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管理思想史

丹尼尔·A·雷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丹尼尔·A·雷恩  

页数:

561  

译者:

孙健敏,李原  

Tag标签:

无  

前言

“好书共享之”一直是我们作为泽者的最大心愿。至今依然记得多个深夜为本书博大精深的内容、清晰的思路和条理、精辟透彻的解析和评论、略带艰涩的写作风格而激动不已,因此带来了而后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笔疾书和推敲斟酌,其中过程,虽苦也乐。谈到历史,不免让人产生“枯燥乏味”、“陈旧无趣”的感觉。唐太宗的名言“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大家都很熟悉,培根也留下了“读史使人明智”的警句,更有革命导师列宁提醒“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可为什么当代人对历史越来越不感兴趣了呢?在这个“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我们实在有必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前辈乃至古人留给我们的著作。我从来都持这样的观点:技术的东西是越新越好,艺术的东西是越旧越好。而管理是兼具技术与艺术的特殊领域。如果把管理看成是技术,那我们就追求时尚;如果把管理当成艺术,那我们就要去查阅历史经典。

内容概要

管理的历史虽然远称不上漫长,但也给人一种波澜壮阔、博大精深的浩瀚感觉。其间涌现出了绚丽斑斓的思想和众多的风流人物。许多人物的名字至今耳熟能详,也有一些却为人们所忽视。还有一些一直以来受到了曲解。这本经典的《管理思想史》。将带你透过历史的长焦镜,更全面、更公正地审视历史的那一页。 本书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管理思想的演变和进化过程,对诸多我们已经看似熟悉的理论提供了新的注解和阐释。例如。在本书的引领下,当你更全面地了解泰勒的思想时,对科学管理会有一种全新的认识。 本书适合管理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相关专业从业人员、研究者学习使用。

作者简介

丹尼尔·A·雷恩(Daniel A.Wren),伊利诺伊大学博士,David Ross Boyd学院管理学荣誉退休教授,俄克拉何马大学Harry W.Bass商业历史图书馆(Business History Collection)馆长。他是南方管理学会的成员。也是美国管理学会的成员,担任过南方管理学会主席和美国管理学会管理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早期管理思想 第1章 拉开历史的序幕 第2章 工业化之前的管理 第3章 工业革命:问题与展望 第4章 早期工厂中的管理先驱 第5章 美国的工业革命 第6章 工业增长和系统管理第二部分 科学管理时代 第7章 科学管理时代的到来 第8章 传播效率真理 第9章 人的因素:开辟道路 第10章 管理和组织理论的出现 第11章 科学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第12章 对科学管理的回顾第三部分 社会人时代 第13章 霍桑研究 第14章 寻求组织整合 第15章 人与组织 第16章 组织与人 第17章 人际关系的概念和实践 第18章 对社会人时代的回顾第四部分 现代 第19章 管理理论与实践 第20章 组织行为与理论 第21章 管理的科学与系统 第22章 责任与机遇 第23章 尾声

