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十七岁.骑向美国的单车

赵玫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作者:

赵玫  

页数:

280  

字数:

26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2000年夏季,若若告别了AFS项目,回国时周身洒满美国的阳光。她那么开朗、自信地回到我们的怀抱。John专程把我们共同的女儿送回来。从此天津也成了John和南希中国的家。  回国后,按要求若若本该再读高二,但她却选择了直接读高三。这对她无疑是挑战,甚至也是对我们的考验。不忘高考前的激战怎样惨烈。更不忘若若怎样每晚温课到凌晨。最终让我们欣慰的是,若若在国内只读了两年高中,就考上了南开大学外语系。更好的消息是,美国的伯顿大学也录取了她。还记得,午夜南希和John从波士顿打来电话。那一刻的激动至今历历在目。我们用红酒祝福女儿的未来。  于是若若一年后返回美国。刚开学就赶上了“9·11事件”。若若和同学们一道度过了美国最沉重的时刻。从此若若在这所始建于1794年的古老大学开始了大学本科的学业。让她骄傲的是,美国作家霍桑是他们非凡而永恒的校友。这或许也是若若为什么选择了艺术史、电影理论及法语专业的缘故 。大学三年级,若若参加美法大学之间交流的“巴黎项目”,在法国卢浮宫艺术学院学习一年,主修中世纪艺术和法语。这是若若先前游历法国后再度来到巴黎。这一年她学习、生活在这里,几乎看遍了巴黎所有的博物馆,也几乎坐遍了巴黎的所有酒吧。她行走在这座古老艺术之都的每一个角落,然后写出了《行走巴黎》、《穿越长夜》、《与凡高面对面》等文章。这年若若生日那天,远在美国的南希和John突然现身巴黎,仿佛从天而降,带给若若不敢想象的惊喜。  2005年若若大学毕业,同年考取了美国波士顿大学传媒学院电影专业研究生。电影像梦一样缠绕着她的渴望,尤其在美国那样的电影国家。她开始学习制作电影,将她的构思付诸于想象中的影像。她先后制作并导演了两部短片《陌生人》和《忘记规则的游戏》。她还拍摄了关于亚美尼亚文化的纪录片《丢失的记忆》。一位正在慢慢失去记忆的老妇人讲述着亚美尼亚的艺术。影片中的钟声和来自亚美尼亚的音乐至今在我耳畔鸣响。读书期间,若若还曾担任电影电视专业大学部及研究生部的助教,讲授包括电影制作、导演、编剧,以及数码剪辑的课程。  2007年5月,若若申请了嘎纳电影节美国馆(American Pavilion)的暑期项目,American Pavilion是一个在电影节期间为美国制片人提供服务的组织。那个夏天,若若又一次来到法  国。在嘎纳的蓝色海岸,度过了20天风光旖旎的梦幻之旅。电影节期间,她看了很多电影,邂逅了导演、明星,出席了各种酒会。在嘎纳电影节60年庆典的日子里,她更加直接、深切地加深了对电影本质的理解。之后她发表了《嘎纳日志》、《蓝色海岸的电影梦》等多篇文章。  结束学业后,若若来到温暖而美丽的洛杉矶,在好莱坞一家独立制片公司Jere Hausfater麾下的Essential娱乐有限公司做电影国际销售发行的实习生。这是她毕业后从事的第一个关于电影的工作。这也是她将梦想变成现实的最初台阶。她实习的工作包括审核电影剧本,策划上马项目,进行市场调查等等。协助公司建立了销售金额数据库,并代表Essential参加了2007年10月在加州圣莫妮卡举行的“美国电影市场(AFM)”。  2008年1月,若若以优异成绩取得了电影制作硕士的学位。不久进入了美国公共电视网(PBS)国际部工作。PBS是美国唯一接受政府赞助、非营利性的电视网络,以普及教育以及提高人口素质为宗旨。PBS制作并播映了大批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纪录片(或者你可以称它为时事娱乐节目)。若若是公司国际部任聘的唯一的外国人,担任国际市场营销部的项目经理。她策划、制定和实施向海外推广PBS节目和品牌的方案,以增加PBS在全球媒体市场的知名度。她还负责维持并巩固与PBS内部制片单位和其他独立制片人的关系,通过创作各类广告及宣传材料推广他们的作品。她的工作还包括负责PBS国际部电视节目参加纪录片竞赛活动,比如美国的“圣丹斯电影节”、荷兰的“IDFA纪录片影节”、以及加拿大的“HotDoc纪录片影节”等。建立并维持PBS国际部网站和数据库,为成立PBS英国电视台提供市场宣传和支持,亦使她付出了辛勤和努力。  若若同时还担任PBS的中国项目经理。这增加了她和国内的联系,或者这也是若若的一个情结。2009年中央电视台《岩松看美国》节目组到美国拍摄,在若若的努力下,促成了PBS成为《岩松看美国》的协助单位。若若作为美方协调,成功安排剧组与包括美国前任众议院发言人金理奇、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约翰·迈克、新闻集团总裁莫多克等美国政界、商界及媒体产业界人士完成了系列高端访谈,其间若若跟随剧组辗转多座城市,承担访谈翻译,和剧组朋友结下深厚友情。她还将来自中国的电视同行接到南希和John的家中吃饭,让他们在宁静的小镇诺维尔享受优雅和温馨,体会美国人的友好和热情。《岩松看美国》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连续两周黄金时间播出,成效卓著。节目不仅介绍了美国的方方面面,也大大提高了PBS在中国的影响力。除此,若若还参与了PBS与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合作。  业余时间,若若为中国《综艺报》等报刊撰写文章,报道美国传媒界最新时讯,诸如《了解国际预收》、《展望AFM》、《华尔街时报:从高桅帆船到快速游艇》,以及《采访骆家辉》等。  就这样,若若从一个16岁的小姑娘,在一个西方价值观的环境中,成长为今天的职业女性。13年的美国生活深刻地影响了她。记得当年南希就曾预言,我们的若若未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女性。于是作为母亲,我满怀欣慰,并在遥远而切近的时空中,关注着她的每一个脚步。

