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亚探险史

丁笃本 新疆人民
出版时间:

2009-8  

出版社:

新疆人民  

作者:

丁笃本  

页数:

522  

Tag标签:

无  

前言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中亚探险史》是一部介绍人类几千年来在中亚开展探险、旅行和考察活动的著作。这些活动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最终结出的果实就是把一个自然环境既非常典型又极其复杂、社会人文既五彩斑斓又相当神秘的中亚比较完整而清晰地再现出来了。一部中亚探险、考察的历史就是世人对中亚的认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零碎的见闻到全面的了解,从模糊的印象到精确的把握的历史。谁都知道,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就可以完成的任务,这一目标是通过无数探险家、旅行者以及学者们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工作才得以实现的。要发现外面的未知世界,要到陌生的地方去旅行,并且尽可能了解那里的一切,对于古代乃至近代的人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出发地与目的地一般相距遥远,路途阻绝,语言不通,风俗迥异,战乱频仍,灾祸无常,行动起来要冒很大的风险,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这类发现性质的旅行考察往往冠以“探险”二字,而那些勇敢的发现者往往被人们称为探险家。那么,人们为什么要不顾这么多危险去从事“探险活动”呢?而且几千年来总有人乐此不疲?答案并不很复杂,因为他们被各种不可遏止的探险动机或原因所驱使,很多人认定是值得的,回报——或是物质方面的或是精神方面的一肯定要大于付出。当然有的是无法回避,不得不成行,比如奉命出使他国远邦。

内容概要

研究中亚探险的历史不仅能激发人们去学习探险家的不畏艰难、追求知识、探求真理的精神品质,而且对于我们研究他们的生平、思想及学术成就更是大有裨益的。历史上有名的中亚探险家、旅行家并不是寻常的冒险者和观光客,他们多是志向远大的饱学之士,其中很多人在其他相关科学领域也有突出建树。比如近代许多中亚探险家又是地理学家和博物学家,或是知名的考古学家、汉学家与东方学家,要研究汉学或东方学就无法离开对他们在中亚的探险、考察和旅行经历的研究。 最后,开展中亚探险史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狭义的中亚是我国西部的近邻,广义的中亚则不仅囊括了我国更多的邻邦,而且包括我国西北大片地方。因此,开展中亚探险史方面的研究,对于我国开发西部、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西北边防,对于我国加强国际安全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等邪恶势力肯定是有所帮助的。 本书叙述的时间跨度很长,上起远古时代,下迄新中国成立以前。“导论”介绍中亚的地域范围,中亚的自然地理特征,中亚的历史文化发展状况及其同探险的关系。第一至第五章介绍地理大发现之前人类在中亚地区开展的探险、旅行与考察活动及其进展,其中对中国人活动的介绍占了很大的篇幅。第六至第十一章介绍地理大发现以后人们在中亚地区所从事的探险考察活动和发现成果,其中对欧洲及俄国探险家与发现者的介绍占的比重最大。

作者简介

丁笃本,男,汉族,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分配到湖南师范大学工作。1997年任教授。长期从事世界历史及国际问题的教学与研究,出版著作多部,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代表性著作有《世界之发现》、《红旗落地》、《苏联政体与官制史》、《中亚国际关系史》(合著)等。

