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火线特工谁将刺杀奥巴马

罗纳德·科斯勒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2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作者:

罗纳德·科斯勒  

页数:

224  

译者:

阚萌萌  

Tag标签:

无  

前言

胜利的一刻终于到来了!新任总统和第一夫人在万众瞩目下,微笑着向民众问好,人群中的每一双眼睛都在注视着他们。当然,也有人从不关注他们。那就是保护在总统身旁,和他们一起走过宾夕法尼亚大道,进驻总统府的“黑衣人”。他们总是高度紧张地观察着人群的动向。即便气温只有零下2摄氏度,特工们也从不系上西服扣子。他们的双手总是看似放松地交叉在胸前,事实上却总是保持着高度警惕,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伸到西服内的枪夹,拔出西格绍尔P229手枪,展开紧急安保行动。电视上经常会播放这样的镜头:一列长长的车队正缓缓前行,当然,总统阁下就坐在其中的某一辆里。有时,镜头中会闪过这样的身影:在建筑物顶端随时待命的反狙击精英,他们无声地观察着眼下发生的一切。然而,我们能看到的这些镜头,仅仅是秘密策划了几个月的安保措施的冰山一角而已。当新任总统奥巴马和夫人米歇尔踏出他们的座驾——那辆被称为“猛兽”(me Beast)的豪华轿车时,特勤局反突袭小组早已在那秘密等候多时。他们全副武装,配备着全自动斯通纳SR-16步枪和闪光弹,以防任何异常情况的发生。这些表情冷峻的特工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丝异常现象。他们时刻警惕着,试图透过表象看到一个事件甚至一个场景背后隐藏着的惊天阴谋。

内容概要

地球人都想知道的美国总统秘闻大爆料——  奥巴马天天都遭死亡威胁  肯尼迪和约翰逊都很色  老布什和里根很平易近人  尼克松和老婆分房睡  小气鬼卡特事无巨细啥都管   里根是爱爆粗口的朴实牛仔  克林顿爱迟到希拉里是悍妇  …… ……  众所周知,特工能观察到总统活动范围内任何人的一举一动。本书集结了对100多位特工的独家访谈信息,爆出从未被世人所知的总统秘闻,涵盖人物包括肯尼迪、约翰逊,小布什和巴拉克•奥巴马等备受争议的美国历任总统。  书中描述了特工每天面对的危险以及执行任务的细节,字里行间都透视出特工生活的戏剧性和张力。除此之外,作者还将历史中从未曝光过的刺杀政要行动一一道来,包括差点置杜鲁门于死地的传奇式枪战、肯尼迪在达拉斯丧命的具体细节,以及里根中枪后被迅速抢救的惊险一幕。  虽然美国特工以英勇忠诚闻名全球,但在本书中,科斯勒却大爆近几年内特勤局的管理失误,这些安保漏洞使总统奥巴马及其家人多次面临死亡威胁。面对此般令人尴尬的情境,现任特工表示:“奥巴马能活到现在真是一个奇迹。”

作者简介

罗纳德•科斯勒(Ronald Kesseler)
  美国政界福尔摩斯式作家
  罗纳德•科斯勒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著有18本关于白宫、特勤局、FBI、中情局和反恐战争的作品,代表有《反恐行动观察》、《战时中情局》、《FBI内幕》等。
  科斯勒曾任《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资深记者,获16项新闻大奖, 并成为史上首位深入刺探美国特勤局内幕,并让总统贴身保镖们开口爆料的资深记者。现居马里兰州波托马克。

书籍目录

推荐序谁在刺杀美式民主倾力推荐前言第1章 监督杜鲁门楼下发生的激烈枪战第2章 长枪骑兵好色的肯尼迪自寻死路第3章 志愿者声色犬马约翰逊第4章 总统们面临的生死威胁第5章 探照灯总统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第6章 达罗火线特工身边的一流警犬第7章 万能钥匙小气鬼福特逃过多次暗杀第8章 皇冠白宫深深深几许第9章 豺狼通力协作,火拼暴徒第10章 执事像做演员那样做总统的卡特第11章 驿站马车神秘的总统车队第12章 生牛皮平易近人的里根逃过多次暗杀第13章 彩虹里根夫人有点冷第14章 霍根巷特工训练场实录第15章 “我忘了躲开”里根在鬼门关逛了一圈第16章 看好戏特工和头头们打起来了第17章 树狼温和体贴的老布什夫妇第18章 免老布什一死的神奇通灵预感第19章 鹰克林顿爱迟到,希拉里是悍妇第20章 削减开支捉襟见肘的特勤局举步维艰第20章 总统定位器克林顿深陷桃色新闻第21章 关闭探测器华莱士血溅竞选现场第22章 开拓者搞怪天才小布什第23章 压缩开支表面风光的特勤局第24章 绿松石和闪烁第一家庭的孩子们第25章 垂钓者被随意使唤的特工第26章 叛徒力不从心的安保系统第27章 一颗扔向小布什的手榴弹第28章 虚报数据黔驴技穷的特勤局第29章 谁将刺杀奥巴马后记特勤局大事记致谢罗纳德•科斯勒作品名录

