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罗马.突围

刘怀宇 重庆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作者:

刘怀宇  

页数:

385  

字数:

316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美国的华文文学,20世纪从70年代,走过以台湾作家作品为主体的“留学生文学”;到80年代,中国的国门打开,移民潮与改革开放同步推进,便有了以大陆作者为多数的“新移民文学”。到现在,在美国待了10年、20年、30年的“新移民”,都相继成了“老金山”。从中餐馆洗碗工起步的传奇、揣着40美元来纽约闯天下的神话,如今已不新鲜。我们呼唤这样的华裔作家:一要有深厚的“中国根基”;二要在海外生活足够的年份,拥有深厚的西方人生体验;三要具备东西方交融的学养和思想。怀宇就是符合这些标准的一位。描绘这一类型写手的文化人格,“之间”是关键词。如果是对峙的堤岸,那么,“之间”是苏东坡的“不系之舟”;如果是纠结的生活之茧,那么,“之间”是灵感之彩蝶;如果是密实的苦难之蚌壳,那么,“之间”是思考之珍珠。具体到怀宇,便是东方与西方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汉语与英语之间,第一故乡与第二故乡之间,洛杉矶的现实人生和重庆的童年梦幻之间,洋人的妻子与中国人的女儿之间。这“之间”,所放置的,就是她的文学作品;所闪耀的,就是她思想的光芒。如果说,怀宇前一段的中国经验——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爱读书、写作,毕业于北大英语系——为她的写作铺下坚实的地基;那么,她后来的美国经验——获双硕士学位,在最大的电脑企业“甲骨文”任经理,和丈夫投身风险投资业——就是文学之厦的基础工程。不过,说这一履历表,给她的创作或多或少地加分犹可,但不是至关紧要的。若然,所有拿博士硕士学位的在美中国人不都成了优秀作家?她独特的悟性和敏感,对两种文明的融会贯通;对东西方社会运作的洞察,从众多个案进入的人性宏观观照和微观剖析;对英语语境中的汉语言的把握,这些才是决定性因素。粗略回答了“怀宇是谁”之后,我要回答“为什么要看《罗马•突围》”。文学艺术和科学发明,虽然都是创造,但有区别,前者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后者是“水到”则“渠成”。这本小说集,所展开的国际性视野,所刻画的美国主流社会中个性鲜明、命运独特的人物,以及所体现的天分与匠心,确实值得细细体味,忽略了它,就错过一个体察地球上一处奇异风景、优美情调的绝佳入口。1.国际性视野且看本集的第一篇《华丽派对》,我读过多次,次次被它宏大的国际性视野所吸引。从情节上看,它是以2008年北京奥运为背景的奇情故事,说是好莱坞大片的格局并不过分,它有三条并行的线:事业有成的中国夫妇家瑾和小弦,进入中年的爱情危机和救赎;因家瑾在北京新置豪宅中的艳遇而引发的、俄罗斯黑帮为主角的商业谍战;家瑾与俄罗斯女郎奥尔加,以浪漫偷情为开端,以互相利用为高潮,以人性升华为结尾的戏剧。三条线从容铺开,互相穿插,互为因果。我读了这一大开大合中充满紧针密线,阴谋、暴力、罪恶和悲悯、超越、反思并行的作品,第一个反应就是惊叹,继而是欢呼,这才是新一代华人作家的风神!尽管它一半以上的场景是在奥运的辉煌映照下的北京,然而它的灵魂,是美国式华丽的冒险,新大陆彪悍的生命力。它以跨越国度的泼墨式的人情扫描,和新移民作家低回的乡愁,与仅及皮毛的游记体、猎奇体拉开了很大的距离。再看《带你去看粉牡丹》,叙述策略的新奇教人眼睛一亮,两条主线:一是女主人公以向俄罗斯籍画家、从前的情人、后来的丈夫(最后差点变为“前夫”)倾诉的方式展现的感情曲线;一是女主人公从国内读幼儿园时起就成为亲姐妹的留美文学博士冰,以日记形式记载的心理探险。它的主题,乃是超越爱情、婚姻纠葛、世俗成功与感情归宿等现实层面的形而上学——灵魂该怎么安顿?《哭泣的墙》的场景,在耶路撒冷的“哭墙”前,它要表现的是人类在种族隔阂、仇恨、残杀之外的出路。至于《空白》,焦点在美国电脑业的职场,中国来的工程师,他的全方位人生,归结于电脑屏幕上的空白,这是侵入公司机密数据库以后的实景,但更是面对家庭纠纷、夫妻矛盾、人事误会之后,思维的间歇,好在笔下有情,以黑色幽默留下生之希望。怀宇作品所使用的舞台,超越国家、种族、语言和宗教的樊篱,她的妙笔在“地球村”的角角落落自在漫游,这不是赶时髦,不是炫耀。国际元素并非外加的作料,而是作品的血肉。而这个舞台的支柱,永远是中国情怀与中国记忆。