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流行的国际主义

克鲁格曼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6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克鲁格曼  

译者:

张兆杰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流行的国际主义》内容简介:为了更好地了解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及其应用,我们编辑了这套“国际经济学译丛”。与国际经济学教科书不同,这套“译丛”选择的著作主要侧重于国际经济学的发展前沿,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以及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实证研究。对于从事理论工作的人来说,这套丛书将有助于更清楚地了解国际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应用。对于参与实际工作的人来说,这套丛书将通过较为通俗的语言和具体的分析,有助于他们掌握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初,在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之际,我们将这套丛书献给正在准备迎接国际经济挑战的中国经济工作者们。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克鲁格曼 译者:张兆杰 等

书籍目录

一、零和世界?1.竞争力:危险的偏执2.证明我的观点3.贸易、工作和工资4.第三世界的增长损害了第一世界的繁荣吗?5.国际贸易冲突的幻象二、好的和坏的经济理论6.美国竞争力的神话和现实7.经济外交往来——评劳拉·德·安德烈亚·泰森的《鹿死谁手?》8.大学生应该懂得哪些贸易知识?三、新兴世界9.挑战传统认识10.关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令人不安的真相11.亚洲奇迹的神话四、技术和社会12.技术的报复13.世纪经济的本地化索引


编辑推荐

《流行的国际主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是经济的全球化。经济增长、冷战结束以及信息技术革命使得各国经济更加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日益融为一体。与之相适应,研究各国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国际经济学亦变得越来越重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流行的国际主义 PDF格式下载



一般书籍,看看就行。


一针见血的说明了很多问题,支持一个


這書雖說是有經濟家中的作家之稱的克魯格曼寫的,但是看到後來還是會覺得稍顯枯燥乏味,不是很能看下去。


不过看不大懂,还需仔细看看


这本书的内容取自作者在各大报章发表过的文章,所以感觉整本书不连贯,保罗·克鲁格曼在经济学界素以偏执和乖戾出名,不过他毕竟也是大师级人物,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1、 竞争力:危险的偏执
  
  这里所说的竞争力,主要是指特定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首先需要对国家和公司进行区分。一个公司的底线就是破产:如果一个公司无法支付工人的工资、向供货商采购的费用和债权人的本息,它就面临着破产。说一个公司没有竞争力,意思其实是它的市场地位不可持续,如果不改善绩效就难以维持生存。可是国家却不会破产,尽管国家可能对它们的经济绩效满意或不满,但是没有一个确定的底线。因此国家竞争力是一个难以捉摸的概念。
  
  在一个很少进行国际贸易的国度,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往往被视为竞争力概念的一个方面),几乎完全由国内因素,特别是国内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决定,而不是相对于其他国家生产率的增长。
  
  即使在今天,美国的出口额也只占美国GNP的10%,中国虽然稍高,也只是24%左右(12000/499000亿美元)。因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大多数经济仍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克鲁格曼利用美国的数据,证明了他的上述观点:长期来看美国的真实收入增长率一直接近于国内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正是因为实际工资取决于经济的总生产率,所以没有理由认为制造业或进行国际贸易的部门的生产率值得特别关注,或者应该被给予更多的扶持。
  
  更为关键的是,国际贸易并非零和博弈,而是正和博弈。“竞争力”的概念抹杀了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因而极有可能影响国际贸易和国际关系的发展。
  
  结论:国家与公司风马牛不相及。
  
  反驳另外两个流行的观点:
  
  (1) 贸易赤字与丧失工作:常有人以竞争力为依据,认为国内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原因在于制造业的贸易赤字迫使工人从高收入的制造业转移到了低收入的服务业。贸易赤字导致了非工业化,非工业化又导致了美国国民年平均工资下降。可是事实上,这些学者计算的数字令人怀疑,贸易和非工业化对于工人实际工资的影响远远比想象的要小。
  
