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明正言顺

王旭明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7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作者:

王旭明  

页数:

171  

字数:

122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当官是一门“高危”行业,危在何处?危在说话上。 如果我说官员不会说话,你可能会笑喷。且看看官员是如何说的。 首先,不会说人话。 “我只为领导服务,你们算个啥?” “我当书记的,就是希望你们喝西北风!” “如果我们不拆迁,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吃什么?” “领导就得骑马坐轿,老百姓想要公平?臭不要脸!” “那么我是不是拉屎也要告诉你啊?臭不臭也要告诉你?” “你也不能打我电话,一打都打局长,局长很不值钱是不是……你随便的群众就打我电话。” 这些雷语曾一次次在我们的耳畔呼啸而过,令人心惊胆战,也令 人为说话者感到十分难为情:一个当官儿的,又是共产党的官,怎么能如此肆无忌惮地满嘴跑火车呢?怎么能如此不会说话呢?当他们的雷语被媒体曝光后,遭到公众怒批,被有关部门停职、解职是情理之中的事儿。停职、解职对个人来说无疑是个灾祸,但这些雷语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的损失则是更大的灾祸。尽管这些灾祸有些可能是潜在的,但就上面那些雷语来说,人民群众听到以后会怎样看待我们的党和政府?怎样看待党政干部形象呢? 当然,这些雷语只是生活中的个别和偶然。然而,我们生活中大量的官员不会把好事和好话说好,不会把不好的事和不好的话好好说,不会及时准确、有效全面地说,更不会生动形象、具俸感人地说,这就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了。例如故宫博物院在“N重门”事件发生后,以“金子般”的沉默和死猪不怕开水烫精神面对媒体,这些相当普遍的不说话或不会说话的现象虽然在当下还没有使个人遭什么灾,但给党和国家的形象带来的损失却是巨大的,不啻于慢性自杀。 其次,很爱说“普遍话”——官话、空话、套话和永远正确的废话。 曾任广州市政协主席的朱振中对此深恶痛绝:“千篇一律的会议和生搬硬套的官样文章,被群众戏称‘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漂亮的空话多、严谨的套话多、违心的假话多’,形式越搞越繁琐,就是落实不了。”全国政协常委张维庆也说:“有些人不敢讲心里话,只能选择一些过得去的话,其实大家在基层干了这么多年,有很多话想说,就是选不到一个机会,觉得讲真话越来越难,所以要不就不讲,要不就不痛不痒说一说。”这两位可谓一语中的。这些话如果在我们的官场普遍流行并且成为时尚,而提拔和重用的一批人都以讲这样的话为荣,这给我们党和国家带来的灾难性损失虽然不是现实的,但一定是长远的。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分析了党面临着的形势和挑战,讲到了“四种危险”,其中一种危险就是能力不足的危险。在我看来,能力包括多方面,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特征的各种能力,当然也包括说话的能力。2009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中讲到,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六个方面的能力,其中就包括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既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又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2011年7月27日《环球时报》杜评,有一段话值得当下中国所有官员思索:“可以预见,将不断有与政府相关的部门和机构卷入公共危机中,它们在舆论面前的笨拙将不断显现。这些笨拙将给中国的大形象抹黑,并将一点点损耗中国的政治资源。因此这个问题应当受到中国官方的高度重视。” 不可否认,还有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这种时代的趋势,更没有认识到会不会说话关乎我党执政能力这一大问题。在我们生活中,人们普遍感觉到真正会说话的官员得不到重视、提拔和奖励,反而一些不说话或不会说话的官员不仅官位做得很稳当,而且还青云直上。在我们的官场还弥漫着唯书、唯上、唯文件的风气,这些都遮蔽住不会说话能够带来灾难的危险。虽然我们处理了个把人,也从道德上做了必要的谴责,但他们很快官复原职,加上制度层面的缺失,使得这种潜在的危机被暂时蒙蔽住了。但,危机是客观的,险情正在蔓延…… 官员会说话,就是要把话说好,说得更好,说得让人受听,说得更让人喜欢搭理你——把话说好,看起来是为官说话之道,其实也是为人说话之道。可以不做官,但不能不做人啊,还要做好人说好话,活着才有味道,才能够避免灾难的发生!

