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平原上的城市

(美)科马克·麦卡锡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4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作者:

(美)科马克·麦卡锡  

页数:

365  

字数:

243000  

译者:

李笃  

Tag标签:

无  

前言

  译者前言  科马克·麦卡锡生于1933年。20世纪50年代初于田纳西大学研习文学,60年代起专业从事文学特别是小说的创作。他早期的作品专注于对美国南方风土人情的摹写,作品被归入美国南方文学范畴。自70年代中期移居得克萨斯西部、美墨边境城市埃尔帕索后,即致力于对当地下层人民特别是西部牛仔生存与奋斗的描写。他数十年埋头耕耘、默默著述,终以《血色子午线》(1985)一书崭露头角,《天下骏马》一书的出版使他在流派纷呈、群星灿烂的美国文学界脱颖而出,成为一颗耀眼的文坛新星。而“边境三部曲”的全部出版,则更奠定了他作为当代美国西部文学大师的地位。他新近因《老无所依》(2005)、《路》(2006)等小说的出版,更赢得了“当代在世的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的盛誉。  《平原上的城市》(Cities of the Plain)和“边境三部曲”(The Border Trilogy)中的《天下骏马》(All the Pretty Horses)、《穿越》(The Crossing)是在情节上各自独立、在人物上互有联系、在精神上一以贯之的三部小说。从结构上讲,《平原上的城市》是“三部曲”的终结“乐章”,而在思想内容上讲,它又是全书的缩影。读过《天下骏马》和《穿越》的读者可以看到,《天下骏马》的主人公、少年牛仔约翰·格雷迪和《穿越》的主人公、少年牛仔比利·帕勒姆,作为经过生活历练、变得成熟了的青年,在这部《平原上的城市》中共同扮演了主角,继续了他们的探索,演绎出了又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而在另一面,由于《平原上的城市》的同名未发表电影剧本产生在十多年之前,所以实际上它又是“三部曲”藉以铺陈、推演和发展的蓝本。因而这本书更集中、更凝练地反映了作者在整部三部曲中所要表达的思想。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的上世纪50年代初。在《天下骏马》的浪漫历险中走过来的青年牛仔约翰·格雷迪和经历了《穿越》的比利·帕勒姆,现在生活、劳作在美国西南部靠近墨西哥的一个牧场里。离牧场不远,是美、墨的界河格兰德河。隔河相望的是美国的埃尔帕索和对岸墨西哥的华雷斯两座城市,即“平原上的城市”。小说的情节,特别是贯穿全书的约翰·格雷迪与一个年轻墨西哥妓女间的爱情悲剧便展开在这两座城市及其周遭的牧区和群山中。  在牧场牛仔们对华雷斯城一家妓院的造访中,约翰·格雷迪看上了年轻美丽的墨西哥妓女玛格达莱娜,却因拘谨和羞涩而与她失之交臂。随后,约翰·格雷迪一次次地穿过国界,在华雷斯到处不懈地寻找,终于在一个叫做“白湖”的妓院与他钟情的姑娘相会,并双双陷入热恋。爱情唤醒了诚实、执著的约翰·格雷迪对新生活的向往,少女的悲惨身世更激起了他救助爱人的信念。他不顾世俗的成见,不顾包括挚友比利在内的所有朋友的反对,决定娶多病的玛格达莱娜为妻。“白湖”妓院老板爱德华多不但是个阴狠毒辣的冷血恶棍,更把玛格达莱娜控制作自己泄欲的性奴。约翰·格雷迪在为情人赎身的努力遭到了必然的失败后,铤而走险,计划营救玛格达莱娜偷越国境,进入美国。不幸计谋败露,姑娘在即将进入美国时,在边界上惨遭杀害。对爱情、也对生活绝望了的约翰·格雷迪向爱德华多寻仇,在一场血腥的决斗中,杀死了仇敌,自己也因身受重伤而死,结束了他短暂而又历尽艰辛的一生。  如同所有优秀的小说一样,《平原上的城市》在上述故事情节的背景下,展开的是一幅内容更加丰富、幅面更加广阔的生活画卷。它既涵盖了20世纪中叶美国西部牧业经济和牧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集纳了作者对人生的意义、人与自然的依存、人与宗教关系的理性思索。在这里,作者向我们展现了牛仔们辛勤的劳动生活和在艰苦环境中互相关怀的兄弟情义,也展现了牧区中独身牛仔和城镇中妓女之间相依相存的独特人文生态景观。在这里既有围猎山狮、捕杀野狗的激烈场面,也有繁星低垂、篝火熊熊的静夜里对往事的娓娓述说。在故事发生的年代,由于现代大工业的发展,致使一度繁荣的西部放牧业渐趋衰落。而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推进,更迫使牛仔们放弃世代相沿的简朴生活方式,背井离乡,甚至跨越边境,到异国去寻找自己失去的“天堂”。历史的无情变迁、人与命运的抗争,使全书弥漫着失落、彷徨、悲怆的气氛。对整个时代变化的记录和抒写,更使小说具有史诗般的品格和气魄。  “在麦卡锡的作品中,大自然始终是伟大的存在(第一部前言)。”