章节摘录

第1章 拉开历史的序幕管理实践古已有之,但对管理知识体系的正式研究则相对新鲜。管理对于有组织的活动来说至关重要。有关管理的一个广义的操作定义视其为一种活动,即执行某些特定的功能,以获得对人和物资源的有效采购、配置和利用,从而达到某个目标。因此,管理思想就是关于管理活动及其职能、目的、范围的知识体系。这一章的目标是回顾管理思想,即回顾从最早的非正式时期到当代的演变过程中的各个重要时期。管理研究如同对人类及其文化的研究一样,是一个展开的故事,讲述了对于工作实质、人类实质以及组织职能的不断变化的认识。本书中,管理研究的方法包括分析法、综合法以及跨学科方法。对于那些作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在回顾他们的贡献、背景、理念以及影响时,将使用分析法。为了理解个体以及他们解决管理问题所采用的途径,在回顾相关理论框架的发展趋势、运动变化及环境因素时,将使用综合法。为了把管理思想放在一个文化和历史的视角中,本书采用了(但不仅仅限于)传统管理著作的写作方法,利用了经济史、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史、政治科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知识。从这种意义上讲,本书使用了跨学科方法,其目的是将管理思想放到文化环境的框架里,使我们不仅理解管理思想曾经是什么、现在是什么,而且理解它为什么以此方式发展起来。我们应该做的是博古通今,但是,管理史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往往被绝大多数商学院忽视。尽管不同层次的学校都讲授粗浅的管理史知识,但是这个领域通常缺乏深度,也缺乏指导和整合。亨利·沃兹沃思·朗费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曾经说过,“把已逝的过去永久埋葬”,不过,出于复兴的目的,我们还是有许多话要说。我们在一个管理方法多元化的时代中生活和学习,学生们在各种课程中被传授定量方法、行为方法、函数方法及其他方法。这样的多种智力输入虽然可能具有刺激作用,但也往往给学生留下了一幅关于管理的支离破碎的画面,并主观臆断地假定学生们有能力将那些不同的理念融会贯通。很多情况下,这个(把不同的理念融会贯通的)负担实在太沉重了。有关管理思想演变的研究,能够向我们展现各种理念和方法的起源,能够使我们追溯它们的发展历程,能够给我们提供文化环境方面的观察视角,所以,它能提供一个加快整合过程的理论框架。关于过去的研究有利于形成一幅更加合理的、与当代相符合的完整图像。如果缺乏历史的相关知识,我们就只能以自己有限的经验作为思想和行为的基础。正如一位学者所指出的,“(历史)是一种普遍性经验——毫无疑问,它比任何个人的经验要更长、更宽,也更多彩。”因此,在构建决策模型时,历史为目光敏锐的人提供了其他备选答案。劳伦斯(Lawrenece)对历史研究(调查过去的人和事)和历史视角(用历史作为原材料来理解当今)进行了区分。历史视角的目标是“塑造个体对当前而不是对过去的洞察力……它推动人们去思考对现象的其他可能解释,帮助识别和确定一些稳定程度不等的概念,通过提出研究老问题的新方法的建议来拓展研究视野”。葆拉·卡森和克里·卡森(Paula Carson&Kerry carson)注意到,“管理史(是)一种独特的、有价值的知识形式”。通过回顾睿智的前辈对生活和劳动的管理,可以改善目前的教学方法,扩展知识,获得洞察力。理论——在任何学科中都是一个合理的目标——是以管理学内容中各种个人的思想为基础的。追溯现代管理概念的起源和发展,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该领域中的分析工具和概念工具。当我们理解了大型公司的成长和壮大、科技的动态发展、各种文化价值观的兴衰、关于人类本质的不断变化的假设,就能更好地为年轻人提供装备,帮助他们准备好未来承担责任所需要的技能和态度。今天不同于以往,明天也不会等同于今天;然而,今天是我们所有昨天的一种合力结果,而且明天也将会一样。马克·吐温说,历史不可能重复自己,“但有时候它有一种律动”。对于管理学者来说,管理史上有许多课程要学习,其中重要的一课就是,将过去的研究作为未来的序幕。文化框架纵观历史,我们关于管理组织的概念是如何演变而来的?为了理解这种演变,即这种动态的变化和发展过程,我们需要为管理思想的演变建立一种文化的分析框架。管理并不是一种封闭的活动,虽然管理者是在一套特定的文化价值体系和机构内经营组织和作出决策的。管理具有开放系统的特征,在此,管理者能够影响他们的环境,反过来,他们也被环境影响。

媒体关注与评论

管理活动古已有之。过去,人们只是以一种非正式的、自己认为最佳的方式在管理。没有人真正研究过不同的管理方式效率如何。但是,随着组织变得更大、更复杂,有效的管理几乎成为高生产率带来的更多利润的同义词。雷恩博士追溯了管理历史和思想的演变,考察了早期人们认为有效的管理思想,并探讨了管理思想如何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技术的变革而演变的过程。本书是任何想要认真解读管理哲学的历史、现在以及未来的读者的经典读物。 ——乔纳森·雷恩当今的大多数管理者把知识的更新视为工作重心,鄙夷过去的思想和理论,视它们为陈旧和过时。然而,历史的车轮正是在轮回中前进。当中国的企业管理者为“人浮于事”、“出工不出力”、“流程不畅”等问题而寝食不安时,恐怕未曾科到那正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困扰着美国管理学家和实践者的难题。通过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当时他们是如何解释这些问题的。是如何解决这些难题的。正所谓“鉴古知今”吧。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孙健敏


编辑推荐

《管理思想史(第5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管理思想史 PDF格式下载



适合相关专业的必备书,条例明晰,挺有用的


比较适合在校生阅读。


建议所有的管理类学生都应当通读个一二遍,很不错!