只要看各篇的主人公,几无例外是中国来的、受过两国高等教育而后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华裔就明白。2.美国主流社会的人物怀宇小说中,“新移民文学”中的唐人街,社会底层的洗碗阿伯、车衣阿婶不复见到,集子中次第呈现的是以中国人为主角的美国主流社会的某一部分;所反映的,不但是中国人内部的关系,而且是中国人与非中国人的关系。她对那个以英语为交际工具、以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主宰的社会的洞察力,对诸般人物个性刻画的笔力,对异国情调的表现力,在《罗马•突围》中,到了叹为观止的境地。《罗马•突围》的主题是“突围”,以罗马为主舞台的美国故事,嫁给富有但年龄相差悬殊的画廊老板杰克的中国丽人冰,本来满足于富裕安逸的生活,但自从在罗马旅馆认识了一位意大利和中国混血的俊美男孩子以后,“突围”的欲望蠢动,但被压抑下去,待到发现荒淫的丈夫设圈套,要把她引进“换妻”游戏以后,她的防线才渐渐崩塌。如果故事从这里跃入“双人床”,写冰和混血男孩的性爱,那仅仅是浪漫有余而哲学意蕴欠缺的出色肥皂剧。好在春云再展,从罗马的古格斗场,进入惊心动魄的“灵魂突围”篇章,突世俗束缚的围,突物质利害的围,突情欲的围,突肉体生命的围,一场血腥的地下格斗,紧张得教你喘不过气来。人类永恒的困境在此,无望而顽强的抗争在此。回肠荡气的故事中,冰的慧黠、自爱、对纯洁爱情的憧憬,在现实人生中的老练应对和面对诱惑时种种极细微的反应,丝丝入扣地铺开,一步一个惊奇。连那些次要人物:从混血男孩的血性到他的重庆籍妈妈的沧桑,从富豪杰克的洋式做派到墨西哥女佣的世故,描写无不到位。作者对生命“终极意义”的叩问,对诗性人生的追求,投射到她塑造的人物身上,哪怕是一个着墨不多的巴勒斯坦女子葛丽娅,也以为种族和解而牺牲的精神(《哭泣的墙》),震撼我们的心。3.作者的才气和匠心我读怀宇这本集子,不止一次想到张爱玲。一方面,因为张爱玲去世前,住在怀宇如今住的洛杉矶;另一方面,是天才才有的功架(当然,怀宇并非现世的张爱玲,截然不同的时代,两位女性的可比性有限)。且看这样的文字:在《罗马•突围》的开头,写女主人公冰在豪华旅馆门口,第一次看到“俊美得像一尊罗马雕塑”的服务生,“冰缓慢地,转身、回眸、浅笑,轻盈之至,风韵十足,刻意给对面的男孩留点值得回味的东西”,她在有分寸地卖弄少妇的风情,但男孩子并没领会,“冰追着男孩的眼睛看,他转身,鲜红的后背像一堵宫墙”。红色的制服成了不可逾越的“墙”,是比喻,更是冰为自身的“心猿意马”下的“停止令”。点到即止,聪明女人的城府,你且细细领悟。“她试穿一件新上市的水绿风衣,又把配套的丝巾对折成三角,圈起头发与半张脸,扭头问我:‘像不像肯尼迪夫人?’冰善于一种索求加摄取的凝视,无论男女,在她的凝视中都有点手足无措。”这暗示,这动感,让我想起张爱玲无人可企及的绝妙散文《更衣记》。诗性的描写叙述,具有诗的内核,这是怀宇小说的另一个特点。《情人的眼泪》《绝对浪漫》,是出奇制胜的抒情诗;《带你去看粉牡丹》《公园里的陌生人》《哭泣的墙》,是具有交响特性的抒情诗;至于《罗马•突围》则是既跨越国界更凌越灵肉两界的宏大史诗。这些小说的诗质,不是黏合在情节的表层,而是构成主题的元素。末尾,我要回答读者的问题:“《罗马•突围》好看吗?”举一处的阅读体验就够了。《绝对浪漫》是这样的故事:女主人公和十分理想的男子亚当谈恋爱谈得如火如荼之时,亚当向她求婚。由于亚当死也不肯说“我爱你”三个字,只愿意说“我喜欢你”。女主人公认定不说就是不爱,至少是爱得不够。从此刻意疏远亚当,渐渐地,双方失去了联系。分手一年后,女方收到亚当的婚礼请柬。尽管新娘不是自己,女方还是和女友苏珊一起前去,为的是满足这样的好奇心——不愿说“我爱你”的亚当是怎样俘虏新娘子的?读到这里,哪怕夜深,你能带着巨大的悬念睡觉去吗?往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新娘就是女方自己。到这里,包袱解开,奇峰突起,却合情合理,教你又是惊讶又是心服:“我父母在一起时,每天爱不离口,可我还不到十岁,母亲就抛下了我和父亲。母亲离开那天,我从我的词典里剪掉了爱字。”“是真的。”麦克打开一本边角磨损的学生词典给我看,“L”打头的一页果然缺了一半,词条从“loud” 直接跳到“low”。 “我们专程开车八小时到圣地亚哥,从亚当父亲积满灰尘的阁楼里为你翻出来的。”麦克说。“为我?”我不以为然。亚当对麦克使个眼色,示意他别打岔,然后吸口气继续说:“一生一世的爱是我的梦想,我对那个不到十岁就失去母亲的小男孩发过誓,不到梦想成真那天就不再提爱字。你想听的那三个字或许代表承诺,但没有兑现的承诺与谎言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我热烈地推荐怀宇这本以心血熬炼的书。2011年9月

