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云南讲武堂将帅风云

谭其运 谭其运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1-12出版)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谭其运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1-12出版)  

作者:

谭其运  

页数:

444  

前言

中国革命史,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不甘屈辱、前赴后继、英勇奋战地追求光明的历史,也是一部伟大的爱国主义史诗。辛亥革命以来中国革命的历程更是一曲亢奋、高昂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了寻找救国真理,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千百万革命群众进行了英勇不屈和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中国广阔、深厚的历史舞台上,谱写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他们的丰功伟绩惠泽了古老的东方大地,他们的光辉照亮了中华民族前进的征程。云南是这一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堪称近现代革命史的典型缩影。 《云南讲武堂将帅风云》记述了云南陆军讲武堂走出的数百位将帅从军、从政的经历和期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了这群华夏儿女、云南人杰为国家的独立,为民族的富强,在翻天覆地的历史大潮中演绎的一个又一个或令人荡气回肠,或使人激愤伤怀,或让人扼腕浩叹的鲜活故事。这些故事今天读来像一轴五彩斑斓的画卷,如一曲感天动地的悲曲壮歌。多年来血与火的锤炼,造就了一位又一位将帅,涌现出一名又一名英雄,他们用血肉之躯,为后人矗立起了一座座历史丰碑,铸就了永鉴人生的光辉榜样。 《云南讲武堂将帅风云》是作者深怀崇敬之情、满聚半生之功,废寝忘食、历尽艰辛,遍搜档案报刊资料、尽采最新科研成果、苦寻历史发展脉络,秉承求真务实传统所篡制的鸿篇巨著。它不仅让我们领略辛亥革命以来云南革命活动的宏伟画卷,而且让我们在更深的层次、更高的平台上感受到革命先行者不朽的精神光芒:这就是英雄的云岭各族各界群众为振兴中华而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为国家和人民利益不怕艰难困苦、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为抵抗外侮而同心同德、团结战斗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探索救国之道而锐意进取、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这些崇高精神是无数革命先贤用鲜血和生命凝铸成的,我们应当永远继承和发扬。 《云南讲武堂将帅风云》在著述方法上独辟蹊径,选取丰富生动、翔实而鲜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沿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轨迹,把辛亥革命以来中国革命历史长河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云南讲武堂数百位将帅的成长、建功历程,用形象、逼真、通俗的语言表现出来,既展现了历史的真实,又有引人入胜的可读韵味。更难能可贵的一点,是作者在注重利用新资料,选择新视角的同时,还提出了许多新论点。在介绍人物时渗透着深远厚重的云岭人文精神,在论述相关革命事件时能够放眼全国大局、乃至世界形势的发展,从而熔真实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让读者在品味鲜活丰满的历史故事中得到感悟、启发和震撼。 让我们在追忆先辈峥嵘岁月、涌起无限思绪和感动之时,更激发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昂扬奋起的斗志,在新世纪的今天,用智慧和汗水去续写一个伟大国家和民族不朽的诗篇! 谭其运 2011年1月19日

内容概要

  《云南讲武堂将帅风云》记述了云南陆军讲武堂走出的数百位将帅从军、从政的经历和期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了这群华夏儿女、云南人杰为国家的独立,为民族的富强,在翻天覆地的历史大潮中演绎的一个又一个或令人荡气回肠,或使人激愤伤怀,或让人扼腕浩叹的鲜活故事。这些故事今天读来像一轴五彩斑斓的画卷,如一曲感天动地的悲曲壮歌。多年来血与火的锤炼,造就了一位又一位将帅,涌现出一名又一名英雄,他们用血肉之躯,为后人矗立起了一座座历史丰碑,铸就了永鉴人生的光辉榜样。  《云南讲武堂将帅风云》在著述方法上独辟蹊径,选取丰富生动、翔实而鲜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沿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轨迹,把辛亥革命以来中国革命历史长河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云南讲武堂数百位将帅的成长、建功历程,用形象、逼真、通俗的语言表现出来,既展现了历史的真实,又有引人入胜的可读韵味。更难能可贵的一点,是作者谭其运在注重利用新资料,选择新视角的同时,还提出了许多新论点。在介绍人物时渗透着深远厚重的云岭人文精神,在论述相关革命事件时能够放眼全国大局、乃至世界形势的发展,从而熔真实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让读者在品味鲜活丰满的历史故事中得到感悟、启发和震撼。