内容概要

  一部关于教育关于成长的解读!
  比起哈佛女孩刘亦婷,我的女儿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爱漂亮、爱玩、爱旅游、崇拜明星)。她要离开我们,前往大洋彼岸的国度开始她的留学生涯。
  
女儿没有让我失望,女儿在异国他乡由陌生到熟悉,由最初的胆怯变得自信张扬,女儿用一年的时间完全融入了美国的生活。
  语言不通,教育体制不同,这不是留学生的主要障碍和困惑。重要的是我们要注重对孩子细节的培养:培养他们的适应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要让他们内心变得强大;培养他们独立自律的意识;还要让他们拥有一颗博爱的心。这样他们才能够充满自信,从容面对国外陌生的环境和挑战,快乐的生活和成长。
  十年后,女儿成为PBS(美国公共电视网)国际部的项目经理,她让PBS成为CCTV在美国拍摄《岩松看美国》的协助单位,她在为中美教育和文化交流孜孜不倦的努力着…..

作者简介

  赵玫,女,1954年出生。一级作家,天津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出版《武则天》、《高阳公主》等20余部长篇小说。曾获第四、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首届鲁迅文学奖、天津市首届青年作家创作奖,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1994年应美国政府邀请赴美参加“国际访问者计划”。

书籍目录

序言
我的16岁的小姑娘
南希的第一封E-mail
阳光心情
终于收到了若若的信
“不许哭!”
开学第一天
你当然是最好的
因为有南希
一个很大的变化
有个美好的女人叫南希
女儿寄来的第一个包裹
在美国长大
瑞贝卡的钢琴
女儿不在家的日子
万圣节化妆舞会
“诗意的年代”
有七面山墙的房子
独自在家
女儿的生日
圣诞的美丽时光
中国画里的白房子
千年的那个夜与昼
John的礼物
关于女儿的日记
为南希购物
在邮局寄走爱
彼此适时而至的礼物
照片背后的故事
为什么身边没有她?
春节,和南希一道做母亲
女儿的瑞士姐姐
在迈阿密度假
去科罗拉多滑雪
邻家咪咪
在舞台上闪光
华盛顿让历史成为主题
还是去加州
飞翔的美丽
提前到来的离情别绪
只要能贴近她
SAT--美国升学考试
6月3日,毕业那天
与AFS朋友告别
为自己赢得机会
若若回家
与凡o高面对面
女儿的头发
后记:分享女儿,分享爱

