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走出巴贝尔

潘耀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09-15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潘耀昌  

页数:

332  

字数:

254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着眼于开放中的中国美术,亦即18世纪以来的近现代中国美术,旨在从多个角度比较客观地展示对中国近现代美术理论的思考,以绘画为主兼及其他。本文集试图结合具体史实探讨以下问题:在特定的时空中,西方美术及其观念如何影响中国人,如何与传统中国发生冲突,而中国人又如何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的意义何在?本书主要讨论西方美术进入中国以来,在跨文化的语境中,中国知识精英和艺术家的种种反应,以及由此引起的反思;尤其关注赞助、教育、审美、传播与交流等领域面临的问题和所采取的相应对策。本书所收论文和文章,除个别几篇属新近之作外,均为作者近二十年来所发表。本书附有较多的插图,大大提高了文章的直观效果。

作者简介

潘耀昌,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教授、博导,先前为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教授,1996年底经文化部审批担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近现代美术,发表论文近三十篇,出版物有《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主编《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中国美术名作鉴赏辞

书籍目录

总序一:东西东西部序二:东本西去序言先行者 西洋透视各国界画——两种透视法的比较 西法中国画的先行者 ——纪念郎世宁诞生三百周年 乾隆趣味和乾隆风格——中西融合论探源 从苏州到上海,从点石斋到飞影阁 ——晚清画家心态管窥 法国的革命和德国的理论 ——评林风眠和蔡元培的合作 蔡元培北大时期的中西美术观(1916-1922) 蔡元培与海上画坛分合之间的探索 新中国早期油画和契斯恰科夫素描体系 潘天寿拉开距离说的底蕴 潘天寿对现代国画的贡献 作小幅如治大国——谈潘天寿与政治 潘天寿与博巴 浙美人物画造型的奠基理论分析与思考东西方在接近

章节摘录

插图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在示那的一片平原上,移民们决定建造一座城市,城名叫巴贝尔,并打算在那里建造一府通天塔,挑战上苍。上帝忌妒、惧怕操着同样语言的人类无所不能的力量,为了限制他们,搅乱了他们的语言,使他们语言不通,无法合作,从而破坏了造塔工程。因此巴贝尔这个词就有着语言混乱的含义。走出巴贝尔,或者说,跨越巴贝尔,总味着克服语言的障碍,实现不同文化之间人们的相互理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走出巴贝尔 PDF格式下载



专业性强的一本好书,值得推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