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质量效应 第1卷

[加] 德鲁·卡宾森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作者:

[加] 德鲁·卡宾森  

页数:

268  

字数:

213000  

译者:

冯蔚骁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文版作者献词在一开始创造《质量效应》这个世界时,我们并没想到它会如此受欢迎。随着小说的出版,我能够和全世界的《质量效应》爱好者分享更多关于这个世界的故事。我十分荣幸地得知,现在我也能够和中国的科幻迷分享我的作品,这让我感到很激动。感谢果壳阅读与重庆出版社为此所做的一切努力。致谢创造《质量效应》这样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智力成果,是一项巨大的事业。如果没有Bioware公司里所有朋友和同事的努力,要完成这项事业几乎是不可能的。我特别想感谢凯西·哈德森(Casey Hudson)和普雷斯顿·瓦塔曼纽克(Preston Watamaniuk),他们帮助我形成了《质量效应》的整体构想。此外,我要特别提到Bioware公司里所有为此项目工作过的作者:克里斯·埃特勒(Chris L?Etoile)(我们自己的技术专家兼科学大师),卢克·克里斯杰森(Luke Kristjansen),麦克·沃尔特(Mac Walters),帕特里克·威克斯(Patrick Weeks),以及麦克·莱德劳(Mike Laidlaw)。我还想感谢我的编辑——德雷(DEL REY)出版社的基思·克莱顿(Keith Clayton)。面对相当紧迫的最后期限,他仍尽其所能使我的这本小说做到最好。没有这些人的贡献,便没有这本书。我十分感激你们所做的一切。译者序2012年伊始,末日景象未现,社会却远超想象以光速飞奔。每个人的经历,已经不再是“人生如戏”可以概括。剧情的发展和真相的迷离,已经是“人生如游戏”。翻译《质量效应》官方小说三部曲,是个痛并快乐的经历。几乎每夜都熬到东方发白、手指酸痛,我才会结束一天的工作。假如某一天我跟韩寒一样被迫自证清白,希望大家相信:我不是天才,也没有代笔,这45万字的确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虽然,我没有手稿。《质量效应》游戏自从2007年底上市,其素质得到各个媒体的大力褒扬,众多奖项和巨大销量已经证明了一切。在这样一个宏大的世界中探险游历,是个愉悦的体验。我和大家一样,不愿被视为“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那么探求游戏人物的喜怒哀乐,知晓大小事件的前因后果,就成为铁杆游戏玩家的必然需求。而官方小说,正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游戏构造的世界,更加全面地了解一个自己喜爱的极品游戏。牛顿的幸运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我幸运地站在了德鲁·卡宾森的肩上。他为游戏所撰写的官方小说,本身已经具有相当的水平——作为一位著名的幻想小说畅销作家,他在游戏小说领域已经浸淫许久,把谍战的探险、悬疑、政斗等要素熟练地融合在一起。整套小说剧情奇峰突起、步步惊心,却又丝丝入扣、合情合理。既不是游戏剧情的简单照搬,也没有与游戏本身产生割裂,而是在游戏的世界中展现出另外的故事,巧妙地和游戏剧情串联在一起。第一部小说的剧情发生在《质量效应》游戏第一作剧情之前,人类刚进入银河系共同体。游戏主人公薛帕德的上司大卫·安德森那时还不是舰长,只是一个初露头角的联盟上尉,他历经磨难,勇往直前,如果不是突锐族特工萨伦的恶意,本可以成为第一名人类幽灵特工;第二本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游戏第一作剧情结束后不久,解释了游戏第二作中的很多未解之谜;而如果读者将游戏《质量效应2》通关之后还意犹未尽,那便不可错过第三部小说,因为这里的故事正发生在《质量效应2》结束之后。难得的是,小说没有艰涩的背景与概念,读起来畅快非常,大呼过瘾。即使读者不了解游戏本身,也无碍将小说单独作为一套好莱坞太空惊险大片来欣赏。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中,最具想象力的就是小说,比如《百年孤独》恐怕是拍不出好电影的。在翻译时,我跟随主要人物在银河系的各个世界穿梭搏杀、斗智斗勇,紧张之处手心冒汗,精彩之处不禁拍案叫绝,不亦快哉!每每一开始翻译便不忍释手,一边在脑海中构想小说所描述的场景,一边斟酌如何遣词造句才可将原文的意韵百分百地传达给诸位读者。我比韩寒幸运的是,能够坦然直言:感谢团队。果壳阅读只愿意把高素质的小说呈现给读者,我也只有兴趣翻译自己喜欢的作品。源于这套三部曲小说自身的优秀,它终于脱颖而出,并能与大家见面。四十五万字的初稿完成后,译稿得到了说书人、迟卉、老问等诸位编辑的鼓励和批评,终稿比初稿的可读性高出许多,我在愧赧之余又深感欣慰。因为我知道,有机会与各位读者分享一套自己喜欢的优质小说,是一件多么幸福而幸运的事。冯蔚骁2012年2月10日

内容概要

  人类崛起,争霸群星!
  公元2148年,人类在火星上发现了外星文明地下遗址。
  公元2149年,人类在冥王星轨道上发现质量效应中继站,实现第一次恒星际航行。
  公元2157年,人类首次与外星文明接触,在短暂而血腥的交火之后,双方缔和。人类成为银河“神堡理事会”内最年轻的文明种族,将自己的种群散布在漫天的繁星之间。
  在许多方面,人类和小孩子没有区别:天真,并且得到很好的保护。他们还不明白,在美丽而又冰冷的银河中还有许多人类尚未准备好去面对的……