  (2) 政府扶持高附加值部门:有学者基于竞争力的观点主张美国实行产业政策,推动越来越多的资本和劳动流向单位工人附加值高的产业,且这些产业常常被理所当然地等同于高技术产业。但是这个建议的症结在于:如果扶持正确的产业不过是将资源转移到高附加值的产业而已,为什么私人市场没有这么做?此外,实际上单位工人附加值高的行业是资本/劳动比非常高的行业,即资本密集型产业,包括烟草业和石油冶炼业等。而一些高技术部门,如航空和电子业,则只有平均水平。
  
  偏执于竞争力的危险:
  
  第一,导致资源的错误配置。通过利用“竞争力”概念进行游说,很多制造业企业获得了政府的支持,但是实际上美国生活水平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务业生产率低下。
  
  第二,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引发贸易战。
  
  如果对“竞争力”执迷不悟,上马大量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也依然面临两个难题:第一,很难断定哪些行业应该得到战略性扶持,以及适当的扶持形式和扶持程度;第二,即使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成功的,所带来的回报也可能微乎其微,因为国际贸易并非国家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很多学者要我们接受“竞争力”,作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实体。看似可以表明这个实体重要性的数据被称为“指标”,而不管它究竟是何含义;不能表明这个实体重要性的数据则被斥为不可信而被丢在一边。
  
  
  2、贸易、工作和工资
  
  美国面临的难题:制造业萎缩,大量制造业部门的工人转移到服务业部门。制造业比重下降的原因何在?根本而言,是因为制造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所以产品变得相对便宜,国内支出构成中制造品的比重下降。这种下降恰恰是竞争力提高而非缺乏的结果。
  
  在谈论国际贸易和竞争时,必须区分两种情况:生产率低增长和生产率增长滞后于其他国家。前者即使对不进行国际贸易的国家也是很糟糕的,而后者尽管会伤害美国的自尊,却不会影响美国的生活水平。在考虑了汇率和贸易条件之后,美国可支配GNP的下降也主要是因为单位工人真实GNP增长缓慢,这几乎完全是由国内生产率增长的下降造成的。
  
  那么国际产品的竞争会否导致美国蓝领工人收入的下降?事实上,要素价格均等化并非造成工资差异日益扩大的主要原因。对熟练工人需求的增加,主要是由每个行业内部需求的变化造成的,而不是由于贸易导致美国产业构成变化造成的:用机器替代工人,更高效地使用没有解雇的工人;高技术经济越来越不需要非熟练工人。
  
  
  3、第三世界的增长损害了第一世界的繁荣吗?
  
  第三世界更高的生产率将反映为第三世界更高的工资,而不是降低第一世界的收入。在一个国家内,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所以外国竞争者降价虽然会降低我的工资,但是只要我有收入,也就能在同一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购买力。
  
  同时存在的正向和负向两种效应,可以用贸易条件(出口价格/进口价格)进行衡量。贸易条件恶化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竞争激烈出口品价格下降,二是美元贬值进口品价格上升。
  
  那么国际投资呢?劳动生产率部分地取决于劳动中使用多少资本,如果可供劳动支配的资本较少,生产率和实际工资水平就会下降。而流向第三世界的资本就是未在国内投资的资本,所以北方向南方投资就意味着北方的生产率和工资会下降。可是实际损失有多大?事实上,造成国内投资不足的更根本的原因,是政府的严重赤字:1000亿vs. 30万亿
  
  关于贸易和比较优势:两个国家交换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时,它们间接地交换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北方的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在出口时就如同北方的一些熟练劳动力移民到了南方,反之亦然。所以这种贸易使北方的熟练劳动力更稀缺,提高了他们的工资,而使非熟练劳动力更丰裕,降低了他们的工资,从而造成收入差距加大。
  
  世界经济是一个系统,是一个充满了反馈关系的复杂的网络,而不是一个只有单向效应的简单的链条。在这个全球经济系统中,工资、价格、贸易和投资流都是结果,不是外生给定的。
  
