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城名镇伊斯兰教研究
2011-9
宁夏人民
李兴华
932
《中国名城名镇伊斯兰教研究(套装上下册)》作者李兴华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从事中国伊斯兰教研究,著有《中国伊斯兰教》专著。他和我相识、相熟30年,他是《回族研究》刊物多产作者。他从事中国伊斯兰教研究,有丰富的资料积累和理论素养。退休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干部工作局大力支持他承担《中国名城名镇伊斯兰教研究》课题。当我知道他承担这个课题,当即和他约定,他边写我边发,写完后可成一部专著,深化中国伊斯兰史和中国回族史研究。书首有一篇《中国名城名镇伊斯兰历史文化研究》专文,可作导论读。正文有23个名城名镇专题研究。此书写每一城每一镇,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广阔的文化视野,时有新意,不乏可圈可点之笔。此文聘请我院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伏平担任责任编辑。跟踪多年,责编24篇大文,见其专心致志,可嘉也!
李兴华,河北省内丘县人。1938年生于陕西周至。1959~196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学习。1964年以来,于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从事中国伊斯兰教、中亚伊斯兰教研究,任研究员。出版有与同事合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1949)》、合著《中国伊斯兰教史》,在王友三主编的《中国宗教史》中撰写了伊斯兰教部分。发表有《回族与中华文明》、《经堂教育与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学说化》等论文多篇。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中国名城名镇伊斯兰教历史文化研究
北京伊斯兰教研究
济宁伊斯兰教研究
开封伊斯兰教研究
朱仙镇伊斯兰教研究
扬州伊斯兰教研究
南京伊斯兰教研究
昆明伊斯兰教研究
纳古镇伊斯兰教研究
河州伊斯兰教研究
兰州伊斯兰教研究
大同伊斯兰教研究
太原伊斯兰教研究
定州伊斯兰教研究
济南伊斯兰教研究
同心伊斯兰教研究
……
(2)名城名镇研究通过一方面总结历史上伊斯兰教同中国社会相适应的经验教训,一方面总结近些年伊斯兰教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试验摸索,当为转型提供较多的历史借鉴和现实示范,以使转型过程尽量稳妥,少走弯路。(3)名城名镇研究将用历史上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几次转型的历史事实说明,现在所提的伊斯兰教在中国的转型,只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具体表现形式的转变,只是伊斯兰教中国化总进程中的一种阶段性变化。它既不会改变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也不会舍弃伊斯兰历史文化的资源部分;它既不会西化、汉化,也不会发生所谓的“世俗化”。这样,就会有利于消解教内一部分人对转型的疑虑。(4)名城名镇研究将会使中国伊斯兰教集中从历史文化的层面与城市的角度,有重点的、有内容的突显出来。伴随着中国社会文明程度和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一定会大大减少社会上部分人认为中国伊斯兰教缺乏文化品位的误解。(5)名城名镇研究将使名城名镇的著名清真寺和先贤墓地等宗教活动场所在传统功能之外,同时具有名胜古迹和旅游欣赏等开发利用功能。这样就会大大提高教内外群众对这些名胜的文物保护意识。(6)名城名镇研究将会促进名城名镇中著名伊斯兰教名胜的有条件逐步对外开放。这将有助于逐步改变“历史虽久人不知,文物虽优外无名”和外人“慕名而来,被拒而去”这种在过去社会氛围下形成的状态。(7)名城名镇研究将在历史文化的分类分析中,自然而然地进行转型。区别哪些内容应该保护继承发扬,哪些内容需要修正、补充、充实,又有哪些内容必须舍弃,这就等于为如何实施转型作了一定的材料准备,在一定意义上也可说为转型提供了部分答案。(8)名城名镇研究将会使蕴含在中国伊斯兰历史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大大发挥出来。这对中国伊斯兰教的顺利转型是至关重要的。设想一下,若是没有像爱国爱教、劝人行善、宽以待人、追求知识、鼓励清廉这样一些优良传统,时代再要求,外力再推动,社会再希望,也是没有内在的动力去推进这种文化的转型的。
《中国名城名镇伊斯兰教研究(套装上下册)》是《回族研究》创刊二十周年精品书系之一。
这本书是以知名的城市入手,介绍当地的伊斯兰教发展过程,很多资料很翔实,如陕甘回族起义的原因之一是人口膨胀土地不够,各地经济矛盾带来政治矛盾的爆发。作为资料书籍指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