内容概要

   《罗马·突围》是近几年在北美华文文坛崭露头角的女作家怀宇创作的中短篇小说集。
  
作者用细腻的感情、流畅的文笔向读者描绘了中产阶级华人在美国的生活状态。作为新生代的华裔女作家,怀宇的小说中没有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也没有因难以跨越东西方文化差异鸿沟而产生的困惑,而是立足现实,从细微处入手,深入细致地描绘了超越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普遍内容——爱。面对现实困境,爱总能战胜困难、超越一切。《华丽派对》中的小弦因为爱而为家谨承担危险;《哭泣的墙》中的葛丽特和摩西因为爱可以抛开宗教和民族的偏见;《带你去看粉牡丹中》的盈可以不顾生活的重负选择跟随爱人;《重逢》中虽然有情人没有终成眷属,但埋藏在心里的爱却绵绵流长……怀宇小说中的爱是付出、牺牲、包容和理解。其次,怀宇的小说具有国际视野,以国际为舞台,背景从美国到意大利、中国,从洛杉矶到耶路撒冷、罗马、重庆,从城市到郊外,从现实到幻想……超越国家、种族、语言、宗教的樊篱,让小说的主题蔓延在各处。
  
除此之外,作者在小说中还探讨了更深一层次的问题——灵魂应该如何安顿?特别是在美国生活的中国人——小说中的盈、冰、伊娃、盈的姨妈……在生活安定之后,在寻找心灵的寄托。
   小说语言娓娓道来,平淡中耐人回味。

作者简介

  
怀宇,重庆出生的美籍华裔作家,毕业于北京大学英美文学系,后留学美国,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语言学硕士和电脑科学硕士。曾在全球最大企业软件公司甲骨文(Oracle)任软件开发经理,现从事创业投资基金管理。自2003年展开文学创作以来,在海内外大型报刊杂志如《世界日报》、《侨报》、《明报》、《美华文学》、《红岩》等发表小说、散文和随笔三十余万字,以开阔独到的视野和灵秀深致的笔触获海内外名家、专家好评。曾为北美《星岛日报》、《明报》撰写专栏,也为洛杉矶英文报纸Israel
Jewish Life写过东西文化专栏。作品被《亚美时报》、《留学生杂志》、《中国女性文化》和Asian American
Journal等中英媒体转载,也被收入《硅谷浮生》、《爱的庄园》、《白纸黑字》等书籍。

