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

卡罗尔·里奇 人民大学
出版时间:

2004-4  

出版社:

人民大学  

作者:

卡罗尔·里奇  

页数:

602  

译者:

钟新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第3版)在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地球村”,信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传媒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已经并将继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新闻与传播业在技术层面上用极短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几近成熟的新闻传播界上百年走过的路程。然而,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和研究仍然存在诸多盲点。要建立世界一流的大学,不仅在硬件上与国际接轨,而且在软件、教育上与国际接轨,已成为我们迫切的时代任务。有鉴于此,本套丛书书目与我国新闻传播学专业所开设的必修课、选修课相配套,特别适合新闻与传播学专业教学使用。如传播学引进了《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新闻采访学引进了《创造性的采访》、《全能记者必备》,编辑学引进了《编辑的艺术》等等。

作者简介

  卡罗尔·里奇,现为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大学(University of Alaska Anchorage)的新闻学教授。她从1970年开始其新闻生涯,在《费城公报》(Philadelphia Bulletin)做记者,从事教育和政府新闻报道;在《劳德代尔堡新闻/太阳-前哨报》(Fort Lauderdale News/Sun-Sentinel)做记者、食品版编辑、城市版编辑;在《哈特福德科伦特报》(The Hartford Courant)任都市版副主编。她从1985年开始从事新闻教育,曾经在堪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Kansas)任教10年。里奇先后在10多家报纸担任客座写作教练,并在美国各地举办写作研讨会。

书籍目录

前言导言:获奖记者的秘诀第一部分 理解新闻第1章 从头写起:一种训练方法报道与写作程序如何成为自己的写作教练练习第2章 变化中的新闻特性互联网编辑部结构的变化公共新闻硬新闻和特写新闻伦理新闻报道的质量特性图表的重要性练习第3章 新闻报道的基本构成元素矛盾冲突和解决方法新闻报道的基本构成元素新闻报道基本范式举例引语和消息源新闻伦理练习第4章 语法与用法练习第5章 报道选题互联网发现报道选题的其他途径新闻伦理新闻稿选题论证练习第二部分 采集信息第6章 好奇与观察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好奇观察新闻伦理练习第7章 消息源人物作为消息源资料作为消息源电子信息作为消息源其他公共档案信息自由法案练习第8章 倾听和做笔记的技巧采访机:赞成论与反对论倾听的技巧做笔记的技巧练习第9章 采访技巧新闻敏感采访者的秘诀GOAL采访法新闻伦理电话采访电子邮件采访练习第三部分 组织报道结构第10章 写作程序掌握写作程序的途径怎样修改报道写作程序技巧提示练习第11章 导语和核心段硬新闻导语、软导语和核心段硬新闻导语软导语如何寻找导语练习第12章 主体的建构报道的中间部分报道的结尾主体建构:从开头到结尾练习第13章 报道结构倒金字塔型结构华尔街日报型结构沙漏型结构列举型结构金字塔型结构章回型结构互联网的非线性结构练习第14章 叙事和特写技巧叙事写作为写作而阅读叙事的理念报道工具写作工具叙事写作结构练习第15章 公共关系写作来自媒体的阻力媒体的需求新闻伦理新闻稿的写作技巧企业出版物新闻稿核验项目网络资源的利用练习第16章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策划为广播电视而写使用广播电视术语脚本的写作新闻伦理在线视频音频广播练习第四部分 理解媒介问题第17章 准确与诽谤准确的重要性诽谤侵犯隐私互联网的法律问题练习第18章 媒介伦理欺骗隐私问题政治修正媒介操控道德推理伦理准则练习第19章 多元文化敏感多元文化主义的语言新闻中的少数群体民族报道领域性别差异写特殊群体的原则多元文化在线资源练习第五部分 应用技巧第20章 专业报道培养报道思路培养和维护消息源新闻伦理查阅有关记录和人物消息源开始报道专门领域新闻报道专业领域练习第21章 讣闻写作事实的重要性讣闻写作指南讣闻的基本样式讣闻特写练习第22章 演讲、新闻发布会、会议新闻操纵媒介准备关于演讲的报道关于新闻发布会的报道会议报道演讲和新闻发布会的在线资源练习第23章 政府新闻和统计数据新闻报道方法图表写作技巧统计数据报道预算报道政府新闻和统计数据新闻的在线资源练习第24章 犯罪报道与刑罚报道犯罪报道新闻伦理法庭新闻犯罪报道与法庭报道的在线资源练习第25章 灾害、天气和悲剧事件报道报道技巧飞机坠毁自然灾害天气报道个人悲剧灾害、天气和悲剧事件的在线资源练习第26章 人物专访人物专访的写作寻找人物专访的消息源人物专访的结构各种技巧的融会贯通人物速写新闻伦理练习第27章 计算机辅助报道使用互联网使用数据库使用在线资源练习第28章 在媒体工作和实习求职技巧封面信个人简历面试在线招聘信息练习附录A 规范指南附录B 记者必备在线资源参考文献索引译后记