管理思想的历史,其实非常难以阐述,但作者给我们做一个良好的尝试。


国家规定教材 能说啥 狗屎考研的 没有办法不是


一本值得读的好书。。。


书不错,字迹清晰排版合理


感觉不错,是正版,质量好


儒雅书苑的管理思想史,二手货中的第二本,书角有被磨过的痕迹,有几张书页特别脏,必须要求退款


质量不错 不过就是翻译版本了


翻了一下,还满喜欢的


货到的比较迟 内容是很有条理徳的


我们的指定教材,很好的书,很好的梳理了管理思想的发展


书到的很快,也看了一部分了,有事,所以评论晚了,挺好的


正版,质量很好,和描述的一样,很满意,就是发货有点慢!


正版的,质量特别好,喜欢,


名著不错的书


这是很值得看的一本书


管理思想的总结与延续


书很好正版,发货速度很快


管理思想史


管理史巨作


  在纷繁复杂的管理思想演化进程中,雷恩的《管理思想史》恐怕是最好的管理学历史参考书了,将管理学精髓堆砌而又不显得臃肿,但本书最好是有些管理思想基础之后再来读。
  
  下面是《管理思想史》第23章《尾声》全文,权当一篇读后感了。
  
   在以往的实践中存在着可以在明天使用的历史教训,川流不息的事件和思想将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条不间断的河流。我们占据的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点,我们能够非常清楚的看见遥远的过去,但当靠近现在时,我们的目光就不那么清晰了,新的思想、主题的微妙的变化以及环境中的各种新兴事件,将影响不断发展和演变的管理思想。
  
   纵观本书,管理始终被视为对所有的组织努力至关重要的活动。管理在经济配置和利用人力物力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中找到了自己的根基。然而,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它还是一种概念性的抽象任务,即配置和利用资源的方式必须与其外部环境的经济、技术、社会和政治层面协调一致。管理思想是管理活动的真实反映,管理思想为管理职能提供形式,为管理实践提供理念。
  
   相当明确的趋势、影响因素和哲学理念出现在这次不断发展的管理思想的概念分析中来。管理既是其外部环境的一种产物,也是外部环境中的一个过程。从内部来看,管理思想经历了几个阶段,强调人的层面,强调组织的层面和方法的层面。从外部来看,管理思想一直被不断发展的技术,不断变化的人性假设以及经济、社会和政治价值观的动态演变影响。
  
   下图对现代管理思想进行了简单概括。现代社会见证了日益增多的管理思想流派和不断发展的技术,而这些技术扩展了管理的环境。人们仍在寻找更好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正式这种探求使得对管理的研究成为一种最有价值的智力和实践活动。在所有学科中,管理是最动态的学科之一;随着技术、制度和人的改变,管理思想也在发生演变,以解决人类最古老的问题—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今天和昨天不一样,明天也将与今天不一样;但是今天使我们所有昨天的产物,而明天也将如此。对于管理学者而言,历史中有很多值得吸取的教训,而重要的一个就是“过去仅仅是开始,好戏还在后头”
  
   (弄不了图‘’‘用文本表示了)
   系统管理 → 科学管理 → 生产管理 → 运筹学研究的开始 → 生产、运筹管理 → 系统理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人文主义的早期形式 → 社会福音派,工业心理学以及社会学 → 人际关系和“社会人” → 对霍桑实验的再考察 → 自我实现,双循环学习 → 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理论
  
   对法约尔的重新发现 → 戈登和豪厄尔报告,皮尔森报告 → 管理者的角色以及对管理工作的其他研究 → 商业政策 → 公司理论战略管理→ 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和正式组织理论 → 作为社会-技术系统的组织 → 企业的行为理论 → 组织理论的大量出现 → 组织与环境,跨文化管理
  
  


   谈论管理思想史的书籍也愈加增多,但是能够有深度地诠释管理思想史的图书,恐怕只有丹尼尔.A.雷恩的《管理思想史》和斯图尔特.克雷纳的《管理百年》,而如果论学术意义来说,《管理思想史》比《管理百年》更胜一筹,因而本书也在管理学术界上有很大的影响力。本书作者丹尼尔.雷恩从史学的角度分析了从早期文明到20世纪末4000多年的管理思想演变,他将管理思想史分为四个部分,即早期管理思想(管理思想萌芽)、科学管理时代(管理思想成长)、社会人时代(管理思想变迁)、现代(管理思想成熟)。本书最富有争议的就是作者对泰勒科学管理的批判,他认为“科学管理不是任何效率策略,不是确保效率的任何措施,也不是任何效率策略的组合”,而在今天看来,泰勒确实“提供劳动生产率”的代言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