作者简介

谭其运,云南省公安厅调研员。1969年1月到云南红河一个彝族山寨插队当知青;1976年1月参与创办《云南化工建设工人报》;1985年1月参与创办《云南公安报》;2001年1月参与创办《云南公安》(月刊),并主编《云南公安》至今。编辑撰写文字两千余万字。1996年经云南省新闻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定为新闻高级职称。1988年获全国法制摄影小说会展优秀作品奖;1989年摄影作品被日本国全日本写真联盟选送日本展出;1991年获昆明新时期10年(1980—1990)文学艺术奖摄影创作贡献奖;1992年获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摄影作品大赛优秀作品奖;1992年、1993年摄影作品两次被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文化部、中国摄影家协会选送至数十个国家展览;1992年获《南方日报》征文比赛专访特写一等奖;1993年获《云南日报》征文比赛纪实三等奖;1993年获公安部第二届(两年一届)全国公安报刊评奖纪实一等奖。1993年初出版20万字长篇纪实文学《中国南部大扫荡》(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论文《全面构建新时期刑侦工作新格局》被选入2000年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研究文库》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出版的《中国现代管理科学研究文库》;论文《“九五”期间云南刑事犯罪规律特点分析及“十五”期间犯罪趋势预测和对策研究》获云南省2001年重大社科课题研究成果三等奖。