媒体关注与评论

  “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国外经典教材系列”丛书,精选了欧美著名的新闻传播学院长期使用的经典教材,其中大部分教材都经过多次修订、再版,不断更新,滋养了几代学人,影响极大。因此,本套丛书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现代新闻与传播学教育的权威性、全面性、时代性以及前沿性。


编辑推荐

  《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第3版)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不仅具备逻辑严密、深入浅出的理论表述、论证,还列举了大量案例、图片、图表,对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指导非常详尽、具体、可行。其中多数教材还在章后附有关键词、思考题、练习题、相关参考资料等,便于读者的巩固和提高。因此,本丛书也适用于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进修。为了满足广大新闻与传播学师生阅读原汁原味的国外经典教材的迫切愿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还选取了丛书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几种进行原文影印,收入"新闻传播学英文原版教材系列"中,读者可以相互对照阅读,相信收获会更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 PDF格式下载



  这是一本拿起来就放不下的书。
  这本书是对西方新闻业,从各个方面的经验总结。同时,我认为其亮点,在于新闻报道结构的归纳和分析,恰如庖丁解牛,条分缕析,娓娓道来,案例生动。
  我综合整理了书中关于新闻报道案例的方法。真经在前,还需苦练。
  
  【新闻报道的一般结构】
  一般结构可以是这样的顺序:
  1、标题
  2、导语;
  3、核心段(如果是特写式导语的话);
  4、主要引语或者能够吸引人的同期声;
  5、支撑事实或影响;
  6、更多来自消息源的引语或评论;(或同期声)
  7、其他来自消息源的信息、事实或者评论;
  8、结尾;
  另外,在开始写导语之前,可以写一个中心句,用一句话说明你的报道要点和主题。同时须知,新闻报道的结构可以有很多种,在后文会一一展现。以上列出的是比较通用的一种,下面从各个部分切入,介绍新闻报道的写法。
  报道中多用活用动词和名词,慎用形容词。
  
  (准备)焦点句
  这个焦点句,可能本身就是导语,也可能为你的导语写作提供思路。拟写焦点句时,问自己四个问题:首先,报道是关于什么内容的;其次,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再次,这篇报道的要点是什么;最后,读者或观众为什么要关注你的报道。
  或者想象一下,你要向朋友讲述这个故事,你会首先告诉他什么信息?
  与此同时,在整篇报道中,一个好的记者应该直抵报道中心,然后让读者感到身临其境。
  
  (一)标题
  往往表明报道的核心内容,如果记者难以抓住报道的中心,不妨先拟一个标题。
  
  (二)导语
  导语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报道由导语延展而出,导语一旦写就,有助于组织报道。具体来说,导语又可以分为硬新闻导语,和软新闻导语。无论哪一种,一个导语只能含有一种思想,同时尽量把字数控制在35字以内。有效的导语应该满足两个条件:抓住事情的本质;吸引观众或读者为报道停留。同时,不管你写的是哪一种导语,都要用具体化的信息来支持它,否则就算写错了。
  西方新闻界喜欢把新闻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其软新闻就相当于国内所说的通讯。硬新闻导语也称作“直接导语”,通常只有一到两句话,直击要点,开门见山,概括报道的主要内容;软新闻导语;也称作“延迟性导语”,暂不告诉读者报道的主要内容,而采用描写或者讲故事的方法挑起读者兴趣。
  