作者简介

  [加]德鲁·卡宾森(Drew Karpyshyn)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科幻、奇幻作家,游戏设计师。
  卡宾森是全球著名开发商BioWare公司首席作家,为诸多游戏编写剧情及官方小说,代表作有《德博之门Ⅱ?巴尔的王座》《无冬之夜》《星球大战?旧共和国武士》《质量效应》等。
  此外,他还为威世智公司编写过一部《被遗忘的国家》官方小说。2他创作的《星球大战:达斯?贝恩》系列小说,荣登《纽约时报》精装畅销书排行榜,被广大星战迷誉为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一部“星球大战”官方小说。
  《质量效应》自2007年面世以来,受到众多游戏迷、科幻迷的疯狂追捧,更值得期待的是同名动画电影、真人电影即将上映。
  冯蔚骁 译
《游戏机实用技术》前编委,游戏达人与翻译,译有《战争机器》游戏官方小说、《Xbox360揭秘》等著作。

书籍目录

序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
第二十二章
尾声

章节摘录

“正在接近大角星。断开超光速驱动核心。”舰载内部通讯系统中响起舵手的口令,特勤战舰 “新德里号”上,星系联盟海军少将乔恩·格里斯姆——地球及其三个刚开发的恒星际殖民地上最著名的人物——向上方瞥了一眼。他马上明显感觉到舰体质量效应场发动机减速产生的巨大颠簸,“新德里号”也从超光速旅行回到了爱因斯坦宇宙的常规速度。熟悉的红移宇宙景象像鬼魅一样泼洒进小小的舷窗,随着战舰减速渐渐冷却到正常的颜色。格里斯姆痛恨观景舷窗——联盟战舰完全依靠仪器导航,根本不需要任何目视参考。但为了照顾到对星际旅行的古老浪漫想象,所有的战舰在设计时都留下几个小型舷窗和至少一个通常安装在舰桥上的大型舷窗。联盟一直尽力保持住这些浪漫的理想——这对征兵极为有利。对于仍然留在地球上的人来说,未被探索的广大星际空间仍依然充满神奇。人类穿梭于星际之间的扩张是一部壮丽的冒险史与发现史,神秘的银河系依旧在等待人类揭开面纱。格里斯姆明白,现实比大家的想象要复杂得多。他亲眼看过冰冷的银河有多美丽,既宏阔又让人心生惧意,而且他还知道银河中还有许多人类尚未准备好去面对的未知之处。今早他从“山西”基地接收到的机密传输信息就是最好的证明。在许多方面,人类和小孩子没有区别:天真,并且受到很好的保护。这并不令人吃惊。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直到最近两个世纪人们才挣脱地球的束缚,前往冰冷的外太空探险。而真正意义上的恒星际旅行——能够前往太阳系之外的目的地——也才是最近十年的事情。事实上连十年都不到。那是在公元2148年,也就是九年之前,一支采掘队从火星地下深处挖出了一个被遗弃很久的外星研究站的遗址。这被证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发现的先兆,独立改变了人类的一切。在历史上,人类第一次面对无可争议、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他们在宇宙中并不孤独。全世界的所有媒体都一拥而上报导此事:这些神秘的外星人是谁?他们现在在哪里?他们现在灭绝了么?他们会回来么?他们对人类过去的进化有何冲击和影响?他们将怎样影响人类的未来?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哲学家、科学家还有自封的专家们没完没了地在新闻节目和信息网上激烈讨论这项发现的伟大意义,有时甚至暴力相向。这项发现深深震撼了地球上每一个宗教的核心,新的信仰系统一夜间如雨后春笋般爆发,他们绝大部分以干涉主义进化论为基本原则,狂热地断言这项发现证明所有的人类历史都被外星力量指导和控制。许多已有宗教则试图将存在外星种族的现实融入到当前的神话系统中去,还有一些信仰根据新发现匆忙开始拼凑、重写自己的历史、纲领与信条。有少数顽固派拒绝承认此项事实,声称火星堡垒的发现是为了长期愚弄民众并欺骗自己的信徒,将他们从正确的道路上误导到错误的道路上去。甚至现在,长达十年之后,许多宗教还是试图把这项发现与自己的信仰捏合起来以自圆其说。通讯喇叭又噼啪作响,打断了格里斯姆的思绪,将他的注意力从恼人的观景舷窗拉到天花板上的舰载扬声器上。“我们现在可以在大角星上着陆。估计到达时间大约12分钟。”他们大概花了六个小时从地球来到大角星,这是在太阳恒星系统之外最大的联盟基地。这段旅程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格里斯姆都蜷在一个数据屏幕前面,查看统计报告,评估人事档案。早在几个月之前,此次行程就被规划为一次公关活动。联盟希望格里斯姆对毕业于大角星士官学校的优等新兵毕业生发表讲话,象征火炬从过去的传奇英雄传到了未来的领导者手中。但是就在他们出发之前的一个小时,来自“山西”基地的信息彻底改变了此次航行的主要目的。过去的十年就像光辉的梦景一样,是人类历史上的黄金年代,而他现在准备用严酷的现实击碎美好的梦景。新德里号即将到达目的地,他将离开自己的私人舱室,也离开自己的平静与孤独。他把人事档案从自己的数据终端传到一张微型光盘上,放到联盟军制服上衣口袋里。