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积极生活

崔卫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0-1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崔卫平  

页数:

325  

字数:

28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积极生活》涉及了政治、伦理等宽广领域,讲述了一些富有魅力的人及其精神结构与生活故事。作者说:“老实说,我们不缺少思想,不缺少找出和击中要害的能力,我们缺少的是对于世界的感情,缺少对于这个世界和他人的“有情有义”。如果说,有东西能够从头到脚把我们粉碎,那么不是别的,正是那种对于世界的铁石心肠。”作者在那些看似互不相干的名字背后,提示两个互相依存的精神维度:一方面,是建设我们身处其中的外部世界:另一方面,是建设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两者不可偏废。

作者简介

崔卫平,女,江苏盐城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政治哲学、当代东欧思想、电影和文学批评等。出版的著作有:《带伤的黎明》(1998)、《积极生活》(2003)、《正义之前》(2005)、《我们时代的叙事》(2008)、《思想与乡愁》(2010)等。译著有《布拉格精神》、《哈维尔文集》等。编著有《不死的海子》。

书籍目录

请将这当做一个沉默的呼唤
第一辑 在虚构和现实之间
 阁楼上的疯男人
 从另一端托起世界的天平
 为什么是荷马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沉默和言语之间
 西蒙娜?德?波伏娃:双刃的言辞之剑
 赫伯特:在虚构和现实之间
 郭路生
 海子神话
 远方和阿里巴巴山洞
 文明的女儿
 狂欢 诅咒 再生
 欠发达资本主义地区的发达抒情诗人
第二辑 积极生活
 为什么是伪问题
 我们自身的限制和批评的限制
 良心拒绝和公民不服从
 寻影力量——社会运动纪录片
 走向社会团结
 汉娜?阿伦特:亚里士多德绝望的女儿
 承担一个犹太人的重负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为阿伦特一辩
 承担做不同的犹太人
第三辑 布拉格精神
 驳米兰?昆德拉
 被剥夺者是危险的——读影片《太阳灼人》
 布拉格精神
 面对强权和悖谬的世界
 拥有另外一种经验
 长夜读诗
 分享哈维尔—分享共同的底线
 你将用眉尖滴下的汗水换取面包
第四辑 一种微弱而又积极的声音
 一种微弱而又积极的声音——访谈陈家琪
 在一面镜子面前举起另外一面镜子——和李大卫谈文学
 将一种幽暗带到光亮之中——和虹影谈《饥饿的女儿》
 和韩少功谈《马桥词典》
 苦难不等于正义——和王晓渔谈一个下午
 “我选择站立的位置是一个比较大的裂缝”(7000)
 ——《南方周末》记者夏榆访谈
 代跋——答家琪


编辑推荐

  我们几乎在说任何一句话时,都不能不是腹背受敌的。在刚刚表达完思想的第一秒钟内,就会产生一个念头:需要另外一篇文章,来表达与其相反的意思。——崔卫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积极生活 PDF格式下载



《积极生活》涉及了政治、伦理等宽广领域,讲述了一些富有魅力的人及其精神结构与生活故事。作者说:“老实说,我们不缺少思想,不缺少找出和击中要害的能力,我们缺少的是对于世界的感情,缺少对于这个世界和他人的“有情有义”。如果说,有东西能够从头到脚把我们粉碎,那么不是别的,正是那种对于世界的铁石心肠。”作者在那些看似互不相干的名字背后,提示两个互相依存的精神维度:一方面,是建设我们身处其中的外部世界:另一方面,是建设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两者不可偏废。


这本《积极生活》很好,崔卫平力作,讲述一些富有魅力的人及其精神结构与生活故事。喜欢。


积极生活:崔卫平力作,讲述一些富有魅力的人及其精神结构与生活故事


崔卫平老师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关怀和对一些文化名人的精神生活的关注,进行了思考和批判,让我深思。崔老师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思想的力度,让我钦佩,值得我学习。


崔卫平是有志气的思想者,我喜欢这样的作者。
我买到的是黄色封面版本的,大概是工人出版社的吧。还没有通读。曾经看过她的《我看见过美丽的风景》,书中有几篇精神自传似的文章,让我得出了我再标题中写得结论。我很欣赏这种自由思想的精神。


未读完,拜读崔卫平力作位的就是积极生活。


崔卫平女士的著作,值得一读,不知她所译的哈维尔文集何时可出版


本来想买崔卫平的《我们时代的叙事》,可是一直没货。所以买了这本来看。时间关系只细读了食指的那一篇,作者的思考和情感融入其中,让人震撼。


崔卫平的思想和文笔,让人想起阿伦特。


最早并未对这本书抱以很大希望,但一口气读完却让我喜出望外。很少能碰到如此具体而有见地的评论这几个哲学家,也让我对崔卫平这个本来不算了解的作者了解一二。同时,这本书还为我提供了很多扩展阅读,可以找来作者提及的一些没接触过的名家作品来看,很不错,推荐给大家。


非常喜欢崔卫平的理想和开放,思路清晰,极具思辨魅力


崔卫平老师的文章大多都值得一看。


正如书名所说:积极生活。崔老师的力作。


崔卫平的书都值得一看,更何况这么便宜。


书质量很好,崔卫平的作品有保障。


希望我们真的能像书的名字一样积极生活


转型期中国,我们需要启蒙。但是太缺少足够冷静的学者引导平民,我们是需要被启发的


需要正能量,需要积极生活!


虽然是一本十年前出版的书,但是书中的人物、话题仍然能引起人们足够的兴趣。积极生活,是一句多么言简意赅的劝告啊!


文字简洁,思想深刻,具有批判精神


像书名一样,要积极生活


做人还是要有点力量的,积极生活!


每一个懂得坚守人的生活都是一个可以听一听的故事


奔着《哈维尔文集》作者来的


读起来有点累,但是有思想,有见地,我喜欢,可惜没到达那种高度!


精神财富我觉得其实比物质财富更能让人感到满足。


让人重新思考目前的生活和其中的自己


读崔教授书淬炼我们的思想!


老师早就介绍作者,最近心情不错,一口气买了好多书。简单翻阅,作者叙事视角新颖。赞


刚才进来写评论的,一看,矮油,这本书已经不能买了,说是赠品,不可以购买。好神奇地说,我前几天买的时候,也没这样啊。不知道这个赠品是怎么个赠法。


嗲就不多说了好吗,看了再评好吗。


真是本好书,看了两遍,有力量的一个作者.


今天早上,车上,开始读这本书。茅塞顿开。因书中的几段文字,感慨很深,心中接着冒出一句话:美好的早晨。


内容枯燥,没什么意思


对一些迷茫的人儿不错的


100块能买一摞书 学习很多东西 很值


文章写得比较早了,比较学术型。


崔教授的书值得这样的好评。


这本书我已经买了两本了。


被干老大盛赞的一本书,买了两本。


一个很好的朋友推荐的,也是一个很好的书友。我还没看,不过相信应该很不错。


这本书不错,值得推荐一读。


还没拆封,希望内容精彩


这本书很实用,想法也很不错,对我有启发,很好


不错,有人文关怀~


几乎买了崔老师所有的书


帮朋友买的,很不错帮朋友买的,很不错


期待了很久的一本书,没有令我失望


看别人的介绍才买的,还没来得及看。书的装帧很好,相信内容应该也不错。


是有内涵的一本书,值得细读


崔老师的书值得读。


理性深刻


很开心 买到了崔老师的这本书了


内容不错,纸质嘛一般,有味道,


这个超级快的~而且态度非常好~


看起来还不错,别人推荐的要仔细看看希望对自己有帮助。


崔老师的书,为我们打开另一扇理性之门,每一本都值得细读。


这本书还不错,不算枯燥。


没有看完 看了几篇 不错 崔卫平的我都喜欢


一本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论述我们生活态度的精彩之作,故事很精彩,论证也非常有力,令人信服!