章节摘录

第1章监督:杜鲁门楼下发生的枪战在就任总统之前,亚伯拉罕·林肯就已经是绑架和暗杀的重点对象。在南北战争漫长的四年中,他收到无数的像雪片一样的恐吓信。然而,这位勇敢的总统像许多位为美利坚合众国服务过的总统一样,置个人安危于度外,林肯先生拒绝他忠实的伙伴对他特别的保护措施,也拒绝动用联邦警察和军队实施个人安保。到了内战的尾声阶段,他终于同意由四位华盛顿警官担任他的保镖,负责他日常安全的保卫工作。1865年4月14日,约翰·威尔克斯·布斯,一个狂热的南部联盟支持者得到消息:林肯将出席观看那一晚在福德剧院上演的一出戏剧。那天当班的保镖是华盛顿警署的约翰·艾弗·帕克警官。他本来应该全程守在总统的包厢门口,结果他居然溜溜达达去看了看表演,然后跑到附近的一间酒吧喝酒去了!由于帕克的玩忽职守,林肯,就如同一个平民一样,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就在晚上十点多,布斯找到了林肯所在的包厢,遛了进去,一枪射进了正坐着看戏的总统的后脑。第二天早晨,林肯去世了。经过这场血的教训,总统的安保情况依然不尽如人意。在内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美国陆军部派出了士兵保护白宫。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华盛顿警署也会派出警力帮忙维护秩序和疏散人群。但是在这一时期,被派到总统身边执行保卫任务的警官由林肯在位时期的四个减少到三个。这些警官的唯一使命就是保卫白宫,可是,他们并没有为此受过任何的专门训练。于是,1881年7月2日,清晨的华盛顿,在巴尔的摩和波多马克河火车站,詹姆斯·加菲尔德总统就在无人保护的情况下走进了一间候车室。查尔斯·杰·古提奥从人群中冲出来,先是射中了总统的手臂,而后又在总统的背后留下了致命的一击。被捕后,古提奥表示他这样做完全是因为对总统拒绝了他提出的出任美国驻欧洲领事的提案一事怀恨在心,所以才伺机报复。电话的发明者,著名发明家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尝试运用他发明的一种仪器,感应电子探测仪,来找到总统背部的子弹。但是由于这个仪器还在试验阶段,尝试失败了,更不幸的是其他的探测方法也都没能成功。在1881年9月19日,加菲总统因伤重不治身亡。就在这场震惊全国的暗杀发生之后,对于接任总统切斯特·亚瑟的保护措施仍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进,对于加强总统的安保力度还是存在阻力。这都是由于一个问题存在,它持续了多年,依旧困扰着人们:如何在全面保护国家领导人安全的同时又能保证他们还能够亲近大众呢?事实上,在加菲暗杀事件后,《纽约论坛报》发表了一篇声明,就是关于反对增强总统安保力度的。这篇报道称,美国不希望他的总统成为“办公室的奴隶,规章和束缚的囚徒”。这股存在于政治公开化和领袖安全度之间的张力让人们想起当初对“白宫”的构想。就像皮埃尔·朗方最初提出并已得到乔治·华盛顿总统批准的那样,就是要让白宫成为一个“总统专属之地”。这个设想中的白宫比我们现在看到的白宫要大五倍。以托马斯·杰弗逊为首的共和党指斥联邦党的这项提案背离了民主。批评家们谴责这种朝臣和卫兵簇拥着总统的做法是英国君主制的表现。为打破僵局,杰弗逊向华盛顿总统提议,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总统府的建造方案。华盛顿赞成这个建议,并最终采用了建筑设詹姆斯·霍本的设计。总统府于1792年10月13日奠基,并于1797年被粉刷为白色,人们从此便称之为“白宫”。鉴于开放性与安全性之间的突出矛盾,特勤局只是在后来才想到要把保护总统纳入其职责范围的做法也就不足为奇了。1865年7月15日,刚成立的特勤局是财政部的一个下属部门,其职责是追捕假币制造者。当时的美国,每个州都有自己的货币,分别由一千六百个银行印制。流通中的货币有三分之一都是伪造的。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林肯生前最后一次职权行为就是批准了成立特勤局的法案。第一任处长是美西战争的老兵威廉·P.伍德,他是当时的战争部长埃德温·斯坦顿的朋友,同时也是老国会监狱的典狱长。特勤局的第一个追捕目标是威廉·E. 布罗克韦。他伪造的千元面值国库券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连财政部都赎买了他的七十五张假券。伍德亲自出马,一直追踪到布罗克韦化名隐居的纽约,并把这位“假币之王”送进了监狱。到1867年,特勤局基本上已经成功地把假币猖獗的势头打下去了,同时他们也收获了了来自媒体的赞誉。