  
  4、国际贸易冲突的幻象
  
  《世界竞争力报告》:把世界经济看作是进行艰苦斗争的地方,但全完全缺乏专业的国际贸易理论作为支撑。讨论国际贸易的整个框架,并没有延续和继承历史根基深厚的比较优势学说,而要么是作者自己发明的,要么是来自商业和军事战略。其中的一个主题更是问题重重:来自低工资国家的竞争对西方国家构成了威胁,而资本的全球化会加剧这种威胁。事实上,这个论断和国际经济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等式相违背:
  
  储蓄—投资=出口—进口(S – I = X – M)
  
  根据报告,一方面,资本流入发展中国家时,左边为负值;另一方面,报告说这些国家出口会迅速增多,因而右边成为正值。
  
  事实上,在资本和技术流入低工资国家之后,它们的工资水平会随着生产率的上升而上升,因而不会对发达国家有巨额贸易盈余,而是产生赤字。【我的理解:这是一个长期状态,在短期的异常肯定不能维持。比如中国的发展轨迹。最新消息是今年一二月份和三月上旬中国都出现了贸易赤字;而通货膨胀以及随之而起的工资水平提高也和前面的理论推导相符合。】
  
  克鲁格曼认为,如果仔细看一下《世界竞争力报告》中的经济观点,就会发现他们明显倾向于阻止高工资国家和低工资国家之间的贸易和资本流动,而这事实上是一种暗含的贸易保护主义。
  
  
  5、美国竞争力的神话和现实
  
  (1)竞争力的神话——假设贸易模式完全由比较优势决定:
  
  在国际竞争中存在着强大的均衡力,即便某国的生产率增速乃至技术、产品质量都低于其他国家,也能在世界市场上出售一些产品(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这将是生产率劣势最小的那些产品),在长时期中基本上保持贸易平衡,且国际贸易也能改善这些低生产率国家的状况,而非使之恶化。
  
  事实上,即便美国的生产率增速和其他国家一致,也未必是好事,这取决于其他国家的增长是偏向美国出口的产品(损害),还是偏向美国进口的产品(有利)。当然,国际贸易模式的变化会影响国内的收入分配,这一点不容忽略,比如美国国内收入差距扩大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竞争力的现实——外部经济
  
  一般而言,大部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国与国之间在资源、气候和社会等方面的持续差异。然而在许多情况下,通过一个正反馈过程,产业似乎能创造自己的比较优势。
  
  特定产业强大可以导致“外部经济”,从而进一步加强该产业的力量。外部经济有两种形式:技术性外部经济和金融外部经济。前者指知识在厂商之间的扩散,后者则取决于市场规模——广阔的市场和灵活的劳动大军。
  
  “外部经济”的存在使得国际分工模式不再如以前那么容易确定。产业成长的初期和转型时期成为政策可以发挥作用的关键时刻。外部经济在美国产业的地区分工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很多地区产业的成功本身都有一种自我加强的效应。
  
  究竟国际贸易的基础有没有从传统的比较优势转向后天创造的比较优势,这一点还存在着争论。但是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即尽管外部经济是一个很古老的思想,但是国际贸易分析的最新进展越来越强调历史、偶然事件和政府政策在决定贸易模式时的作用,从而给政府干预提供了一种可能。
  
  这才触及到了真正的竞争力问题:国际竞争将某个国家赶出了它可能或应该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的可能性。但是,这个观点不能被滥用。一国追求竞争优势不应该是无限制的,因为单方面追求竞争优势会使所有国家受损。实现特定的聚集的外部经济所带来的优势,是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的。
  
  这个竞争力问题从思想上看令人尊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正确的。对竞争力的担忧从原理上讲是正确的,但是在实际中可能被、实际已经被误用或滥用。竞争力是一个比人们所理解的更微妙、更有问题的问题。
  
  
  6、关于新贸易理论
  
  这一理论宣称,许多国际贸易不是国家固有优势的结果,而是“收益递增”的结果,即在一个公司水平上,或者在一个国家产业水平上的大规模生产的优势。细看起来,不少贸易反映了被自我加强的优势锁定的历史和偶然事件。
  