大自然雄浑、壮美、伟大,是人类劳作、生息的所在;而人类的劳作、生息恰恰又破坏、毁灭着大自然。人类在与严酷自然的斗争中、在改造自然中体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而又为大自然的风貌不再而惋惜。对大自然的描写,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赞美和依恋,对人与自然这对矛盾的思索,构成了小说《平原上的城市》的另一个主题。  本书的尾声因其在全书中相对独立的地位和寓意隐晦的特点,也许需要稍加说明。在这部长达30页、在情节上一直延伸到50年后(2002年)的尾声中,作者试图概括和归纳他在“三部曲”中的种种思索:约翰·格雷迪死后,比利离开了牧场,开始了浪迹天涯的流浪生活。2002年秋,78岁垂垂老矣的比利在公路边遇到了另一个流浪者--另一个比利。在两人的对话中,流浪者向比利讲述了他的梦境,以及梦中另一个旅人所做的梦。在现实与梦、现实与梦中梦、梦与梦中梦之间纠结难解的情景结构中,麦卡锡表达了他对人生、对现实与理想的哲理性思考,以及对作家与他所做的梦--他的作品--之间关系与责任的看法。评论家爱德温·阿诺德指出:这篇尾声如同麦卡锡其他小说的结论部分一样“空灵、玄奥而难以捉摸”。这就像是一幅抽象画,美是显然的,但却留下了巨大的理解与想象的空间。  作为西部文杰的麦卡锡,在写作上沿袭了经典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评论家们广泛地把“边境三部曲”这部巨著与霍桑、马克·吐温、福克纳、德莱塞和斯坦贝克等美国文学巨匠的著作相提并论;他在“三部曲”中所表达的某些精神、意象和观念,甚而被与远至荷马、莎士比亚、但丁,乃至《圣经》文学相对照。而以译者所见,麦卡锡在《平原上的城市》中所表现的艺术风格,也许更让人联想起海明威的作品。麦卡锡的叙事方式凝练含蓄,一如海明威:一切蔓枝杂叶、修饰词语都几乎被删除得一干二净;对事物的描写简洁、朴实,不事文饰和渲染;对情节和人物更是不稍加说明和交代,全赖读者通过对人物的活动和大量对话的反复阅读、进入情景、咀嚼品味,才能理解故事的内容和含义。这颇使人联想起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而《平原上的城市》里,苍穹之下,荒野之上,踽踽独行的牛仔这一文学意象,更使人联想起《老人与海》中茫茫大海里的老渔夫,天、地、人、海,广袤、深沉、肃穆、神秘,在在都使人产生一种对人生的艰辛短暂、对大自然浩渺永恒的近乎宗教式的感悟和崇敬。  “小说是叙述故事情节的语言艺术。”《平原上的城市》表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才能和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使用美国西南边境的语言,是本书的一大特色。这赋予小说浓郁的乡土风味和地方色彩。用当地墨西哥人所使用的边境西班牙语以及用英、西双语交杂写成的大段落对话,则不但表现了边境文化交融的特点,更常常恰当地反映了人物的特定关系和细微的心理活动。而大量使用的俚语、俗语、土语和“习惯错误”的句法和词法,更贴切而生动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牛仔的性格特征。由于麦卡锡对西部牛仔生活的观察积累和对其语言的深刻体会,他书中的对话语言不但完全口语化,而且准确、凝练、意蕴丰富。常常是一个词语,便鲜活地造成或幽默、或谐谑、或调侃、或尖刻、或辛辣的不同语感,而许多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朴素语言,更常包含着闪光的哲理,以及多层次的深刻含义。  这些语言上的特点,给读者阅读原著提供了巨大的艺术享受,也给译者在翻译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了把译文中的不足和缺憾降低到最低程度,译者作了力所能及的最大努力。在此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国内外朋友,特别是译者在犹他大学的朋友查理·梅恩(Charles Mayne)教授的帮助。为了保证对原书的理解,我和查理一起度过了许多个不眠之夜,对原文作了逐字逐句的讨论和推敲。没有他的帮助,《平原上的城市》的译文不可能达到现在忠实于原作的程度。  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朋友尚玉明教授。他不但是“边境三部曲”前两部的译者,更是整个“三部曲”中译版的发起和组织者。我在翻译《平原上的城市》的整个过程中都得到了他及时而有力的帮助。没有他的倡导、鼓励和支持,就不可能产生这部译作。  重庆出版社选择出版这部现实主义严肃文学作品,既体现了他们向中国读者介绍世界各流派优秀作品的不懈努力,更反映了他们在中国传承现实主义经典文学的使命感。这在当前娱乐、消闲和实用读物走俏的市场环境下,尤为可贵。作为译者、也作为读者,我为此向他们表示深切的感谢。  李笃  2010年8月于美国犹他州普罗沃市