后记

约翰·威尔克斯·布斯杀害了林肯总统后潜逃了12天,在此期间,联邦军队一直在对其进行追捕。1865年4月26日,他被联邦军队击毙。他的4名同谋者,包括一名女性,被判处绞刑。查尔斯·古提奥,这位于1881年7月2日枪杀了新上任的詹姆斯·加菲尔德总统的凶手,于1882年6月30日被绞死。里昂·乔尔戈什,一名工人,他因枪杀威廉·麦金利总统,最终于1901年9月6日被执行电刑。“我杀总统是因为他是好人的敌人。那些善良的工人都是好人,”他在死前说,“我并不后悔我所做的一切。”奥斯卡·柯拉索,这个企图枪杀杜鲁门总统的波多黎各民族主义者,于1951年3月被定为犯有一级谋杀罪,并被判处死刑。1952年,在行刑前几周,杜鲁门将他的死刑改为终身监禁。他说,他不希望给波多黎各民族主义者增加一名殉道者。1979年,卡特总统赦免了柯拉索,他以英雄身份回到波多黎各,于1994年去世。1964年,沃伦委员会确认了FBI关于李·哈维·奥斯瓦尔德独身一人枪杀肯尼迪总统的取证信息。在杀害肯尼迪两天后,奥斯瓦尔德在移交给警方时被杰克·卢比枪杀。西尔汉·B.西尔汉因于1969年4月17日杀害罗伯特·F.肯尼迪,被判在毒气室中处死。在1972年加州最高法院取消了1972年前所有死刑后,他的死刑被改判为终身监禁。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人类社会结构中最顶层人物的生活细节,在历史各个时代一直为各阶层市民所津津乐道,当今也不例外。罗纳德•科斯勒作为《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选择总统的秘闻这一点来满足大众的窥视欲,无疑是聪明绝顶的。   ——《中国图书商报•中国阅读周刊》主编 张维特 《火线特工》是第一部以总统暗杀内幕为题材的纪实性作品,只有科斯勒这样的资深记者才能让当事人娓娓道来,还原那些鲜活和真实的细节。作为本书的主角,美国总统、白宫、特勤局特工都在科斯勒的笔下脱去神秘的外衣,读者可以在100余名火线特工的现身说法下深入白宫西厢,了解这里曾经发生过而又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比虚构作品更加充满戏剧性。   ——《新周刊》主任编辑 胡尧熙 奥巴马能活到现在真是个奇迹!   ——奥巴马现任贴身保镖


编辑推荐

《火线特工谁将刺杀奥巴马》:《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星级推荐100多名白宫保镖现身说法全球政史秘闻爱好者疯狂热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火线特工谁将刺杀奥巴马 PDF格式下载