书籍目录

第一章革命熔炉名将辈出 一、创新军挽救国运岂料想自掘坟墓/1 二、讲武堂革命熔炉李根源当领头功/8 三、讲武堂名将辈出不愧称将帅摇篮/16 四、众学员叱咤风云书写了近代历史/22 五、培育出多国领袖讲武堂享誉中外/30 六、唐继尧创办航校为国航奠定基础/37 第二章辛亥革命起义响应 一、云南省响应武昌蔡将军重九起义/43 二、张文光揭开义旗第一枪腾越打响/50 三、赵复祥临安暴动朱朝瑛并肩战斗/53 四、蔡都督率师亲征战川南滇军显威/55 五、唐继尧施手援黔荣登上贵州都督/58 六、殷承谳兵征西藏英帝国侵略梦破/61 第三章护国首义彪炳史册 一、袁世凯称帝复辟唐继尧策动起义/68 二、唐蔡李诸公揭竿护国军正名兴师/73 三、首发兵天府之国意气昂勇克叙州/84 四、泸州外双方拉锯纳溪城三易其手/92 五、朝阳观蔡锷督战棉花坡朱德成名/94 六、蔡将军谋略超群以弱兵勇战强敌/100 七、战綦江兵力单薄护国军战果甚微/104 八、护国军进兵湘西克城池震动湖南/107 九、龙济光进扰滇桂李烈钧南线歼敌/111 十、洪宪帝一命呜呼护国军欢呼胜利/116 十一、孙中山公正评价云南省护国有功/119 十二、建奇功护国倒袁创善政治滇兴教/12l 第四章支持护法再立功勋 一、孙中山号召护法张开儒拥护讨逆/125 二、因护法南北开战搞扩张唐公“靖国”/129 三、朱培德喜结良缘孙中山亲自主婚/132 四、总司令八省显威唐继尧望达顶峰/134 五、陈炯明背叛革命罗炳辉报信突围/136 六、滇桂军再克广州孙中山重建政权/140 七、国民党召开一大滇将领进入中央/142 八、杨希闵统率联军广州城“三杨开泰”/145 九、范石生羞辱老蒋蒋介石忍气吞声/147 十、李烈钧极力举荐蒋中正当上校长/148 十一、讲武堂协助办学被称为“黄埔摇篮”/150 第五章投身北伐扫除军阀 一、为北伐国共合作孙中山积劳逝世/156 二、国民党重组政权朱培德进人核心/157 三、革命军誓师北伐朱培德挥师江西/159 四、第3军进取新余仰天岗大败北军/163 五、为抢功程潜兵败万寿宫滇军大捷/165 六、孙传芳全军瓦解朱培德攻占南昌/167 七、国民党绞杀革命两中央先后清共/171 第六章南昌起义功业千秋 一、寻真理欧洲归来朱玉阶奔赴南昌/173 二、再聚首“模范二朱”为起义潜心准备/177 三、金汉鼎力挺起义叶剑英挽救危急/181 四、第一枪南昌打响创伟业八一起义/185 五、范石生掩护义军保护了革命力量/187 六、战湘南重整旗鼓井冈山朱毛会师/190 第七章北伐功成中国统一 一、绊脚石一一搬开蒋介石终于起家/192 二、朱培德指挥有方国民党北伐成功/197 三、安罪名“剿共不力”借裁军排除异己/201 四、朱培德英年早逝蒋介石率众守灵/205 第八章浴血抗战铸起丰碑 一、“云南王”’励精图治“新云南”生机盎然/209 二、救危亡出滇抗战赢英名国之劲旅/213 三、台儿庄浴血杀敌60军鲁南扬威/219 四、小鬼子横尸遍野板垣军一筹莫展/228 五、禹王山固若金汤蒋介石连电嘉奖/232 六、汤恩伯诸将无能60军难挽狂澜/235 七、滇军团武汉会战勇杀敌再建殊勋/240 八、58军会战长沙常胜军英名赫赫/242 九、万寿宫敲敌丧钟珠影山变敌坟冢/245 十、唐军长血染黄河中条山忠魂永镇/247 十一、常胜军攻克常德鲁道源驰名中外/256 十二、三迤男大战长衡泣鬼神动地惊天/259 十三、拼刺刀威震敌胆王军长壮烈成仁/260 十四、周保中东北荡寇关东军心惊胆战/264 十五、田钟毅防守长江新7师掐敌咽喉/269 十六、滇缅路血肉筑成创奇迹震惊世界/272 十七、众华侨共赴国难保运输拳拳之心/275 十八、60军滇南作战拒日寇国门之外/276 十九、远征军入缅作战英弃义滇西沦陷/280 二十、各民族游击袭敌侵略者惶惶度日/284 二十一、中美军并肩抗日远征军滇西反攻/289 二十二、远征军强渡怒江焦土战光复腾冲/291 二十三、第8军显示军威玉碎战攻克松山/294 二十四、战龙陵将士用命克芒市人人争先/296 二十五、两路军会师芒友开先河收复国土/300 二十六、大反攻势如破竹全依赖滇西民众/302 二十七、日本国宣告战败讲武堂师生受降/305 第九章反对内战高举义旗 一、蒋介石调虎离山下毒手龙云中计/319 二、反内战弃暗投明潘朔端海城首举/322 三、毛泽东亲做工作曾泽生不负众望/327 四、北平城迎来春色周体仁功不可没/335 五、反分裂新疆归来赵锡光作出贡献/336 六、卢将军云南起义率滇军走上新生/340 第十章抗美援朝劲旅涅槃 一、美帝国挑动战争新中国被迫出兵/357 二、曾泽生率军入朝三迤男抗美卫国/362 三、临津江天堑难挡50军跨江破敌/365 四、佛弥地全歼英军皇家兵不过如此/369 五、50军攻占汉城美韩军蒙羞受耻/379 六、帽落山岿然不动气狂人麦克阿瑟/383 七、白云山殊死血战英雄团震惊中外/389 八、好王英与敌同归上影幕《英雄儿女》/396 九、毛泽东高度评价50军打得漂亮/403 附录 一、云南陆军讲武堂(学校)历任校长史简表/407 二、云南陆军讲武堂部分教官、官佐及毕业生/408 三、国民党军出自滇系的14个军简介/421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四、小鬼子横尸遍野板垣军一筹莫展 敌人企图从东庄一线攻占台儿庄的遗梦就这样被滇军粉碎了!