内容概要

  伤痕累累的过往,绝望悲惨的爱,生死难料的未来,遥不可期的今生,这就是最后的牛仔!
  在牧场牛仔们对华雷斯城一家妓院的造访中,约翰·格雷迪看上了年轻美丽的墨西哥妓女玛格达莱娜,却因拘谨和羞涩而与她失之交臂。随后,约翰·格雷迪一次次地穿过国界,在华雷斯到处不懈地寻找,终于在一个叫做"白湖"的妓院与他钟情的姑娘相会,并双双陷入热恋。爱情唤醒了诚实、执著的约翰·格雷迪对新生活的向往,少女的悲惨身世更激起了他救助爱人的信念。他不顾世俗的成见,不顾包括挚友比利在内的所有朋友的反对,决定娶多病的玛格达莱娜为妻。"白湖"妓院老板爱德华多不但是个阴狠毒辣的冷血恶棍,更把玛格达莱娜控制做自己泄欲的性奴。约翰·格雷迪在为情人赎身的努力遭到了必然的失败后,铤而走险,计划营救玛格达莱娜偷越国境,进入美国。不幸计谋败露,姑娘在即将进入美国时,在边界上惨遭杀害。对爱情、也对生活绝望了的约翰·格雷迪向爱德华多寻仇,在一场血腥的决斗中,杀死了仇敌,自己也因身受重伤而死,结束了他短暂而又历尽艰辛的一生。

作者简介

  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美国小说家、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1933年7月出生于美国罗德岛。代表作有《血色子午线》、《边境三部曲》、《老无所依》、《路》等。《血色子午线》开启麦卡锡创作的转折点,在《纽约时报》评选的"过去25年美国最佳小说"中名列第三。《边境三部曲》引起图书界轰动,荣膺美国国家图书奖和国家书评奖。《老无所依》改编为同名电影,力夺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四项重量级奖项。《路》荣获2007年普利策最佳小说奖,据其改编的电影《末日危途》引起极大轰动。这些均奠定了麦卡锡的大师地位,令其由此获誉"当代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海明威与福克纳唯一的继承者"。

书籍目录

流浪汉若有所思地微笑着,好像是沉浸在了自己遥远的回忆之中。“这些梦也反映了人间的生活,”他说,“人们醒来,心里还记得梦里的零星事件,但梦的整个情节却很难记得起了。然而,梦的故事情节才是梦的灵魂,而梦中发生的零星事件则是前后可以变化的。另一方面,在我们醒着的世界里,各种事件一旦发生就发生了,它们是由情节这条轴线贯穿起来的。是人来把这些事件编成故事的。世上每一个人都是他自己的故事的咏唱者。人就是这样与世界联系纠缠在一起的。因此,人从他的梦中醒过来,既是一种失落,也是一种解脱。好了,那时候我本来也该醒过来了,就在我快醒过来,那个睡在石头上的旅行者即将消失的时候,我忽然觉得有些舍不得与他分手,所以便喊住了他……”