书籍目录

序(刘荒田)
华丽派对
带你去看粉牡丹
公园里的陌生人
哭泣的墙
罗马·突围
空白
故乡是一枚无花果
重逢
情人的眼泪
梦工厂
绝对浪漫
后记

章节摘录

风定了,隐约有花香罗马皇家酒店门口,月桂树被修剪成宝塔形状,年轻的服务生立正站在旁边,鲜红的制服与酒店的招牌辉映,肩饰和裤腿两侧镶着暗金流苏,精致如玩偶骑兵。冰坐在斜对面的金雕缎椅上,跷着长腿,肆无忌惮地打量他。冰的眼睛伸出长而尖的手指,划过服务生洁净的额头、挺拔的鼻梁,停留在他光滑精巧的鼻尖,拿不准,是否要惊扰下面两片轮廓完美的嘴唇,它们像熟睡的婴儿,对自身的性感浑然不觉。暮春安静的街,正午的阳光照得喧腾耀眼,对面几百年前显贵的府邸被保护起来,限时开放给游人参观。刻了浮雕的石墙后,苍郁的树林携带从前悠然的时光,探头望出来。街这边,是工业时代后期的建筑,省了墙外的雕琢,又因为地皮越来越贵,只能一味向高空发展。酒店堂皇的名称连同五颗金星烫在红漆木牌上,一路挂过去,再插了彩旗,门面才稍微张扬起来。酒店体现的是近百年来新兴贵族的谨慎作风,哪怕富可敌国,走进门里才看得见别有洞天,钱花在实在的地方:黄白黑三色大理石拼图地板,火树银花的威尼斯玻璃吊灯,雕饰繁复的巴洛克陈设,以及气质大方、外表耐看的管家侍佣。杰克•费福尔喜欢的正是这点,所以每次都带冰住进皇家酒店。此时杰克正在前台结账。服务生终于觉察到冰的注目,扑闪浓密的眼睫毛,眸子里掠过遥远的梦幻。他望过来的目光里有一匹驯良的小马驹,第一次踏进林间蜿蜒的溪流,怯生生、欣欣然。冰对他微笑,让溪水翻溅浪花,星星点点的阳光,拢聚出淡淡的虹的影子。冰看出他立刻喜欢上她,笑容里便释放出诱人的香,使他存着希望。杰克付完账,大步流星走过来,大理石地面上,皮鞋的木底有点打滑,身体向左斜过去,双手在空中舞动两下,但立刻恢复了四平八稳的步态。杰克一边往裤袋里塞钱包,一边示意冰动身。冰挽起杏色普拉达高菲包,拨弄左手腕的爱马仕超宽珐琅手镯。手镯淡蓝的底子上,有四轮马车夫扬鞭跃马的剪影。冰缓慢地转身、回眸、浅笑,轻盈之至、风韵十足,刻意要给对面的男孩留点值得回味的东西。礼宾部的服务生,即使俊美得像一尊罗马雕塑,也还得在酒店门口消磨整个下午吧?杰克对服务生做了个手势,他便很快从行李间把他们的箱子推了出来。冰坐在去机场的出租车里,把车窗降下来,探头看服务生听杰克指挥,一手拎一只大箱子,毫不费力就把它们装进了后车厢。男孩埋头沉浸在工作中,回避着冰的目光。疾风顺着倾斜的街道卷来树叶、尘埃和不伤大雅的垃圾,杰克两步跨进酒店门廊避风。冰追着男孩的眼睛看,他转身,鲜红的后背像一堵宫墙。风定了,隐约有花香。服务生装完车,问杰克还有什么吩咐,声音低旋,像地上淅淅沥沥逐渐沉淀的树叶。杰克递给他几张欧币作小费,他不经意地接过去,目光与冰相撞。看到男孩眼中的幻想瓷瓶一样碎裂,灰飞烟灭,冰心底怦然开放绚烂的烟花。寂静的夜空,璀璨的鸟群无声地飞过,散落无数闪光的羽毛。纯粹的恋爱感觉,就在这乍起乍无的瞬间,浅尝即止。