接着他退出系统,有些僵硬地从座椅中站起来。他的舱室又小又狭窄,所使用的数据工作站也远远谈不上舒适。联盟军舰上的空间都非常有限,私人舱室通常仅为战舰指挥官独家保留。在绝大多数任务中,甚至连受邀贵宾也不得不和船员一起起居,分享小小的公共睡舱。但是格里斯姆是活着的传奇,可以为他例外。这一次去大角星的短期行程,就是船长慷慨地向格里斯姆提供了自己的私人舱室。格里斯姆伸展开自己的身子,抻开缩得紧紧的颈部与肩部。少将左右晃动自己的脑袋,直到颈椎骨传来令人满意的嘎吱声。他在镜子里快速检查了一下自己的制服——成名的负累之一就是要时刻保持良好的仪表——然后出门,甩上门,大步流星地走向舰桥。在格里斯姆经过时,许多船员都停下手里的事情立正向他敬礼。他礼貌性地回以敬礼,几乎感觉不到自己在做什么。他成为人类的英雄已有八年时间,早就养成面对他人致敬与崇拜的姿势时下意识回应的能力。格里斯姆的思绪又回到火星上的外星堡垒,它的发现对人类造成了全面性的冲击扇,由此来看,“山西”基地传来的令人不安的报告便显得不那么使人吃惊了。发现人类在宇宙中并不孤独这一事实所冲击的绝不仅仅是地球上的宗教,人类的政治生态也同样受到波及。宗教陷入了分裂主义混乱,成为极端主义者的孤立组织,而在政治上,这项发现将人类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上世纪以来缓慢但稳定发展的泛地球文化认同突然之间快速达到顶点,并最终将人类的居民团结到一起。短短一年之内,人类的联盟宪章——史上第一个无所不包的全球联盟——就由地球上最大的十八个国家——现在是“州国”——起草并且通过了。在有记载的历史上,人类居民第一次将自己视为一个单独的集体:人类,对抗外星人的人类。联盟军部——专注于保护并防卫地球及其居民免遭非人类威胁的军事力量——也迅速成立。地球上几乎所有军事组织的资源、士兵与军官都抽调进来。然而,有些人坚持认为,地球上各种不同的政府组织突然统一成一个政治实体的脚步稍微快了一点,也太实用主义了一点。信息网上充斥着火星堡垒其实在公布之前很久就被发现的理论,认为采矿队发现堡垒的报告只不过是一个被掩藏很久的故事而已。他们声言联盟的成立只不过是一长串复杂的国际密约和密室交易的最后一步,数十年来一直在偷偷进行。大众的观点一般无视这些妄想狂的阴谋理论。大多数人都从理想的信念去看待这项发现,认为它成为了催化剂,激励了全世界的政府和人民,人类因此大踏步地前进到了一个新的勇敢年代,这里人们互相协作,互相尊重。而格里斯姆却疲惫不堪,无力将自己沉浸在美好的幻想当中。私下而言,他总是忍不住怀疑那些政客是否像他们在公众面前吹嘘的那样真的知道那么多。甚至现在他也怀疑无人通讯机所搭载的“山西”基地求救信号是否是一次突袭,或者,他们是否在联盟成立之前就已经预测到类似事件的发生?接近舰桥的时候,他把这些外星研究站和肮脏的阴谋论都从脑子里清了出去。作为一个实干家,发现堡垒幕后的细节和联盟的成立实际上不关他事。联盟发誓要在星海之中保护人类,防御自身,包括格里斯姆在内,每个人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艾森霍恩——新德里号的船长——正通过安装舰首的大型观景舷窗向外凝望。窗外的奇观让他激动得有些颤抖。随着新德里号逐渐靠近,窗外巨大的大角星空间站看上去越来越宏伟。联盟舰队——几乎有两百艘战舰,从只有二十个人的驱逐舰到成员多达数百人的战列舰——从各个方向上靠近,像钢铁的海洋一样包围着空间站,笼罩在远处K型红巨星发出的橘黄色光芒中。这颗红巨星名为大角星,空间站正是以这颗巨星的名称命名。战舰反射着恒星发出的耀眼光芒,似乎在真理和胜利的火焰中熊熊燃烧。虽然看过几十次这样壮观的场景,但是每次看到时,艾森霍恩仍会激动不已。这幅奇景总是提醒他,在短短的时间里他们已经前进了多远的旅程。火星上的发现极大地推动提升了人类,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他们在一个目的下团结起来。来自各个领域的顶尖专家在一个光辉的前景目标下集中资源——他们要努力解开藏在外星堡垒深处的技术秘密。他们几乎马上发现普罗仙人——人类将这个未知的外星种族命名为普罗仙——在技术上比人类要先进一大截。而且,比较普遍的估计是,他们已经消失了五万年,也就是现代人类历史开始之前,他们就已经消失了很长很长时间。但普罗仙人建造自己空间站的材料与地球上任何自然存在的物质都不相同,即使五万年的漫长时光也几乎没有对其内部价值连城的珍宝有什么损害。最重要的是普罗仙人留下的数据文件!几百万TB的知识依旧可以读取,只不过使用了一种人类不熟悉的奇怪语言。破解这些数据文件的内容成为每一个地球上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他们几个月内几乎没有停歇地研究外星语言,最终破解了普罗仙语,令一切都尘埃落定。这结果极大地兴奋了那些持阴谋观点的理论家们。他们说要从堡垒中获取任何有用的信息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而不是几个月。但很快再也没有人理睬他们的反对声。壮观的科学大跃进浪潮把他们远远甩在后边了。短短一年之内,地球的居民开始向太阳系内迅速扩张。由于能够方便地从行星、卫星、小行星获取资源,殖民地开始在椭圆轨道空间站上建立起来。大规模的土地改造项目开始在地球自己的卫星上展开,毫无生机的月亮上建起了宜居的环境。