究中心理事、香港《宁波帮》杂志总编辑。
第一章 一声枪响,揭开了中国抗战的序幕
1.一触即发
2.风驰电掣
3.沪宁急电
4.剑拔弩张
5.计谋和阴谋
6.调兵遣将
第二章 攻击!攻击!攻击!
1.横扫千军
2.碧空扬威
3.寸土必争
4.弓与箭
5.长天大捷
6.众矢之的
7.铁拳行动
8.烈火尖刀
第三章 日本到上海是三天,贵州到上海走了三十七天
1.旧地故友
2.推波助澜
3.急如星火
4.大本营
5.百川归海
第四章 向全国的所有爱国军队和爱国同胞致以
革命的敬礼
1.誓师出征
2.豪气长歌
3.血雨江阴
4.铁军神炮
第五章 从优势进攻到弱势防御
1.全线登陆
2.吴淞失守
3.宝山青史
4.分割包围
第六章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1.铁的后盾
2.捧出你的心
3.血色红十字
4.巾帼风采
5.患难相依
第七章 艰难的苦守,一寸山河一寸血
1.血肉磨坊(一)
2.血肉磨坊(二)
3.血肉磨坊(三)
4.血肉磨坊(四)
第八章 最后的拼搏
1.先下手为强
2.多路突击
3.以守为攻
第九章 “兴登堡”防线在哪里
1.大场失陷
2.壮士浩歌
3.最后的防线
4.肉弹攻击
5.腹背受敌
6.哀兵悲民
后记
一触即发由南而北的淞沪铁路以江湾为中心。东江湾路1号面对四川北路的拐弯处,像军舰状般地横卧着一幢四层高的钢筋混凝土大楼。椭圆的外形和粗壮的门柱以及粗线条式的建筑风格,显示出大和民族的骄横和强壮。这幢建于1924年占地6130平方米的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的重要据点和指挥部。 这幢军舰状大楼背后,淞沪铁路逶迤而过。这里是虹口地区的繁华地段,也是公共租界和华界的边缘地区,横浜路、宝山路、宝兴路和四川北路在这里交会。相距不远的北面,是松柏苍翠的虹口公园。宝山路上狭窄而平坦的八字桥,因引发了1932年19路军的“一·二八”抵抗和1937年的“八一三”抗战而闻名。 和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1937年“八一三”的淞沪抗战是日本侵略军的故伎重演,也是贫弱而坚毅的中华民族又一次悲壮的呐喊。 这一天是星期五,8月的太阳像火球在天空燃烧。 住在法租界的姜豪,一吃完早饭就急匆匆地赶往西藏路三马路的一条里弄。里弄里有一幢二层的老式楼房,这里是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秘书处的办公室。秘书长叫陶百川,是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的执行委员。小个子的姜豪那年29岁,是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的监察委员,又兼市新生活运动促进会的书记。“七七”事变后,“抗日救亡”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上海市的工人、妇女、青年和学生纷纷成立各行各业的群众救亡组织。中共上海地下组织领导的500多个半公开的秘密组织全是合法的社会团体,他们得到市党部的许可证,又经过社会局的登记。救亡团体的目的大都是支援华北的抗日运动。1937年的夏季,上海的抗日救亡活动如火如荼。 姜豪刚刚从庐山参加暑期军官训练回来。蒋介石亲任训练团团长,陈诚任教育长,下设30个中队,每个中队150人,人人都是雄赳赳的一身戎装。 中队长由师长担任,原定三个星期的训练课目,结果两个星期就结束了。 原因是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7月4日训练团开学,7月7日发生了卢沟桥事变。姜豪是以上海市新生活运动委员会书记的身份参加蒋介石7月17日召集的庐山谈话会的。行政院长蒋介石对卢沟桥事变发表了意见,他说:“如果卢沟桥可以受人压迫占领,那么我们五百年的古都,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与军事重镇的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今日的北平若果变成昔日的沈阳,今日的冀察亦将成为昔日的东四省。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所以卢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姜豪记得十分真切,蒋介石说到这里的时候提高了嗓音:“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士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聆听了这番慷慨激昂的讲话,姜豪的心中既激动又紧张。他是上海人,老家在上海北郊的宝山。自从5年前日军挑起“一·二八”事变,19路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就失去了在上海驻军的权利。眼见野心勃勃的日本兵又点燃了华北的战火,毕业于上海交大的姜豪怒火填膺。他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个秀才,后来到宋庆龄家当家庭教师。大战在即,复仇的炮火可以扬中国人的民族正气,但两军交战,&NR该蒙受多少生命财产的损失?这时,有人送来了早晨出版的报纸,姜豪接过报纸,散发着油墨味的报纸字里行间弥漫着一股火药味。《本市新闻》栏的头条消息是《日军舰兵靡集本埠形势严重》。 及便衣队,在横浜河以东及青云桥开始活动,并在今晨3时余,曾开三四枪挑衅,但我方沉着镇静,不予理睬。今晨2时后,记者驱车往公共租界与闸北交界处作最后巡视,但见凡通华界之各铁栅门,均已紧闭,每处均有武装万国商团警卫把守。遥视闸北方向,马路电灯,虽仍如昔日光亮,但路上空无一人,状至凄凉,无形中已入战时状态矣。 ……
无
淞沪战场上的战斗,所有人都不应忘却!
想要了解淞沪会战的同仁们,应该仔细看这本书。
全面解读
终于找到这本书了,配套用的,很满意。全五分。
还没看,是正品
家人要买的,他说还可以的,我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