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研究

杨俊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0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杨俊蕾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研究》运用话语分析模式描述了当代文论转型中知识分子个体的处身性语镜,针对古代文论知识话语的现代转型、技术中心主义的审美价值蜕变以及解构主义和文化研究对纯文学研究的冲击等问题,从价值重建的角度对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话语进行分析。提出回归文艺理论研究的本源,即边缘写作中人文精神的在体化苏生,在意义交流的公共空间和写作个体的价值关怀中实现个体间的对话和互动。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方的交汇点上,为中国的文论发展提供前沿思考。

作者简介

  杨俊蕾,女,1973年生于河南郑州,1993年大学毕业,1999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获文艺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艺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教研室教师。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加编写国家教委统编教材《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主编散文集《人生至真》(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参与写作《名著导读》文论部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并有译著(《十八世纪法国室内艺术》[法]约翰·怀特海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以及小说散文多篇问世。曾获得北京大学“五四”奖学金。

书籍目录

绪 论 文论话语转型的学术史清理第一章 当代文论话语转型的语境及其问题第一节 知识境遇的整体概观第二节 问题视阈中的处身性写作第二章 全球化语境中的当代文论转型第一节 全球化中的文论状况分析第二节 文论转型的研究方向第三章 传统文论转型的知识型改写第一节 现代叙事危机中的古文论转化第二节 身份认同中的文化代码第三节 文论传统的在体化苏生第四章 技术时代的文论危机第一节 文论转型的历史回溯第二节 处身性危机的问题表现第三节 技术时代的审美变形第五章 解构思潮挑战下的后殖民踪迹第一节 播散解构的试验成效第二节 后殖民文本中的东方问题第六章 文化研究对当代文论的影响第一节 世纪末语境中的文化镜像第二节 女性话语的自我确证第三节 新历史主义之后的精神断代第七章 当代意义危机与重建精神价值第一节 文论现代性问题形成的一种描述第二节 现代性之后的问题意识第三节 知识立场整合第八章 当代文论发展的可能性思考第一节 个体间写作的构成第二节 个体问写作的实现第三节 抵达自由交流的个体间写作结 语 在文论话语的多元展开中追问本源性主要参考书目重要人名和术语索引跋 文论书写重的个体精神现实