还是有人坚持声称人类的黄金时代只不过是数十年前就开始精心打造的灾难阴谋的起始阶段,而艾森霍恩和绝大多数人一样对这种陈词滥调不理不睬。“军官准备就绪!”一名船员大声喊道。在艾森霍恩转过身之前,舰桥上军官立正敬礼的声音已经告诉他谁先他一步到来。乔恩·格里斯姆少将是那种值得尊敬的人。他总是认真而严厉,不怒自威。他的身边好像有一种引力场,只要一出现气氛就立即不一样。“我很奇怪你在这里,”艾森霍恩压低声音,转回身去看着舰首观景舷窗外面的景色。格里斯姆穿过舰桥,来到艾森霍恩身后站着。他们相识已经有二十年,从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新兵基本训练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那时候联盟甚至还没有成立,“你不就是总说观景舷窗是联盟战舰战术弱点的那个人么?”艾森霍恩又说。“只不过是为了船员的士气而做我应该做的事情。”格里斯姆回敬道,“他们觉得如果我来到这儿面对船员还有你渴望而迷茫的眼睛,可以为联盟的荣誉有所贡献。”“成熟就是阐明自己的观点而不树新敌的艺术。”艾森霍恩劝诫道,“伊萨克·牛顿勋爵说的。”“我没有任何敌人。”格里斯姆嘀咕道,“我他妈的是个英雄,记得么?”艾森霍恩一直把格里斯姆当成朋友看待,但这并不能改变格里斯姆很难打交道、很难让人喜欢这一事实。这位海军少将一直给人以标准的职业联盟军官形象:聪慧、坚定、威严。在工作上,无论他在哪里,身边总是有一股向目标坚定进发、信念毫不动摇的气场,能树立起绝对的权威,也激起他部队的忠诚与奉献精神。但在个人生活中,他总是显得阴郁深沉。后来,他被公众视为代表整个联盟的标志性人物,事情就变得更糟糕了。多年以来聚光灯下的生活似乎已经将他严厉的实用主义变成了愤世嫉俗的悲观主义。艾森霍恩本来以为他会在旅行途中发发牢骚——少将从来不热衷于这种抛头露面的公共演出活动——但是这次格里斯姆的情绪即使对他而言也算格外阴沉,船长怀疑是不是有什么其他事情发生。“你来这儿不是对毕业班发表讲话的么?”艾森霍恩压低声音问道。“需要知道的人才能知道,”格里斯姆简短回答道,音量也仅以船长能听到为准,“而你并不需要知道。”他马上又加了一句,“而且你也不想知道。”两名军官一起沉默了一小会儿,都把视线投向了舷窗,注视着空间站越来越近。“不承认不行,”艾森霍恩说道,希望能驱散另一个人的冷幽默,“看见大角星空间站被整个联盟舰队所环绕……真是壮美。”“一旦分散到数十个恒星系统当中去,舰队就不壮观了,”格里斯姆回道,“我们的人太少,而银河系太他妈的大了。”艾森霍恩不得不承认,格里斯姆也许比其他人知道得更多一些。普罗仙人的技术将人类社会像投石机一样一下扔到了几百年之后,人类终于可以征服太阳系。但是要超越自己的太阳向更广阔的空间进军,还需要更加伟大的发现。2149年,一支探险队在探索人类认识疆界的边缘时发现卡戎,也就是原来认为环绕冥王星运行的卫星,其实根本不是一颗卫星。它实际上是普罗仙人秘密技术的巨大碎块——质量效应中转跃迁站。它在寒冷的宇宙深处漂浮了数十万年,身上的冰块和尘屑已经包裹了几百公里厚。地球上的专家对此项发现并非毫无心理准备:质量效应中继站的存在以及用途早在火星堡垒的数据文档中有所体现。简单地说,质量效应中继站组成了互相连接的星空之门的网络,战舰可以从一个中继站转移到另外一个中继站,只要一瞬间就可以跨越数千光年的距离。建立质量效应中继站的底层理论和技术虽然超出了地球上最顶尖专家的能力范围,但即使他们不能够自己建造一个,但重新激活这个偶然间发现的神秘中继站并不困难。这是一扇可以通往整个银河系的门——当然也可能将穿越这扇门的人直接带到燃烧的恒星或者黑洞的中心。通过质量效应中继站送出的探测器立即失去了联系——考虑到它们现在数千光年之外,这倒也在预料之中。最终,唯一真正知道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办法是送人过去,不管那边是怎样的危险和挑战,这些人都要勇于面对无尽的未知。联盟精选了一群勇敢的男女:他们是士兵,愿意在发现和探索的征途中做出终极的牺牲。为了领导这些船员,他们选择了一个具有独一无二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无可争议的力量的男人,他们知道他在面对未知的逆境之时不会畏缩。这个人叫乔恩·格里斯姆。当他们胜利回到质量效应中继站时,所有人都被欢呼为英雄。但是媒体选择格里斯姆——本次行动庄重严肃的指挥官——作为人类进入无与伦比的新发现与扩张时代的联盟执旗人。“不管发生了什么,”艾森霍恩说,希望能够将格里斯姆从他阴暗的心态中拉回来,“你都要相信我们有能力面对。你和我都绝不会想到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么多的壮举!”格里斯姆嘲笑地哼了一声:“要不是普罗仙人,我们什么他妈的壮举也搞不定。”艾森霍恩摇了摇头。尽管人类是在发现和吸收了普罗仙人的技术之后才拥有了如此多的发展可能性,但正是格里斯姆这样的人的行动,才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如果我能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艾森霍恩回敬道,“伊萨克·牛顿勋爵还这样说过。”