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男根山

吴景娅 重庆
出版时间:

2011-7  

出版社:

重庆  

作者:

吴景娅  

页数:

313  

字数:

25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男根山”的实与虚  2009年的春天,我与一群朋友来到位于南重庆的綦江。这里以盛产农民版画和东溪美女著称,时常令人为之动容。那些田野工作者们的版画语言,一不小心就与当今世界艺术最先锋的东西撞了个正着;而东溪生生不息的美女与那里清澈的河水、石桥以及树冠盛大的黄葛树,都具有不可思议的、顽固的基因密码。但,我只不过与它们擦肩而过,更如一枚身不由己的石子,被上帝之手扔向了綦江永新的万亩梨花海洋之中。  那真是海洋。梨花从一座山向另一座山行进,谁也无法阻挡这白色的脚步,即便是遭遇沟壑,白色也不过顺势而下。春天的薄雾在山谷间弥漫、飘浮,让远处危险的悬崖也更像是审美意义上的优美线描。我被这大自然深厚的宽容感染,却不知它只是即将到来的一切朦胧的序曲而已--  夕阳西下,我站在了中峰镇一座破庙前的石柱子下。石柱子二三米高,直端端地向暮色的天空插去,令人惊愕。有人告诉我,它并不是普通的石柱子,而被当地人称作“桅子”,即一种男性生殖崇拜的图腾。  中峰镇地处渝黔交界的莽莽大山之中,山岩峭壁间,或呈U型蜿蜒的河道上,处处可见“桅子”们的身影。它们最早的该是远古(此字为:棘字下加人)人巢居、穴居此地时凿岩而刻的。千百年岁月摧残,仍历历在目。  据说,男性生殖崇拜始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时期。可以想见当时的女性是拽着怎样的一腔无奈,跟上时代脚步的,并激活母性天生的大气概,挥手向男性致敬的。而这样充满着远古女性情义的“男根山”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还有多少呢?我很好奇。  我身处的破庙位置极高,有一种被春风拎在半空中的奇迹。看到了翠竹弥漫的清溪河咫尺天涯般地在眼皮子下流动,让我对它“阴阳合”的图案一目了然却又不敢相信:老天,大自然真敢这样在光天化日之下肆无忌惮地交欢么?我内心隐秘之处被如此巨大的图案震撼与启动了,也被如此巨大的对抗与和谐所困惑与引诱。而耳边却一次次被山下载重货车爬山发出的吼叫声所干扰。这些大家伙们承载的将是去填埋当今人类欲壑的物质,物质总是大过承载,总把大家伙们压得气喘嘘嘘。于是,它们的吼叫往往尖厉,往往响遏行云,浸入我们的大脑、骨髓,渐渐被我们接纳甚至消化,我们也变成了大家伙,埋头,爬山涉水,忘了思维。  在到处晃动着“桅子”影子的中锋镇,我突然看到了存在于冥想世界中的那座“男根山”:它的神秘、不可一世以及摇摇欲坠。它会不会真的就存在呢?会在哪里?  我的探索,与大家伙无关,与难填的欲壑无关,不过是像担忧一颗星辰的命运一般来担忧漫无边际的问题,比如男人的消失和许多的消失。我渴望答案。  从2009年10月动笔到2011年春节前真正的完成,一直在苦与累、肯定与否定间挣扎。感谢住在天堂的父亲给了我勇气与信心,让我最终战胜了徘徊;  在此,还要衷心感谢在我写作与出版过程中给予我真诚帮助的出版界、评论界的老师和朋友们,我一一铭记在心,并化作向善的力量,继续前行。

内容概要

  重庆出版集团携手铁凝、王安忆、池莉、迟子建、赵玫、吴景娅等中国当代女性作家,
  打造中国当代女性作家爱情小说书系“月光之爱”。
  《男根山》中国当代女性作家爱情小说书系“月光之爱”首推作品,
  重述女人灵肉之魂、重解人类永恒之谜!
  本书以女主人公奕华的生活和情感经历为主要内容,通过她在家乡、在学校、在社会中接触到的男男女女:视为母亲的上官子丹老师、无耻而热烈的赵俐俐、过于聪明、强势的母亲、正气浩然、儒雅、体贴温柔的父亲、热恋她的马狂、酷似初恋情人的林一白等等,写出了作者对男女之间神秘关系的生命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生活、情感的感悟与沉思。