章节摘录

  南希的第一封E-mail 南希第一封来信的标题是:《来自波士顿的问候!》 亲爱的玫,为了能让你了解到目前为止的若若在美国的所有活动,我希 望你能够翻译我们的电子邮件。若若在上周五的晚上到达这里,她非常兴奋地完成了这次很长的旅行。星期六是我们为她精心安排的安静的一天,我们希望能用一周的时间来为她 调整时差和饮食。她非常爱她的小狗莫莉和小猫奥维尔,它们也很爱她。星 期日,她认识了诺维尔另外两个AFS学生,他们是从法国来的阿娜伊斯和从 意大利来的安追亚。晚上,John和我带她到波士顿做了第一次旅行。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她扩大了她的朋友圈,见到了另外的AFS学生(来自莫 斯科的卡特琳娜和来自哥伦比亚的迪戈),访问了诺维尔中学,见到了老师 并安排了课程。昨天,她和另外的10个学生在波士顿度过,我为孩子安排了 一个航海的项目,我在他们的船上做导航员。我们非常为若若骄傲。她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对所有我们建议她 参与的活动她都非常感兴趣。她是礼貌的,乐于助人的,而且有着非常有趣 的幽默。John花费了很多时间和她在一起,因为他在家中工作。我想那对若 若来说将是一种非常好的经历,她能够和John共同分享着友情。John是那么 喜欢他的这个新女儿!星期天她在邻居家的钢琴上演奏,泪水从John的眼睛 里流出。他是怎样地为她而骄傲。我们都非常爱她!感谢你送给我们的那些礼物。你是那么慷慨,我们被你的那么亲切和周 到的心意淹没了。我们房子的那幅画是那么美。而且这样的一幅画一直是我 所期盼的,却又是不敢奢望的。我想那是你和我穿越了遥远空间的共同的想 法。我让这第一封E-mail尽量短一些,希望你翻译起来不会太辛苦。今后我 将试着每星期给你写信,我会把若若的情况尽快告诉你。若若非常快乐,非常健康,也非常勇敢。她身上表现出来的那些美好的 感情,是你和你的父母给予她的。她是一个宝贝。谢谢在未来的一年中,你 让我们来照料她。最亲切的问候 南希(和John!) 这就是南希的信。第一封信。记得在女儿离开中国前,John就在电话中对女儿说起过,南希是喜欢写 作的。后来读到那时候南希不断写给女儿的信,才知道南希的文字真的很美。其实我不是想说南希美妙的语言,而是想说透过语言所传达出来的那么 美好的情愫。其实我要说的也不是南希在女儿抵达美国前为她写的那些美好 的信,而是想说当女儿离开了我,当我深深地陷入对女儿的思念中不能自拔,是南希写给我的那些信,支撑了我痛苦悲伤的生活。得到女儿的消息,知道她每天在干吗,她的心情怎么样,周围的人是不 是对她很友善,这一切在看不到她听不见她也触摸不到她的时候,对我来说 比什么都重要。记得电脑上蓝色的信号推进着南希的信。在那一刻蓝色的信号就是我的蓝天使。感谢现代化的通讯设施,让南希能在第一时间把女儿的行踪告诉我。她 知道在这样的时刻,我需要的是什么,她就把我需要的给了我。是南希的信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善解人意。也是南希的信让我感受到了世界充满了爱,那是南希给世界的爱。南希在她的电脑上用英文敲击出了那么长长的关于女儿的信息。因为她 知道我渴望那长信,因为信越长,我所获知的女儿的消息就越多,我也就更 安心。南希也知道这一点。这就是突然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这个美国的女人。我猜想,世界上并不是很多人都能如我般遇到南希这样的女人,享受到 她那样的一份深深的爱。她不仅把她的爱给了刚刚来到她身边的那个中国的 小姑娘,她也把她的那一份爱心和关切给了遥远的我。AFS是一个和平友好 的项目,让世界充满爱。但是项目中并没有规定接待家庭的家长一定要不断 给孩子国内的妈妈写信。我知道南希所做的这一切,来自她对我的深深的理 解。她知道我在离开了亲爱的女儿之后,每时每刻所想的都是什么。她也知 道我最希望她做的是什么,那就是把所有所有的爱给若若。因为对那个离家 远行的16岁小姑娘来说,他们的爱太重要了。她要靠着这样的爱支撑,开始 她在美国的新生活。我知道这些南希都做到了。就像她在信中说的,她和John是那么爱女儿。她不仅爱女儿,并且爱我,爱我们大家。所以有南希做女儿的母亲是我的幸运。所以有南希做我的姐妹是我的幸福。所以世界上有南希是一件美丽的事情。P13-15


编辑推荐

  1、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女儿十七岁那年的留学经历,点滴生活彰显其女儿自信乐观乐于助人的品质。  2、十年后,女儿成为PBS(美国公共电视网)国际部的项目经理,成为PBS唯一的华人。  3、十七岁那年的留学经历,为其女儿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女性奠定了基础,教育经历改变了女儿的人生。会让众多的家长和成长的儿女有深切的感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十七岁.骑向美国的单车 PDF格式下载



  看报纸上选载本书的其中一个章节,看的很感动,所以买回来了。
  然后就发现,整书80%都是在描写作者如何思念自己的女儿,剩下20%就是描写女儿都去了哪,玩了啥,以及那家老外人如何的好,以及如何的喜欢作者和她女儿。
  客观地将,作者和她的女儿都很优秀。但是,我想看的是一个母亲如何把自己的女儿培养的如此优秀,而不是没完没了的“思念“。
  后悔透看,买这本书,如果有机会,我真希望作者能把书钱退给我。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