积极生活 感觉很不多 内容挺好 印刷也不错


卫平女士讨论如何建构良善的内心与外部世界,名符其实的好书。


多看看别人生活的感悟


先前读过她一部写电影的书,感觉还可以,就买了这本书。可惜版面设计得太满,看了难受。


文笔细腻,文章不错,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两只与担当


看来作者很迷汉娜阿伦特,所以写了一本与之作品同名的书


虽然是作者十几年前的想法,但今天读来仍然很受用。值得!


崔老师的书有深度,需要好好思索。


图书很好,正版图书,值得购买


还行吧,这书看着舒服


很厚,性价比高


书页印刷质量一般,纸张薄,很费眼睛。如果金黄色封面的那个版本还能再版就好了。


书很有深度,就是看不懂。。。


值得借鉴,借鉴成功人士的经验


也是随笔,崔氏长句的风格及魅力更加吸引人的眼球,每个人都有信仰,积极生活就是信仰


估计是我水平太差,看不太进去。


正在读,希望好看


需要有一定的知识量的人才看的懂


晦涩?做作?不知如何形容,个人很不喜欢


不想给差评因为内容不错,不得不给差评,因为这书貌似是盗版的,不知道当当能不能给个说法,纸质这么粗糙差劲拿来当正版卖忽悠人呢吧


  (编注)这篇书评已经在半年前分享给我的付费友邻,现在摘录一部分,分享给大家~
  
   文字:
   文学是有限的,不是一种可以任意被规定的东西,尤其不是一种生活方式。但文学也有自身的伦理承担能够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上提供平衡和恢复的力量,使得人们在现实中所受的磨损和伤害能够得到弥补和修复。所以,不是文学应该使用人民的语言,而是人民应当使用文学的语言。把写作当做某种拯救的手段,从写作的行为中获得存在的意义。
   每一个答案都是给傻瓜的陷阱。摒弃那些过分固定的,因而从语义上讲也就失去意义的范畴,反感那些空洞的意识形态术语和咒语。它们把思想僵化在固定概念的封闭结构里,而且越封闭就离生活越远。词语是为了某个具体的表达对象或某篇文章,必须服务于具体语境中的语义目的,并不是固定的概念。
  
  
   沟通:
   我们不是生而平等的,我们依靠自己决心保障相互之间的平等权利,作为群体成员而获得平等。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警示,是因为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沟通是有限的。有些问题可以讨论,有些问题不能讨论 —— 独断论是导致虚无主义的重要根源 —— 太肯定的东西稍一松动,虚无和相对的幽灵就会趁虚而入,把原来有价值的东西也毁掉。大家说这个是假的,那个也可能是假的,结果导致全盘皆输,什么都不信。
  
  
   心智:
   我们经常都对山寨很反感,而我们之所以觉得他们做作和不自然,根本上在于它的模仿性质——模仿别人内容和形式是可以的,但是直接模仿别人已经达到的感染效果就不道德了。 世界上人工生产出大量泪水的行为,就是没有良心的表现。
   再比如,习惯从上面看问题的人往往是没有耐心的。而上面的人终究是少数,对于大部分下面的人来说,没必要把自己的头脑置换成上面的头脑,从而只能从上面的眼光来得出自己的结论。
   说到底,正是人的抽象,赤裸裸的存在才是他们最大的危险。
  
  
   社会:
   让我们倍感沮丧但是又众所皆知的是:社会是不完美的,社会的有限性恰恰在于它想追求完美但不可以完美。乌托邦只是一个乌有之乡,“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实际上是百分之百边际税率。我们为社会所做的努力,要远远比它的完美程度更重要。
   生活是一个需要加以保护、呵护的东西,它是一个有机体,不能随便破坏、伤害。即使用言辞长驱直入、大加鞭挞,也是不合适的。 而思想是生活赠与我们的一份礼物,思想的活动让我们有了双份的生活。所以要尊重思想和生活的距离。
  
  
   精神:
   显然,精神也不会是毫无瑕疵的,以分裂作为源泉产生出来的自我不可能是完整的。而在没有共同意义的世界上,人越是要将自己和他人拉开距离,结果越是和他人分不清楚,黏成一团。庆幸地是,我们知道在提高精神力量这一点上可以做非常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个答案就是积极生活。我们应努力尝试将人性的尺度、将人类精神和道德的维度带到生活中去,继而带到政治中去。时刻告诉自己:倾听自己心里的良知——内在的神告之声;与自身及其恶保持距离。
   从正面来说,幸福是中等的外部供应、做着高尚的事情和过着节俭的生活;从负面来说,幸福就是能够抵御不幸,就是能够从不幸的打击中恢复过来,从挫折和失败中重新站起来。面对结构和变动经验之间的张力,是一个富有挑战的难题,这也是积极生活的全部意。
   我愿意接受这样的挑战。


  《积极生活》(崔卫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前几年读崔卫平先生的《看不见的声音》,对其文大感兴趣。她对东欧文学与思想的绍介仿佛空谷之音,实有开启民智之功也。《积极生活》为“先锋批评丛书之一”,所收文章有诗歌评论与学术随笔以及一些访谈录。“郭路生”、“海子神话”、“远方和阿里巴巴”等文章显示出崔卫平先生对诗歌的真正理解,“他的诗留了下来,就像他自己所期望的‘全部复活’。这复活的海子永远是一个伤口。他集中了我们这些和他一样的人全部的死亡与疼痛,全部的呜咽和悲伤,全部的混乱、内焚和危机;人们纪念他,就像纪念自己的负伤和思念多么像一个伤口的黎明。”“积极生活”表明了一种精神的态度,它指向带有生活体温的写作,指向有感情的学术生涯。它同时承担生活中的负重,以思想的敏锐昭示着“介入生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文学评论在这本书里占据了主要部分,可惜我自己的文学基础甚为薄弱,所以有一大半的内容看不懂。。
  
   不过关于海子、昆德拉、哈维尔的分析和最后的一些访谈还是很精彩的,看了以后很受启发。
  
   人应当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有自己选择做或者不做某件事情的自由。不过更进一步来说,如果作为一个公民,能主动参与到公共生活,做一个公民应该做的事情,当周围人的权利受到伤害的时候不袖手旁观,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积极生活“吧。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一定得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很钦佩这样的人。
  