作者简介

  吴景娅,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有过教师、记者、媒体策划人,女性问题研究者、两性情感专栏作家等身份。自1984年发表处女小说起,已在国内外文学期刊上发表作品三百多万字。其散文随笔在国内很有影响,为西部实力散文作家。现为新女报传媒副总编辑、《健康人报》总编,已出版作品有《美人铺天盖地》、《与谁共赴结局》、《镜中》等等。曾获过中国散文界最高奖项———第四届全国冰心散文奖,国内散文大赛一等奖、重庆首届散文奖、中国西部三十年散文奖等重要奖项。

书籍目录

楔子:归
男根山
女人的天敌
月圆之夜
垭口
告密者
恐惧
丹巴
素荷
他的身体

背叛
奥涅金
旗袍
上邪
从遮蔽,到盛开
庄严而富有诗意地表达

章节摘录

  1、  奕华45岁那年对人说,我得弄出点动静。结果便是把自己的笔名改成了“男根”。她用该名发了一大堆小说,什么贱就写什么。但,一切反响平平。文坛上那些爱骂人的老人家都很忙碌,忙着走南闯北开研讨会或采风,场子都串不过来了,哪有时间来顾及一个有些黄色的笔名?网上倒有几个人骂上了几句,没人附和,也就偃旗息鼓了,接着便是无边的沉寂。  奕华有些愤愤然。前些年,她已成为国内活跃的畅销小说作家,还是某大学古典文学教授、硕导和博导。奕华的风光可想而知,她一直很感谢这个无庄严感的时代。  但仅仅几年后,她就有被抛弃的危机感,所以她渴望骂声。她对骂声的渴望,如此真实,远胜赞美。一切赞美在她看来,相当可疑,像逡巡在医院周围的“托儿”,尽干些伤天害理的勾当。奕华为赞美付出过的代价,让她至今耿耿于怀。  奕华想让“男根”彻底主宰自己,就把户口名也改成了它。因为人的破旧立新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死亡,彻底地消失,然后重新投胎;一种便是改名,虽虚伪,到底是让自己从形式上重新做人。  让奕华郁闷的是,改名时,竟没招致那位女民警的好奇或阻拦。那是个心不在焉的女人,这个时代到处都是这样心不在焉的女人。她行云流水般地在计算机表格上输入“男根”二字,淡淡地对奕华说:一个月后来取新户口。  取新户口那天,奕华穿了一条黑绸长裙,及踝,下摆阔大,像一朵倒放的、快开过气的黑色郁金香。头上用红丝线扎了高高的朝天独辫,化了个深不可测的烟熏妆,着黑色的夹趾沙滩拖鞋,十个脚趾甲涂成金色。那还只是四月天,气温却邪乎地直逼39度,眩目的金色在可怕地融化。她还在胸口前垂着一把匕首的首饰,刀尖直指心窝,令人发怵。  其实,在45岁之前,奕华的装扮一直趋于保守,也算优雅。她热爱灰色,虽然中性而平庸,有时还显出老气和沉闷,但她认定灰色是安全的。谁知,突然就来了一次革命,这种革命对于一个45岁的女人来说相当冒险。比如,她把黑色作为衣着的基本色,神秘之间,却透露出不可告人的目的;再比如烟熏妆,它本适合长得野性与叛逆的年轻女孩,化在奕华原本清秀的脸上,像是挂上了一张吓人的假面具。没有比这更绝望的事了。人们见着奕华都会暗自嘀咕:这女人怎么啦?打算摧毁自己吗?  是的,摧毁。  45岁像女人的分界线,雌激素开始下降,围绝经期。女人何去何从?当初因为一滴血,从无性别的孩童变成了女人。如今又将因一滴血,回到无性别之中去?  那会是万劫不复,还是轮回中的驿站,乃至尘埃落地呢?奕华困惑无比。  奕华想着,宁可摧毁一切,也不能就着平庸,心安理得地老去。她穿成这样,就是打算吓那女民警一跳,从而引起她对自己新名字的高度重视。结果,女民警“叭”的一声,把新户口本扔过来,倒吓了奕华一跳。那女人扭过头,眼神一飞,找隔栏的男民警聊天去了。  与45岁前“蓝奕华”这个名字的告别式,竟被女民警的不用心搞得草草收场。这哪像一场革命?  但,很奇怪,奕华的告别式不久就见到效益,“男根”这名字火起来了--文坛上的老人家组成敢死队向她冲锋,网上的骂声像盛夏的蛙噪。读者循着骂声,把她一本叫《男根山》的新作买了个精光。好多影视公司与她接触,想买小说的影视改编权……  好消息赶在暮春之前纷纷抵达。