章节摘录

  那人打量着渐渐亮起来的天,说道:“我觉得我活了半辈子的时候,把以前走过的路、去过的地方都描在了一张地图上,仔细研究了好久,想从中看出点名堂来。因为我想,如果我能看出什么名堂,能辨别出它的形状,那我大概就能明白我下一步怎么走、知道我的路在哪里,能看清楚我的后半辈子了。”  “那你看出了点什么呢?”  “跟我原先想的不一样。”  “你怎么知道那时候你已经活了一半了呢?”  “那时候我做了一个梦,所以知道,才画了那张图。”  “是什么样儿的呢?”  “你说那张图?”  “是。”  “挺有意思,看上去可以是好几种不同的东西。可以有好多种不同的看法,真让人惊异。”  “你能记得所有你去过的地方?”  “噢,当然。难道你不能吗?”  “我不知道,好大一堆地方呢。也是,如果用心想,大概也能记得起来。得静下心来,仔细一个个好好地想想。”  “对,肯定。我就是这个办法。想起一个就引出另一个。我们走过的路是永不会忘却的,无论如何也不会。”  “你那图像什么东西呢?我是说你画的图。”  “初看上去像个人脸,可掉过来从另一头看了看,再掉转回来看,那人脸却不见了。以后再也找不着了。”  “怎么回事儿呢?”  “我也不知道。”  “你是看见了人脸,还是你想着你看见了?”  那人笑了,他说:“这是什么问法啊?这有什么区别吗?”  “说不清,我觉得还是应该有点区别吧!”  “我也这么觉得,可是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反正,该是不像真正的人脸。”  “对,不像。只是有那么点儿意思,可能像是勾勒了几笔的侧影,或是素描之类的一样。”  “对。”  “无论如何,一个人是很难完全站在自己的想法和意念之外,只看到事物本来的面貌的。”  “我倒觉得,你面前是什么,你看见的就是什么。”  “是吗?我不这么想。”  “你那时做了个什么梦呢?”  “那个梦嘛……”那人迟疑着。  “你要不愿讲,就别讲了。”  “你怎么知道我不愿讲?”  “你本来就没必要告诉我任何东西嘛。”  “也是。是这样的,我梦见有一个人,在山里走着。走着走着,走到了一个以前朝圣香客们休息的地方……”  “这是你的梦吗?”  “对呀。”  “好,往下讲吧。”  “好的。他到了一个以前朝圣的香客们常去休息的地方……”  “看来,你以前已讲过这个梦的。”  “没错。”  “往下讲。”  “这都是以前的事了。那旅行者到了山里高处的一个山口,那儿有一块像桌子一样的大石头。这石头年代很久远了,大概当初天地初创的时候,从山顶上大岩石上剥离崩塌下来,从此就躺在这个山口当间了。石块的一面朝天,经着风吹雨打,酷日暴晒。后来,在这岩石上还杀了不少人来祭天,石桌上血迹斑斑。天长日久,颈血里的铁质,把石头都染黑了。石面上还有剑砍斧剁留下的痕迹,一切都历历在目,生动地提醒着当年的杀戮。”  “世上真有这种地方吗?”  “不知道。该有的,该有这种地方。不过我说的这个不是,这是我梦里的一个地方。”  “继续讲。”  “那个人在暮色四合的时候走到了这里,周围的群山正渐渐黑下来,吹过山口的冷风也随着夜色的降临,变得愈加寒冷。那旅行者卸下身上的包袱,坐下稍事休息。他摘下帽子,让脑门凉快凉快。一回眼他瞥见了那块竖在地当间的大祭石,也看见了上面斑斑的血迹,看来山间几千年来的风吹雨淋也没能把它们洗刷干净。那人还是决定就在这儿过夜。这可是个大胆鲁莽的决定!世人常常做出这样的鲁莽冒险的举动,而不知上帝一直是多么苦心地在庇护着他们,免受世间的灾祸和不幸。”  “这个旅行者是谁?”  “我不知道。”  “不是你吗?”  “我想不是。可是,谁知道呢?大白天我们还弄不清自己是谁哩,何况是在睡梦里。”  “要是我的话,我想我会知道的。”  “也许吧。可是,你难道没有在梦里见过以前从来没见过的人吗?”  “倒也是,真见过。”  “那他们是谁呢?”  “我不知道,就是梦中人吧。”  “你认为他们都是你心里想出来的,在你梦里造出来的,对吧?”  “我想是的,对。”  “你醒着的时候也能这样吗?”  比利两手抱着膝头,说:“不能,我觉得不能。”  “是的,你不能。我总认为,无论梦里面的你,或者梦外面的你,都只是你情愿看到的自己的一部分。我猜想,每个人都比他自己所认为的要更复杂。”  “说下去。”  “就这样,这个旅行者也就是这么个人。他把包袱放下来,便打量着四下愈来愈暗的景色。这山口光秃秃的,只有壁立的山岩和散乱的砾石。他心里想,总得睡得高一点,以免夜里万一有蛇爬过来。于是他走近那个大祭石,他把手搭了上去时,先是迟疑了一下,但也仅仅一会儿,接着他便把毯子铺开在石桌上,并用几块石头压在两头,以免脱靴子时,风把毯子吹跑。”  “他知道那是块干什么的石头吗?”  “不知道。”  “那谁知道呢?”  “那个做梦的人知道。”  “就是你喽?”  “对。”  “这样的话,我觉得你和他就一定是两个不同的人了。”  “为什么?”  “因为你们俩要是同一个人的话,一个人知道的事,另一个人当然就也该知道了。”  “就像在人世间那样?”  “对。”  “可这不是在人世间,这是个梦啊!在人世间根本就不会发生这样的问题。”  “继续说下去吧。”  “那旅行者开始脱靴子。脱了靴子,便爬到那块岩石上,用毯子裹着身子,定了定神,准备在那块冰凉而又可怕的石头上入睡。”  “但愿别出什么事!”  “是,可他倒睡着了。”  “他在你的梦里睡着了?”  “对。”  “你怎么知道他睡着了?”  “我看见他在睡呀!”  “他做梦了吗?”  那人盯着自己的鞋,坐着不说话。他把交叉的两条腿分开,又换了个样子交叉在一起,才说:“哦,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夜里他梦见了一些事情,但有些情况说不清楚。比方说,他梦中事情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就没法弄清。”  “为什么?”  “我的这个梦是在某一夜做的,在梦里,那个旅行者出现了,但这又是在哪一夜呢?那个旅行者是在自己生活的哪一天跑到那张石床上去过夜的呢?他在那里睡了一觉,后来他又遇到了些事情--这我一会儿再说。这都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呢?你明白这里的问题了吧?就是说,这些后来的事情都不过是那个旅行者的梦,而这个行人自己的真实性还不确定呢!一个虚拟的人所做的虚幻梦境,怎么能够捉摸呢?而且,对他来说,什么是睡着,什么又是醒着呢?说到底,他怎么能会有一夜呢?凡事都必须有一个立足的基础,就像每一个灵魂都需寄存在一具肉体中。一个梦境又套着另一个梦境,这就比人能理解的复杂多了。”  “一个梦中的梦恐怕就不再是梦了。”  “但你必须承认仍然有这种可能的。”  “这简直是太玄奥了!”  “什么意思?”  “你问什么是'玄奥'?”  “对。”  “嗯,我想,'玄奥'就是你相信某些说不清、把握不住的东西。”比利说。  “就譬如明天,或者昨天?”  “昨天已经过去,明天就要来到,这都是实实在在的。我指的是像你梦中的人所做的梦那样的东西。”  “也许是吧。不过无论怎么说,这个人的梦就是他自己的梦,跟我的梦完全是两码事。在我的梦里,那个人就是躺在那块石头上,在睡觉。”  “可你仍然可以炮制他的梦。”  “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是可能的。你很快就会看到的。”  “这就像你在地图上画出的生活轨迹一样。”  “怎么说?”  “它不过是一张图画,并不是你真正的生活。一张图画就是一张图画,并没多少深意。”  “说得好!可你的真正的生活又是什么呢?你能看见它吗?生活一出现,马上就开始消失,一点一点地,一直消失到再也没有什么东西。你仔细看看这个世界,在什么时刻,你看见的东西转变成了你记忆中的东西了呢?这两者又如何区分呢?这种区分你既不能拿在手里让人看,又不能标在地图上,也不能表现在你画的图形里。而我们又只能如此而已。”  “你还没说你的那个轨迹图到底有什么用处。”  那人用食指轻轻弹着下唇,又瞧了瞧比利说:“是,我们过一会儿再说这个。现在我只能说,我那时一直在寻找一种办法,能够把经历过的生活和图形联系起来。这种办法当然不是很可靠,但在一定条件下,过去的生活和未来的生活间总该有某种联系,或者相通的地方。如果情形的确是这样的话,那么我描绘出的图形应该能多少为我指出方向,而未来生活中出现的事,就应该在这个方向上了。