  1、硬新闻导语
  (1)概述式导语
  所有新闻报道通篇应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5W+H+R):何人、何事、何时、何地、因何、如何、结果怎样。
  但是,概括式导语并不需要回答所有问题。把最重要的事实,通常是具有新闻要素的事实,放入导语里,其他的放到第二段或第三段。导语要避免从句,尽量使用简单句,避免冗长。就广播电视新闻来说,往往采用“主—谓—宾”的顺序行文。同时,一般采用主动语态,总之要使主语是关键人物、事件。
  鉴于导语是如此寸土寸金,所以要延迟导语中的身份识别,当导语中的人不是你所在社区或国家的知名人物时,可以在导语段用年龄、地点、职业或者其他修饰成分来表明该人身份(例如,一名18岁的北京大学生于昨天下午),然后在第二段用姓名表明该人身份。
  (2)次日导语
  特别是在广电媒体中,如果报道早于广播时间的事情,往往要找一个新的由头,业内称之为“推轮”(forward spin)。
  (3)影响式导语
  解释读者和观众如何受到某个问题影响,这种导语用在政治报道里非常管用。它可以解答“结果如何”,“这条新闻对于读者意味着什么”等问题。
  (4)导语中的消息源
  特别要强调的是,无论在导语中直接、间接或部分引用某人说的话,都必须指出消息源,当然不必在首段首句立刻详细列出。
  不要在导语中完整引用某人说的话,更为有效的做法是使用部分引语。在广电新闻写作中,必须将消息源放在开头,若冗长,用代称;在平面新闻里,可以把消息源后置于段尾,以增强节奏感。
  
  2、软导语
  所有的导语,特别是软导语,必须在报道中作进一步补充,必须引出一个核心段。
  软导语有很多种,大多数软导语遵循一个核心思路:由特殊到一般。开头用一个特殊的句子说明主要观点。
  (1)描写式导语
  适用于新闻或特写。这类导语描写的是一个人、地方或事件,类似于聚焦人物的描写式导语,但又不是非聚焦人物不可。
  (2)轶事式导语
  许多导语其实都是佚事和描写相结合。
  (3)叙述式导语
  用足够生动的情节讲述故事,以使读者能够有如同他们亲身目击事件一般的感觉。
  
  软导语还有很多,但以上是比较常见的三种。同时,应该避免的导语有以下集中:
  (1)杂乱的导语。尤其在广电新闻中,长度不应超过35个单词,务必简洁。
  (2)好消息/坏消息导语。
  (3)水晶球导语。即带有预测性质,例如“从未想过”之类。
  (4)噩梦导语。没有必要把别人的坏遭遇比作她的噩梦。
  (5)放倒人物导语。导语里有人物,但这个人在后续报道中找不到了,或者变得非常不重要。
  (6)天气预报式导语。如果天气与核心事件无关,就别用。
  (7)刻板成见式导语。小心对老人、儿童、妇女等特殊兴趣群体的报道。
  
  3、如何寻找导语。
  要找到对自己有帮助的导语,首先应该找到核心段和焦点句,遵循以下思路:
  读者兴趣:你或者读者会对这个主题的哪个方面最感兴趣;
  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最令人难忘的事实是什么;
  以人为中心:中心人物能否形象诠释报道的矛盾和焦点;
  描写手法/神秘手法/讲故事手法;
  围绕引语:如果引语足够精彩,导语应该配合引语而不是重复之。
  对比:“过去—现在”方法管用吗?
  问题/解决:你能设置一个问题让读者去找答案吗?
  
  
  (三)核心段
  是指说明报道要点的一句话或一个自然段。按照华尔街日报的规范,每一则报道必须有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必须在报道靠前面的位置通过“全面概述”表达出来。
  如果一篇报道的导语已经表达了所有的要点,那么就不需要一个核心段了。
  
  (四)引语或同期声,支撑导语
  导语需要用事实、引语和陈述来支撑,从而使导语中的信息得到补充。引语千万不能只是导语的简单重复。
  支持导语的第一个引语被称为主要引语(lead quote)或增值引语(augmenting quote)。这应该是你掌握的最有分量的语句,能够对导语起支撑作用。
  1、何时使用直接引语?
  以下标准可以作为判断直接引语好坏的参考:
  (1)有趣并且具有信息;
  (2)能对导语、核心段或报道的观点起到补充或支持作用;
  (3)如果不用看采访笔记就能对其印象深刻,一定是一条好引语;
  (4)不应与报道的其他部分重复;
  (5)如果你能用自己的话更好地改写引语,就一定要改写;
  (6)戏剧性、趣味性的且能让报道更出彩的引语;
  (7)最重要的是,你使用这条引语是为了你观众和读者,而不是为了消息源或其他;
  2、以下是需要避免的导语类型:
  (1)采访对象并没有透露有用的信息,或事实本身明白无误;
  (2)避免含糊、有歧义的引语和同期声;
  (3)避免使用政客或目击证人带有指责性的引语;
  (4)避免使用那些与报道没有直接关系的引语。
  3、引语写作注意事项:
  (1)不同人所说的话要单独成段;
  (2)虽然说话者姓名可以放在引语中间,但不应该影响读者的阅读。
  (3)不要对引语做过长的解释,如果太长了,可以用过渡句来导入引语。总之,引语的出场要干净利落。
  (4)尽量少用不完整的引语,也要少用省略号。
  
