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纵深的形

朱尚熹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1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作者:

朱尚熹  

页数:

216  

前言

  雕塑有雕塑的语言,就像国画有国画的语言,油画有油画的语言一样。国画的语言是笔墨,而油画的语言是色彩,那雕塑的语言是什么?是形体与空间。雕塑与绘画的最大区别是可触摸的实体和真实可游历  的空间,而绘画不是,绘画的空间是虚拟的。从雕塑形体与空间的语言来讲,应该跨越抽象与具象的界限。但是由于我们的中国雕塑教学中,具象的写生课安排的比重较大,加上师资的主力主要是具象雕塑  教员,我们的学生会错误地认为雕塑语言就是人体的结构解剖。人体解剖不是雕塑系专有的,它是美术学院公共课之一,哪一个专业只要是学造型的都要学习人体解剖。作为美术学院的学生肯定要学好人体  解剖知识,但是作为雕塑专业的学生光有解剖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要解决雕塑语言的问题,掌握雕塑语言是雕塑专业学生整个五年学习任务的核心。在我的泥塑教学经历中基本不讲解剖,我的启发与分  析全部是从形体与空间角度出发的。作为雕塑教员,就要对学生进行形体与空间的启蒙,让他们具备使用雕塑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如果说思想、情感、世界观受到时代、社会、教育背景的影响不可教,  可是表达能力是可教的,即语言是可以教的,语言可教是因为语言的传承和积淀性。我们老师不教语言还教什么?我觉得教给学生的专业语言,锤炼和提高他们的专业表达能力是美术院校的最最根本的任  务之一,更是专业教员的根本任务。没有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如何面对社会?就像没有音乐语言能力的人要高歌,没有诗歌语言能力的人要抒情一样可笑。  雕塑的语言能力就是形的修养,这个在我们雕塑界已有论断,但是在这里我要增添点关于形的空间性的内容。不谈空间只谈形,还是没有接触到雕塑语言的本质,因为所有造型艺术都有形的问题,而雕塑  的实体形是在三维空间中存在的,是被三维性包裹和浸润着的。什么是雕塑的空间,罗丹与亨利·摩尔说得非常清楚,即形体的纵深距离就是雕塑的空间。罗丹还认为,深度(有时说厚度)体现雕塑的力  度。我们一般的雕塑欣赏和评判都在雕塑形的本身,雕塑表面的塑造。这件雕塑写意的啦,那件雕塑方的呀,他的雕塑用点做的啦,你的雕塑低点填起来的呀,我的雕塑有光影啦等等,解读的都是雕塑表面  的塑造。于是我们的同学以为就学这些。这些东西太表面,根本不是雕塑的本质,  雕塑的本质就是空间,而形体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而已,换句话说空间纵深是雕塑形体一只潜在的黑手,是它操控着雕塑的魅力!雕塑的量感、力度、能量、生命能量都要靠空间深度来操盘。但愿我把雕塑  的本质给大家说清楚了!从历史的角度看,但凡是雕塑大师,他们不仅仅用雕塑对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同样也对雕塑语言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米开朗琪罗关于形的完整性、宏伟性、哥特式支撑性的特点;罗丹的形的深度与面的贡献;布德尔的形的结构性、建筑性追求;亨利·摩尔的形的空间性和  实体开洞的探索;布朗库西的关于形体的极简和概念化、原始化追求;嘉博等人的构成主义让雕塑语言完全脱离自然而走向几何与数学等等。就连马里尼、贾科梅蒂、曼祖无一不对雕塑语言的多种可能性发展作出过贡献。一定要把语言与内容分离开来的观点是简陋的。语言与内容内涵之间的地带其实非常模  糊,有时语言就是思想。  刚才说过大专院校的造型艺术教育就是教学表达能力,其教学就要有科学性和传承性。我们要放弃那种师傅带徒弟的作坊式教育,好像跟某人学就是学习这个人的那一套,其老师就只教自己那点手艺而已。这是很不全面的,是狭隘的。雕塑语言的传承与发展史是一段悠久的历史。我们应该交给学生整个的发  展链,并告之我们在哪一个环节,让学生知道你从哪里来,至于到哪里去就要看学生自己的造化了。我教学的重点环节应该是在罗丹以后诸现代主义思潮的早期阶段,这与我自己的兴趣有关,还与这段的艺术史,特别是这段雕塑史的重要性有关。这段历史是语言刚从描述的、工具的、附庸的地位独立出来,艺术家空前自由地探索语言的时期。既然雕塑语言的形体与空间特性具有具象与抽象的超越性,我的教学内容是跨界的,创作也是跨界的,这本册子里面的东西也是跨界的。我明确地告诉学生,在我的创作中没有多么复杂多么深刻的所谓意义,形体和空间是我感动现实最基本的东西,也是我表达想法的最基本的手段,还是我与人交流的基本途径。作品或张力,或结实,或稳定,或流畅,或潇洒,或气  派,或壮观都是通过形与深度实现的。尽管我承担的教学科目是有限的,但是我的教学内容是习作、鉴赏、创作三位一体的,习作必须与创作发生联系,创作必须建立在相当高的鉴赏能力的基础上。所以  在这本画册中有我在四川美院期间的创作作品,这些作品也是在同学们的眼皮底下完成的。在创作过程中我与他们有过良好的交流。  由于本书的文字是根据每一件作品而分别撰写的创作笔记,相互之间的关系比较独立,一些关键点一直在重复强调。好在这是专门为教学而作的书,针对学生的教学,重要的知识点就是要不断地重复,才  能真正培养出学生合格的能力。我要感谢的是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领导以及广大教员给予我的巨大支持与热情帮助!还要感谢我的那些可爱的学生们的积极配合和给予我的鼓励!是他们给了我要在教学雕塑方面下一番工夫的动力,我的教学雕塑展和这本册子就是为他们做的,当然,也是为所有的雕塑学子们做的。  2010年5月11日于北京宋庄