   以及,这本书的序写得真好。。


  在图书馆抽到这本书,出于无意,也不完全是无意。
  如果我能想想,十几年来,我都在梦想有一天我能积极生活,从十八岁那年抱住两本卡耐基的薄薄小册子像抓救命稻草一般,到后来缓慢滞重的生活里,仍然会买或借一些教我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努力活下去的小册子,我抽出这本书便是理所当然。
  没想到这次抽到的是这样一本好书。
  我仍然觉得自己不算一个积极的人,有时候仍然感觉一些无力,虽然觉得这种小册子对我已然于事无补,却又觉得或许翻翻也不无裨益,有时候没有什么可以抓抓。
  在一些混乱的青春年代里,我热爱过海子热爱过王小波,热爱一些死去了的人,热爱一些死亡,但是阅读的视野仍是那么窄。如果更早的时候我能读到一些有力量的文字,能够学会真正从内心重建自我,也许我不会那么累,不会被一些无谓的人伤害。虽然那些伤害对于我内心的破碎来说,只是一些零零碎碎的敲打而已,他们也从来没有进入过我的内部世界。
  我一直认为,这个世界对待我的方式,正是我对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是我错在先,我才得不到幸福,我不能谅解自己;今天我才知道,还有另一种说法,反着来,一个人对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正是这个世界对待他的方式,而后一种也许才是正确的,这个世界远在我到来之先已经存在,在我离去后,还要永远存在,我的破碎,是因为这个世界给我看的是一幅破碎的图景,错不在我,我自己应该被原谅。
  也许我始终过于关注自己,然而我自己也应是与外部世界相连的一个存在,当我谅解自己之后,我才感到,我也同时谅解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从来都没有过完美,每个破碎的人都他自己的破碎,并不一定是一个大时代的世界破碎的图景,也许只是破碎的细微的生活。
  十八岁的时候也读过余杰,虽然那时候的视野真的很窄,了不起读了三毛席慕蓉,再多点也就是文化苦旅,对他谈论哈维尔之类的文章已经毫无印象,但是读那本火与冰的时候,我就已经很不满意,那些段子前后翻起来总是矛盾破绽理所当然,可能是表现在他谈论鲁迅的时候,在讲哈维尔的时候他谈论了担当,谈得理直气壮真理在握,结果他果真担当到了白宫去谈论他的信仰了。说起余杰是因为书中有一篇《拥有另一种经验……》的批判文章,生产于1999年,可是我现在才看到。
  似乎太晚了,这当然不算书评,是读后,想要说的话,说不好,可能也没说完,但是很晚了。
  


   “你肯定有很多情人。”
   “我知道,亲爱的。”
   “我有许多女人。”
   “我有不止一个男人,亲爱的。”
   “我已经了结了。”
   “是的,亲爱的。”
   “别相信我。”
   “我不相信你,亲爱的。”
   “我害怕死掉。”
   “我也是,亲爱的。”
   “你不要离开我。”
   “不会的,亲爱的。”
   “我感到孤单。”
   “我也一样,亲爱的。”
   “抱紧我。”
   “晚安,亲爱的。”
  
   这首诗名叫《夜间一场十分悲哀的对话》,波兰女诗人安娜•申切斯卡所作。孤独、迷乱、道德上的失败——它借一对夫妻(情人)之口说出了大部分成年人的悲惨处境,而这种对自身处境的坦然面对,却最终导向了人与人之间彻底、永恒的谅解。
   在《积极生活》中,不论是广受瞩目的《为阿伦特一辩》,还是在评价昆德拉与哈维尔的篇章里,抑或是作者对于文学与人生、文学与现实关系的阐述之中,都潜伏着这一一以贯之的信念:对人的荒诞性与有限性的承认、对人的孤独处境的承认乃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前提。更进一步,这种谦卑的认识乃是人们有效地参与政治生活、避免极权主义产生的条件。允许我再进一步揣测:在阿伦特、哈维尔、崔卫平们的头顶上,有一个更大的秩序,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并非是成为这个秩序的代言人,而是坚持“从下面”(哈维尔语)看问题的眼光,“生活在真实之中”——如果将这其中隐藏的逻辑抽出,便非常接近新教徒的世界观:人性中深藏着以自我为宇宙中心的倾向,最大的恶乃是对真理的冒充。作者通过对阿伦特本人经历及其作品的解读,阐释了人怎样从“孤独”到“孤立”,再到“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最终达到极权主义的终点。在南方周末的采访中,作者说“我选择站立的位置是一个比较大的裂缝”——既是个人生活内部的裂缝,也是个人生活与公共生活、文学生活和现实生活的裂缝——而弥合这条“裂缝”的开端,可以从上面这首诗中、也可以从阿伦特和海德格尔那里开始。
  
  
  孤独及其所损害的
  
   阿伦特18岁遇见海德格尔,4年后,海德格尔打发她离开,爱情对女性的打击往往是巨大的,甚至意味着全盘否定:不但失去了爱人,也失去了自我。对阿伦特这样的女性,从心气上来说,也不能容忍自己的失败。然而正如崔的评价,这位女性身上有一种非常难得的忠诚的品格,同时具有“无可遏制”的成长性:在离开海德格尔之后,阿伦特经历了漫长、艰辛的道路,将生活中消极、负面的东西加以提炼,转变为积极正面的东西,转变为了“对世界的热爱与参与”。阿伦特中文版译作《人的条件》,德文版就叫做《积极生活》。
   在1958年出版的这本著作中,人类实践被区分为三种形式:劳动、生产和行动,其中“行动”是在公共领域中展开的、使得一个人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和自我实现的行为,“行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言谈——言谈本身具有巨大的政治意义。对阿伦特在这一主题上的详细见解,未阅读过该书的我们不得而知,而在崔本人的这本《积极生活》中,则表达了对言谈正在背叛现实、走向虚构这一趋势的担忧。
   言谈作为一种表达和分享的经验,可以变动和扩大自己的视界,抒发和调动更深层的自我,并从中建立起一种自我信任和相互信任。然而现实中,人们常常不能适时地进行谈论,不能分享在某些问题上可能拥有的一致看法;同时,人们谈话之时更多地处于内在的相互隔离的状态,潜在地因害怕不被接受而感到焦虑,感到周围环境的敌意——长久处于缺少有效交流的孤寂之中,使人很容易产生一种幻觉:感到自己是一个先知,他所想到的问题别人都没有想到过。由于个体自知或不自知的封闭与自利,我们的语言亦很少完全忠实于它表达的对象,而孤寂会进一步增加这种不忠实,我们越是陷入孤独的境地,被更多私人性的问题包围和缠绕,就会渐渐形成由这些问题出发的知人论世的视角,并且陷入这种虚妄的认知中难以自拔。
   不得不承认,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并不完美,我们在成长路上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甚至有时它们从出生时便与你相随:我们不能实现的欲望,我们的心理障碍,我们无法处理的愤怒和怨恨……人们在受到伤害后会变得愤怒、消沉、沮丧、胆怯、甚至敌视。他们用自己的角度看待世界,把感觉与现实混淆在一起,通常他们会误解你所表达的东西,也表述不清自己的真正意图。
  
  
  伪问题
  
   正因为失败和挫折在个人或小圈子内不能解决,人们的反应便是把它们上升为具有普遍性和真理性的事情,上升为大是大非的问题,企图在别处获得胜利。李普曼在他的《公共舆论》一书中这样描述大众的认知方式:“他通过自己的固定模式来接受被几行印刷文字、某些照片、闲闻逸事以及个人生活的偶然经历传达给他的公共事务,并根据自己的情感加以再创造。他不会把他的个人问题当做更大环境中的局部标本,而是把更大环境的故事看作他私生活的模拟放大。”
   在可以谈论的真问题被掩盖的情形下,人们非但没有试图去把它找出来,反而全把注意力放在了伪问题上,关心自己甚于一切乃人性固有的规律。作者更是进一步指出:在充满个人利益的日常生活之上根本就建立不起来一套划分是非的标准框架,日常生活又是偶然和非理性的,真理不在这个范围之内!
   当下,网络正改变着我们谈论问题的形式和交流的习惯,以言谈的形式参与公共生活的人越来越多。如果我们同意尼尔•波兹曼的观点:文字表述比起口头表达更利于调动人们的深度思考能力,在交谈中,文字更有助于人们互相理解更复杂的意思。那么,这些是否意味着,在网络时代,我们通过更广范和密集的文字交流,能够更好地分辨真、伪问题,建立更深入的共识?
   很多时候,我们的性格、心态,我们对自己的定位、观察世界的视角,比我们所持有的意识形态更重要。
  
