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本雅明

[德]斯文·克拉默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德]斯文·克拉默  

页数:

187  

字数:

91000  

译者:

鲁路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是哲学家、文学家,20世纪的重要知识分子。他的著述,像《德国悲剧的起源》、《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以及遗留为片段的《拱廊计划》,都是当今人文科学讨论的重点。今天,哲学、日尔曼学,还有传播学、艺术科学、历史学都在追溯本雅明的著作。本书言简意赅地介绍了他的生平,详细阐述了他的四个核心研究领域:语言理论、审美反思、媒介理论以及历史理论。

作者简介

斯文·克拉默(Sven Kramer),1961年生于汉堡,系有授课资格的哲学博士,文学与文化研究人员,任多伦多大学德国研究与历史专业教授。著述有:《文学中的痛楚》(即将出版)、《众说纷纭的奥斯维辛》(1999年)、《文学资助》(1996年)、《文学话语中的政治因素》(1996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言第二章 语言理论 言辞与名称 翻译 模仿能力 肖勒姆与神学第三章 美学 批评 象征与比喻 表述第四章 媒介实践与媒介理论 意象性随笔 布莱希特与政治化 电台实践与媒介理论 同媒介竞争的绘画与摄影 技术可复制性与光晕 电影第五章 历史理论 《拱廊计划》 对进步的批判与辩证的意象 阿多诺与辩证法 危险的瞬间附录 本雅明年表

章节摘录

这一看法影响广泛,它表明人镶嵌在某种彼此吻合的相互联系中,这种联系虽然是人无法掌握的,却是人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创造出来的。这一点清晰地表现在个体发育的维度中。儿童在游戏时模仿着世界,同时创造出相似性。对儿童游戏的追溯则表明,不自觉地发挥出来的模仿能力在何种程度上是同样扎根于那个由心理分析解密的个体无意识领域。本雅明还追踪了那源远流长的、系统地发育起来的模仿的踪迹。他假定在一个久远的状态中,魔力具有与其在现代不同的价值,而这种价值是我们“在今天根本无法感受的”。这种状态决定于对事物彼此吻合的体验。例如可以确定天象与尘世秩序之间具有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占星术通过创造出星象图来加以研究的,而神喻与其他预言程序也属此类。天体运动被设想为可模仿的,即可通约的,可纳人人类行为实践的。现代的祛魅了的世界绝不缺乏这一维度,尤其是在超现实主义中,本雅明看到,这一维度得到了富有创造性的扬弃。谈及神秘性时,必须明确说明的是,本雅明绝不是个神秘主义者。他要做的,是洞悉那些尚未得到解释的经验。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的生活同思想一样,动荡于极端的立场之中。只有通过这种危害,那种据称展示出来的思想宽广性、那些彼此并列却又难于协调的自由、事物、思想才会清晰可见。——本雅明


编辑推荐

《本雅明》是“大哲学家的生活与思想”之一,全书共分5个章节,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本雅明的生平,同时详细阐述了他的“语言理论”、“审美反思”、“媒介理论”以及“历史理论”四个核心研究领域。《本雅明》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本雅明 PDF格式下载



很佩服作者的研究态度。国内研究本雅明的书并不多,只是我见过的比较好读的。


好好哦!


作为介绍性的书,只能说是一般,稍微失去了一些灵魂性的东西


翻译很蹩脚,不好懂。


看了好几本翻译国外学者写本雅明的书都存在翻译的问题,这本也不例外。本雅明思想领域太广泛,涉及太多不同领域的专业词汇,确实不好翻译。


不大容易看懂,虽然是研究本雅明的著作,但是感觉和本雅明的原著一样晦涩。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