内容概要

  面对公共危机,官员如何说话,如何发好言,这是一门学问。
  本书从“官员的说话之道”这个独特的视角入手,剖析官员说话方方面面的技巧:真诚、个性化、适度、包容、幽默、温情、勇气、及时等,同时也结合社会现实中的事实进行精彩论述,做到有理有据,开启官智。

作者简介

  王旭明,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
  中国新闻发言人“黄埔一期”学员,师承赵启正。在任时曾饱受争议,经常由新闻发言人变成新闻当事人。曾就“范跑跑事件”经典发言:我们可以不崇高,但不能允许无耻。2008年7月18日,几百家媒体和网站为王旭明的卸任送行,有报道说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卸任后,他著书、写博、发V,不断发言,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发言人。
  2011年7月28日,王旭明在其博客上,撰写一篇6000多字的“写给勇平兄的一封信”,点评铁道部“7?24”新闻发布会上王勇平的表现,引起轰动。

书籍目录

序 当官讲政治,说话有学问
01 开启官智,从发言开始
热闹之后真相应浮出水面
出了事,不要把“没有媒体获知”当成追求
越是危机事件,表态越需要公开透明
让事实及时站出来说话,让谣言止于真相的披露
部委对焦点事件表态应及时有力
官员要记住在公开场合的承诺
启示录:中国需要多少个温家宝
02 言为心声,心正言才能顺
脑子转变了,才能把话说好
不要照稿子念,要说心里话
做错事说句道歉话是常识
国足官员:请放开脚,管好嘴
拒绝官架子,把媒体大众放在平等位置
假如我是红十字会的新闻发言人
03 敢说:立场是国家的,语言是自己的
立场是国家的,语言是自己的
政府工作报告不妨有点“个性语言”
个性表达,领导且莫求全责备
两会语言要“接地气儿”
个性化:就是真实的,自然的
官员要学会为百姓代言
勇气:就是不避难,不护短
敢于亮明观点,让百姓听得懂政府的话
04 这样说话最有效:守住常识底线
规则:发言演讲,要学会遵守游戏规则
适度:说话把握深浅之间的度
恰当:与其不当表达,还不如不表达
温情:城管执法这样最牛
激情:拉近距离,产生共鸣
真诚:不花里胡哨,不顾左右而言他
05 这样说话最有效:多种手段综合使用
亲和:崇高庄严的东西可以更形象化
宽容:回避冲突主体,化解矛盾
深刻:见解独到,表达才会独特
新颖:说得好听,听的人爱听
幽默:是人生深度,不是逗笑耍贫
写给勇平兄的一封信(上)
写给勇平兄的一封信(下)
06 我有三个梦想
官员晋升和新录公务员面试要公开
新闻发言人要有法律保障
盼总理发言人快快面世