奕华想起妮儿河的洋槐树上,开始垂下花串了吧,像搁置到天荒地老的一串串鞭炮,哑了声,却仍兴致勃勃,白色的像经了岁月的老玉或变成寡淡的月牙色,绛紫的则有了阅人无数的风情。但它们只会开得更烂更贱,永世地贱。  奕华真要感谢这无庄严感的时代。虽然骨子里仍旧害怕,一遍一遍叫着自己:奕华。仿若叫魂,但已感到“男根”这个名字日益夸张与强悍,甚至,无法控制。它挣脱她的躯体、意志,满世界飞窜,浩浩荡荡的,像一些赶场子的演艺明星,变得相当轻佻……“男根”,突然让奕华厌恶,连同自己。  她选择离开,让“男根”暂离一片沸腾的沃土。她去了俄罗斯的彼得堡。  在彼得堡,和当地的文学同行搞了一个聚会。她发现,俄罗斯作家远不如而今许多中国作家那样享福,几乎是单干,惨淡经营着可能是世界名著的文学。奕华有些黯然。尤其见着一位小老鼠一般的男诗人,在会场里蹿来蹿去,一边送着自己凑钱出版的诗集,一边推销某种家用洁厕精,身上大概洒了半瓶香水,仍压不住一身狐臭。奕华可怜这男人的同时,竟对文学生出无尽的厌恶。  那天,还发生了一段插曲:主持人介绍奕华,直译,俄语的弹音弹出“男根”时,会场马上有了哗然,眼睛“唰”地全盯了过来,笑,憋住的那种。两三人发言后,一位红发的女士悄悄向奕华打手势,并起身向门,圆滚滚的屁股像吃饱食的海豹,“嗖”地挤过了门缝。  奕华寻去。门后是长长的厅廊,明暗不定。两边的墙上挂着前苏联芭蕾女皇乌兰诺娃各时期的照片。有一张的容颜已经很老了,鼻与唇间的皱纹如梦魇般幽深,仿若被岁月雕刻在石头上了,甚至听得见铁器击石的叮当声。但,她仍有一双肌肉发达的腿,像男人一样有力量。只有眼睛还是女人的,勇敢的妩媚。奕华想,人一老,竟是雌雄同体哩。  厅廊很长,全是乌兰诺娃,这个雌雄同体物真是无尽头啊。终于挨着了门,推开,竟是波光粼粼,原来是涅瓦河。红发女士坐在河边石凳上抽烟,用虚无缥缈的眼神看着奕华走向她。奇怪的抽烟姿势,让这个女人充满着悬念。  她们沿着河岸闲逛,用都不太好的英语说些令人似懂非懂的话题。  初夏,涅瓦河的黄昏已开始漫长,似乎要长得与白夜接壤。天上的颜色艳红。奕华想起这种红曾被一位美丽的女作家形容成天空种满了玫瑰。她不知这位美丽的女作家是怎样想出这个天才的比喻?可谁会上得了天去种这些玫瑰呢?那些传说中粗枝大叶的俄罗斯人吗?  俄罗斯人真让人奇怪啊:男人年轻时帅气逼人。奕华便见到克林姆林宫走出一队去换岗的士兵,修长的腿穿着马靴,咔-咔-咔,步伐有力而神气,表情庄严而神圣,像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让他们更性感无比。奕华不由得热血奔涌,私下里有着冲动,脸竟红了。而来到附近的亚历山大花园,见着几个俄罗斯老头坐在那里聊天,却大腹便便,从上到下的线条都是柔和圆润的,像慈祥的老奶奶;而俄罗斯的女人恰恰相反,姑娘时身段妖娆,摇曳多姿,很苗条柔弱。老了老了,腰圆膀粗,男人般地巨大。  他们--俄罗斯人,总在两性间神奇地转换。  红发女士的庞大也超乎奕华的想象,像个凶悍的动物傍在她的身边,与刚才那个小老鼠般的男人形成了雄雌概念上戏剧性的颠覆。奕华甚至担心,如果,她粗壮的手伸过去,会不会就捏碎那可怜巴巴的小东西?  红发女士突然顿了顿,把烟头摁在垃圾箱上,伸出食指,耸立,说,你怎么叫这么个名字?很需要这玩意儿?  红发女士的食指,简直称得上粗壮,立在那里,硬邦邦的,像乌兰诺娃强壮的大腿,脚尖一踮,插向舞蹈深处。奕华不敢看:红发女士的眼睛眯成了缝,一种意味在缝间的微光中徘徊,呼应红玫瑰般的天光。奕华猛地转过身,抓住河边栏杆,干呕了几声,却什么也没吐出来。  2、  奕华看见了什么?今生最不想看到的男根山。男根山很像奕华一生都放不下的十字架,背来背去,不知何时是个头。  她一直回避那座山以及叫南亘山的小城,从不在任何简历里提及。但所有的人都知道她来自哪里,使她失去了伪造另一种经历的机会。而当她干脆就改名为“男根”,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时候,却已没人有什么闲工夫来“八卦”她的身世了。  