关于美国特工的解密,描述了许多总统不为人知的秘密,值得一看


讲美国特工的事情,说防御不足,可能让歹徒有刺杀总统的机会。


人人都爱谈八卦。稗官野史,常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火线特工——谁将刺杀奥巴马》一书及其在美国市场上引起的反响,告诉我们,这种习惯是不分国界的。 这本书的作者罗纳德?科斯勒曾出版过多部FBI、CIA、白宫、美国总统等为主角的政治秘闻著作(均成为畅销书),这有赖于他常年充当美国多家全国性大报调查记者的经历,以及人脉积累,还原了美国政治生活中“人”的元素。包括眼下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这本《火线特工——谁将刺杀奥巴马》,就生动的刻画了林肯之后多任美国总统及其家人、幕僚的秘闻逸事,解构了许多政治人物光鲜的公众形象。小布什被世界媒体公认为粗鲁的当代牛仔,但在与普通特工等相处时,没有架子、和善幽默;反过来,曾在《亲历历史》中表达对白宫工作人员的感谢之情的希拉里,却一致被离任特工们视为“悍妇”——“出现在镜头前时,她举止得体,光芒四射;但是当她离开了聚光灯,她就像换了一个人……易怒又爱挖苦人,对员工十分严厉。她经常对他们(工作人员)大喊大叫而且常常抱怨。” 与希拉里类似,得到公众好评却有着低劣的私下印象的前总统典型,还包括吉米?卡特。这位以软弱而著称、离任后积极参加国际和平事业的美国老头,善于作秀,包括在媒体和公众面前,自己拎着一个空箱子(以示亲民)去机场,但在没有记者镜头的场合里,总是作出一副倨傲的样子,丝毫不搭理普通工作人员,甚至“诬陷”特工偷吃他的食物,离...任时还将白宫的家具都推翻在地上……书中还介绍了约翰?F.肯尼迪、林登?贝恩斯?约翰逊等美国前任政要是如何利用特勤局特工的贴身保护,肆意寻欢作乐等八卦故事。可能会有人问,政治人物的私事、细节、真实人品真的那么重要吗?值得老百姓去瞩目吗?罗纳德?科斯勒在这本书第五章意味深长的回答了这样的问题,他指出,很少有人能理解“美国总统”这个名号给一个独立的人带来的压力,以及政治权利对人的腐蚀能力。担任美国总统可以拥有的权力与资源似乎是没有边界的,罗纳德?科斯勒引述肯尼迪一位幕僚的话说,“白宫就是一个考验品格的炼丹炉……它也许会激发出人新的美好品质,也许会摧毁人原有的品质。很少有人能坚守他当选前的道德原则……就算他是一个心智鉴定的人,当他成为总统,如何能既保持自我又要表现谦逊仍然是一个难题。他该怎么对待自己作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政权掌舵人的满足感?他该怎么对待帝王式的待遇所带来的优越感?”罗纳德?科斯勒说,除非一位总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大的道德力量,否则沉重的压力和接踵而来的阿谀奉承最终会给这位领导人,甚至这个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出于这些原因,选民有权利知道他们的领袖的真相。罗纳德?科斯勒也在这本书中,列出了与肯尼迪、约翰逊、希拉里等人形成鲜明对比的“道德君子”——贴身保护的特工们说出了他们欣赏的政治领袖:平易近人的里根、老布什、奥巴马(及其副职拜登)等。后者们似乎更清楚四年制总统的含义,能区分个人、职位、权力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聚光灯之外仍然秉持一贯的行事作风。看到这里,你不能不佩服罗纳德?科斯勒,稗官野史也可以用来传递价值观,而非我们这边更常见的,仅仅在于炫耀权势、财富和声色犬马。好了,接下来来看“刺杀”及如何预防这个话题。前边已经提到,美国总统的权势似乎无边,但却不能调配、部署专司政要(主要是总统及其家属)保护的特勤局。无论谁是美国总统,如果要调集更多人手、加大更多拨款给特勤局,继而实现严密保护,要经过繁冗的国会程序,况且美国政府有关部门还未必配合——书中提到,9.11之后,特勤局拨款一度增加,但随后却因为被调换了主管部门,而事实上被削弱了资金和人力投入,不得不靠鼓励特工加班来维持覆盖面越来越大的对象保护。并且,美国总统是没有权力去干预特勤局的具体工作,选拔喜欢的特工为自己服务,或者让关系户进入特勤序列。这也就是说,在一个民主的国度和社会,政治领袖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完全实现君王权力,即便这个国度曾经遭遇过多起“成功的”暗杀。我们之前看到的一些特种部队或特型保镖故事,总是千方百计的营造和渲染“大内高手”的形象。但通过《火线特工——谁将刺杀奥巴马》一书,却不难发现,保护美国政要的特勤局,不仅装备落伍,而且训练也很一般,还常常不得不因为政要出席场所的特殊性(如群众集会,人数庞大)而放松、放弃安全检查。特勤局特工最头疼的则在于,无论是总统副总统,以及总统候选人,都特别喜欢直接走到未经检查的民众面前,径自交谈、握手乃至拥抱。美国政要当然很清楚被人刺杀的危险性,但更明白的是讨好选民才是第一要务,为了达成目的也就在所不惜。你可以批评这是危险的作秀游戏,却无法否认,那种将政治领导人牢牢封闭在“城堡”、“宫殿”,靠卫兵和朝臣将其隔离,出行之前要进行场景布局、对象选定(俨然是演出剧场)的做法,看似保护了“个体”的安全,却对于保持政权的安全没有好处。 阅读更多 ›