  
  人的位置
  
   在梁文道的某报专栏里看过一个笑话:
   波兰是一个自古缺乏专制传统的天主教国家,它的信徒十分虔诚,虽然波兰裔的前任教宗早已魂归天国,但波兰教徒仍然三不五时成群结队跑去梵蒂冈朝圣。有一回,大批波兰信徒拥至,几乎站满了圣伯多禄广场,现任教宗本笃十六世要依例出来站在阳台上祝福他们。这位神学家教宗尽管博学多才,却就是不懂波兰文,无法按习惯用朝圣者的母语和他们打招呼。幸好他身边有位德国老乡,二战的时候曾在波兰为德军服役,于是就请他从记忆中寻回当年最常用的波兰口语,把它们记在纸上让自己照着拼音念。好了,教宗在那有名的阳台上现身了,他一脸圣洁,对着广场上的波兰子女温暖地宣布:“波兰的守军们,我们已经把你们包围了,赶快出来投降吧!”
   这个笑话的奇妙之处在于它是波兰人自己编给自己的,并且在本国大受欢迎。波兰在人们的印象里是个深具悲剧色彩的国家,二战时期不仅是纳粹德国的受害者,波兰一整代的精英也几乎全部遭到斯大林的毒手,刚刚过去的4•10坠机事件,正是波兰总统一行人前往俄罗斯参加卡廷惨案70周年纪念的返程途中发生的,包括众多波兰高官在内的96人罹难,这对波兰民族无异于又一次巨大的灾难。
   在波兰诗人赫伯特的诗中:“永远不宽恕,因为你无权以那些人的名义来宽恕——那些倒在黎明之前的人”。悲伤和痛苦应归于它们应有的位置,凭空说减少仇恨并不容易,宽恕不仅是自欺欺人,亦是徒劳。即便伤害我们的人有道歉或者补偿,伤害也从未被抹去。
   崔在书中给出了对所谓“自嘲”的解释:“自嘲的人一方面经历了时代的灾难和蹂躏,经历了客观现实的亢奋和衰败,另一方面,也经历了自身的失败和迷茫,自身的无奈和无力……自嘲的人不可能也不愿意堕入一种自我感动的状态之中。”具有“自嘲”能力的人,恐怕也不会将自己看做先知式的人物。在哈维尔看来,人必须对自身的荒诞和微不足道保持清醒的认识,“人类行为只有基于对自身短暂的清晰认识,才会变得真正重要起来。”
   这样的发现与反省,另一方面,却极易演化成为一种傲慢的视角。
   “反叛者,由于急于与一切和一切人对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本身有多么驯服,他们所反叛的,仅仅是被(预先)阐释为值得反叛的东西”。“争取自由、正义,反抗暴政的政治运动虽然像是令人陶醉的伟大进军;但实际上是一种政治媚俗,它对局势的改变于事无补,那些参与者不过是要表现自己的无所畏惧。”在昆德拉这里,人类行为的荒诞性直接导向了无意义。正如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托马斯那里,“自由”二字的意义所在完全成为了一种美学和心理上的体验,托马斯拿着自己的自由做实践,他要求这种自由得到反复印证。在托马斯这里,我们看到的正是每个人都活得像自己的上帝,到最后,“他人就是地狱”。
   在《驳米兰•昆德拉》一文中,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昆德拉“站在一个笑傲人间的高度,以上帝的名义说话”、“一个伪预言家、伪代言人”。
   哈维尔与其他人的区别在于,他并没有沉溺于人性的脆弱和不堪一击,更没有把对人性的认识发展成为对人类生活的诅咒。尽管哈维尔本人不是天主教徒,但他多次表达了对“一种更深刻的秩序和意义”的信仰,“宗教是有重大意义的,因为它拓展了一个人的视野;它指向存在于我们之上的某些事情,它令我们想起我们良心和责任感的根基以及强调无私和对邻人的爱。我们缺少道德的社会十分需要回忆这些传统的基督教价值 。”(在和波兰作家亚当•米奇尼克的一次对话中。)
   哈维尔们所坚持的,与昆德拉判断的恰恰相反,他们不只是反叛和破坏,他们更知道妥协和建设。这本书里,作者想告知我们的“积极生活”的内涵,在我看来,便是以愤怒的力量、谦卑的姿态、智慧的指引,来完成一件件公民的事务。
  
  
  最后一个有趣的谜题
  
   “至于思想,那是生活赠与我们的一份礼物。思想的活动使得我们拥有双份的生活:你经历了很多,……当它们降临时,都是不经意的、偶然的;但如果你把他们在头脑中回放一遍,就如同追加了一份,你可以按自己的理解把它们重新排列组合,求得某种理解,你生存的疆界就扩大了一倍。这个过程也是治疗和恢复伤痛的过程,有许多本来是裂缝、褶皱的东西,在你回过头来沉思、反省的时候,就不知不觉抚平了。”(崔与南方周末夏榆访谈)
   如果说艺术和哲学的本质是一个个的褶皱和谜团,那么在《哥德尔,埃舍尔和巴赫——集异璧之大成》——这本试图将科学和艺术联系起来的书中,便叙述了一个让人十分着迷的谜题:
   有三个作者,乌龟、芝诺、吉世达。乌龟是芝诺笔下的人物;相似的,芝诺是吉世达笔下的人物;更怪异的是,吉世达是乌龟笔下的人物!这样一个“作者三角形”是可能的吗?
   这是可能的。因为这三个作者全都是第四个作者写的另一部小说中的角色,虽然乌龟、芝诺和吉世达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彼此相互作用,在各自的小说中相互诽谤,但他们都无法接触到第四个作者的生活!
   或许这个谜题并不有趣,它时刻提醒着我们所过的破裂、混乱而无法解释的生活。或许唯一的出路在于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我们这些肉身凡胎,应该保持与世界的距离。
  


  崔卫平是有志气的思想者,我喜欢这样的作者。
  我买到的是黄色封面版本的,大概是工人出版社的吧。还没有通读。曾经看过她的《我看见过美丽的风景》,书中有几篇精神自传似的文章,让我得出了我再标题中写得结论。我很欣赏这种自由思想的精神。


  (小细节而已嘛~餐前开胃酒罢了)
  
  崔卫平在评论王小波小说的文章《狂欢 诅咒 再生》中论及王氏小说中“粪的形象”,称之与拉伯雷小说中“粪山粪海”的世界异曲同工,并转述了巴赫金对大粪的天才论述,“粪的形象”意义有三:第一,辱骂和诅咒用语;第二,快活放肆的物质形象;第三,再生的纽带。对第三点的解说很有趣:“粪是要被埋葬的,埋葬于大地深处,而万物正是从这容纳一切的腹腔中生长和繁茂起来。随着新生命的孕育和生长,粪的含义于是发生了转变。”大粪于土地中发酵,化学反应一刻不停,终于沤成了农家肥,转身抚育万物,成了“再生的纽带”,深刻的大粪。
  
  《庄子·知北游》中关于大粪的著名段子更好玩: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 “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这东郭子够无聊的,非要问庄大师道在哪里,大师终于烦了,一泡大粪拍过去:“拉泡屎,你丫自己找找,道就在里面藏着呢!”东郭老实了。
  
  从庄周直到王小波,乃至法国老外拉伯雷,吾“粪”一以贯之。


  随笔三篇
  
  一 佛陀(悉达多)
  
  不许结伴而行,务必独自游历教化。以个体的自我面对向他一人展开的世界,体验、亲证、自律、实践。一个人,在路上。汝当自依。
  
  佛陀的一生中,有过几次让后人颇费心思的转折:
  
  为什么要抛弃他现成给定的富足生活与王位继承权而出家过流浪者的生活?
  