彻底远离和忘掉南亘山,曾被她当做一生最大的事业。她基本成功了,那里再没有她的亲人和朋友,那座小城也不会再流传她的故事。甚至,她完全改掉了南亘山人说话时老爱带出的“哦呜”--你问一个南亘山男人街上好玩吗?他肯定,便是一声“哦呜”;你问一个女人衣服好看吗?她说好,也是一声“哦呜”。“哦呜”,是南亘山人对事物的判断词,一针见血,言简意赅。这也是南亘山人与生俱来、难以磨灭的标志。这些人不管到什么地方,那地方有多遥远,因为一声顽固的“哦呜”,便可被人轻易地拎出他是个南亘山人来。  奕华却生生磨去了“哦呜”的印记,说了一口带点江浙口音的普通话。说话时,嘴角开展、上翘,让气流擦动牙齿往外轻送,婉转低回,像上世纪三十年代女演员说话的方式,有点造作,却造作得不惹人讨厌,横竖都是在背台词而已。很多人在电话中听不出她的年龄,更别想在千万人中把她这个有南亘山背景的人拎出来。是的,她算不得是南亘山人。就像有人曾调侃她,南亘山最多算是她的“养母”,可亲妈又在哪里呢?奕华成了身世糊涂的人。但再糊涂,南亘山也是她的上半生--  然而,她要的就是从自己的上半生中消失。很长的时间里,愈发老练的她,几乎做得天衣无缝了。却没想到身处异国,在离南亘山十万八千里远的地方,那座山却突然清晰地展现于她面前,丝毫毕现……  还有,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小镇,坐在朋友家的院子里,风“哐”、“哐”就来了,吹掉奕华为了参加派对戴着的麻质玫红礼帽。风让所有的人都噤了声。朋友的先生说,风叫“莎乐美”,刮来时像砍头。单日不吹,双日吹。  奕华陡然所动,想起了南亘山也有这样的怪风,每年初夏五月底来,像守信的燕子。它不是铺天盖地、声势浩大地来,而是嗖嗖地吹成了几股,呼呼飞窜着,像龙蛇漫天搅动。偶尔,也成一把把锋利的剑似的,逮谁劈谁,拦腰一斩。  风来,奕华就会死死盯住妮儿河中间的那座山。风中的它,像突然减肥了,瘦得不成样子,被吹得晃来晃去。奕华真怕咔嚓一声,山断了,死在她面前。  在法国南部,奕华想起那个叫南亘山的地方,胸口止不住地痛。小时候写作文,她老把南亘山写成男根山。妈妈见到,呼地就是一个耳光,打得她痛了几十年。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部在喧哗浮世间需静心阅读的书。景娅在繁复而曲折的情节中,讲述了一段被男性图腾缠绕的故事。那荡气回肠的隐秘与残酷,宿命般限定了人性的悲剧。小说展现了西部特有的自然山川和诡谲风情,以优美的文字穿越了行进在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人物。  ——作家、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赵玫  吴景娅的视角是独特的,她描述了个体生命在自我失控的境遇中所特有的孤独与茫然,并在两性关系的驳难中,进一步确证了人性残存的亮色。也许,一切都在衰朽,在崩败,但能够拯救人性的,正是人性内部升腾起来的这一丝微弱的光。  ——谢有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男根山》讲中国过去几十年、几代人的那些事儿,但是笔墨欲重故轻,读起来像是在听远在天边的灰色演义,却又真真切切贴近尘世。男根山的自然、人文景观独一无二,想象绝对大胆到位。《男根山》中的女人们是与“男根”相对立的个体,通过各种政治环境下各阶层的、各具背景的、各具个性的诸多女人,多视觉、多层面体现了女人性格中受“男根”引力作用的影响而与生俱来的天性弱点,解析独特、笔法亦男亦女、态度亦怜亦烦。时有很具悟性的点拨。然而点到为止,精彩大气。故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是真小说!无论是佐下午茶还是供论坛争吵都是上品。  ——德国波鸿鲁尔大学东亚学系中国语言文学部Ping Li-Marx