冰早已把控自如,就像她偶尔想起,喝一杯摩卡咖啡、吃一块蓝莓芝士蛋糕,高热量、甜香软滑夹杂轻微的罪恶感,一点点,就足以提醒自己:魅力的源泉依旧,青春的法宝尚在。但偶尔的放纵沉溺,从来都不是生活的本质,谁见过烟花变星辰?这样的雨夜,适合爱上一个人罗马的秋雨,打在圣彼得教堂(San Pietro)的宝顶,深院高墙内,是否有僧侣驻足聆听?雨水淌在泡泡洛广场(Piazza del Popolo)的埃及石碑上,铭刻了三千多年的阳光记忆,是否瞬间消隐?雨丝飘在宝阁致庄园(Villa Borghese)的湖面,有多少隐衷与阴谋无声淹没?罗马的秋雨落在皇家酒店六楼套房的阳台上,大红方砖,空洞敲心……冰裹着睡袍,坐在窗沿上听雨。这样的雨夜,她想,适合爱上一个人。她当年可真狠啊,能够一刀切下去,而且切中要害。现在她对自己也狠,不过是心理上的狠,为了理想的生活状态,她能够把欲念一刀切断。只是,她跟小保算什么?有必要狠吗?刚才小保一吻,如暴雨突如其来,顷刻渗透了身心,那是初恋后冰再未经历过的感觉,现在想起仍让她战栗。很久以来,她习惯了与自己的情绪、感觉保持距离,小保的吻突然把理性的距离削减为零,把她活生生的人推到自己眼前,太近太真,以致手腕上的伤疤隐隐作痒,向她发出警告。初恋的滋味,都说一去不复返,却在异乡的秋雨里回转,也是无常吧。但她早已不是割腕殉情的幼稚女生了,恋爱婚姻分得一清二楚;小保也不是磬,不该有什么杀伤力。她无意间拾到一枚古钱,细细擦亮抛光,把玩一会儿,如此而已,何必心惊胆战?冰起身,放下窗幔,摘掉头上雪白的浴巾,长发如水蛇跳落腰际。冰想起她的爱马仕手镯还留在小保那儿,拨了个电话到前台。小保正好接起电话:“我一直在担心。三个小时前打电话到你套房,想确认你平安回到酒店,可没人接。”“谢谢你。我一直在这儿……”冰忽然意识到,已经过半夜了,杰克还没回来。“我上去看看你?”小保问。冰诡秘一笑,说好啊。假如杰克正好回来,不妨看看他自己的作为,他不是让她“今晚好好玩儿”吗?冰不信他真的不吃醋。冰让套房的门虚掩着,又熄掉其他灯火,只留客厅沙发后的一盏落地台灯照明。灯罩吊着暗红的流苏,她斜躺在沙发上,光环刚触到膝盖就消失了。小保的影子移进屋来。他像冰预想的那样,向她俯下身体,灼热的气息立刻覆盖了她。冰仰头噘起红唇,迎接他天使般完美的脸,却突然惊叫一声坐起来。小保的脸闯进灯光里,大理石雕像被当头敲了一锤,左眼糊在一团紫淤里,额角斜贴一块白纱布,隐隐透着血迹。“真对不起,吓着你了。”“出什么事儿了?”冰问,调情的兴致一时全无。车祸?他没车;空手道?嗯,一定同人打架了。“你遇到麻烦了?”冰想起晚餐前在空手道馆边上,小保遭遇袭击,那个光头一脸匪气,还有小保眼中的怪兽——此刻离她鼻尖不过两寸远,她定睛细看,恍悟:那是男人迎战的眼神,如同公鸡竖立的鸡冠。小保似乎被冰看乱了心神,动动嘴唇想说什么,又像要吻过来,手里紧握的可乐罐子在肿胀的指节间无声瘪塌下去。他最终什么也没说,一步退到光环外,靠墙坐下。雨星从他身边的丝绒窗幔间透进来。“你欠人钱吗?”冰追问,意大利可是“教父”的原产地。