“为啥总是对牛顿这么着迷?他是你亲戚还是什么人?”“事实上,我的父亲研究过我们家族的基因链,发现……”“我没兴趣听。”格里斯姆咆哮道,打断了他的话。他们几乎已经到站了。大角星空间站的身影完全占据了舷窗,空间站外壳闪着光,圆形的着陆泊位近在眼前。“我要走了,”格里斯姆轻松地叹了口气,“他们多半希望看见战舰一着陆我就从门道中走出来。”“对那些新兵随和一些,”艾森霍恩半开玩笑地建议道,“他们只比孩子稍微大一点而已。”“我来这里不是为了与一大群孩子会面,”格里斯姆答道,“我来到这里是为了寻找士兵。”“正在接近大角星。断开超光速驱动核心。”舰载内部通讯系统中响起舵手的口令,特勤战舰 “新德里号”上,星系联盟海军少将乔恩·格里斯姆——地球及其三个刚开发的恒星际殖民地上最著名的人物——向上方瞥了一眼。他马上明显感觉到舰体质量效应场发动机减速产生的巨大颠簸,“新德里号”也从超光速旅行回到了爱因斯坦宇宙的常规速度。熟悉的红移宇宙景象像鬼魅一样泼洒进小小的舷窗,随着战舰减速渐渐冷却到正常的颜色。格里斯姆痛恨观景舷窗——联盟战舰完全依靠仪器导航,根本不需要任何目视参考。但为了照顾到对星际旅行的古老浪漫想象,所有的战舰在设计时都留下几个小型舷窗和至少一个通常安装在舰桥上的大型舷窗。联盟一直尽力保持住这些浪漫的理想——这对征兵极为有利。对于仍然留在地球上的人来说,未被探索的广大星际空间仍依然充满神奇。人类穿梭于星际之间的扩张是一部壮丽的冒险史与发现史,神秘的银河系依旧在等待人类揭开面纱。格里斯姆明白,现实比大家的想象要复杂得多。他亲眼看过冰冷的银河有多美丽,既宏阔又让人心生惧意,而且他还知道银河中还有许多人类尚未准备好去面对的未知之处。今早他从“山西”基地接收到的机密传输信息就是最好的证明。在许多方面,人类和小孩子没有区别:天真,并且受到很好的保护。这并不令人吃惊。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直到最近两个世纪人们才挣脱地球的束缚,前往冰冷的外太空探险。而真正意义上的恒星际旅行——能够前往太阳系之外的目的地——也才是最近十年的事情。事实上连十年都不到。那是在公元2148年,也就是九年之前,一支采掘队从火星地下深处挖出了一个被遗弃很久的外星研究站的遗址。这被证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发现的先兆,独立改变了人类的一切。在历史上,人类第一次面对无可争议、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他们在宇宙中并不孤独。全世界的所有媒体都一拥而上报导此事:这些神秘的外星人是谁?他们现在在哪里?他们现在灭绝了么?他们会回来么?他们对人类过去的进化有何冲击和影响?他们将怎样影响人类的未来?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哲学家、科学家还有自封的专家们没完没了地在新闻节目和信息网上激烈讨论这项发现的伟大意义,有时甚至暴力相向。这项发现深深震撼了地球上每一个宗教的核心,新的信仰系统一夜间如雨后春笋般爆发,他们绝大部分以干涉主义进化论为基本原则,狂热地断言这项发现证明所有的人类历史都被外星力量指导和控制。许多已有宗教则试图将存在外星种族的现实融入到当前的神话系统中去,还有一些信仰根据新发现匆忙开始拼凑、重写自己的历史、纲领与信条。有少数顽固派拒绝承认此项事实,声称火星堡垒的发现是为了长期愚弄民众并欺骗自己的信徒,将他们从正确的道路上误导到错误的道路上去。甚至现在,长达十年之后,许多宗教还是试图把这项发现与自己的信仰捏合起来以自圆其说。通讯喇叭又噼啪作响,打断了格里斯姆的思绪,将他的注意力从恼人的观景舷窗拉到天花板上的舰载扬声器上。“我们现在可以在大角星上着陆。估计到达时间大约12分钟。”他们大概花了六个小时从地球来到大角星,这是在太阳恒星系统之外最大的联盟基地。这段旅程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格里斯姆都蜷在一个数据屏幕前面,查看统计报告,评估人事档案。早在几个月之前,此次行程就被规划为一次公关活动。联盟希望格里斯姆对毕业于大角星士官学校的优等新兵毕业生发表讲话,象征火炬从过去的传奇英雄传到了未来的领导者手中。但是就在他们出发之前的一个小时,来自“山西”基地的信息彻底改变了此次航行的主要目的。过去的十年就像光辉的梦景一样,是人类历史上的黄金年代,而他现在准备用严酷的现实击碎美好的梦景。新德里号即将到达目的地,他将离开自己的私人舱室,也离开自己的平静与孤独。他把人事档案从自己的数据终端传到一张微型光盘上,放到联盟军制服上衣口袋里。接着他退出系统,有些僵硬地从座椅中站起来。他的舱室又小又狭窄,所使用的数据工作站也远远谈不上舒适。联盟军舰上的空间都非常有限,私人舱室通常仅为战舰指挥官独家保留。在绝大多数任务中,甚至连受邀贵宾也不得不和船员一起起居,分享小小的公共睡舱。但是格里斯姆是活着的传奇,可以为他例外。这一次去大角星的短期行程,就是船长慷慨地向格里斯姆提供了自己的私人舱室。格里斯姆伸展开自己的身子,抻开缩得紧紧的颈部与肩部。少将左右晃动自己的脑袋,直到颈椎骨传来令人满意的嘎吱声。他在镜子里快速检查了一下自己的制服——成名的负累之一就是要时刻保持良好的仪表——然后出门,甩上门,大步流星地走向舰桥。