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盐铁论》研究

王永 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0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作者:

王永  

页数:

32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盐铁论〉研究》翻开“盐铁会议”那段尘封的历史,谛听政治论辩的激越与弦外之音,解读桓宽笔下的《盐铁论》,从考察汉代学术思想与历史发展变化的角度,力图清晰揭示《盐铁论》的刨作与主要版本传承谱系、其兼综百家的思想构成特色与反映汉代社会现状的思想认识价值,同时从文体学的视角出发,透视其文本的结构特色及其所呈现的赋体、戏剧与小说化特征,进而结合其文本语言与零星呈现的文学思想,以期深层次阐释该书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民族、文学等诸多方面自在与潜在的多元文化内涵。

作者简介

  王永,男,回族,宁夏永宁县人。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90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读硕士研究生,1993年毕业并获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八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读博士研究生,师从当代著名学者赵逵夫先生,学习、研究先秦两汉文学,于200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宁夏大学人文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发表学术论文《钱锺书的李贺诗歌批评》《司马迁的民族观及其根源与价值》《商颂十二篇原貌索引》《魏晋文学批评视角的转移及其意义》等学术论文十余篇。

书籍目录

前言内容摘要第一章 《盐铁论》的创作模式、成书时间与版本传承谱系第一节 盐铁会议之“议文”与《盐铁论》的创作模式一、盐铁会议之“议文”与桓宽的“推衍”“增广”二、《盐铁论》的创作模式第二节 《盐铁论》的成书时间与作者之著作目的一、《盐铁论》的成书时间二、《盐铁论》后半部分并非作者臆造三、《盐铁论》之名义与作者之著作目的第三节 《盐铁论》的版本传承谱系辨略一、《盐铁论》早期版本问题二、明清时期主要版本及其传承谱系辨略第二章 《盐铁论》与汉代中前期学术思想发展之关系第一节 《盐铁论》成书之前的汉代学术思想特征一、从“黄老之学”到“独尊儒术”二、《淮南子》《春秋繁露》的学术思想特征及其对《盐铁论》之影响第二节 《盐铁论》与百家并兴学术风气的终结一、《盐铁论》的基本学术思想特征二、百家并兴学术风气的终结三、《盐铁论》对汉代经学发展的影响第三章 盐铁会议的性质与《盐铁论》思想价值辨析第一节 盐铁之争性质的再认识一、昭帝朝之内朝与外朝之争二、盐铁会议召开的社会背景三、盐铁会议的性质第二节 儒法之争辨析一、盐铁之议辩论双方人物身份与思想述略二、儒法之争说不能成立的原因第三节 《盐铁论》兼汇百家之思想体系论略一、对儒家思想的承继--以民族观与历史观为例二、对法家思想的通变三、对道家与阴阳家思想的汲取四、对《管子》思想的发挥第四节 《盐铁论》所反映的汉代社会现状的思想认识价值一、对上层社会奢侈之风的曲折反映二、对吏制腐败与官吏昏庸专权的针砭三、对上层社会迷信与厚葬风气的批判四、对普通民众艰辛生活的隐约表现第四章 文体学视角下的《盐铁论》透视第一节 《盐铁论》的文本结构与论辩特色一、《盐铁论》的文本结构特色二、“二论相订”的论辩艺术第二节 《盐铁论》的赋体化特征一、两方辩论方式与汉赋结构模式二、《盐铁论》铺陈排比的赋体写作特色三、“铺采摛文”的语言骈俪化倾向第三节 《盐铁论》的戏剧化因素一、《盐铁论》文本结构模式与戏剧的内在相似性二、表现激烈矛盾冲突的戏剧内在特征三、“科白中叙事”的潜在戏剧因素四、人物设计上的戏剧化特征五、《盐铁论》戏曲因素被制约发展之原因初探第四节 《盐铁论》的小说化特色一、以对话方式通过展现人物思想完成人物形象塑造的小说化手法二、细节刻画、心理描写与小说化的特征三、《盐铁论》的其他小说化特色第五章 《盐铁论》的文学语言特色与文学思想第一节 《盐铁论》的文学语言特色一、语言的情感化与形象化特色二、书面化的对话语言与生活俗语的巧妙结合第二节 《盐铁论》文学思想发微一、关于“文”与“质”作用与关系的争论二、“道古以害今”与“世殊而事异”文学思想的争论三、“歌期中节,论务事实”的文学思想四、崇尚实用的文学思想结语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盐铁论》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