书籍目录

前言导论 第一节 中亚的地理位置和地域范围 第二节 中亚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探险考察 第三节 中亚的社会历史文化与探险考察第一章 古代波斯和希腊罗马的中亚探险 第一节 古代波斯人在中亚的探险和希罗多德的总结 第二节 亚历山大东征和古希腊罗马人在中亚的探险 第三节 古代波斯人和希腊人在中亚的探险成就第二章 古代中国的中亚探险 第一节 中国古人西行探险的开端 第二节 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全面贯通 第三节 东汉班超再通西域与甘英出使探险 第四节 两汉时期的中亚探险对中国的影响第三章 中国佛教僧人的中亚探险 第一节 高僧法显等人的西域探险 第二节 高僧玄奘和唐宋其他中亚探险家 第三节 魏晋唐宋时期中亚丝绸之路的拓展第四章 阿拉伯一突厥时期的中亚探险 第一节 伊斯兰教的传播对中亚探险的影响 第二节 穆斯林的中亚探险及其在阿拉伯地理学中的反映 第三节 西方和伊斯兰世界对中国和丝绸之路的认识第五章 蒙古帝国时期的中亚探险 第一节 蒙古帝国的形成和中国人中亚探险 第二节 基督教使者东行及其在中亚的探险活动 第三节 马可·波罗及伊本·白图泰等人在中亚的探险活动 第四节 15世纪中亚的探险活动与中国三大发明的西传第六章 近代中亚探险活动的开端 第一节 地理大发现对中亚探险的深刻影响 第二节 近代早期进入中亚西部的英国与俄国探险家 第三节 俄国人经过中亚前往中国内地旅行第七章 俄国征服时期在中亚的探险活动 第一节 谢苗诺夫与中亚近代科学探险考察的开端 第二节 普尔热瓦尔斯基的五次中亚探险考察 第三节 科兹洛夫的中亚探险考察第八章 19世纪英国及法国在中亚的探险活动第九章 斯文·赫定的中亚探险考察第十章 斯坦因的中亚探险考察第十一章 西方国家及日本的中亚探险活动中亚探险大事记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匈奴由于遭受汉朝(从西汉到东汉)的连续打击,内部又不断分裂争斗,公元48年最终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不久归附汉朝,并且同鲜卑等民族一道,后来与中原汉人实现了种族和文化的融合。北匈奴屡遭失败以后,故地最终被鲜卑人占领,其余部从公元2世纪开始踏上了漫长的西迁之路。他们途经哈萨克草原(乌孙之地)、南俄草原进入东欧,一路上迫使众多的民族纷纷逃遁,从而使亚欧大陆出现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迁徙,并且导致庞大的罗马帝国于公元5世纪崩溃瓦解。公元224年,帕提亚王国(安息)被波斯萨珊王朝取代。贵霜在公元5世纪前期为噘哒人所灭。噘哒人游牧的故地在阿尔泰山一天山一带,来自东北方柔然人的进攻迫使他们向南迁徙。噘哒一度成为中亚头等强国,都城建在巴里黑(阿富汗巴尔赫),版图比贵霜还大,但是内部松散,很不统一,所以暴兴暴亡,公元558年被萨珊波斯和突厥彻底瓜分。。突厥人的到来是中亚历史上一个极其重大的事件,给中亚地区的历史进程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公元552年,突厥继匈奴、鲜卑之后在蒙古草原上兴起。突厥人消灭其宗主国柔然,建立自己的汗国。灭亡噘哒后,突厥和波斯议定以阿姆河-铁门关为两国边界。由于突厥疆土过于庞大,不久便趋于分裂,最后分为东西两个突厥汗国。中亚大部分地方归西突厥统辖,东突厥则领有蒙古大草原等地。公元630年和657年,中国唐朝先后灭亡东、西突厥,并且在其原先的领土上设置多个都护府进行治理,不过一般都是遴选当地首领担任各级军政长官,而且突厥势力也不时兴起。差不多与此同时,阿拉伯人消灭了波斯萨珊王朝,占有其在中亚的领土东伊朗、穆尔加布河一捷詹河绿洲和阿富汗等地。进入8世纪以后,阿拉伯人大举北上,入侵河中地区。

后记

中亚地处欧亚大陆腹心地区,扼东西方交通要冲。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民族迁徙的大走廊,文化交融的大舞台,经济交流的大通道。正是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自然环境以及持续数千年的剧烈历史演变,造就了中亚纷繁多彩的人文景观。不论在哪个历史阶段,中亚都呈现出一幅民族、语言、宗教、艺术、习俗乃至经济生活的斑斓画卷,从而引起周边世界的浓厚兴趣。而中亚自身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也招致周边强国不断的人侵与征服。无论是兴趣还是利益,都会驱使外部的人们去了解和认知中亚这块富饶而神秘的土地。因此,千百年来,赴中亚旅行、探险的人络绎不绝。他们当中有不少人或亲自操笔,或口述他人,于是留下了有关中亚社会各个时期与各个领域的宝贵记录。把这些史料系统地发掘整理出来,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因为这样做不仅使人们能既清晰又连贯地了解中亚历时数千年的发现过程,而且能更进一步认识中亚在东西方交流中所处的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我想很可能是基于这种考虑,新疆人民出版社的编辑几年前建议我写一本关于中亚地区探险与发现历史方面的书。当时我欣然领命,经过三四年的努力,终于写出了这部三十多万字的《中亚探险史》。在写作《中亚探险史》的过程中,作者力求尽可能多地搜集有关资料,并且做了颇为艰辛的梳理考订工作,同时广泛借鉴了前人和他人的研究成果。


编辑推荐

《中亚探险史》是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亚探险史 PDF格式下载



我个人对中亚很感兴趣, 几千年来中西方的交流途径。 但这方面的书籍很少。 这本书写的还是很全面的, 值得推荐。 缺点包括有个别错别字, 书中经常提到苏联, 但是在书出版的时候苏联早解体了。 另外, 如果能有插图就更好了。 但是瑕不掩瑜。
新疆出版社的书印刷还是不错的, 很清楚, 纸张也好。 不像人民文学现在的书纸张薄的像卫生纸。


非常好看,非常满意,新疆出的书


很多章节对喜欢并研究中亚历史的人来说,很有资料意义,缺点是作者的史识略有陈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