章节摘录

  书摘  在社会文化转型和文化全球化的语境当中,文论建设也同样表现出鲜明的转型特征,对这些特征的敏感与整合构成了文论转型研究的主要方向。其中包括,当代文论面临的多重困境,处身于困境中的当代文论如何在写作状态中逐渐恢复价值建构的力量和共识,从而达到多方话语间的交流。在写作中不断生成和变化的转型文论*经历了怎样的更新,留下哪些迂回前进的轨迹,为文论转型的研究和转型文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可能参照。*  * 转型时期的文论转型衍生出两种互为关联的概念描述,即文论转型和转型文论。所谓的“文论转型”是社会时势背景在文论中的投影和特殊表现形式,是为了描述而暂且使用的命名方式,其实质是文论的自律状态与他律行为之间原有理论张力的再度调整,同时蕴含着文化新变意识的普遍性自觉;而所谓的“转型文论”则是具备“文论转型”的品性,并体现出这种尝试的文论实践,它不以“转型”为惟一的关注对象,而是力图呈现阶段性转型后孕育出的新精神面貌与文化品格。两者之间的每一方既作为施动主体影响他者,也时时作为受动一方接受影响。  一、当代文论写作的诸多困境  文化环境的改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实利化的散文时代取代了无功利的诗意审美,文论书写所构成的学科价值已经由社会精神活动的中心地位离散到了边缘,越来越明显地自我限制在学院内部的知识积累和增长的功能之上,文论一度具有的指导功能逐渐降落到了与文学写作相平行的地位。又一个世纪的结束和千禧之年的来临促使身在其中的研究者回首检视百年旅程中的学科进展,在史的梳理和问题的呈现中,对文艺理论的学科定位产生了怀疑。不断有学者指出,文艺理论、文学理论、文艺学、文学原理、文学基本原理、文学概论等一系列带有“家族相似性”的语汇是具有相同所指的不同能指展开方式。就目前所用甚广的“文艺学”而言,作为一个二级学科,已经成为学院学术机制中的有效构成,但是在西方学界通行的学术建制中却没有与此对应的学科,这不能不推溯到2 O世纪中叶苏联的影响因素。①因为通常意义上的“文艺”在文艺学或者文艺理论中,所偏指的只是文学,而乐、舞、画、雕、戏剧、影视从来都没有占据过同等的地位。即使涉及,也往往是将其作为文学的对立范畴或者关联性概念,侧重于研究其间的交错或差异。因此,文艺理论和文学理论在外延上有相互叠合的部分。  事实上,文艺学是学科概念,文艺理论是其中的研究分支,与文学批评、文学史共同架构作为学科的文艺学,但从近些年来的现行实况而言,文学批评在媒体介入的当代已经越来越非学院化,而文学史写作和相关研究也更多地分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研究类别中,因此,留存在文艺学内部的惟有文艺理论一枝独秀了。一般看来,文艺理论是对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和普遍规律的研究,而实质上,对于文学的研究又大大超过了对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注。在这种情势下,文艺理论的命名就遭遇到了合法性危机,它的内涵与外延没有严丝合缝地贴合一处,在目前学科分工细密化的前提下不无尴尬。②批评不再是创作的牛虻,文论不再是读者的前导,充其量只有横向联系的文论才有市场。批评的立场、动机、价值评判降格为传媒的同谋。但是文论的指导功能弱化,并不就能够成为推卸责任的口实,那种认为理论批评与文学创作完全无关的观点并不能反映出真实情况。事实上,尽管文论的权威光环已经黯淡,但它作为文化形势的整体构成之一,仍然不间断地发挥着功效。比如,在形式主义文论火爆盛行的时期里,文学创作中也同步出现了注重形式创新、撇开陈套情节叙事的胜景,其间的互为启发构成平等的  互动链接,是对前期反常态权威感的消解与修正。所以,文论的书写没有理由停留在为自己长叹挽歌的自怜中,相反,却应该庆幸作为知识的建构方式,自身的独立性终于得以在边缘处获得实现可能,并且再次为族体的精神状况负责。  深受他者压力逼迫的本土原创理论常常会面对不留情面的质疑、偏激论调来否认它的真实存在:“中国没有理论,……举凡能够有真实含义的或者说能够通行使用的概念和范畴,到底有几多不是洋化了呢?……20世纪的文艺理论其实就只是西方文论罢了。”①的确,20世纪中国文化界对西方的新方法有一种追随趋新的热情,常常在他者的言说语境中陷入不无尴尬的境地,在不足20年的时间里,西方文论的主潮走马灯一般轮番进入当代中国文论中,在作家、作  品、读者与社会文化的四个维度上,法国传记批评、精神分析与后精神分析、原型批评、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现象学文论、解释学文论、接受美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后现代、后殖民、新历史、女权主义、文化研究、文化人类学、文化生态学、绿色艺术学等都已经在文论界中占据一席之地。不仅有多种译著出版,而且也已经有了相当之多的研究著作和论文。似乎西方学界刚一产生某种新方法,中国本土知识界就必蜂拥而去,同步同时段的接受成为新学爆热的常见方式。这种理论的逐新暴露出中国文论界长期受到的文化心理势压和由此反弹出来的追逐和超越愿望。然而需要反思的是,不间断的逐新过程只可能在异质文论所提供的思想镜像中找到对应,如何将它引向中国问题,如何消除文化弱者心态,如何破除鬼打墙般的心理误区,总结本土经验而不是一味“拿来”,承认差异前提,发现差异价值,就成为文论转型要面对的问题。  在当代文论书写本土化的忧虑中,转换传统的焦虑长期渗透在关于未来走向的每一次预期之内。前一个十年中文论的主导形式是抒情文论,及至20世纪90年代以后渐渐转向了以说理为主。但是不断加剧的差异带来大规模的论辩,比如人文精神讨论、激进/自由/保守之争,在知识界期望达到的共识破裂以后,建构当代文论叙述的单独个体的文论写作可能机巧细密,但是尚未构成整体性的样貌。而另一方面,文论间的差异不是在减小而是在增大,这又恰恰应该成为激发新思维的良好条件。“五四”之后的学术新格局是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被促生而成的,当下国内语境同样充满了对立的、不尽相同的思想观点,处在表达和倾听中的文学理论会在不间断的修正中时时新进,不再拘泥于陈套,而是保持着开放性的构架,并且增强了与现实问题的关联。因此就要解决如何有效地使传统文论参与当代书写的问题,不再跟风转向,不再把注重人格精神的内容主导性理论转成为纯粹形式分析,在深度意义尚未建立时预先否定了意义的期待;避免在他者的影响下不断出现术语移植、话语更新甚至思维转向;为价值承诺提供着陆的场地,避免从现实主义美学取向的逻辑——经验论彻底反向逆变为无中心叙事的后现代拼贴。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