  为什么在他的禅定修养已达到很高造诣而不得不令其师事的两位当时全国水平最高的禅定家惊讶并打算立他为思想继承人时,他却离开了他们?
  
  为什么在他已与苦行对峙了长达六到十年而品尝了一般苦行者都未能做到的一切肉体磨难之苦并使得周遭人都满怀敬佩之情如圣人般看待他时,他却放弃了这甚至是唾手可得的名誉而离开了苦行林?
  
  为什么在他于毕钵罗树下(这棵树后来被称为菩提)趺坐成道后实际已是全国最具境界的哲悟家而还要徒步跋涉到几百里外的异地去传教呢?
  
  为什么在他已然拥有了近千名弟子后却不满足于平平静静做导师的生涯而还要坚持一个人独行游历教化呢?
  
  为什么与婆罗门的对峙与征服,对提婆达多叛逆的粉碎,九横大难之后,在他八十岁高龄时,在释迦族灭亡后,他还会从婆吒百村渡恒河并选定他的故乡作为他最后传教的方向呢?
  
  为什么,他能不顾恶疾缠身在弟子劝他休息时还要侧卧于沙罗双树间支撑着为前来寻访的沙门说法并以此作为自己临终的方式呢?
  
  我总是怀着一种知识的渴望。一年又一年。发现在万事万物的本质中,有些东西不能称为“学习”。惟有一种知识,那是无所不在的,在你里面,在我里面,在一切生物里面······对这种知识而言,它的最大的敌人,莫过于有学问的人,莫过于学问。
  
  从别人的讲道中是无法求得解脱的。远离所有的教条与导师――哪怕他是众望所归的救世者,哪怕他是另一个灵魂中的自我。像一个刚出世的婴儿,此外他什么也不是,此外,什么也没有。
  
  再没有人像他那么孤独了。他不再是个贵族,不属于任何职工组织,不是个寻求职工保障而在其中享受其生命与语言的工匠,不是个婆罗门,不是个属于沙门社会的苦行僧,甚至连深山中最与世隔绝的隐士,也不是一个人孤孤独独的,他还是属于人类社会中的一个阶级。迦文达做了和尚,于是成千个和尚都成了他的兄弟,他们穿着同样的僧袍,享受着同样的信仰,说着同样的话。而他,悉达多,他属于哪里?他分享谁的生命?他说谁的语言?
  
  他一无所有,却得到了:悉达多,他自己。
  
  当所有的语言已无法承载他的思想时,悉达多请求旧友吻他的额头,那一瞬间,迦文达在悉达多的面孔上看到的是一长串川流不息成百上千的面孔,出现、消失、更新;一条濒死的鱼的面孔,一个初生婴儿的面孔,一个谋杀者杀人与被处决的两种面孔,男人与女人赤裸的身体,横卧的尸体和许多动物的头――全都纠缠在爱、恨、毁灭、再生的关系里,既静止又流动,铺开在一层玻璃般的薄冰或水的面具上面――那是悉达多的脸,那脸上是只有俯瞰与亲历了这一切的人才有的半优雅半嘲弄的微笑。
  
  
  二 出人头地
  
  中文中"出人头地"是一个难以用西方语言对译的一个词。与它比较接近的是ambition,即"野心"、"抱负",拥有ambition的人虽然不安分,但是他所要实现的是自己的某个目标,一旦自己的某个梦想成为现实,这个人就有成就感,就会感到满足,他以自己的尺度衡量自己的成功;而对于想"出人头地"的人来说,其奋斗的目标在于获得一个"人上人"的身份,他需要在与别人相比当中,证明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出类拔萃的,他需要时时有人仰视他,有人艳羡他,承认他是如何了不起,如何能够超越许多人,一跃而成为众人仰慕的对象。换句话说,"出人头地"需要有人围观,荣华富贵需要有人在场。这是一种奇特的精英意识,所依据的不是对于社会的责任感或者贡献,而是被他人知晓、自身出名的程度。所谓人和人之间的真正平等,这种平等的根据何在,对这样的精英来说,是完全陌生的。除非出人头地,否则便一无是处;除了能够高居于他人之上,否则便一无可取。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是——若不流芳百世,便遗臭万年。
  
  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很长时间的艰苦准备,寝食不安地苦读不已。读那些遥远的古代圣贤的书,四书五经,把它们读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以至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将它们信手拈来,脱口而出,博得众人的一片称赞。在这里,知识不是作为对于世界、对于周围环境、对于人自身的某种了解,而是完全脱离了作为个人的经验环境,脱离了这个有血有肉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经验事实。一头扎在圣贤的典籍之中,没有必要将某种现实,拿来作为一个人头脑中世界图景的类比或者参照物。依拉康的现实界、想象界、象征界三重世界的划分,这样的人,他们仅仅面对想象界和象征界,而不用面对现实界,甚至根本就不存在这样一种现实世界。一个农民的儿子,如果他立志改变自己的命运,由"民"变为"官",那么他越是远离农事,农业方面的知识,他便越有可能获得成功。在他的知识谱系上越少涉及他本人,越少有他个人的标志,他便越有希望达到目标。而说到底,"现实界"的被悬置,是处于这种现实中的个人被悬置起来的结果。一个人无法经验这个世界,是因为他无法经验他自己。他的整个存在具有一种不及物的特点,既不触及这个世界也不触及自身。"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千钟粟;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么一个人,假如他的目光暂时离开书本,而抬眼看世界,会看到什么呢?一片朦胧和困惑而已。
  
  
  早在客观上进入权力关系之前,他们在想象中已经把自己当作权力游戏中的一方,他们就生活在某种想象之中,把想象当作入口,而进入一个想象的世界。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满腹经纶,出口成章,和历史上的那些圣贤对话,替逝去的和当今皇上着想,头脑中考虑的都是国家社稷大事,为之夜不能寐、食不知味,"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心里唯独没有他自己(这好像是一句歌词,记不清什么歌了)。借用马克思的表述,这种人把一些完全不属于他们自己的思想感情当作了自己"真实的出发点",而作为真实的个人、有血有肉的个人的存在,在一片云山雾罩的高词大语中,被一笔勾销了。而且这种勾销越彻底,将个人掩埋得越深,便仿佛离某个目标越近。在这个意义上,某种屈辱不是实际上卑微的社会地位造成的,而是他对自己的如此惩罚,将自己放在一个需要自我隐匿的位置上,把自己当成了需要销毁的对象,如同罪犯一般。他脸上始终挂着的罪犯般的表情,时时在提醒人们,这个人还有尚未来得及藏起来的东西,他继续像耗子一样匆匆掠过人群,惊恐地寻找安身之所。同时这种隐藏的行为,也是需要深深地隐匿起来的。最成功的隐匿是替换、置换。把各种各样遥不可及的、与自己没有切身关系的东西,说成恰好是自己所想的、所拥有的、所投入的,用普鲁斯特的《在斯万家那边》开头的话来说,即"凡不是我自身的东西,土地、事物,在我看来都更宝贵、更重要、具有更真实的生命。"
  