你说一个人的生活不可能用图画或形象表现出来,这可能是我们两人所指不同。一张图画总是力图用自己的形态和语言来捕捉、固定和反映外在事物和意象。另外,我们的图画与时间毫无关系。它本身没有反映秒、分、时等时刻的能力,既不能反映过去的时刻,也不能反映未来的时刻。但是,这图形与它所追踪的生活轨迹,却在一个人生命的最后时刻交汇在了一起。”  “这么说来,我虽然说对了,道理却还是不对的。”  “我们还是回头说那个做梦的人和他的梦吧!”  “好,说吧!”  “你也许会说,那个旅行者醒来了,后来发生的事情根本不是他的梦。但我觉得还是把它们当做梦更恰当些,因为如果这些事情不是梦的话,那他根本就不会再醒来了,这你后面就会知道的。”  “说下去。”  “我自己的梦是另一回事儿了。我梦里的旅行者正在做一个噩梦,我是不是该叫醒他?你瞧,他做的梦并不完全属于他自己。如果我要是取消他的存在的话,他的梦当然也就完全消失了。现在你看出问题了吧?”  “嗯,我觉得我慢慢看出一些了。”  “对。这个旅行者有他自己的生活,有他生活的目标。要是他没有在梦中出现的话,那么这个梦也就完全谈不到他了,这个梦也就是另一个样儿了。你也许要说,他并没有真实存在,因而就不会有什么经历或生活了。但我认为,无论他是什么人,是从哪儿来的,只要他出现,就必定有其经历,有其生活。而且,他的经历和生活的基础是与你的、我的一样的,因为人的存在本身以及人的一切,都完全是由他的具体的生活来确定的。这天夜里我们得以目睹这旅行者的一段经历,这使我们意识到,所有获得的知识、所有你认知的事实,都是有代价的。因为对每个事件的认知一旦发生,就同时排除了以其他方式认知的可能性。对我们来说,不管我们对这旅行者的生活知道多少,不管他的生活是由什么内容构成的,我们所看到的他的生活也就是在当晚这个具体的时刻、这个具体的地点,所集中地显现了出来的。你说对吗?”  “继续讲。”  “于是,他静下心来睡着了。那夜,山里来了暴风雨。天上霹雳闪电,狂风怒号。那人一夜没睡好,一次次的闪电照亮了他头顶黑暗里光秃峥嵘的山峰。就在一次炫目的闪电中,他惊异地看见一队人马正从岩石嶙峋的峡谷中走了下来。他们在雨中举着火把,一边走,一边唱着低沉的圣歌。他从石床上欠起身,想看得清楚些,但仍只能看见他们的头和肩在火把的闪亮中拥挤、攒动。他们穿着各色各样的衣服,头戴鸟毛和猫皮做的帽子,还有土拨鼠皮的帽子,脖子上戴着珠子、彩石和贝壳串成的项链,围着像是细麻织成的披巾。借着雨中嘶嘶冒烟的火把,他看见他们还抬着一顶轿子或是棺材架。接着,他听见了山谷间回响着的悠扬笛声和低沉缓慢的鼓点。  “当他们走到路上来的时候,他看清楚了。在队伍最前面是一个男人,戴着一具海龟壳雕成的面具,上面镶满了玛瑙和碧玉。他手中握着一根权杖,权杖的顶上雕着他自己的雕像,雕像的手里也握着一根小小的权杖,而这个小小权杖上面大概想来也是一个更小的他自己的雕像。  “一个鼓手跟在这人身后,用硬木球拴在木棍上做成的连枷一样的鼓槌,敲打着一面用腌制过的兽皮蒙在木架子上做成的鼓。他用上扬的手法敲击着,那鼓便发出一种低沉的回声。每敲一下,他便弯下头仔细谛听,像正在给鼓校音一样。  “鼓手后面的一个人佩着一把衬在皮垫上、套在剑鞘里的剑。在这鼓手后面是几个举着火把的人,再后面则是抬着轿子或尸床的人们。我们的旅行者看不清被抬着的人是活着还是死的,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一队送葬的人,正在雨夜里从山中经过。在队伍的最后面,是一个背着笛子的乐手。他的笛子是用竹管做成的,笛身用铜丝箍着,缀着缨穗。他变更笛子的长度,可以奏出三个音符,吹出的笛声在漆黑的夜空里徘徊,凝重地压在人们的心头。”  “一共有多少人?”  “我想有八个吧。”  “好,讲下去。”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堪与福克纳、马克吐温、麦尔维尔媲美的美国当代小说家。  ——当代美国著名桂冠诗人,2008年普利策诗歌奖得主罗伯特·哈斯  庄重崇高……麦卡锡创作了一部比任何单本书都更伟大更深刻的富有想象力的作品。这样的作家堪与诸神角力。  ——《华盛顿邮报·书评》  近年来销量飙升的少数小说之一,任何作家都会引以为傲的作品。  ——《费城问询报》