编辑推荐

  “情感教母”吴景娅唯美奉献!  一段被男性图腾缠绕的故事……  最深切的爱(异性爱,同性爱)都无法改变终极的孤独!  这些文字只应有两个读者:男人和女人!  当代女性主义文学巅峰代表作赵玫、谢有顺等鼎力推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男根山 PDF格式下载



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是秋雨绵绵的,所以情感上比较偏忧郁。读着这个故事你会觉得自己也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小时候的父亲,长大后的男友、老公,天性使然,想有人依赖,可往往会失望,在一次次的失望中,自己也变得强大起来。男人和女人,不变的命题,永恒的话题。


值得一看,文中从女性的视角来观看两性,剖析得相当深刻。


荡气回肠,迂回曲折,辗转缠绕,值得看


文艺美!~有基情喜欢


吴老师的新书肯定要支持。刚收到还没有来得及看,不过看了一下目录,已经觉得很吸引人了,期待。


真的是需要慢慢阅读的书,文字很稳的那种,有点点小华丽,点点伤感


我很喜欢,还没有读完,但是真的写的挺有内涵的。


内容很棒 虽然题目有点让人不好意思 不过书的内容真的很值得一看


帮同事买的一本书,收益挺大


这本书像北方的馒头有嚼头


读完后明白很多东西。赞一个啊。!!!


让人欲罢不能,就想一口气读完。


少有的另类题材,值得期待


是我不熟悉的世界,很吸引人


家乡的书,赞一个


纯洁,简单,富有内涵


居然落泪了,许久没有这样的冲动


语言很犀利,对内心的描写很到位,生动而深刻,不错


看完了重庆作家吴景娅的《男根山》。一个让人难以启齿的书名,却是满篇俯首即拾的唯美文字;一本需要夜深人静阅读的小说,我却在喧闹非凡的审批大厅将其囫囵吞入,不知作者会怎么想?可我却自认与其作品相对应。作者追寻的腐朽与高尚,卑劣与纯粹,两性关系的惊诧莫名与唏嘘回味,不也是一对矛盾体吗?


这是一部让女人了解自己的作品。


文笔很细腻,对景物的描写以及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让人容易理解那个年代的故事。


也是听人推荐,说书的文笔和内容都挺不错,买回来看真的是这样。


个人觉得龙头鸡尾了


这本书诠释的故事在我的感觉上悠远的很,不是古老的感觉,是离我的生存空间远。悲情。


一味求异,缺乏地气,断断续续的在看。


还可以一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