  (五)影响
  记者应该尽可能在报道中体现新闻对读者的影响。所有报道都应该包含一个专门的自然段对这篇新闻的价值进行解释,段落可长可短,虽然并非所有报道都能直接向读者说明产生的影响。
  
  (六)新闻背景
  绝大多数报道需要相关的背景资料来对事件进行解释,记者应该以开阔的视野进行报道。
  (七)来自其他消息源的引语和评论
  这是报道的后部,也是阐发的部分,目的是使主要事实更充分,同时兼顾客观公正,因而要从不同的角度搜集事实,保证报道的平衡性和公正性。例如,当报道涉及有关冲突的内容时,要避免单一消息源。
  
  (八)结尾
  一般而言,结尾有以下几种形式:
  1、预测或预告未来的行动;2、以陈述句或引语总结全文,但不要重复前面的内容;3、补充更多细节。
  记住,总结式结尾不要重复之前的内容。如果没有更多的信息,就应该立刻结束报道。
  
  
  【新闻报道结构类型】
  一、倒金字塔结构
  是最基本的报道形式之一,适用于平面媒体、广播、网络等。
  倒金字塔结构,最重要的是判断哪个信息最重要,那个信息按重要性递减顺序紧随其后。而这全靠自己的判断。
  这种结构适合突发性新闻,如果加入影响段落,可以大大增强倒金字塔结构的吸引力。
  
  二、华尔街日报型结构
  结构整理如下:
  1、给出导语(lead-in)特别是软导语以提出问题;
  2、导语聚焦于个人以说明他(她)所体现出来的普遍问题;
  3、用核心段阐释问题;
  4、用同期声、事实以及其他消息源作支持性信息;
  5、循环式结尾,呼应导语中出现的人或报道要点。
  这种结构的报道,开篇使用软导语,从特殊到一般,其选用的人物和场景,都是受到核心段所阐述问题影响的众多人或事物之一。
  按照华尔街日报员工手册:
  1、报道通常有一个主题或要点,主题通常放在开头一两段总括式的核心段内,其他部分按照呼应中心的原则来进行安排。
  2、需要将大量的细节至于报道之中,鼓励具体的报道而不是泛化模糊的方式。
  3、以大量丰富多彩的实例、轶事和相似的历史事件去阐释我们的描述对象,使报道更加全面具体。
  4、确保文章可以囊括读者想要知道的所有背景资料。
  5、以上所有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
  
  三、沙漏型结构
  这是一种“软硬兼施”的结构模式。结构整理如下:
  1、概述式导语;
  2、支持性材料;
  3、概括性消息源;
  ————————
  4、按时间顺序叙事;
  可以看出,在沙漏的上半部分,是硬新闻信息,然后按照时间叙述顺序,组织其余的报道。
  这一技巧常用在犯罪、灾难等故事性比较强的报道中,主要可以重现事件。
  其优点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内容增加了文章的故事性。
  其缺点是,沙漏上下两部分的内容,可能重复。且篇幅会比较长。
  
  四、列举型结构
  结构整理:
  1、概述式导语和支持性材料;
  2、列举关键点a;
  3、列举关键点b;
  4、……
  往往,关于技术研究的报道使用这种结构,效果比较好;同时,调查性报道通常全篇使用列举方法,来逐条叙述调查中的成果。
  
  五、问/答型结构
  通常用于人物专访。
  
  六、章回型结构
  结构整理:
  1、导语—主体—照应开头的结尾;
  2、导语—主体—照应开头的结尾;
  3、导语—主体—照应开头的结尾;
  最典型的章回结构,每一部分都有一个单独的导语和结尾。
  另一种划分章节的方法,是以目前的情况为开端写第一部分;以回顾过去的情况为第二部分;以关于未来的展望为第三部分。
  


  还没看完,就该书翻译,只说一处。
  
  第57页
  马克吐温的名言在此书中被译成“正确的词与接近正确的词之间的差异相当于闪电与释放闪电的虫子之间的差异。”
  
  什么叫“释放闪电的虫子”?
  