章节摘录

拒绝官架子,把媒体大众放在平等位置把媒体和大众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而不是居高临下、态度倨傲、摆官架子。有些官员开新闻发布会,发言稿满篇都是“重要领导亲临现场”、“作了重要批示”、“相关部门全力配合”等,这成了一种上下级之间的汇报,以此面对媒体和大众来说就是错位,没有把媒体大众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在很多人眼里,新闻发言人是个官员,但我认为新闻发言人更应该是个搭桥的人,桥的一边是政府和制定各项政策的行政部门,桥的另外一边是公众,桥上走的应该是媒体。桥的旁边还有公路、铁路,搭桥人如果功夫高,就能把人吸引到桥上来,并通过媒体把桥两头的声音都传达出去。很多官员面对媒体,或金口难开,或一张嘴就是雷人雷语,不知怎样张口对媒体讲话是很多官员的“病症”。据《法制日报》报道,市民李某某到记者站投诉,称某公共资源招投标中心在一宗土地出让过程中,先是接受其报名,收取了295万元保证金,后又出尔反尔,取消了其参加挂牌竞拍的资格。为了解事情真相,2010年4月14日,记者一行两人驱车前去采访,在某市公共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某的门上敲了三四下,未见任何回应。见门开着,便走了进去。记者听到张某正用方言,与电话那头讨论着某个孩子到哪里上学的问题,承诺说自己下午亲自去一趟,争取把事情办下来。大约十几分钟后,张某终于结束通话,爱理不理地问记者一行有什么事。在记者说明来意并递上新版《新闻记者证》之后,张某漫不经心地翻了几页,随手把记者证丢在办公桌上,说:“这个没用的。”过了一会儿,张某站了起来,边走边说:“我马上要出去办事,请你们出去。我为什么要接受你们采访啊?我不接受采访,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还称“记者证在我们这里没用”。张某的“我不接受采访,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显示的是一种骄横的态度,更是对新闻采访的无知。在全媒体时代,你不说话不代表没有消息,媒体和公众很可能在得不到消息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认为“沉默就是默认”,而以粗暴态度拒绝媒体采访本身就已经表明了一种态度。你的说与不说、拒绝和接纳,甚至一个眼神一句话,都构成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期待你任何的姿态,任何激烈的抗拒、拒绝,对于媒体来说都会成为新闻本身的精彩卖点。郑州市一块经济适用房用地被开发商建了别墅和楼中楼,中国之声记者采访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某,他反而质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还有一位官员直接跟中央媒体叫板——“我是管文化的,你敢在新华网曝光,我就叫他关闭”,“人民网算什么东西?那是电子垃圾,人民网记者都是混蛋”。此类回答均被网民收入“中国最牛官腔”,而此类“中国最牛官腔”暴露的不仅是对媒体的不懂不了解,更是对做人的基本常识的不懂,比如尊重,比如谦逊。有媒体记者电话采访福建省长乐市环保局局长陈某,向其了解当地一家企业是否通过环境评估。该局长先称“检测报告是行业管理不能对外”,随后又突然激动起来:“你也不能打我电话,一打都打局长,局长很不值钱是不是……你随便的群众就打我电话……”记者问:“一般群众不能给你打电话是吗?”对方答曰:“当然不能打电话,我的私人电话为什么要让你打?”后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长乐市委已对陈桂光作出停职的处理决定。当地那家企业和环保局到底是什么关系,环保局局长为什么不愿意将监测结果公开,此间有什么不足为外人道的“秘密”,我们暂且不论,该局长对待“一般群众”的态度就耐人寻味。媒体记者是“一般群众”,但媒体记者又不是普通的“一般群众”,因为媒体记者背后代表的是公共利益。不管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政府机关,都必须接受舆论的监督,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权力的正确使用,保证经营的合法正当。在“人人都是记者”的“微博时代”,各级官员和企业负责人必须学会对“一般群众”说话,而且要以真实诚恳的态度对“一般群众”说话。把媒体和大众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而不是居高临下,态度倨傲,摆官架子。有些官员开新闻发布会,发言稿满篇都是“重要领导亲临现场”、“作了重要批示”、“相关部门全力配合”等,这成了一种上下级之间的汇报,以此面对媒体和大众就是错位,没有把媒体大众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官员应该记住的是:媒体不是敌人,不能整天防着记者;媒体更不是亲人,整天和你吃喝不分;媒体也不是你的顶头上司,别动不动和媒体汇报工作;媒体更不是你的下级,别动不动就指手画脚;还不能把媒体当成盲人、生人、闲人、官人。而很多新闻发言人和一些部门负责人常常把媒体当成上述的这些人,这是一种错位。官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官与媒是两种工作体系、两种运转方式、两种语言形态、两种人生境界。理解对方,首先应从理解对方的独有特征开始。作为官方,要全方位、换角度、多形式地理解媒体的工作特征,应尽力全面、及时、有效地提供充足的信息源。有网友说,在现实中,被记住的官员“雷人”语录并非因为其可爱、纯真、坦率,而是触动社会神经的一种条件反射。那么,对“一般群众”的诉求是回避、推脱、敷衍、塞责还是热情对待、诚心解决?对代表“一般群众”的媒体记者所进行的公共监督是反感、打压、掩饰还是公开透明、坦诚相待?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直接体现了一个地方政府的执政水平高低。请官员们少点权力傲慢,拿出真实诚恳的态度,学会对媒体以及“一般群众”说话。(完)