  如果你要是想揭开史上美国总统被暗杀谜团,看看特工们如何舍生忘死像007一样的传奇,或者想知道奥巴马上台后国际政治舞台大变动可能引发的极端政治暗杀行动,那你可能要失望了;如果你是跟我一样看报纸杂志一般先看娱乐版对明星名人八卦绯闻一类兴趣浓厚的(我觉得八卦比那些专访、面对面作秀节目更能反映他们真实的一面),那你很可能会喜欢这本书《火线特工——谁会刺杀奥巴马》。作者写了一些美国总统保安方面的历史和发展过程,但是显然主题不在此,重点是作者从100位特勤局总统保镖口中挖出来的那些总统秘闻八卦,从中你会看到一个个与你在电视新闻报纸头条上看到的完全不同的总统们。不要看标题中那些火爆刺激悬疑的字眼:刺杀、火线,基本关系不大,那只是广告。特勤局最精彩的一场枪战发生在两个枪手刺杀杜鲁门事件中,激战40秒,双方一共开了27枪,枪手一死一伤,特工与警卫一死三伤,轮精彩程度跟电影上的场面没法比的。
  
  喜欢搞明星的肯尼迪,他和大众情人玛丽莲.梦露的风流韵事让多少男人羡慕,在保镖眼里他就是个“不计后果的色狼”;
  林登.约翰逊是个“粗鲁下流的酒鬼”,他不仅经常公开场合赤身裸体展露他的“小公牛”的粗鲁,而且不论何时何地是个连母猪都不放过的性瘾者;
  卡特特虚伪,特喜欢弄虚作假,特冷漠无情,特爱什么闲事都插手、人缘特差劲口碑更特差劲的家伙,真的是卡特二;
  因“水门事件”事件(这是比较经典的门之一了)下台的•尼克松不爱搭理人、不近人情,很在意别人怎么评论他,被称为最奇怪的总统,但他的《领袖们》一书我还是很推崇的;
  福特总统和正派但是很吝啬,连保镖打包宴会的剩菜都要算钱;
  克林顿来“温”斯基,希拉里狠“克”(读kei尅)林顿;
  
  里根是的三流的演员,二流的总统,一流的好人。因为保镖评价里根是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总统,他会向记得全队每个人的姓名,给他们的家人寄礼物,和每个人像朋友一样聊天,乘坐总统一号专机回到驾驶舱向飞行员致谢,从来不责骂下属,虽然他的政绩并不怎么样,但是碰到刺杀者保镖们可以为他挡子弹,这里面一定有人格魅力的作用,要是换了卡特或约翰逊我想保镖们可能就要犹豫了,虽然这样可能会因为玩忽职守而受处罚,但换作是我也不愿用自己的命去保护一个混蛋。
  
  老布什夫妇待人宽厚仁慈,老布什甚至会和保镖半夜一起在厨房找吃的,布什夫人会询问保镖有没有衣物要给她一起洗,这可能连我们普通人都做不到。
  
  俗话说:仆人眼里无伟人。何况只是总统?与总统们和他的家人走得最近的对他们了解最深的“仆人”应该就是保镖们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就连总统们上厕所偷情时他们也得跟着,总统们的行踪瞒得了任何人也瞒不了保膘们。
  
  所以说得罪什么人也不要得罪自己的保镖和情人,保镖会把你的什么隐私都抖出来,而情人比如莱温斯基可能会拿出留有克林顿“遗物”的短裙来断送你的仕途生涯,所以小心保镖和情人!
  
  其实明星名人们本身跟普通人没有多大差别,是粉丝们一厢情愿的美化他们,拿完美主义的标准去要求他们,给明星名人头上套上迷人的光环,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性格脾气,有自己的优点缺点。要是摆在普通人身上没什么大不了的毛病,小气、不爱搭理人、爱管闲事、爆粗口、酗酒、好色……放到名人明星总统身上就是天大的怪癖、丑闻,觉得他们这不好那不好这不对那不对,其实是我们不对,是我们自己把总统不当人看,总统也只是做了总统这份工作而已,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只是一些机缘巧合让他们打了这份工,这样想你就能平等以平常心看待总统先生们了。


  美国特工大尺度爆料历任总统秘闻和世界顶级安保系统;   总统贴身保镖首次为世人还原一座活色生香的秘密白宫   《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星级推荐   100多名火线特工首度现身说法   全球政史秘闻爱好者疯狂热议   地球人都想知道的美国总统秘闻大爆料——   奥巴马天天都遭死亡威胁   肯尼迪和约翰逊都很色   老布什和里根很平易近人   尼克松和老婆分房睡   小气鬼卡特事无巨细啥都管   里根是爱爆粗口的朴实牛仔   克林顿爱迟到希拉里是悍妇


真恐怖,这到底是本什么书啊?是不是该归为情感类的啊?


这也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