于是改变进攻方向,集中主力于4月28日猛攻台儿庄东南端、运河东岸的禹王山,企图一举攻占禹王山,切断陇海铁路,直取徐州。 禹王山是台儿庄地区的制高点,是座肘形的石头山,距大运河约400米。它在运河东岸、台儿庄东南端,东北是湖山、锅山,北面是邢家楼、五圣堂阵地,站在禹王山可俯瞰我军全部阵地,是这一地区我军唯一可以凭据固守的战略要地,一旦禹王山失守,60军各个阵地就完全暴露在敌军炮火之下,徐州也将受到严重威胁。能否守住禹王山,就成了能否在台儿庄地区坚持下去的重要一环。60军曾要求把禹王山划给自己作为阵地,但蒋介石未同意。4月26日夜,对战场局势作出正确判断的卢汉和张冲将184师邱秉常1088团留守台儿庄,主力则转移到禹王山阵地。 张冲(1899—1980),原国民党陆军中将。云南泸西人,彝族。青年时代参加反抗贪官污吏斗争。后入滇军,历任旅长、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第60军副军长兼第184师师长,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升为新3军军长。后参加了武汉保卫战。因吸收一批共产党员到184师工作,于1939年被撤去军长职务。1946年经中共代表团帮助到延安。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高级参议、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云南省副省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等。1980年10月30日在北京病逝。 184师在移师禹王山途中,突然发现禹王山西坡火光闪闪、硝烟弥漫,枪声大作,炮声隆隆。张冲估计,禹王山失守了!焦虑之际,一个气喘吁吁的军人跑到张冲身前便砸在地上,此人是182师1077团团长余建勋,见到张冲,余建勋跪在地上哭诉:“师长,你崩了我吧!禹王山失守了!”张冲忙把余建勋扶起。余建勋告知张冲,他奉命率一个营坚守禹王山,死守了3天。敌人每天轮番攻击,白天用飞机大炮狂轰滥炸,夜晚时而冲锋、时而偷袭,余部伤亡较重,并已疲惫不堪。致使今晚日军上千人猛扑上来,把他们从主峰上赶下来了!余建勋泣不成声。张冲说:“建勋,丢了禹王山不怪罪你!你歇一会,招集人马,好好守住李家圩,再给我派几个熟悉道路、地形的人就行!” 张冲深知丢失禹王山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不愧是名将有绅士风度,他急的不是清算谁的过错,而是怎样尽快乘日军立足未稳,在拂晓前把禹王山重新夺回来。为此,他命令万保邦旅长率曾泽生团,从西部佯攻,把日军吸引过去;令王秉璋旅长率王开宇团从西南部攻击;并亲自率杨洪元团绕道从东面攻击。以三路进攻之势,在拂晓前发起总攻,务必于天明前夺回禹王山!各部队按张冲的部署迅速出击,当东方泛起鱼肚子白,西坡突然枪炮齐鸣,曾泽生团佯攻开始,随即王开宇团、杨洪元团按计划开始出击。 整个禹王山,漫山遍野头戴法式钢盔、身着灰色征衣的滇军向山顶冲去,喊杀声震天。垂死挣扎的日军施放毒气罐和烟幕弹,刹那,白烟滚滚,浓雾弥漫,日军趁势向我滇军猛烈开火。万分危急之际,天助我也!忽然,从大运河上吹来阵阵迅猛的大风,将狼烟毒物全部吹到了日军阵地上去,顷刻,天公好像撤下一块巨大的白布,仿佛地藏王菩萨笼罩九华山的巨大袈裟,把日军盘踞的山头严严实实地笼罩住。见此情景,张冲兴奋地一跃而起,高声急呼:“天助我也!快吹冲锋号!”刹那,师、旅、团、营、连各部的冲锋号都吹响了,攻击部队如猛虎出山,似饿狼扑羊,一起向凶悍的日军冲杀过去。被包裹在浓雾烟障中的日寇,朦胧一片,咳嗽不止,流泪不停,什么也看不见,一个个被我奔涌而上的滇军战士捅死并踩踏在脚下! 晨曦,丢失的禹王山从日军手中重新夺了回来,被将士鲜血染红、被战火燃烧得只剩不到一半的灰蓝色、紫红色混杂的60军军旗,在浑身绷带的护旗排伤员们手中、在禹王山主峰,迎着曙光与硝烟高高飘扬!…… 4月28日,矶谷、板垣师团各一个大队和骑兵团一部,配以坦克,重炮、飞机沿大小杨村湖山、窝山向李家圩猛烈进攻。张冲亲赴李家圩指挥。村内,两军相持,村子各占一半,进入激烈巷战;村外,日军调集炮火猛轰禹王山西北滇军第一道防线阵地。拂晓,一个山头为日军一个小分队所占,插了太阳旗。王秉璋旅长亲自组织反击,命王开宇团长亲率敢死队发动猛攻,夺回了阵地;禹王山北面第一道防线曾泽生团阵地,日军用重炮、飞机狂轰后,以坦克掩护步兵,向禹王山腰发起冲锋,也被曾团长带领战士进行反冲锋,将日军打得连滚带爬,溃至山脚。