编辑推荐

  《出版人周刊》畅销书排行榜十一周榜首  当代在世的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  诺贝尔文学奖热门获奖人选  美国笔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麦卡锡作品  小说既涵盖了二十世纪中叶美国西部牧业经济和牧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集纳了作者对人生的意义、人与自然的依存、人与宗教关系的理性思索。在这里,作者向我们展现了牛仔们辛勤的劳动生活和在艰苦环境中互相关怀的兄弟情义,也展现了牧区中独身牛仔和城镇中妓女之间相依相存的独特人文生态景观。在这里既有围猎山狮、捕杀野狗的激烈场面,也有繁星低垂、篝火熊熊的静夜里对往事的娓娓诉说。在故事发生的年代,由于现代大工业的发展,致使一度繁荣的西部放牧业渐趋衰落。而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推进,更迫使牛仔们放弃世代相沿的简朴生活方式,背井离乡,甚至跨越边境,到异国去寻找自己失去的“天堂”。历史的无情变迁、人与命运的抗争,使《麦卡锡作品·边境三部曲:平原上的城市》弥漫着失落、彷徨、悲怆的气氛。对整个时代变化的记录和抒写,更使小说具有史诗般的品格和气魄。  同名英文原版书火热销售中:Cities of the Plain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平原上的城市 PDF格式下载



麦卡锡著名的边境三部曲之一,西部的悲剧,西部的励志,西部的风土人情。


一直以为只是个爱情故事,买了看了才知道是个牛仔故事……简介坑人吖!


伟大的美国小说家。


被评论巨擘布鲁姆称为美国当代四大一流小说家之一


在收麦卡锡的套装,很喜欢这个关注生与死的核心问题的作家。


买了两本他的书,非常深刻的故事。质量不错


很喜欢这套书,慢慢看,可惜买不全。


书的质量纸张都不错


重庆社的这一系列装帧喜欢,活动价还算实惠。


经典的边境三部曲!


冲着《老无所依》买的。


朋友说包装不错,纸张很好。文学性很强,文艺范必读之书。


书挺好,就适合自己预想的不太一样。。。


麦卡锡作品·边境三部曲:平原上的城市


三部曲为什么只有两部是精装?


看看小说,还没看。


边境三部曲


经典的著作,值得一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