在格里斯姆经过时,许多船员都停下手里的事情立正向他敬礼。他礼貌性地回以敬礼,几乎感觉不到自己在做什么。他成为人类的英雄已有八年时间,早就养成面对他人致敬与崇拜的姿势时下意识回应的能力。格里斯姆的思绪又回到火星上的外星堡垒,它的发现对人类造成了全面性的冲击扇,由此来看,“山西”基地传来的令人不安的报告便显得不那么使人吃惊了。发现人类在宇宙中并不孤独这一事实所冲击的绝不仅仅是地球上的宗教,人类的政治生态也同样受到波及。宗教陷入了分裂主义混乱,成为极端主义者的孤立组织,而在政治上,这项发现将人类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上世纪以来缓慢但稳定发展的泛地球文化认同突然之间快速达到顶点,并最终将人类的居民团结到一起。短短一年之内,人类的联盟宪章——史上第一个无所不包的全球联盟——就由地球上最大的十八个国家——现在是“州国”——起草并且通过了。在有记载的历史上,人类居民第一次将自己视为一个单独的集体:人类,对抗外星人的人类。联盟军部——专注于保护并防卫地球及其居民免遭非人类威胁的军事力量——也迅速成立。地球上几乎所有军事组织的资源、士兵与军官都抽调进来。然而,有些人坚持认为,地球上各种不同的政府组织突然统一成一个政治实体的脚步稍微快了一点,也太实用主义了一点。信息网上充斥着火星堡垒其实在公布之前很久就被发现的理论,认为采矿队发现堡垒的报告只不过是一个被掩藏很久的故事而已。他们声言联盟的成立只不过是一长串复杂的国际密约和密室交易的最后一步,数十年来一直在偷偷进行。大众的观点一般无视这些妄想狂的阴谋理论。大多数人都从理想的信念去看待这项发现,认为它成为了催化剂,激励了全世界的政府和人民,人类因此大踏步地前进到了一个新的勇敢年代,这里人们互相协作,互相尊重。而格里斯姆却疲惫不堪,无力将自己沉浸在美好的幻想当中。私下而言,他总是忍不住怀疑那些政客是否像他们在公众面前吹嘘的那样真的知道那么多。甚至现在他也怀疑无人通讯机所搭载的“山西”基地求救信号是否是一次突袭,或者,他们是否在联盟成立之前就已经预测到类似事件的发生?接近舰桥的时候,他把这些外星研究站和肮脏的阴谋论都从脑子里清了出去。作为一个实干家,发现堡垒幕后的细节和联盟的成立实际上不关他事。联盟发誓要在星海之中保护人类,防御自身,包括格里斯姆在内,每个人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艾森霍恩——新德里号的船长——正通过安装舰首的大型观景舷窗向外凝望。窗外的奇观让他激动得有些颤抖。随着新德里号逐渐靠近,窗外巨大的大角星空间站看上去越来越宏伟。联盟舰队——几乎有两百艘战舰,从只有二十个人的驱逐舰到成员多达数百人的战列舰——从各个方向上靠近,像钢铁的海洋一样包围着空间站,笼罩在远处K型红巨星发出的橘黄色光芒中。这颗红巨星名为大角星,空间站正是以这颗巨星的名称命名。战舰反射着恒星发出的耀眼光芒,似乎在真理和胜利的火焰中熊熊燃烧。虽然看过几十次这样壮观的场景,但是每次看到时,艾森霍恩仍会激动不已。这幅奇景总是提醒他,在短短的时间里他们已经前进了多远的旅程。火星上的发现极大地推动提升了人类,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他们在一个目的下团结起来。来自各个领域的顶尖专家在一个光辉的前景目标下集中资源——他们要努力解开藏在外星堡垒深处的技术秘密。他们几乎马上发现普罗仙人——人类将这个未知的外星种族命名为普罗仙——在技术上比人类要先进一大截。而且,比较普遍的估计是,他们已经消失了五万年,也就是现代人类历史开始之前,他们就已经消失了很长很长时间。但普罗仙人建造自己空间站的材料与地球上任何自然存在的物质都不相同,即使五万年的漫长时光也几乎没有对其内部价值连城的珍宝有什么损害。最重要的是普罗仙人留下的数据文件!几百万TB的知识依旧可以读取,只不过使用了一种人类不熟悉的奇怪语言。破解这些数据文件的内容成为每一个地球上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他们几个月内几乎没有停歇地研究外星语言,最终破解了普罗仙语,令一切都尘埃落定。这结果极大地兴奋了那些持阴谋观点的理论家们。他们说要从堡垒中获取任何有用的信息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而不是几个月。但很快再也没有人理睬他们的反对声。壮观的科学大跃进浪潮把他们远远甩在后边了。短短一年之内,地球的居民开始向太阳系内迅速扩张。由于能够方便地从行星、卫星、小行星获取资源,殖民地开始在椭圆轨道空间站上建立起来。大规模的土地改造项目开始在地球自己的卫星上展开,毫无生机的月亮上建起了宜居的环境。还是有人坚持声称人类的黄金时代只不过是数十年前就开始精心打造的灾难阴谋的起始阶段,而艾森霍恩和绝大多数人一样对这种陈词滥调不理不睬。“军官准备就绪!”一名船员大声喊道。在艾森霍恩转过身之前,舰桥上军官立正敬礼的声音已经告诉他谁先他一步到来。乔恩·格里斯姆少将是那种值得尊敬的人。他总是认真而严厉,不怒自威。他的身边好像有一种引力场,只要一出现气氛就立即不一样。“我很奇怪你在这里,”艾森霍恩压低声音,转回身去看着舰首观景舷窗外面的景色。格里斯姆穿过舰桥,来到艾森霍恩身后站着。