小保激昂抬头:“都是为了钱吗?如果是,你又能怎样?用另一个男人的钱来救我?”“如果是为我,完全没必要,没有人值得你伤害自己。”冰冷笑,重复当年磬对她说过的话。心口却像米袋子被线绳串起来,拉紧,扎一个结。她对小保狠不起来。不知当年磬面对血色散尽的她说狠话的时候,是否也有过怜惜之心?沉默。淅沥的雨声填满了房中空寂。黑暗中,冰感觉自己和小保间的几步距离凝成了难以穿透的固体。“对不起,我说话过火了。”小保终于开口,声音柔软下来,“别担心,受伤不过是一种体验生命的方式。我小时候练习空手道,每次受伤,帕帕就这样对我说。”“他鼓励你练武功?”“他怕我被劫持。”小保笑。“劫持?”“是啊。没钱的时候他们一起高高兴兴过日子。他生意做大了,两个人却分开了。很嘲讽是吧?钱真的不是一切。”哦,原来是富二代,自己不把钱当回事儿,还来教训人。冰心里不平:“你爸那么多钱,你干吗还在酒店打工?”“我上中学那年,他们问我想跟谁住,我选择继续跟妈妈在一起。我套用的帕帕话,说要用自己的方式体验生命,他听了却很失望。”小保话音飘忽,面目模糊,冰拍拍沙发让他坐到身边来。受了伤的小保,苍白疲倦,看上去有种落拓的美,仿佛天使折断了翅膀,从空中跌落,栖息在废墟里舔伤口,身上却一尘不染。然而在落难天使的外表下,似乎还有些什么,无形的阴影,与地层深处消融一切的黑暗有关。冰的鼻翼扑动两下,仿佛闻到某种稀奇的气味。“假如我此刻劫持了你,你爸会付多少赎金?”她幽幽地问道。小保微笑,笑意中生出让冰怦然心动的挑衅。他手中的对讲机突然“嚓嚓”响,他站起来,冲对讲机说意大利语,目光蛮横地把冰定在沙发上。冰决定了,等他讲完,她就跳起来吻他,从他额角的伤口吻起。小保通话完毕,却收敛起目光:“我得下楼去照应了。”说完从裤袋里摸出冰的手镯,轻轻放到门边小桌上。冰看着小保出门,想起身挽留,身体却陷在沙发里提不起来。门锁被小保“嗒”一声拉上,冰才轻声道:“就这样走了?”说给她自己听。“你又能怎样?”小保刚才说了,人家在空手道馆十几年练就的自律,当然懂得适时而去。冰下意识打开电视,把所有频道过了一遍,又“啪”地关了机。她终于起身走到门口,开门左右巡视,楼道里空无一人。冰懒懒地拿起小保留下的爱马仕手镯扣到左手腕上,又才看见进门时丢在小桌上的信封。是杰克五个多小时前的电话留言,说他在佛罗伦萨有单着急的生意,吃过晚饭就搭火车赶去了,第二天才能回罗马。杰克去赶火车的时候,她是否正沉醉在小保的热吻里?冰内疚起来。与杰克的婚姻是蓄满温水的浴缸,安全舒适,她一贯精心打理,却怎么差点让缸里的温水流泻了?自己手腕上作痒的伤疤被她忽略,小保脸上的伤倒似乎是天意,阻止了一场无谓的冒险。只是,她如此在乎她的婚姻,杰克又到底有多在乎她?冰第一次想到这个问题,心里忽然发憷,像身后有道目光射来,回头又不见人影。她在这桩婚姻里的主动权,有多少是她一厢情愿的臆想?与事实到底有多少关联?冰抓起电话拨了杰克的手机号码。电话通了,嘈杂的人声像一队埋伏的兵马突袭而来,女爵士手低沉而执著的哼鸣穿行其间,杰克心不在焉地问:“怎么还没睡?”