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圣俗之间

龚锐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

龚锐  

页数:

33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西双版纳过去一往情深地寻找天国宝座的那些傣族信众,正在被现代物质文明的温情所指使;守望精神家园的信徒,也正成群结队地走在通往世俗乐园大道上。神圣与世俗在当下的西双版纳傣族社会中已经走得很近了,以至于我们难以界定其各自的疆界。  《圣俗之间:西双版纳傣族赕佛世俗化的人类学研究》分11个章节,对西双版纳傣族赕佛世俗化的人类学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包括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与赕佛消费、西双版纳傣族赕佛消费与佛寺、西双版纳傣族赕佛消费中的行为与仪式、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与原始宗教在赕佛消费中的交融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在全球性宗教世俗化的大背景下,上帝和佛祖似乎已不复存在。神和佛的远去,带走了人们的精神童话,留给人们的是一个巨大的惊叹号和在这个惊叹号面前的无序与精神恐慌。然而,在一次又一次造神运动和捣神狂潮中,上帝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死去。人们反叛上帝,并不仅仅在于上帝的虚幻和无稽,而在于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和无所不能的法力。同样,人们祈求神与佛,亦出于相同的缘由。  在当下的宗教生活中,神圣与世俗的日愈弥合,彰显出利他主义的宗教原则正在与凡夫俗子们的利己主义座右铭融为一体。人们表面所尊崇的所有的宗教原则仅仅是能接近神或佛的桥梁,其终极目的在于能获得向往已久的人世生活的幸福,并拿到出世生活的一张进入天国的门票。如此,便决定着在任何宗教信仰者那里,利他主义行为并非就是高尚而神圣,其灵魂深处同样存在着利己主义世俗生活的自我意识的扩张;如此,亦决定着教民们的宗教消费观及宗教消费生活不断地靠近“世俗之城”;如此,还决定着僧侣们的生活方式进一步跨入世俗生活轨道的必然性。

作者简介

  龚锐,1960年生,法学博士,教授。现为贵州民族学院旅游学院院长,贵州民族学院学术带头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长期从事文化人类学、旅游人类学、民族文化学的研究。其主要著述有:《西双版纳傣族宗教生活的世俗化倾向》、《南传佛教与原始宗教的并存互通》、《神圣与世俗的交融》、《在异域与本土之间》、《傣族水文化象征意义分析》等。

书籍目录

序导论一、再论神圣二、定义世俗化三、关于神圣与世俗交融的理论假设四、宗教消费经济研究的视野五、与本选题有关的研究现状六、田野点的选择与背景第一章 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与赕佛消费一、南传佛教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传播与流变二、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中的赕和赕佛消费三、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的世俗化进程第二章 西双版纳傣族赕佛消费的类型及赕佛的功能一、节日、仪式与赕佛的类型二、赕佛的功能三、赕佛功能的嬗变第三章 西双版纳傣族赕佛消费与佛寺一、佛寺的产生与佛寺的功能二、佛寺功能的嬗变三、佛寺日常性开支及其变化四、佛寺在法会期间的开支及其变化五、佛寺在赕佛期间的开支及其变化第四章 西双版纳傣族赕佛消费的时间与空间一、赕佛消费的时间二、赕佛消费的空间第五章 西双版纳傣族赕佛消费的主体与客体一、赕佛消费的主体二、赕佛消费的客体三、赕佛消费中的公德赕第六章 西双版纳傣族赕佛消费中的行为与仪式一、赕佛消费中的行为二、赕佛的过程与仪式三、佛经与赕佛仪式第七章 西双版纳傣族赕佛消费体系的运作机制一、 神职人员在赕佛消费的运作机制二、 信教民众在赕佛消费的运作机制第八章 西双版纳傣族赕佛消费与社区经济发展的关系一、曼占宰社区的经济状况与赕佛消费二、曼春满社区的经济状况与赕佛消费三、曼短社区的经济状况与赕佛消费第九章 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与原始宗教在赕佛消费中的交融一、历史上南传佛教与原始宗教的互渗关系二、当代社会中南传佛教与原始宗教的互渗关系第十章 西双版纳傣族赕佛消费世俗化倾向在跨境宗教交往方面的表现一、经济上的互相依存二、宗教文化上的相互渗透三、互通中的互动四、结论第十一章 德宏傣族赕佛消费世俗化现象一、那木寨:从神圣走向世俗二、喊莎村:神圣与世俗的交融三、大等喊:神圣帷幕庇护下的村落第十二章 现代背景下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赕佛消费世俗化现象前瞻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与赕佛消费  一、南传佛教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传播与流变  南传上座部佛教亦称南传佛教或小乘佛教。南传佛教何时传人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有学术界的推论和考证,也有民间流传的说法。  王海涛所著的《云南佛教史》中称:“南传上座部佛教人滇时间较之大乘佛教要晚得多,大约在公元7世纪,首先由泰国勐润经缅甸景栋传入西双版纳地区。”  王懿之所著的《民族历史文化论》中称,南传佛教早在公元前三四世纪就传人到了西双版纳一带。其根据是,王先生1981年到西双版纳进行傣族社会历史调查时,在勐海县看到一份傣文佛经《帕萨坦》。此经记载:公元前545年6月15日,释迦牟尼在印度毗舍离城拘施那伽圆寂。在涅槃前,其弟子就到缅甸西双版纳等地传播佛教。后王先生又根据傣文史料和其他有关史料实地调查,“认为南传佛教传人西双版纳应该是在公元前三四世纪,释迦牟尼及其弟子就曾到东南亚及我国西双版纳一带传过教。公元前后,佛经、佛教相继传人,并先后在景洪、勐龙、勐海等地建盖了佛寺和佛塔,最后才从景洪逐渐传到勐腊等地”。  郑鹏程、丁波编著的《中国宗教流变史》称:“早在公元7世纪初上座部佛教就从缅甸孟族地区传人中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但那时的佛经主要靠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13世纪以后,上座部佛教进一步由泰国传入,同时,傣族人民根据巴利文创制了自己的文字,能够将巴利语佛经用傣文字母书写在贝叶上。这使得上座部佛教在西双版纳地区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并向云南其他地区传播。”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圣俗之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