  要论证这个观点,首先需要模型化一个收益递增和非完全竞争的市场,这是非常困难的。模型化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引入一个重要的产业组织因素,来解释大公司之间的战略互动。现在,这个理论模型已经得到建立,并且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个部分,但是其政策含义依然存在许多争议。
  
  有一些学者根据这个理论,提出了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即聪明的政府干预不仅能改变比较优势的模式,还能牺牲别的国家来提高本国的实际收入。这种华而不实的说法已经非常流行,但是却很难进行设计和评估。
  
  事实上,尽管所有的完全竞争市场都是相似的,可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各有各的不完全的方式。并不存在一个适合于所有行业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干预综测。而提出干预的建议必须建立在行业的技术、历史和政策环境等方面的许多详细资料基础上,去分析公司会怎样随着假想的政策变化而改变它们的策略,这些改变又会如何影响收益、工资、R&D等。
  
  对竞争学派的总结:“竞争的国际主义”(CI)理论家们把经济问题看作是实质上与外国对手竞争的问题,把经济困难归咎于缺乏国际竞争力。而这些,都是一派胡言。
  
  
  7、一个结论
  
  国际贸易不是竞争,而是互惠的交换。贸易的目的是进口而不是出口;也就是说,一个国家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就是获得了进口它想得到的东西的能力。出口本身不是目的,出口是一个国家必须承受的负担。
  
  如果我们能教导大学生听到某人谈论“竞争力”的时候就躲开,我们就已经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8、理论的应用:亚洲奇迹的神话
  
  经济扩张代表了两个增长来源的加总:一方面是投入的增长,包括就业、教育水平、物质资本存量等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单位投入产出的增长,长期来看主要是知识积累的结果。
  
  增长核算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计算两者的确定数量来具体化上述框架,从而明确每种投入的增长和效率的提高分别带来了多少增长。一个相应的指标便是“全要素生产率”。
  
  关于经济增长过程的关键性的看法:只有当单位投入的产出增加时,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才会持续增长。仅仅增加投入而不是提高使用效率,一定会遇到报酬递减的问题。这方面的经典案例,是苏联。当苏联解体时,很多经济学家才明白,用过去的趋势天真地预测未来是非常危险的。
  
  那么亚洲呢?不过是类似于苏联的一群纸老虎而已。李光耀执政时期新加坡的增长与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增长是“孪生兄弟”,都是纯粹靠动员资源实现的增长。
  
  至于中国:“如果从中国决定转向市场经济的时候(1978)开始计算它的增长,毫无疑问,在投入迅速增加的同时,效率也有了巨大的改善。可是既然这个国家摆脱了毛时代晚期的混乱局面,经济效率迅速恢复就没有什么值得惊诧的了。如果从文革前的1964年开始计算增长,情况看上去就很像东亚四小龙:效率没有提高多少,绝大部分增长是由投入驱动的。”
  
  如果说亚洲的增长有什么秘密的话,无非就是延期享受、愿意为了在未来获得收入而牺牲眼前的享乐。这个答案令人难以接受,尤其是对于美国那些对降低赤字和提高国民储蓄率的艰巨任务束手无策的智囊们。但是,因为东亚的增长实际上主要是由投入驱动的,所以那里的成堆的资本的收益开始递减,是非常合理的结果。
  
  【果不其然,三年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十四年后克鲁格曼拿到了诺奖。】
  
  
  9、世界经济的本地化
  
  如果去比较今日洛杉矶和一个世纪之前的芝加哥,你会发现大多数方面它们惊人的一致。但是依然有所不同,这些差别的本质在于,现代城市经济具有抽象性——它似乎与物理世界隔离开来了。
  
  为什么洛杉矶成了全美第二大城市?这里曾经有石油,可是现在已经采光了;这里曾经是拍电影的好地方,因为空气清醒,可是现在电影拍摄都挪进了摄影棚……如果你想了解为什么今日洛杉矶最具特色的产业会在这个城市,而不去考虑它们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你总会发现一个循环论证:制片厂在这里是因为有很多专业人才;专业人才在这里是因为能找到工作。顺便说一句,在经济地理学中循环论证没有什么不对的。
  
  除了某些特定行业之外,洛杉矶看起来和其他美国城市没什么两样。为什么洛杉矶的产业显得这样没有特色?
  
