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学视野下的科举八股文研究
2012-5
云南人民出版社
刘明扬
208
320000
无
高明扬所著的《文体学视野下的科举八股文研究》把科举八股文始终放在文体学视角下进行关照,从现存的八股文文本出发,在八股文的称名、范式、源流变迁、形态结构、衡文标准、修辞特性、历史作用等方面,用客观、理性的态度对其进行剖析,揭示其历史真面目,以廓清人们对其模糊的认识。
本书分上编和下编两部分。上编就八股文本体进行研究,除绪论外,共六章。下编内容所涉文献,均为作者在撰写前编之时所征引。考虑到材料均与科举八股文有关,且具有一定文献资料价值,故行之成文,遂成此编。
高明扬,男,湖北恩施人,文学博士,云南民族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科举制度与明清文学研究。主持和参加了多项科研课题。已在《中国社会科学》、《武汉大学学报》等核心刊物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目前正从事“明清时期云南科举人才与当地社会发展”的相关研究。
序
绪论
第一节 八股文研究综述
一 沉寂后的批判
二 批判后的反思
三 清除余毒的呼声
四 冷静的思考、全面深入的研究
第二节 研究视角及内容
上编 科举八股文的文体特性
第一章 八股文称名、考试范式及其在科举文体中首要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八股文的称名
一 何谓八股文
二 八股文称名辨析
第二节 八股文的考试范式
一 文题
二 题头
三 股对
第三节 八股文在科举文体中首要地位的确立
一 人才选拔制度的变迁
二 经义八股文在科举文体中的首要地位
第二章 八股文的源流变迁
第一节 八股文起源论举隅
一 始于唐代的帖经、墨义
二 始于宋代说
三 始于元代说
四 始于明代成化年间说
五 起源综合说
第二节 八股文的“代言”
一 何谓“代言”
二 八股文“代言”的传统文体基因
三 “代言”在科举经义文中的运用
第三节 八股文的排偶
一 何谓八股文的排偶
二 八股文排偶之体随出题而定
三 八股文语言体式的赋、论语体基因
第四节 从经文大义到八股文的演变
一 试“大义”的形式
二 “三经新义”及论体形态
三 宋元经义文形态
四 科举八股文的形态
第三章 经义八股文文本及文风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法、材料及步骤
第二节 明清经义八股文文本分析实情
第三节 明清经义八股文文本分析结论
一 文题特点
二 文体结构特点
第四节 明清八股文文风流变
一 明代八股文文风流变
二 清代八股文文风流变
第四章 科举八股文的衡文标准
第一节 “理、法、辞、气”是衡文批语的落脚点
第二节 “理、法、辞、气”的意蕴
一 “理、法、辞、气”的基本含义
二 八股文“理、法、辞、气”与古文的差异
第三节 “清真雅正”是衡文的总体要求
第四节 “清真雅正”标准的确立
一 “清真雅正”标准的美学传统
二 “清真雅正”衡文标准的源流变迁
第五节 “清真雅正”衡文标准对文学审美风尚的影响
第六节 结语
第五章 八股文的修辞学解读
第一节 八股文写作——话语修辞
第二节 作文立主脑——修辞要适应题旨
第三节 行文之法——篇章修辞
第四节 韵律的安排——语音修辞
第五节 对偶
第六节 其他修辞格的运用
一 衬托
二 模拟
三 用典
四 顶针
第六章八股文的历史作用评析
第一节 明末清初朝野对八股文的评价
一 明末清初八股文批评之辨析
二 清代学人对八股文的评价举隅
三 清代朝廷八股文易废之争
第二节 八股文的历史作用
一 维护传统社会的稳定
二八股取士的教育作用
三 八股文的考试功用
第三节 科举八股文的历史缺陷
一 形式僵化
二 内容单一
下编 八股文相关文献拾遗
第一章 《蔡元培全集》补遗
一 原卷文题
二 《四书》文一篇举例
三 光绪庚寅恩科会试文章水平及名次
第二章 从《时文蠡测》看袁守定的八股文观
一 肯定八股文的正统地位及教化功能
二 推崇“清真雅正”的文风
三 强调八股文的文品与写作者的人品
四 追求自然的篇章结构
五 批评当时不良的学风
第三章 袁守定《谈文》的文论思想
一 “立言”的价值
二 文道关系
三 作文技法
四 语言审美风格
五 文艺创作
六 文艺鉴赏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明清经义八股文文本分析实情
明代经义八股文文本分析
清代科举八股文文本分析
附录二 四书文法摘要
后记
无
想了解科举时期的文章,看这本书不错
因为要写论文的关系才买的这本书,快递慢不说,拿到手里的时候,书皮已经弄脏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