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自然科学的哲学

[美]卡尔·G·亨普尔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1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美]卡尔·G·亨普尔  

页数:

112  

字数:

189000  

译者:

张华夏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对当代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的最主要问题,例如科学的发现和假说的检验问题、科学定律和科学理论的性质问题、科学解释的结构及其功能问题、科学概念的形成和科学理论的还原问题等,都作了极为深入、极为严格又极为简明的论证。对于所有这些问题作者都从科学史上挑选了最为恰当、最为典型又最为生动的案例来加以通俗的解说。因此,它作为一本引人入胜的科学哲学教材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在世界上已有十几种文字的翻译版本。

作者简介

亨普尔,1905年出生于德国奥兰尼恩堡。从1923年开始,他在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研究数学、物理学和哲学。1934年在著名哲学家赖辛巴赫指导下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并在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主要著作有《科学解释面面观》、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本书的范围和目的第二章 科学研究:发明与检验 2.1 一个历史案例 2.2 检验假说的基本步骤 2.3 归纳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第三章 假说的检验:它的逻辑及其效力 3.1 实验检验与非实验检验 3.2 辅助性假说的作用 3.3 判决性检验 3.4 特设性假说 3.5 原则上的可检验性和经验含义第四章 确证和可接受性的标准 4.1 支持证据的数量、种类和多样性 4.2 借助“新”检验蕴涵所做的确证 4.3 理论的支持 4.4 简单性 4.5 假说的概率第五章 定律及其在科学解释中的作用 5.1 科学解释的两个基本要求 5.2 演绎律则解释 5.3 普遍定律和偶然概括 5.4 概率性解释:基本原理 5.5 统计概率和概率性定律 5.6 概率性解释的归纳性质第六章 理论和理论的解释 6.1 理论的一般特征 6.2 内在原理和桥接原理 6.3 理论的理解 6.4 理论实体的地位 6.5 解释与“还原为熟悉的东西”第七章 概念的形成第八章 理论的还原进一步阅读的书目索引译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自然科学的哲学》的范围和目的科学探索的各种不同分支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经验科学和非经验科学。前者旨在揭示、描述、解释和预言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的种种事件。因此,他们的陈述必须经受我们的经验事实的检验,而它们是可接受的,只因它们得到经验证据的支持。这样的证据是用许多不同方式而获得的:通过实验,通过系统的观察,通过访问与考察,通过心理的或临床的测试,通过对文献、碑铭、钱币、考古遗迹的仔细查核,等等。这种对经验证据的依赖将经验科学与非经验的逻辑学科和纯数学学科区分开来,这些非经验科学的命题被证明为与经验的发现实质上是无关的。经验科学进而又经常划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些区分的标准不如经验研究与非经验研究的区分标准来得清楚,并且精确地在哪里划线也没有达成共识。通常自然科学被认为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其边缘领域;而社会科学则有社会学、政治科学、人类学、经济学、史料编纂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心理学有时归人自然科学,有时又归人社会科学,并常被认为是两者的交叉学科。


编辑推荐

《自然科学的哲学》最大的优点之一是例证做得非常仔细,因此极易理解,很适合作为入门级的专著。《自然科学的哲学》是从哲学角度考察科学的一部专著。作者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接受种种挑战,在争论中不断修正、补充和完善自己的观点。阅读中可以清晰地品味出作者明晰的逻辑思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自然科学的哲学 PDF格式下载



该书把系统科学范畴的哲学上的原理做了一综述性质的概括.让读者对系统科学原理有很广泛的了解.值得搞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士仔细阅读5遍.


简洁、生动、引人入胜,完全没有一般译作的隔靴搔痒的语言,也完全不同于此类图书的生涩难懂,强烈推荐!只是,为什么当当没有他的《科学解释面面观》呢


这本书我看完了的,因为是买给一个同事的,岂料我买了来了的时候他却说他已经买了,不要了,我只好自己拿着,出于对已经付出的经济损失,我顶着压力把这本书看完了,虽然90%的内容我看不懂,不过,我觉得它引领了我走进另一个世界,探索未知领域——我的最爱。


作者是名家,本书也有鲜明的个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做教科书。


该书一定要仔细阅读,知识广泛,内容丰富!


原来不是人大出的


还算是好书,推荐


博士政治课老师推荐参考书


书是好书,慢慢看才能懂


科技哲学的好本本


质量不错,送货速度非常快,好!


自然科学=哲学


书很不错啊书很不错啊


当代世界学术名著:自然科学的哲学


  看着极其不通顺,基本的科学素养不够,所以翻译出来的书可读性也差,不得不对照着原著看。比如16页的什么并非p,直接写非p应该会更容易让人接受吧。还有书中出现的推理过程很繁琐,根本就是几句话就能说明的问题非要大段的写, 而且写的还让人很看不懂。考虑到本书的受众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中学时候学到的逆否命题什么的在这里其实很好理解,写一大段完全浪费读者的精力。所以建议翻译的时候考虑下读者,完全可以用更简单的方式来表达,而不是非要忠于原著。写这么多是因为限制50个字以上,不喜欢繁琐的语言。。。


说的真对,我还以为就我一个人看着觉得晦涩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