“在酒吧?”冰破天荒问起杰克的行踪来。“唔,陪客户。你怎么样?”冰说:“如果我被人劫持,你肯付多少赎金?”如今世界一切都可以用钱衡量,她只要一个确切的数字。“怎么想到这个奇怪的问题,出什么事了?”杰克的声音冲破背景的嘈杂,猛然清晰。“你说嘛,肯付多少钱赎我?”“不可能发生的事,讨论它多无聊!”“算了,我要睡了。”冰挂了电话,熄了灯。雨似乎停了,绝对的寂静与黑暗。这是什么年代?冰想,男人女人相互之间堆积了太多隔阂算计,谁都不肯上前一步,又在这历来布满明争暗斗的城市里,浪漫不过是给旅游者参观的,她真是昏了头,居然指望爱上一个人。当晚的雨飘到佛罗伦萨,底气荡然无存,稀稀落落洒一会儿,留下团团雾气在深夜的街道里梦游。离车站广场(Piazza Della Stazione)不远,河流街(Via Fiume)上一家酒店的铁门突然被推开,一个瘦长的中年男人搀着同样瘦长的中年女人走出来,一头撞进梦游的雾气中。他们身后,沉重的铁门“砰”地被关上,门后瞬间流溢出来的灯红酒绿、人声鼎沸陡然消失。夜,潮湿、模糊。女人靠着男人,步履蹒跚,时而“咯咯”笑两声,忽然作呕,冲到路边树下一阵乱吐。女人手里的描金假面落到地上,彩色羽毛沾了水,从假面的额头耷拉下来,盖住半只空洞的眼,显得更加诡秘。男人脸上还蒙着佐罗式黑眼罩,被黑布圈绕的两只眼珠灰蒙蒙,像是染了雾气。他耐着性子等女人吐完,拾起地上的假面扔垃圾箱里,低声道:“让你今晚别喝醉了,还有正事儿呢!”“你抱怨什么?刚才看你跟那俩妞儿难分难舍的劲儿,我都吃醋,别说你老婆了,你什么时候才打算让她上路啊……”女人歪歪扭扭,男人抓住她胳膊挂到自己脖子上,架着她往前走。走过五六道门洞,男人问:“是这儿吗?”女人迷迷糊糊,嘴里胡乱支吾着。男人猛拍两下女人的脸:“嘿,醒醒!他在几号房间?”“谁?”女人惊醒,眼睫毛乱颤。她终于定下心神,理了理棕红的头发,从手袋里摸一块口香糖放嘴里嚼着:“二楼。”门后是家小旅店,凌晨四点多,门房早睡去了,走廊的灯也熄掉大半。俩人深一脚浅一脚地摸上楼,女人在205号房门上轻轻敲两下。开门的是位青年,五官稚嫩,比女人还矮半个头。“等了你们大半夜。”青年压着嗓音说,把男人女人让进房间,又探头看看走廊左右。房内不甚明亮的灯光里,十来幅油画印刷品摊开在双人床上。男人上前揭起一幅左右端详,手指摸搓着纸张质地,又伸出鼻尖嗅嗅油彩味道。“怎么样?”女人把床头的台灯举过来,“无可挑剔吧?看看这签名,谁说不是名家真迹?”女人的尖指甲点一下印刷品右下角,棕色眼珠琥珀般透亮。男人谨慎地转向青年:“你是德拉哥的孙子?”青年掐灭了指间半截香烟,仰头眨着干涩的眼睛,努力要看清男人的脸,男人却始终藏在佐罗眼罩后面。“是,我爷爷病得不轻,最近都是我在帮他。”青年局促地说。“小伙子很有天才,尤其擅长现代大师的作品。”女人称赞青年,又对青年说,“我们和你爷爷合作多年了,自然也不会亏待你……”男人立起手掌打断女人,从床上挑拣两张印刷品:“我先带回去,看看再说。”