  
  三 文明的气氛
  
  今天重读《给胡萨克的公开信》,一字一字,念出声来。又一种新的阅读体验,同时还联想到了相关的论述,比如罗洛·梅《爱与意志》,徐贲的《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动》,崔卫平的《积极生活》,米奇尼克的《通往公民社会》乃至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等等。它们似乎在对话,在呼应,而我是它们的媒介。这种感觉真是令人兴奋莫名.“办一座时空沙龙,用文字摆开厅堂,供古往今来各路名流穿梭往还,聚兴高谈。因为地域、年代不同而无法彼此相见的哲人诗人,围坐在自己提供的虚拟客厅里,切磋学问,碰撞观点,印证心得,交流情思。自己时而像一位主持人,分置宾主,提供话题;时而像一位八面玲珑的贵妇人,怂恿阔论者,抚慰失意者;时而又像一位公正的仲裁者,比较优劣,评说短长。随着文字的展开,又不断有生客破门而入,有熟人摔门而出,读者的耳边,门铃声和司仪的唱叫交错,每一次窗帘的颤动,都能闪进一缕别样的光线,抖落几枝别样的枝叶。在领教各路见识之余,甚至还能呼吸到风,感受到时间。”
  
  9月24日萨义德离开三年了,10月5日哈维尔70岁了,10月14日阿伦特100岁。得写点文字,怀念他们一下。他们是“文明的气氛”的创造者和呵护者。
  
  一个人越是彻底放弃任何全面转变的希望,放弃任何超越个人的目标和价值,或任何对一种“外在”方面发挥影响的机会,他的能量就转向阻力最小的方面,即“内在”。今天的人们一心一意想着他们的家庭和房子,他们在那儿们找到安息,忘掉世界的愚蠢和自由地体验他们的创造性才华。他们在自己的房子里布满各种用具和可爱的东西,他们试图改善他们的食宿,他们想为了使自己生活变得愉快,修建小别墅,照料自己的小汽车,将更多的兴趣放在食物、穿着和家庭舒适上。简言之,他们将兴趣转向他们私人生活的物质方面。
  
  当权者欢迎和支持这种转向私人领域的能量的溢出。但这为什么?因为它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当然,这是一个原因。另一方面,目前政治宣传的全部精神,都在平静而有系统地欢呼这种“内在化”倾向,将此当做世间人性满足最深刻最本质的东西。这非常清楚地表明为什么当权者真的欢迎这种能量的转换。他们在其中看到心理学的意义:从社会领域的一种逃脱。为了正确地将这种剩余能量分流——如果导向“外界”将或早或迟转为反对他们,反对他们顽固依恋的权力的特殊形式——他们毫不犹豫地将实际上是绝望的生活代用品描述成一种人类生活。为了平稳地操纵社会,社会的注意力被故意转向自身,即脱离对社会的关怀。通过将每一个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他仅仅是消费品的兴趣上,是希望使他没有能力意识到在他精神上、政治上、道德上日益增长的被侵犯的程度。将他缩减成一个初级消费品社会的各种观念的简单容器,是打算将他变成复杂操纵的顺从的材料。他或许抱有一个愿望,希望实现某些作为一个人类成员所拥有的巨大的和前所未有的潜能,这种危险通过将其禁闭在他作为一个消费品发挥作用的可怜领域,臣服于一个中央调控的市场限制而被掐死在污泥中。
  
  一种杂志是社会有机体的微量元素。通过它,社会能够意识到它自身。 权力对杂志粗暴的干涉,是对有机体内部进行的动力过程的一种打击,对所有它的许多功能平衡地相互作用的一种干扰。正像长期缺少一种维生素(在数量上仅仅是人类食物中可以忽视的一小部分)可能使一个人生病,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失去这个刊物对社会有机体影响远甚于粗粗的一瞥。
  
  在一个文明的社会有层次的世界中,很容易说明知识、思想、创造的真正重要性并不限于它们为一个特殊的小圈子的人们所拥有,这些人首先地、直接地、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管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总是有一个小圈子,尤其是在科学领域。但是正在被谈论的这种知识,通过不论多少中介和转换,最终可以深刻地影响社会,其最初的凝结和酝酿实际上仅仅由一个很小的和独立的圈子直接地和清晰地观察到。甚至接下来,这种行动继续存在于一般说来社会的知觉之外,但它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因为我们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些难以察觉的知识火花从少数人的脑细胞中擦出,这些人的头脑仿佛特别适合那个有机体的自我意识,这闪光将突然照亮整个社会的道路,社会甚至没有意识到它是怎样到来的。但是这还不是事情的全部。因为甚至那些其他的无数知识的闪光,它们从来没有在社会前头照亮其道路,从整体上看也有其深刻的社会重要性,仅仅通过它们发生这个事实,它们或许已经投射光芒,在它们特殊的闪现中。它们实现了社会潜能的一个特定的领域——不仅是它的创造力量,或简单地说就是它的自由;它们也帮助和维护了一种文明的气氛。没有这种气氛,便没有更亮的闪光的东西出现。
  
  作者:陈寿文 提交日期:2006-9-20 19:10:00
  
  哈卫特 说: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因肺结核病而逝世。
  
  1908年,鲁迅写了篇文章叫《破恶声论》。在这篇文章中,他说现在有两种“恶声”,一种说你现在要成为“世界人”,用现在的话说,都全球化了,还谈什么文化、民族或者其他的东西?另一种说你现在要成为“国民”,因为现在这个时代正是民族主义的时代。鲁迅说这两者都是“恶声”,因为这些说法中没有人的自觉、没有人自身的独特性,无非是鹦鹉学舌而已。他说这是“万喙同鸣”,用他晚年的一篇文章的题目就是“无声的中国”。“无声”不是没有声音,而是吵吵嚷嚷,都说差不多的、自以为绝对正确的话。这篇文章中有一个特别好的命题,叫做“伪士当去,迷信可存”,他说这是当务之急。“伪士”就是那些每天抱着自以为进步或先进的观念的人,办洋务、搞改良、谈民主、论立宪、搞共和,左的流行他就左,右的流行他便右,全球化来了他就成了“世界人”,在民族主义潮流中他成了“国民”。这些人是发不出自己声音的“伪士”。他为什么又说“迷信可存”呢?迷信首先你要信,你不信不会迷,这里有一种对“真实感”的追求。没有这种真实感,一切都是虚无的。鲁迅批评名教,反对传统,但他竟然对“迷信”有这样的理解,他对“鬼”的世界有着隐秘的迷恋。


  
  “幸福是中等的外部供应,做着高尚的事情,过着节俭的生活。”
  
   今晚华中科技大学人文讲座请的是崔卫平,可惜因为工作的原因要出差,不能前往聆听。遗憾中!
   记忆中对她的做早的印象是在《南方周末》上的一篇专栏《排排座,分果果》。写的那么轻松、有趣,现在依然回味无穷。后来买过她的两本书《正义之前》、《积极生活》,可惜至今没有通读。
   她的思考,她的写作,正契合目前个体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仰慕!


  《积极生活》,这个书名很容易让人想起市面上泛滥而粗浅、功利的“成功励志”书籍。然而这本书和它们完全不同,它封面的介绍是这样的:该书涉及了从诗歌、电影到政治、伦理的宽广领域,讲述了这样一些富有魅力的人及其精神结构与生活故事:海子、王小波、阿伦特、伍尔夫、波伏娃、塔尔柯夫斯基、克里玛、赫伯特、哈维尔等。在这些看似互不相干的名字背后,提示这两个互相依存的精神纬度:一方面,是建设我们身处其中的外部世界;另一方面,是建设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两者不可偏废。
  
  在那一串名字里,哈维尔排在了最后,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排列,因为有关哈维尔的内容占据了这本书近四分之一的篇幅。而本书的作者——崔卫平也正是哈维尔著作和思想的主要引进者。
  
