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

陆贵山 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陆贵山 编  

页数:

407  

Tag标签:

无  

前言

文艺思潮作为连接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的中介是最活跃的部分。文艺思潮包-括文艺创作思潮、文艺批评思潮和各种文艺理论思潮。从思潮视阈研究文艺创作、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是一个重要的有效途径。研究中国文艺和中国文艺理论的当代性,首先要研究中国文艺思潮的当代性。界定中国文艺和中国文艺思潮的当代性或现代性,首先要确认当代中国的国情定位。当代中国的社会历史结构是多元的,有前现代因tr.、现代因素,也有后现代因素。然而中国的国情定位,从总体上来说,不可能是前现代的,更不能说已经到了后现代,甚至还不能说已经实现了现代。我们只是开始摆脱了前现代的宗法制的自然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并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作为全党全民奋斗的宏伟目标。然而,现代化的事业还没有完成,到达后现代和后工业社会还要走很长的路。因此,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我们国家的国情定位应当确认为是从前现代向现代的过渡与生成阶段。当然,关涉历史的一切问题,都要放到其所属的一定的历史范围內加以考察,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界定文论的现代性或当代性,也应当将其放到所属的历史范围内和过程中来加以研究,以免产生曲解和误读。当代中国影响比较大的文艺思潮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和新人本主义等。尽管当代中国的发达地区存在着,甚至日甚一El地滋生着、蔓延着后现代主义的因素,但后现代主义只能部分地适合于当代中国的国情,中国广大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还处于前现代的历史状态之中,当代中国只是正在从前现代走向现代,而且当代中国的现代性又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性存在着质的差异。西方发达国家的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是不相协调的,它们往往抵制和反对科技理性和启蒙理性。而当代中国的社会现代性,却最需要科技理性和启蒙理性,否则,必然会阻碍社会的进步,更不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内容概要

本教材出版后即在学术界和高校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第二版在此基础上又根据近年来文艺思潮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做了大篇幅的增加和修改,因而更富时代气息,更具前沿性。 本教材立足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的概貌,从社会文化、文学理论、创作实践等方面,对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艺思潮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和梳理。同时,还在论述中对各种文艺思潮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进行了辩证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本教材在研究方法上实现了理论阐释和文本分析相结合、学理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有助于读者全面、生动地了解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现状和态势。

书籍目录

导论 文艺思潮的基本概念第一章 本体论文艺思潮 第一节 西方文艺学范畴的文艺本体论 第二节 当代中国文坛的文艺本体论话语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 第二章 主体论文艺思潮 第一节 文艺主体性的迷失与复苏 第二节 关于文学主体性的学术论争 第三节 文艺主体性的退化与深化第三章 生产论文艺思潮 第一节 艺术生产论的出场、理论渊源和流变 第二节 全面理解艺术生产理论第四章 价值论文艺思潮 第一节 价值论文艺思潮的历史变迁 第二节 文艺丰富价值的全面展开第五章 现实主义文艺思潮 第一节 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的现实主义思潮 第三节 现实主义的思想内涵和基本特征 第四节 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艺思潮评析第六章 自然主义文艺思潮 第一节 自然主义文艺思潮的思想渊源 第二节 新时期文学思潮中的自然主义第七章 现代主义文艺思潮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起因 第二节 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主要表现 第三节 关于现代主义的论争第八章 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 第一节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特点、演变及命运 第二节 中国文学批评中的后现代主义话语 第三节 对中国后现代主义文本的分析第九章 人本主义文艺思潮 第一节 中国当代人本主义文艺思潮的话语资源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与人本主义思潮一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与人文精神思潮第十章 英雄主义文艺思潮 第一节 历史观中的英雄主义 第二节 文艺作品中的英雄主义 第三节 后新时期英雄主义的显现方式第十一章 女性主义文艺思潮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女性解放的理论 第二节 中国妇女解放道路与中国女性文学奠基 第三节 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道路第十二章 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 第一节 新历史主义的历史诗学特征 第二节 新历史主义的方法论取向 第三节 新历史主义话语的审美形态 第四节 新历史主义的思想艺术特征 第五节 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的悖论性处境第十三章 历史虚无主义文艺思潮 第一节 历史虚无主义的时代背景和哲学脉络 第二节 历史虚无主义的文化表征 第三节 历史的隐喻与现实的批判第十四章 消费主义文艺思潮 第一节 消费主义文艺思潮的出场 第二节 消费主义文艺的主要文化模式 第三节 中国当下消费主义文艺凸显类型 第四节 消费主义的历史迷失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接受第十五章 审美主义文艺思潮 第一节 中国当代审美主义文艺思潮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 第二节 当代中国审美主义文艺思潮 第三节 当代审美主义文艺思潮评析第十六章 非理性主义文艺思潮 第一节 非理性主义文艺思潮的涌起和演变 第二节 文艺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第三节 非理性主义的文艺观念和文艺创作第十七章 文化批评与泛文化主义文艺思潮 第一节 文化批评思潮 第二节 泛文化主义思潮第十八章 通俗文艺思潮 第一节 通俗文艺思潮的流变 第二节 通俗文艺之辨 第三节 通俗文艺思潮的特征 第四节 通俗文艺思潮对当代中国文艺创作的影响 第五节 通俗文艺思潮的误区第一版后记第二版后记