他们相识已经有二十年,从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新兵基本训练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那时候联盟甚至还没有成立,“你不就是总说观景舷窗是联盟战舰战术弱点的那个人么?”艾森霍恩又说。“只不过是为了船员的士气而做我应该做的事情。”格里斯姆回敬道,“他们觉得如果我来到这儿面对船员还有你渴望而迷茫的眼睛,可以为联盟的荣誉有所贡献。”“成熟就是阐明自己的观点而不树新敌的艺术。”艾森霍恩劝诫道,“伊萨克·牛顿勋爵说的。”“我没有任何敌人。”格里斯姆嘀咕道,“我他妈的是个英雄,记得么?”艾森霍恩一直把格里斯姆当成朋友看待,但这并不能改变格里斯姆很难打交道、很难让人喜欢这一事实。这位海军少将一直给人以标准的职业联盟军官形象:聪慧、坚定、威严。在工作上,无论他在哪里,身边总是有一股向目标坚定进发、信念毫不动摇的气场,能树立起绝对的权威,也激起他部队的忠诚与奉献精神。但在个人生活中,他总是显得阴郁深沉。后来,他被公众视为代表整个联盟的标志性人物,事情就变得更糟糕了。多年以来聚光灯下的生活似乎已经将他严厉的实用主义变成了愤世嫉俗的悲观主义。艾森霍恩本来以为他会在旅行途中发发牢骚——少将从来不热衷于这种抛头露面的公共演出活动——但是这次格里斯姆的情绪即使对他而言也算格外阴沉,船长怀疑是不是有什么其他事情发生。“你来这儿不是对毕业班发表讲话的么?”艾森霍恩压低声音问道。“需要知道的人才能知道,”格里斯姆简短回答道,音量也仅以船长能听到为准,“而你并不需要知道。”他马上又加了一句,“而且你也不想知道。”两名军官一起沉默了一小会儿,都把视线投向了舷窗,注视着空间站越来越近。“不承认不行,”艾森霍恩说道,希望能驱散另一个人的冷幽默,“看见大角星空间站被整个联盟舰队所环绕……真是壮美。”“一旦分散到数十个恒星系统当中去,舰队就不壮观了,”格里斯姆回道,“我们的人太少,而银河系太他妈的大了。”艾森霍恩不得不承认,格里斯姆也许比其他人知道得更多一些。普罗仙人的技术将人类社会像投石机一样一下扔到了几百年之后,人类终于可以征服太阳系。但是要超越自己的太阳向更广阔的空间进军,还需要更加伟大的发现。2149年,一支探险队在探索人类认识疆界的边缘时发现卡戎,也就是原来认为环绕冥王星运行的卫星,其实根本不是一颗卫星。它实际上是普罗仙人秘密技术的巨大碎块——质量效应中转跃迁站。它在寒冷的宇宙深处漂浮了数十万年,身上的冰块和尘屑已经包裹了几百公里厚。地球上的专家对此项发现并非毫无心理准备:质量效应中继站的存在以及用途早在火星堡垒的数据文档中有所体现。简单地说,质量效应中继站组成了互相连接的星空之门的网络,战舰可以从一个中继站转移到另外一个中继站,只要一瞬间就可以跨越数千光年的距离。建立质量效应中继站的底层理论和技术虽然超出了地球上最顶尖专家的能力范围,但即使他们不能够自己建造一个,但重新激活这个偶然间发现的神秘中继站并不困难。这是一扇可以通往整个银河系的门——当然也可能将穿越这扇门的人直接带到燃烧的恒星或者黑洞的中心。通过质量效应中继站送出的探测器立即失去了联系——考虑到它们现在数千光年之外,这倒也在预料之中。最终,唯一真正知道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办法是送人过去,不管那边是怎样的危险和挑战,这些人都要勇于面对无尽的未知。联盟精选了一群勇敢的男女:他们是士兵,愿意在发现和探索的征途中做出终极的牺牲。为了领导这些船员,他们选择了一个具有独一无二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无可争议的力量的男人,他们知道他在面对未知的逆境之时不会畏缩。这个人叫乔恩·格里斯姆。当他们胜利回到质量效应中继站时,所有人都被欢呼为英雄。但是媒体选择格里斯姆——本次行动庄重严肃的指挥官——作为人类进入无与伦比的新发现与扩张时代的联盟执旗人。“不管发生了什么,”艾森霍恩说,希望能够将格里斯姆从他阴暗的心态中拉回来,“你都要相信我们有能力面对。你和我都绝不会想到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么多的壮举!”格里斯姆嘲笑地哼了一声:“要不是普罗仙人,我们什么他妈的壮举也搞不定。”艾森霍恩摇了摇头。尽管人类是在发现和吸收了普罗仙人的技术之后才拥有了如此多的发展可能性,但正是格里斯姆这样的人的行动,才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如果我能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艾森霍恩回敬道,“伊萨克·牛顿勋爵还这样说过。”“为啥总是对牛顿这么着迷?他是你亲戚还是什么人?”“事实上,我的父亲研究过我们家族的基因链,发现……”“我没兴趣听。”格里斯姆咆哮道,打断了他的话。他们几乎已经到站了。大角星空间站的身影完全占据了舷窗,空间站外壳闪着光,圆形的着陆泊位近在眼前。“我要走了,”格里斯姆轻松地叹了口气,“他们多半希望看见战舰一着陆我就从门道中走出来。”“对那些新兵随和一些,”艾森霍恩半开玩笑地建议道,“他们只比孩子稍微大一点而已。”“我来这里不是为了与一大群孩子会面,”格里斯姆答道,“我来到这里是为了寻找士兵。”……