  从荒谬派戏剧家到捷克共和国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始终是一个值得仰视的人。人们往往喜欢将他与卡夫卡、昆德拉并论,而座次往往又是:卡夫卡、昆德拉、哈维尔。这并不是说国人否认哈维尔的伟大,而是因为比起卡夫卡和昆德拉,哈维尔几乎处于一种隐匿的位置。作者将卡夫卡和昆德拉,以及作为剧作家的哈维尔比作“歌颂英雄的诗人”,而将后来的哈维尔称为“被诗人歌颂的英雄”。二者的区别一看便知——当其他人还在将精力用于“能指”的滑动时,哈维尔已经采取了行动。最重要的底线是行为的底线——在《分享哈维尔-分享共同的底线》一文中,作者这样说。在我看来,这篇文章实际上表述了两条底线,一为行为的底线,另一条则是人性的尺度。后者对于理解哈维尔的思想和行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哈维尔反对极权主义,并用实际的行动来实践这种反对,著名的七七宪章和天鹅绒革命都有他的领导。然而他一再强调,自己反对的不是社会主义(然而他反对共产主义——因为它的某些实践让理想走了样),更不是想要让资本主义“复辟”。他曾多次攻击西方社会的消费犬儒主义(甚至提出了“全球极权主义(global totalitarianism)”的概念,并称:一个东方的官僚和一个西方的经理差不多),也毫不讳言自己对社会主义某些观念的信仰。其实,所谓的主义只不过是一些机械的概念,人们如此依赖概念,喜欢对号入座,是思维惰性的结果。哈维尔推翻的是极权统治,这一行为的动机不含任何政治目的(正如他后来提出的政治理念:反政治的政治),完全是因为极权主义的统治让人生活在恐怖之中,禁锢了人性,扼杀了创造力——换句话说,越过了人性的底线。
  
  哈维尔还提出了“从下面”看问题的眼光,他说这样就能看到世界荒诞和喜剧的方面。这既与曾经的荒谬派剧作家身份有关,更与捷克民族的特质有关——这种特质来自于不断被来自外国和本国的铁蹄践踏的经历。通过自己真切的感受将荒谬表达出来,便是一种“生活在真实之中”,也就是对极权主义的一种反抗。1920到1930年代捷克人的这种感受,对应于中国人,便是1950到1960年代。作为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的1980年代人,也许永远无法体会它。但这段历史的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远未结束,极权主义的幽灵也没有从我们身边消失。
  
  另一个占有相当多篇幅的人物是阿伦特,“积极生活”这个书名也正是从她那儿得来。阿伦特重要著作《人的条件》(The Human Condition)的德文版名为Vita Activa,也就是《积极生活》。
  
  在最年轻美丽的时候,波伏娃遇到了萨特,阿伦特遇到了海德格尔。两个女人的经历却截然不同,阿伦特是不幸的那个。但海德格尔的离开,并没有让阿伦特沉沦,她只是接受了这个事实,然后走上了自己的路。和哈维尔一样,阿伦特面对的也是一个极权的世界,选择的也是承担——承担一个犹太人的重负。
  
  种族主义孤立民族,而极权主义将人们分割为孤独的个体,切断他们之间的联系。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我们往往容易迷恋某种孤独,然而阿伦特指出,孤独是极权主义的先兆。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动物。阿伦特传承了这一思想,也因此被称为“亚里士多德绝望的女儿”。
  
  ◆
  
  这本书分为四辑。“在虚构和现实之间”主要探讨文学,内容涉及诗人、作家(诗人也许可以包含在作家的概念中,但我喜欢将他独立出来)以及文学理论;“积极生活”以阿伦特为主,兼谈伪问题、良心等;“布拉格精神”以哈维尔为主,亦提及昆德拉、克里玛、塔尔柯夫斯基等人;“一种微弱而又积极的声音”则是作者的访谈录。
  
  正如陈家琪在序中所言,这本书涉及面之广,让人无从判断作者是何专业出身。对于这一点,我们也许能在作者的这句话中找到答案:“生活中有多个支店才能把他这个人支撑起来。”
  
  我想,把将书中的三个篇名串起来,是对于本书内容的一个比较合适的概括:被剥夺者是危险的,面对强权和悖谬的世界,请将这当作一个沉默的呼唤。
  
  然而我知道,这肯定不是最合适的。因为,如这本书中表达的,生活本身充满了不确定性,甚至是荒谬的。而我们需要的,是守住自己的底线,生活在真实之中。
  
  作者说,引进资源永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思想不能没有资源,光凭感觉产生的东西不结实。她这么想了,也行动了,为我们引进了阿伦特和哈维尔。有了这些资源,我们理应让自己的思想更成熟。
  


  劳动、工作和行动
    
    
    
    依据人们所创造的事物的持久性(或不朽性)程度不同,阿伦特将人们在世界中采取主动性的方式分为三大类:劳动、工作和行动。  
  
  劳动(labor)产生出生活的必需品,为生存所必须,体现了一种必然性。劳动的结果如食品是短命的,“一生产出来就被消耗掉了“,仅仅被纳入维持人类动物性生活的过程。就劳动维持生命及其延续的意义上,劳动具有一种与外界无关的“黑暗“和“隐秘“的性质。“劳动本身除了生命过程和维持生计外,什么也不关心,……以致到了出世的地步“。“一个劳动大众社会是由那些出世的怪人构成的。
    
    “如果说劳动是身体、体力的付出,是在痛苦不堪和精疲力竭的状态下维持勉强糊口,那么工作(work,也许译成“生产“更好)则包含了技能、技艺在内,工作即制作;制作出来的东西和劳动产品的不同在于,它们避免被尽快地消费掉,因而具有一种持存性,在时间上更为悠久,从而将一种稳定性和客观性带到人们的生活中来。比如砍伐一棵树,最终将其做成了一张桌子,桌子坚固而耐用,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尽管人们的天性变化莫测,可他们仍能通过与同一张椅子、同一张桌子相联系而重获其相同性,也即同一性。“制作出来的东西还包括艺术品。作为“变形“的艺术品经久不衰的魅力在于:“仿佛希冀所有火焰烧成灰烬的自然过程被逆转过来,甚至灰烬也能燃烧成火焰。“
    
    不断地借用希腊人的表述,阿伦特指出公共领域是一个排除了任何仅仅是维持生命或服务于谋生目的的领域,从劳役和工作中解脱出来,不再受到肉体性生命过程那种封闭性的束缚。在公共领域中,人和人处于最大限度的开放之中,人们互相能够看见和听见,他人的在场保证了这个世界和人们自己的现实性,使得一个人最大限度地表现了自己的个性和实现自己的最高本质。 所谓“行动“(action)则是在“公共领域“中的活动。“行动“是由于别人的在场而激发的,但却不受其所左右,它存在一种“固有的不可预见性“,有可能“迫使取消所有限制,穿越所有界限。“一个行动完全可能突然间产生不可思议的面貌和令人耳目一新的意外条件。由于深深扎根于人和人的交往当中,“言谈“成了“行动“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言谈的前提是拥有公共的话题,关心共同的幸福或正当性。在言谈中人们敞开他自己,阐释和展现自己,并且言谈本身具有巨大的政治意义:如果不是想要直接动用暴力,那么,言谈所具有的措辞和劝说便是政治方式本身。“所谓行动就是在恰当地时机发现恰当的言辞。……只有单纯的暴力才是无言的,正因为此,暴力不可能是伟大的。““凭借暴力威逼他人、以命令的而非劝说的方式对待他人,这是一种前政治手段。“
    
    而极权主义的基础是“孤独“、是让人感到“无根和成为多余“,“是根本不属于世界的那种经验“。在感到自身被抛出去的情况下,人们一方面对于不断将别人甩出去(如犹太人或其他什么人)感到无力和无动于衷,另一方面竭力想要摆脱自身的这种屈辱,于自身的被隔绝中产生反对一切他人的要求,最终在一个已经变成荒野的世界里集合在极权主义的旗帜下。换句话说,当人和人失去一切正常的接触,也和周围世界失去接触时,极权主义的土壤也就准备好了。
    
    构建一个摆脱了生存压力和利害关系的公共领域,人们能够在其中自由地表达、行动,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从而实现人的更高本质。这也许能从根本上改造极权主义的土壤,而这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大家的行动。
    
    
    《积极生活》 崔卫平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 22。80元
    
    2003年11月27日 周五 于 北大南门风入松书店邂逅
   《人的条件》 汉娜-阿伦特 著 邂逅于 素心书斋
  


胃痛+犯烟瘾的时候看见这篇文,最直接的感觉还是想要伸手来拥抱你,无论你说了什么。。。
等我好一点了我再来看。


看完第一篇你的文章 就觉得很好,已持续关注。


付费友邻,还有这东西。。。


付费友邻是完整版的哈,这个阉割了很多东西的亲~
PS:什么时候有时间,我把书还给你?