  原文应该是“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lmost right word and the right word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lightning-bug and lightning.”
  
  lighting-bug是萤火虫!!!


  请问这本书与这个版本有区别吗?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119916/
  因为卓越只剩下链接的那一本了,没区别的话我就买下了。


  推荐这本国外教材《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一段时间的修炼,写导语的功力很大提升。 网络编辑修炼报道写作功底。


  摘抄: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在以某个人在某一天会怎样看我们。揭示真相总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
  
  
  
  记者应该努力找出新闻报道的当事人,给他们一个回应指控的机会。
  
  
  
  太多的报道没有回答读者最有挑战性的问题: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没有任何一个道德准则能够预料到每一种情况;因此,在运用道德准则的时候,需要的是常识和良好的判断力。
  
  
  
  做记者真棒,因为记者可以向人提问,而这些问题是正常人绝对不可能向陌生人提出的。
  
  
  
  对我而言,感觉最好的一天就是我能写出这样的导语的一天:我的导语让读者喷出了早餐的咖啡,抓住胸口嚷道:“天啊!马沙,你看这个了么?”
  
  
  
  苍蝇是倒退着起飞的,所以为了击中一只苍蝇,你必须朝它稍微靠后一点的地方拍下去。这是一个有趣的细节,当然也是一个记者有能力发现的细节,别的人只看到苍蝇,而记者看到了它们怎么运动。
  
  
  
  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的沟通方式,意识到我们固有的偏见。语言并不是中心。
  
  
  
  你要记述的不是死亡,而是生命。
  
  
  
  他想写出人物的真实面目,不隐瞒死者的任何缺陷,他说:“一个人死了,整理他一生的事情不是为死者和他们的亲人表功。”隐藏死者缺点等于抹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正是那些不平常的地方才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识别的标志。…….对于一个人最终的称赞应该是在读者想“我多么希望我曾经认识这个人”的时候。
  
  
  
  不管在什么场合下,死亡总是悲剧。如果死亡不是悲剧,那就意味着生命本身变成了悲剧。
  
  
  
  每个人都有一个好故事可以讲。如果你跟他们交谈的时间足够长,你将会发现这个道理。没有一个人是过着完全平淡无味的生活的。
  
  


    之前没有查阅相关资料或者经人推荐,只是打发午休时间在图书馆闲转,又是随便一插代书板拿到了这本书.朋友电话打来催促见面,随手抽下来,想着回去大略能读读.
    如今刚刚看过一半.觉得很有收获.这是美国人Carole Rich著的,用例之广泛,提供的训练模式之简单易行,实在是让人欣喜.
    也不得不佩服人大的钟新教授以及他的学生们,能将这样操作性极强的外文书翻译的如此准确审慎.
    内容形式上很简洁.没有多余的废话.针对新闻写作与报道这一主题分化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类别,特别是细节,可以体现出优秀新闻工作者的良好素质.
    虽然是国外的书.用例也为国外媒体实例,不过只稍用心,便可以拿来运用.确实有身临其境的实践快感.至于语法习惯钟新等已做了良好的工作,不会觉得有不妥之处.
    只是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媒体报道的技巧或是理念在西方社会适用,可是在中国严格的新闻审查制度的大环境下,是行不通的.
    但即便是草草翻至一页,读过五分钟,也能收获许多.
    对于学生尚如此,对于已经从事新闻工作的人亦是如此.
    


  每一个字都切中要点,读完后是再也看不下去别的教材了。对初学新闻的人,是本重要的入门教材。刚起步跑新闻的人到一个现场发生不知道要干什么的状况,这本书会帮你找到那一刻最重要的事情。当了三年记者遇到瓶颈,把书从头看一遍,发现还有很多事没做。


谢谢提出!正在看!


我也想问有没有区别


同问 请问楼主看完后觉得有区别吗? 现在只有第五版 第六版暂时没货


因为没对比所以也不知道有没有区别,但我觉得内容很好


我正在看这本书,亦有同感。


读这本书是为了回归新闻常识!


想学习新闻写作,慕名来看看这书,在卓越上订了一本,要过几天才到
希望会有所收获~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