媒体关注与评论

可以预见,将不断有与政府相关的部门和机构卷入公共危机中,它们在舆论面前的笨拙将不断显现。这些笨拙将给中国的大形象抹黑,并将一点点损耗中国的政治资源。因此这个问题应当受到中国官方的高度重视。”——《环球时报》社评


编辑推荐

《明正言顺:王旭明谈官员的说话之道》赵启正、白岩松、俞敏洪联袂推荐,是开启官智,教官员学说话的入门读物。

名人推荐

立场是政府的,语言是自己的。——赵启正在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实践中,王旭明是一个跳不过去的名字。——白岩松做个人并不难,做个真实而坦荡的人就很难。旭明兄做到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依然勇往直前的人。——俞敏洪急事慢慢说,大事想清楚再说,小事幽默地说,没把握的事小心地说,做不到的事不乱说,伤害人的事坚决不说,没有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别人的事谨慎地说,自己的事怎么想就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鲍威尔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明正言顺 PDF格式下载



话语挺实在,有和王旭明本人的博客类似的内容。还不错,值得政府官员学习,特别是在现在总是被大众揪辫子打脸的时候……


感觉王旭明的书写的不错,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不仅对官员,对大学生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


把好事和好话说好 把不好的事和不好的话好好说 及时准确有效全面地说 生动形象具体感人地说不是当官的,但也觉得学会说话很重要,当然这本书教的不是一般的说话技巧,而是面对公众表达自己的技巧,就是在非特定对象面前如何表现自己,学会真实,学会坦诚,学会生动形象,学会简洁有力。(是不是说好了都可以当官了?哈哈哈哈)


这本书本身就很不错,介绍了作者作为教育部发言人时期的经历和感触,以及他本人对一些社会时事的在讲话技巧方面的分析。。。


逛当当逛到这本,当时就觉得,这本书很有价值啊!现在一天到晚当官的乱说话,正该是把这样的书往他们头上狠砸的时候!送货也好快,现在一口气读了大半本,真是过瘾!然后觉得,说话是门学问,不仅对当官的是这样,对一般人也是一样的。书里面的很多道理日常倒是也用得到的。好书,很不错。


说话要讲究一定的技巧,尤其是当官的,官民矛盾的化解还需要会说话的人来多沟通交流。


写出官员之间的谈话,需要有很多的技巧


书中一段段的形式对一些事件的描述倒是挺好的,不过总有不过瘾的感觉,对于官员来说很有用的!


说话真的很重要


新闻里排行榜里的书..应该不错吧...看看先


读了几篇被朋友抢去读了,还没还回来,朋友说挺好


看环球人物里有一篇介绍这本书以及作者,所以买来看看,不错,不过还没看完


嘛、还好


可作为培训教材


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说话是最直接的。说话的好坏直接影响沟通的效果。虽然这本书是谈官员说话之道,但往往事物是相通的,其他岗位的人或者就是普通人把话说好一些也是有益于工作和个人素养的,这本书我是在逛书店的时候看到并翻看了几页,觉得不错,于是就买了下来。希望通过学习书中的说话方法,以此提高自我涵养。


还未细看,但王社长风范有所了解,当细读。


慕名而来,对这本书期望很高,希望可以日夜捧读,使讲话水平日精月进。然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读后并未有醍醐灌顶的效果,但也不失为一本好书,闲暇时间看看,也是不错的~


书不错,但是总体感觉不是很好,跟没说一样


字字平淡,但很真诚适合公务员看看。


案例陈旧,谈论的都是些基本原则,即官员应该怎么说话。而我想看到的是,在什么样的具体情景中如何应变的艺术。


帮朋友买的,顺便看了看,本来以为对我们这种一般人没啥用,但其实说话之道都是共通的,书里面的很多道理对于每个人掌握说话技巧都是很有好处地。及时准确有效全面地说,生动形象具体感人地说。有帮助!好书!


很喜欢王旭明老师的文字。受益匪浅呀!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