媒体关注与评论

卡宾森的《质量效应》三部曲勘称科幻经典。人类崛起,大战异族,战争场面深远宏大;侦破与推理结合,人性深度发掘;小说与游戏完美的整合,动画电影值得期待。——北师大教授、科幻作家、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吴岩《质量效应》系列从未令玩家失望过,无论是游戏原作还是官方小说,对此我深信不疑。——178游戏网CEO张云帆《质量效应》游戏好,小说更好。精彩,就是硬道理。——《大众软件》著名编辑林晓《质量效应》是美式角色扮演类游戏的巅峰之作,其宏大的世界观设定、细腻的人物刻画以及峰回路转的剧情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让众多玩家流连忘返。这本由欧美名家德鲁·卡宾森亲自操刀的官方小说以更加醇厚的笔触和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为读者带来超乎游戏设定之外的阅读感受,玩家可以从中了解到游戏所未能驾驭的精彩篇章,科幻小说爱好者可以从中品味到传统科幻小说从未企及过的全新领域。译者东方蜘蛛(冯蔚骁)不仅翻译功底深厚,并且作为一名玩龄近二十年的资深玩家,对此类小说有着更为深切的理解和品读,本书的中文版翻译更加富有感情,词句更加到位。——雪猹(原《游戏机实用技术》前资深编辑“多边形”)《质量效应》将刑侦剧与谍战片的看点熔为一炉,营造出疑云密布、步步惊心的效果,让读者在期待与猜测中大呼过瘾。——《科幻世界·译文版》


编辑推荐

《星球大战》御用作家 倾力打造权威官方小说同名游戏三部曲迎来大结局,同名动画电影2012年火爆上映。《质量效应》官方小说简体中文版共分为3部,分别为《质量效应天启》《质量效应升天》和《质量效应天罚》《质量效应》将揭开游戏的层层谜团,还原作者笔下“不一样星球大战”,让大陆玩家、科幻迷、星战迷与全球粉丝们同步感受到《质量效应》的火爆激情与惊心动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质量效应 第1卷 PDF格式下载



这部科幻小说好看 看每段情节就像看大片 一段段深入下去 紧张、刺激!


最棒的科幻小说,精彩无比,强烈推荐


和游戏关联很少的一本书,本书没有一个明确的主人公,情节像发散性的一样,最好边打游戏边看书,会更好。


不错 一边看书 一边继续重温游戏


期待已久的小说终于到了速度很给力啊


输比较薄了点


本书的作者是bioware的首席作家,说白了就是御用的编剧加作者,曾经写过好几本相当出名的游戏小说——当然更出名的是游戏。而如果没有看错的话,这位翻译应该是UCG曾经的蜘蛛,而UCG曾经在游小说上面出过这本小说的第一部翻译。另外,出版的果壳阅读有一个编辑是科幻世界的迟卉,所以也不难理解为啥会是重庆出版社,又为啥会有科幻世界、游戏机实用技术即UCG的编辑站出来在书尾说话了。

总体上来说,比较起在游小说上面的第一个译本,这个译本要稍微润色了一些。但这次润色并不一定比之前的流畅。因为有着各种编辑的个人阅读习惯,这个译本读起来其实和之前的差别不大——至少在翻译价值上来说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出版的用纸非常非常地恶心。纸张很粗糙不说,封面用纸更是恶劣到掉色。本来,纯黑的封面很有科幻的大气味道,但是一翻一折就会多一条白线,严重影响读书的心情。


我玩了游戏三部曲才想买书看的,书的里面还好,但是封面是怎么回事,脏就算了至少可以擦干净,但是烂得跟图书馆里放久的书一样,角落的地方还掀了起来,如果要收藏的话强烈建议不要单买,宁愿多花十几块买整套的!


封面设计太差了!


能退货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