内容概要

 
在雕塑教学中,朱尚熹乐于实践,勤于总结,始终认真,并形成了一定的体系性。本书以创作随笔的方式给广大雕塑学生展示了他教学成果的同时,也让大家分享了他丰富的经验与别样的教学生活。其丰富性不仅仅涵盖了雕塑的习作与创作教学的方方面面,而且还涉及了雕塑批评与鉴赏,其中好些观点很有见地。本书图文并茂,除了可以作为雕塑教学的参考读物之外,也适合那些热爱雕塑的人们去阅读。

作者简介

 
朱尚熹,198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雕塑专业;1988年至1991年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我国老一辈雕塑家曾竹韶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美术家协会公共艺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习作谈
第一节 人物肖像部分
第二节 人体习作部分
第二章 创作谈
第一节 具象雕塑部分
第二节 抽象雕塑部分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四川美院雕塑系沿袭了一种浮雕作业,那就 是先让同学们根据课堂模特进行浮雕塑造,然后叫学生自己配上场景。这是一种有意思的浮雕练习课,具有创作性质,一般是两个礼拜的课。浮雕具有绘画特点,绘画胜构图的训练很重要。作为浮雕创作的启蒙教学确实很有必要,这样的课安排得很有特点。 在教学中,同学们一般都喜欢加风景,如田园风景、街景、室内环境等等。我这块浮雕是与同学一起做的,我加的是人物及其关系的情景。不要看我这块浮雕的表面安排的人物之间的冲突,好像要讲一段什么故事,那是表面想象,实际上我在编织形块与线条的穿插,一种语言游戏。形式语言的冲突决定了画面意境的;中突。这就是为啥我常常强调的雕塑家用雕塑语言渲染气氛、表达情感、宣示智慧,仅仅是用符号表达是靠不住的,靠符号的东西太具说明性,就像一句口号,那不是最高境界的艺术,最高的艺术境界是具有诗性的,我所见到的老一辈雕塑家,他们就非常注重形式语言的推敲,就是要表达主题的深刻性,语言的推敲能够帮助主题的发掘。这就是为什么我的老师曾竹韶先生做一个稿子要推敲很长很长时间。他花时间追求的不是要把东西做得多么深入、到位,多仔细,而是在推敲形体与空间的感受,并使之与想表达的主题思想吻合,不断地试,不断地试……最后的稿子可能还是很粗糙,但形体表现出的意境是挺拔、宏伟、气派、大方的。 乍一看,我的这块浮雕有布德尔味儿。确实不错,我个人很崇拜布德尔,而且对老布的东西还有点研究。我们的雕塑界不少同仁,往往羞于说自己像前辈,好像自己是孙猴子,石头缝里蹦出的一样。我看西方的同行就不一样,并不羞于承认自己的师承关系,最明显的例子是罗丹说他一辈子一直在菲迪亚斯和米开朗之间游走。我旗帜鲜明地告诫我的同学自己要真诚地崇拜几位古今中外大大师,从巨人的肩上站起来,起点高。我还常给学生说的,如果你是藏獒,一定要明白你的血统在雪域高原。毕卡索的艺术源头在原始非洲艺术,亨利·摩尔的源头在玛雅艺术。其实这些道理在书法界并不是问题,书法家的成长源头在众家传统大师的字帖里。创造是我们的座右铭,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创造力是有限的,至少说是在继承和传承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就会自觉地博采众长,再加上自己作为当代人的智慧和认识,叠加在一起,那就是自己的东西。君不见罗丹的《亚当》和《影子》,整个一个米开朗的《背缚的奴隶》改编版,我看谁也没有说他在剽窃,罗丹还是罗丹,米开朗还是米开朗。


编辑推荐

《纵深的形:朱尚熹教学雕塑随谈》图文并茂,除了可以作为雕塑教学的参考读物之外,也适合那些热爱雕塑的人们去阅读。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纵深的形 PDF格式下载



对于学雕塑的人来说!应该看看


清晰的教学思路和恰到好处的教学形式的总结,值得珍藏。


里面的图片很多 朱老师做得东西不错


见到本人了 依旧喜欢 O(∩_∩)O哈哈~


挺好的,讲得很细致


很好,适合我现阶段的学习。


朱老师的书是肯定要买的!


国内老一派的雕塑家,感觉还是不错的,看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