章节摘录

文艺实践活动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特殊形态,它筑基于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现实人生的审美关系之上,因而考察文艺活动、特别是文艺创作活动的性质和规律,必须对主体性问题进行深入的考察研究。从总体上看,文艺主体论侧重从主体的角度探寻文艺的特质与规律,力求从人的主体性地位去思考文艺的价值与意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于“主体”、“主体性”以及“文艺的主体性”的理解与认识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因而对于人们的文艺观念以及以文艺创作为核心的文艺实践活动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当代中国的文艺观念和文艺创作的发展演变中,不同历史阶段的文艺主体性的表现形态呈现着极大的差异:有时文艺的主体性同文艺的客体性结合得比较好,发挥得比较合理、适度和有效;有时由于机械唯物论和直观反映论的干扰,文艺的主体性相对低落;有时则因为主观唯心论和唯意志论的猖獗,使得文艺的主体性恶性膨胀,甚至酿成某种狂热的“造神运动”。“文化大革命”之后的新时期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新时期一方面使我们走出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权力话语肆虐、文艺的主体性迷失的梦魇,另一方面又出现了片面夸大主体性的关于人的神话,发生过主体精神的新的迷失。新时期以来,作家、艺术家主体意识的复苏、强化和关于文学主体性的学术论争,既促进了文艺创作现实主义的深化,也诱发了各种现代主义艺术的滋生和勃兴;而群体的主体性向个体主体性的蜕变,使主体性的内涵逐渐疏离了历史的现实依据,引发了理论与创作的主体性的放逐和狂欢,使解放了的主体性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自身在新时期之初的积极意义。因此,全面认识和评价新时期以来主体论文艺思潮的得失,对于面向新世纪的文学创作和文艺学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后记

本书系全国社科基金的委托项目,被全国一些高校的文学专业所选用,并于2008年春,被教育部评审和确定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教材自觉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当代中国具有代表性和富有影响的文艺思潮,从社会文化思潮到文论思潮再到创作思潮进行了全景式描述和梳理,对各种文艺思潮的正面作用和负面影响进行了宏观的、辩证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尤其是注意到一些西方社会文化思潮因国情差异和时空错位本土化后所获得的新质和所产生的变形。本教材既有对各种文艺思潮的理论研究,又有对各种创作思潮和各种社会文化思潮、文艺思潮在创作中的具体表现的透视与剖析,力图从理论阐释和文本分析的结合上说明问题,从而把学理研究和实证研究通融起来。另外,本教材还探讨了理论批评化和批评理论化的有效途径,突出理论创新,对理论界和创作可能会产生一些切实有效的影响,有利于推动中国当代的文艺理论建设,有助于学生和读者全面地、生动地了解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状况和态势。本教材初版出版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学术界和高校界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作协理论批评委员会进行了集体讨论,并给予了积极评价,同时还得到了著名学者钱中文、张炯和冯宪光等人的充分肯定。他们先后在《中华读书报》、《文艺报》和《文学评论》等报刊上发表推荐和评论文章,认为本书以论带史,系统地勾勒了我国新时期的各种文艺思潮,清理了各种思潮的来龙去脉,将理论与文本实践结合,显示了理论探讨的价值追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理论性,取得了超越前人的学术成果,是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研究的最新成果。本教材的这次修订根据近年来文艺思潮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做了大篇幅的增加和修改。本教材由主编设计框架体系,决定入选內容,构想编写大纲,两位副主编协助主编统编全书。本书的撰稿人均为多年从事文艺理论和文艺思潮研究的高职人员和文学博士,他们年富力强,思想敏锐,知识结构新颖,富有理论创新意识,赋予本书强烈的前沿性和鲜明的时代感。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第2版)》在研究方法上实现了理论阐释和文本分析相结合、学理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有助于读者全面、生动地了解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现状和态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 PDF格式下载



质量不错,内容很有条理,值得一看


发货速度很不错


这本书以前读过,很不错就买了


这本书很好,挺喜欢,不错


作为一本教材,可以一看,对文艺学和现当代文学的学生来说,可以更好的了解当代文学现状。


都五天了还没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