后记

英文里,当一个人最终去做她注定要做的事,人们说她是响应了一声“呼唤”(calling)。 我儿时爱听故事、讲故事,后来写作文也比较顺手,还偶有习作发表。大学又进了文学系。所以,当作家的梦想,应该是早就有的,虽然不明确也不坚定。 到了美国,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谋生,莎士比亚或者爱默生或者杜鲁门·卡波特都不能替人付房租、交学费。很长一段时间,我念着很学术很专业的书、做着很热门很高科技的事,生活似乎不可扭转地朝着某个方向迈进。 写,当然是求学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能。我写过不少论文、设计文件、项目报告和雇员评语,没有情绪、调侃,只有阐述、说明,更没有丝毫虚构的余地。真正动笔表达些什么的愿望,许多年悄无声息,却在那些客观严谨的英文字母间暗自生长,直到有一天,那声呼唤,再不容忽略。 也许是前世未能参透的禅机、平行宇宙间激荡不息的回音,或者仅仅是今生未了的心愿,这一辈子,无论在哪儿做着什么,那一声呼唤都魂牵梦绕。 艺术创作,尤其写小说。弗洛伊德说,无异于白日梦。六年前,我放弃了大公司的稳定薪水,花大量精力来做白目梦,令家人朋友挂心。现在《罗马·突围》出版问世,也算是对人对己的一点交代。 本书能面对国内广大读者,首先归功于重庆出版集团各位领导和编辑的热心帮助与辛勤劳动。此外,一路写来,身后总有激励、督促的人: 感谢父亲耐心教我写第一篇作文,如今又不厌其烦做我每篇小说的第一位读者。女儿踏上写作这条不归路,成,父亲是头号功臣;败,我无怨无悔。 感谢母亲带我背诵第一首唐诗,后来又时常提醒我并无天才,要先顾及生计,所以至今我仍不至于为写作忍饥挨渴。 感谢我家先生,即使在词句和故事都躲着我的时候,也认定我有爬格子的命、我凭空构想的那些人物情节将在键盘敲打声中转换成一系列畅销小说。他的信心,不管有多少客观成分,却是我不断用文字和想象去搭建空中楼阁的基石。 感谢荒田先生从我在美国发表第一首小诗起就来函鼓舞,此后不时雪中送炭、疏导点拨。荒田先生身先士卒,几十年笔耕不辍、著书累累,是我仰望的海外华文文学的一盏航标灯。 感谢《红岩》《收获》《侨报》《世界日报》等海内外杂志报社多年来不懈的扶持与匡正。 感谢所有支持、容忍我做白日梦的朋友和读者。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们期待在美华人作家,写出国内作家无论如何写不出、写不到位的作品。独特性是文坛永不过期的护照。怀宇就是这样的一位,读她的作品,尤能体会她惊人的爆发力。”——著名华文作家 刘荒田“怀宇的生活里有旧衣、故人,也有典籍,更有新的波斯、犹太、非裔等各民族的人与之分享文字、菜单,她的目光里有比较,有参照,超越了语言。”——济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宋晓英“这种视野(超越国界的全球视野)能够促使人们突破本土文化的局限,以一种开放的眼光看待和参与不同文化的交流,并自觉接受多种文化的影响和塑造,从而成为超越文化差异的世界公民。”——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 陈函平


编辑推荐

《罗马•突围》描绘了超越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普遍内容——爱。是重庆出生、在重庆生活过,对重庆这座城市怀极深厚的感情,书中部分小说的背景叙述提到了重庆。从中找到与重庆读者的契合点,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作者和很多华裔作家不同,不是在描写中国人在没过去如何打拼、奋斗,主人公大基本都在美国获得了一定成功,融入主流社会,故事的主人公大都是生活在美国的中产阶级,有助于读者换个视角来了解华人在美国的生活。作品的主题是跨越种族和差异、跨越东西方文化不同之处的理解和包容。

名人推荐

我们期待在美华人作家,写出国内作家无论如何写不出、写不到位的作品。独特性是文坛永不过期的护照。怀宇就是这样的一位,读她的作品,尤能体会她惊人的爆发力。——著名华文作家 刘荒田怀宇的生活里有旧衣、故人,也有典籍,更有新的波斯、犹太、非裔等各民族的人与之分享文字、菜单,她的目光里有比较,有参照,超越了语言。——济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宋晓英这种视野(超越国界的全球视野)能够促使人们突破本土文化的局限,以一种开放的眼光看待和参与不同文化的交流,并自觉接受多种文化的影响和塑造,从而成为超越文化差异的世界公民。——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 陈函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罗马.突围 PDF格式下载



作者用细腻的感情、流畅的文笔向读者描绘了中产阶级华人在美国的生活状态。怀宇的小说中没有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也没有因难以跨越东西方文化差异鸿沟而产生的困难,二是立足现实,从细微处入手,深入细致地描绘了超越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普遍内容——爱。面对现实困境,爱总能战胜困难、超越一切。


很不错的一本书,很细腻的描写。。。引人入胜。。。


斑竹我们了解国外的奋斗史


帮朋友买的,她觉得还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