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马友友的音乐人生

约翰·阿塔纳斯 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6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作者:

约翰·阿塔纳斯  

页数:

215  

字数:

80000  

译者:

张娴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约翰·阿塔纳斯生长于纽约,以丰富的艺术学养,平易近人的笔触,完整而详实的纪录马友友的音乐与人生,深受读者喜爱,是非古典乐迷认识马友友的经典必读,是古典乐迷、友友迷亲近马友友绝对不可错过的完全读本。 生于浪漫理性的法国,他用巴赫的音乐开户了自己的音乐人生。长于开朗乐观的美国,他用音乐的人文主义思想关照着人类的命运身体里流淌着中国血液,谦虚深沉的品德,使他擅长发挥对不同文化的敏感触觉。如果只有音乐还不够,本书将让你奢侈拥有一个完全的马友友。

作者简介

约翰·阿塔纳斯(John Attanas),约翰·阿塔纳斯出生、成长于纽约,生活于纽约;自幼即对古典音乐着迷;拥有纽约大学戏剧编剧学士学位利英语硕士学位,戏剧作品曾在美国纽约、加州、伊利诺斯与堪萨斯等地制作并上演。1980年起,他开始记录马友友的音乐人生,当时马友友的音

书籍目录

楔子第一章 马家有儿初长成第二章 美国第三章 崭露头角第四章 大学生活第五章 早期专辑第六章 马尼第七章 巴赫的六部组曲第八章 探索,永无止境第九章 关心下一代第十章 现代音乐作品第十一章 巴赫灵感第十二章 新视野第十三章 电影和电视第十四章 丝路计划第十五章 置之“悲痛”而后生首听推荐专辑列表

章节摘录

  马友友曾在“马友友在檀格坞”的节目录像中说过:“每部音乐作品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把它们从作曲者的个人思想中挖掘出来,便是演奏者的责任。”那段时间,他正忙于练习一首为他量身订做的大提琴协奏曲。友友反对割裂不同的音乐风格。尽管以演奏与录制十八、十九世纪的古典音乐而享誉国际乐坛,马友友却也曾请过当代的古典作曲家为其谱过不少曲子;他还曾涉足民间音乐、爵士乐和探戈舞曲等领域。最近他正制作一个叫做“丝绸之路”的音乐项目,并在其中演奏和录制了中东与亚洲的音乐。对马友友而言,音乐是跨越国界、具有世界性的,并不囿于人为的分类。不同种类音乐的风格与结构之间可能确实有所差异,但绝对远少于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友友的这种理念其实不难理解。虽然在美国长大,但他却是地地道道的世界公民。  一九一一年,马友友的父亲马孝骏出生于中国的宁波,一个位于上海南部的城市。友友的母亲卢雅文,则在一九二三年出生于英国统治下的香港。马家与卢家,都是当时中国为数不多但颇有影响力的中产阶级家庭。马孝骏的父亲是个小地主,卢雅文的父亲则是经营鱼、米的商人。殷实的家境,使得孝骏与雅文有机会接触到艺术、文学与古典音乐。孝骏从小学习小提琴,雅文则学习声乐。由于天分甚高,他们各自的父母与老师,便鼓励他们往音乐方面继续深造,但这在当时已是内乱四起、战火连天的中国,根本不可能实现。  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哺育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诗人、艺术家与企业家。然而,权力与财富自古以来就被少数人所掌控。一直到二十世纪初,中国还是一个君主制度的国家。一九一二年,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推翻了君主政体,建立了中华民国。可惜,这并没有给人民带来安定,大多数人贫困依旧。很多地区,军阀仍旧独霸一方。一九二一年,毛泽东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发展迅速,很快地便能与蒋中正先生的国民党相抗衡。蒋介石在一九二五年孙中山去世后,接管了中华民国。  卢雅文在香港的生活风平浪静,但马孝骏却没那么幸运。为争夺控制权,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军队在中国的农村短兵相接。一九三一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想趁中国内乱之际,竭力劫掠中国的领土。迫于局势动荡,孝骏只得放弃在南京大学教授音乐的职位,远赴巴黎继续深造,以期觅得一份工作,当然最重要的是为了逃离战争之苦。然而,一九四零年,希特勒(Adolf Hitler)侵略并占领了法国,孝骏想在西方过安定而有创造性生活的梦想,再次幻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马友友的音乐人生 PDF格式下载



物有所值,让我们能基本完全了解一个完全的马友友。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作为一个音乐人,应该怎么投身自己的演奏(唱)事业中,应该如何努力,不仅要学习音乐,更应该先学会做人,还应该参与跨学科的知识的学习,这样会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音乐,才能演奏(唱)最美,最好的作品!这本书使我知道了,以前我不知道的许多的音乐大师,不仅学习到很多的知识.这本书是不可不读的!感谢着本书给我启迪帮助!


书还是值得一读的,就是年份有些早了.


记录了马友友的成长历程和专辑


听过一次马友友在上海音乐厅的现场演出,巴赫无伴奏大提琴,自己被感动得差点窒息。其实马友友的音像资料自己已经有很多了,书却出人意料地从未见过。在当当上一搜,发现了这本,就买来一读。相比那些绝美的CD和DVD,这本书的文字就差了不少,译者可能不是大陆出身吧,许多中文表达和音乐家名字翻译都与我们的日常习惯不同,读着不太舒服。但是把马友友前半生的重要事件都介绍到了,就当认识一下吧。


内容趣味性差一些,基本算是简介类的。


了解马友友的生平还可以,但内容比较贫乏空洞,写法也比较幼稚,算是凑合了。给学音乐的小孩子看还是可以。


恩,虽然不是出自MA本人的笔下,但是很多细节还是权威的。作者是MA的朋友,应该是他人眼中的MA。书中的数据比较权威,没有太多的褒贬之意,中规中矩。相较而言,MA的母亲的版本“我的儿子马友友”更加亲切和生活化,edwin比较喜欢。en那本书中最后还揭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MA在teens时,在游泳馆yy遇到了gays,hehe,结果MA再也不敢去yy游泳了。:)


从小到大没什么偶像,但马友友是唯一。可能是因为自己也拉大提的缘故吧..他是我们华人的骄傲,也是我们学琴的榜样。此书,介绍得比较全,他的经历也好,他出的专辑也好。对喜欢他的人来说,可以更了解他;对音乐收藏者来锁,也是个很好的参考:)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