这篇文章让我看到了一个独立精神思考的人,文字中饱含内励发韧的嗅觉。我很喜欢。我还会再看。


人性中深藏着以自我为宇宙中心的倾向,最大的恶乃是对真理的冒充。


在纵欲与虚无之上积极生活的野兽
链接:http://philosophia.bokee.com/inc/P4270051.JPG
如果对于意义的渴求是一种欲望,纵欲指的便是对于意义的存在有太多幻觉、对于人类创造意义的能力有太大的信心。相对于此,当纵欲的亢奋高潮带来的只是虚脱挫败,幻觉与信心会在瞬间崩解,沦为对于一切价值的麻木虚无心态。
而纵欲与虚无有共同的根源,那就是它们都企图逃避现代性的要求.(现代文明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摧毁了那套认为生命的意义有其客观来源的信念.韦伯借用德国诗人席勒的字眼,称近代人“祛除了世界的迷魅“. 现代文明的这个转折,一方面具有强大的解放效果,使人在自然与社会两个领域均摆脱了自然天成的道德秩序的指导羁绊;另一方面却也赋予个人沉重的责任,因为现在个人必须自行建构价值与目的-为自己的生命找到意义.)
对现代人而言,最艰难的事就是“面对时代宿命的肃杀面容“而犹贾勇自持.如果时代宿命代表着荒凉世界中一切希望的破灭,贾勇自持所要求的就是以坚韧的心肠面对这个局面说:“即使如此,没关系(dennoch).与这种态度相反,纵欲者靠奢侈的希望而生,不敢正视希望破灭的事实;虚无者则放弃一切希望,不敢在废墟中再有所坚持.两种心态所表现的倾向其实是一样的:软弱而无能承担时代所提供的机会与责任.
《纵欲与虚无之上》钱永祥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02年10月一版一次 10,000册 22元 2004年4月9日 邂逅于北大西南门外畅畅文化 六折
阿伦特属于对自身坦然、坦率的那样一种人。她意识到自己身上的种种力量,它们的两个对立的极端是智性和情欲。任何一个正常的人,只要他还没有被诸如功名利禄所扭曲的话,也能体验得到自己身上的这些力量。然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人们拥有什么他就惧怕什么,他恰恰恐惧自己具备的东西。对于同时拥有智性和情欲力量的人来说,他的一个特殊的恐惧是,生怕其中的一个会毁了另一个。最常见的情况是,对于立志从事智性活动的人来说,他更恐惧情欲的力量会毁了智性的力量,因为这毕竟是他的安生立命之本。渐渐地,这会造成一种障碍,使得这些人远离情欲,把自己局限在日复一日单调枯燥的书案工作之中,忘记了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仅仅受这种罪。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跨越这种障碍,仍然把自己当作整体的人加以对待和体验。
女人和男人这点也不一样:女人较少功名的考虑。相对来说,女孩是在一种无忧无虑的气氛中长大的,没有人对她的前途有过多的展望和期待。她可以做事情,也可以不做事情,全看偶然的情况而定。也许这种状况对于女人的天性是一种保护。她可以更多地面对自己。如果是陷入了爱情,女人也更可能不顾一切,以一种抛却万事万物的方式,全然不顾世俗的考虑。男人则小心翼翼,万般顾忌,考虑到诸如 "一生的名节",一辈子(或半辈子)辛辛苦苦地建立起来的"世功"。当然个别的情况除外。
然而对于富有智性的人来说,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情况都还要更复杂一些。他们有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强烈要求,有需要独处的迫切心愿,这是保证智性活动的起码条件。要想富有成果地进行思考,必须是连续性的不间断的,不受任何外部搅扰的,因此不能在所需要的时候单独和自己呆在一起,哪怕因心思放在别人身上而不能收回来,这都能引起"思"者的某些内部恐慌。于是,外在的约束自然地会变成一种内在的恐惧:担心爱情或在情欲掀起的波涛中丧失自我。有智性的女人在这方面的恐惧并不亚于男人,甚至比男人更甚。她不仅担心自己是否还能保持独立地思想,还要担心对方能否保持自己的全部完整,生怕自己无边无际的爱将对方的生活搅乱,让对方陷入覆水难收的一团糟之中。一旦对方丧失了独立性,她自己则毫无独立性可言;而缺少各自独立性、缺少自由的爱,则是完全不能忍受的。
阿伦特在世界面前表现出来的公正宽广的胸怀,首先表现为她对自己是公正宽广的。她无法怨恨海德格尔,她无法允许自己身上出现这种东西,虽然后者给予她的苦恼并不亚于任何一个讨厌的男人给予女人的,但她拥有一种奇特的力量遏制住了自己身上这种负面的力量,她既不愿意也有能力将种种怨恨和不满严格限制在不失掉自己尊严的水准之上。对她来说,与其怨恨和背叛,不如忠诚和忠直,这是保持自身完整一致性的那种要求。她不能容忍自己身上漏洞百出、四分五裂,活得像一件破衣服,像大多数我们今天的人那样。从心气上来说,她不能容忍自己的失败,让她相信自己曾经深爱过的男人是一个不值得她付出的人,这是令她难以接受的。即使偶尔产生过这样的念头,和感到某些蜘蛛马迹,她也要全力以赴地去加以弥补。不能让这个男人消沉和颓废下去,不能看着他失败。眼看着一个男人无法自救,看着他经受羞辱,这是任何一个优秀的女人所无法忍受的。他们的这种失败,比女人自己的失败还要惨。选择无非是两条:要么去帮助他,要么走开。阿伦特选择了前者,这是她天性的高贵,也是由于她对于这个男人的深信不疑。她的慷慨无私还在于,一有机会,她就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对这个男人的敬意和感激,说出这一点,对她其实并不丢脸;相反,对于他们两人,都是莫大的奖赏。在她的重要著作《人的条件》(The human condition,德文版为《积极生活》,Vita activa)出版之后,她让出版商给海德格尔寄书,并给他的信中写道:"它直接产生于马堡的那段日子,无论如何这一切都归应于你。"在另一张纸上,她写下了一首没有寄出的诗::
Re Vita activa 这本书的献词空着, 我怎么把它题献给你? 给我信赖的人 给我忠诚于他 却没有挽留住的人 无论怎样 都满含爱意。
《积极生活》 崔卫平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 22。80元 2003年11月27日 周五于北大南门风入松书店邂逅


我觉得那天的讲座并不怎样...
也许是她并没有达到我希望的高度吧,讲得比较萎


很高兴又看到一个喜爱这本书的人!
倾向出版社出版了哈维尔系列著作。
http://www.qingxiang.org/pub.htm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