  区域经济学家喜欢把一个地区的产业分为“外向型行业”和“非外向型行业”,前者的产品主要销往区域之外。事实证明,洛杉矶的外向型行业是高度集中的,依赖于关键的几个行业:娱乐、国防和航空航天。除此之外,大多数洛杉矶人并不将他们的产品销往远方,而是分布在各种“非外向型行业”。
  
  虽然我们常常谈到全球化,谈到这个世界已经变小,但是当你看看现代城市的经济时,你会发现一个本地化的过程:越来越多的工人只为当地城市提供服务。
  
  虽然我们现在对制造品进出口的管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小,但是“可贸易品”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却越来越小了,这不是偶然的,而是由经济本质和技术变革决定的必然趋势。
  
  我们越来越擅长生产工业产品了,因为这些行业所需的信息相对容易规范化,因而可以编程,赋予计算机一套指令来取代低效率的工人。随着制造业生产率的迅速增加,就业岗位也随之迅速下降,经济逐渐走向“非工业化”。之所以服务业的效率提高慢,是因为在那些活动中,加工信息是我们称之为“常识”的那些极端复杂、微妙的过程,很难编程。
  
  总而言之,你不该因为1994年的洛杉矶看起来不完全像1894年的芝加哥,而对它吹毛求疵。
  


  在书中克鲁格曼抨击那些将国家间的贸易竞争提高到影响本国经济根本的高度的看法。我对此不敢苟同。
  克鲁格吗的主要观点是:
  1.对外贸易占国内GDP份额很少
  2.各国按相对优势来分工,有利于降低商品流通价格,使顾客受惠。
  如果单纯从经济学考虑,他可能是对的。但是地球的资源是稀缺的,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将会越来越稀缺,从某种角度讲,谁掌握了稀缺资源,谁就掌握了话语权。何况这还涉及到地缘政治等问题。克鲁格曼在书中强调不能片面看待某个经济数据的变化,还要看到它带来的一连串影响,那么他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不能将经济割裂开来看待呢。
  日本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它是资源小国,但却掌握着大量的实体资源,三井物产就是布局世界产业的导演,从原材料,物流,加工,渠道整条产业链都有着强大的影响力,这种控制力才是经济实力强大的体现。像最近日本为什么能和力拓签署高价铁矿协议,就是因为他们在力拓里面占有股份,这就降低了他们的成本,而我国如果跟日本一样条件的接受,就会损失惨重。
  像日本那样能够强势参股国外资产的方式,除了要有长远的眼光和人才储备,强大的外汇储备,还要有好的国际政治环境才行,日本现在的外汇储备很大一部分不是国外货币,而是国外的实体资源股份,如铁矿,系统啊等,他们能够这样做是因为他和美国当年的广场协定,日本人同意提高日元汇率,而美国则同意其大肆收购国外资源。多好的合作啊!!
  
  
  有感于最近稀土出口关税问题……


  记忆对这本书的印象只是因为当中收录了保罗·克鲁格曼94年发表的一篇非常不合时宜的文章《亚州奇迹的神话》。
  
  200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保罗·克鲁格曼在他94年的这篇文章中准确地指出亚洲经济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高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预测到了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来袭。可惜是却没引起我们国内高层的警醒。
  
  不过也没法的事,他的经济理论对于当年来说,只算非主流,很难得到认同。要是国内重视一点的,也不至于97后未来的十年,国内的消费市场成了日韩企业的后花园。


你觉得日本人这样做对么?如果有后悔药吃的话,日本人需要吃的药可太多了。


re楼上


支持楼主发表反对意见。。就是要think out of box.


那天上课,某老师说他预测过去年会发生经济危机。预测这样的事情是谁都说不清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