后记

在举国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云南讲武堂将帅风云》一书有幸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选入“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一年专题出版图书目录”,实现了笔者写作此书把它献给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心愿。 《云南讲武堂将帅风云》一书既是笔者用心血和辛勤劳动结出的硕果,又是在许多老朋友的热情支持和帮助下完成的;同时,本书学习借鉴了谢本书、陈红民等著名史学专家的大量学术成果以及曾经亲历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第50军老同志王顺才、申春所著著作的大量史料,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云南讲武堂将帅风云》一书也是大家心血的结晶。 这些年,笔者在阅读了一些云南讲武堂师生的史料后,就萌发了写云南讲武堂将帅征战史的心愿,于是本着回顾历史、缅怀英烈、呼唤正义、珍惜今天、开拓未来的主导思想,决心以云南讲武堂将帅征战史为纵线,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全书宗旨,开始了艰苦的征集史料的过程,为这部书的写作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在此基础上又对大量资料进行精心遴选,通过去伪存真,对许多史料的真实性作了认真考究后才开始了写作。 书稿完成后,为确保书稿内容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云南人民出版社将书稿先后报送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审订,后云南省新闻出版局又将书稿报送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由总署分送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央党史研究室、解放军总政治部审订,书稿得到了以上部门的充分肯定。 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审稿意见评价:“该著作最突出的特点是,史料基础丰厚,文献资料引证翔实,可谓旁征博引,厚积薄发而自成一家之言,决非一日之功。在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浩如烟海的史料疏理中,澄清了云南历史的光辉一面——尤其是滇军在中国革命中的卓然历史功勋和独特风姿,于此而言,是为纪念辛亥革命不可多得的力作。” 中共中央统战部宣传办公室的审稿意见(统宣审字[2011]第161号)评价:“该书通过记述云南陆军讲武堂走出的数百位将帅从军的经历和期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向读者展示了这群华夏儿女、云南人杰为了国家的独立,为了民族的富强,在翻天覆地的历史大潮中演绎的一个又一个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让读者在品味鲜活丰满的历史故事中得到感悟、启发和震撼。书稿内容符合史实,同意出版。” 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出版局的审稿意见(政宣出[2011]第554号)评价:“作者把握住了相关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大的历史背景和重大事件的表述清晰、史实基本准确,语言通畅,结构合理,是质量比较好的书稿。” 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的审稿意见“科审字[2011]第215号”也对《云南讲武堂将帅风云》一书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书稿付梓之际,特向中央和云南省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向给予笔者写作本书大力帮助支持的云南省政协秘书长车志敏,原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纳麒,云南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党组书记李崇仁,云南省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李定达,云南省公安厅副厅长董家禄。文山州副州长、州公安局局长李俊彪,临沧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杨增明,曲靖市公安局副局长、宣威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尹大宝表示深深的谢意。 由于水平有限,疏漏和失误之处,尚望读者指正。 谭其运 2011年10月9日


编辑推荐

《云南讲武堂将帅风云》在著述方法上独辟蹊径,选取丰富生动、翔实而鲜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沿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轨迹,把辛亥革命以来中国革命历史长河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云南讲武堂数百位将帅的成长、建功历程,用形象、逼真、通俗的语言表现出来,既展现了历史的真实,又有引人入胜的可读韵味。更难能可贵的一点,是作者谭其运在注重利用新资料,选择新视角的同时,还提出了许多新论点。在介绍人物时渗透着深远厚重的云岭人文精神,在论述相关革命事件时能够放眼全国大局、乃至世界形势的发展,从而熔真实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让读者在品味鲜活丰满的历史故事中得到感悟、启发和震撼。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云南讲武堂将帅风云 PDF格式下载



全景的展示 客观的评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