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生活的意义

Julia Tao,Hektor K. T. Yan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Julia Tao,Hektor K. T. Yan  

页数:

277  

字数:

329000  

译者:

刘钊  

Tag标签:

无  

前言

《生活的意义》,不是要想提出一种人生哲学上之学说,也不是要推崇一个预先设定的生活方式。《生活的意义》主要是从实际生活中的平凡事情,引入哲学问题,透过道德推理,概念分析,批判思维,对生活的意义进行哲学思考。生活的意义。不待外求;人生的目的,不离生命之自身。生命的经验,永远新新不已。即使从整个宇宙的视角来看,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能无关紧要,我们也仍然关注有意义的生活;不论上帝是否存在,不论是否有跨越现世极限的可能,我们仍然可以区分有意义和没有意义的生活,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想过一种没有意义的生活。《生活的意义》中文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美国麦格劳一希尔教育(亚洲)出版公司在内地出版,是令人鼓舞的消息。书中涉及的许多问题是内地教育中缺失的,比如关于爱,关于如何交友,关于生,关于苦难和死亡,对内地的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读者是既平凡又重要的生活问题。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费小琳女士指出,出版本书是希望体现一种博雅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独立判断,道德关怀。教育所学不只局限于知识内容的效用,而是透过心灵发展与理性运用,培育人的文化素质,脱离蒙昧,修正褊狭观念,对生活的意义更明白,更尊重,更关怀。

内容概要

人应该怎样生活才能实现人的基本价值?  爱情与喜欢是一回事吗?  有可能和坏人交朋友么?  快乐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么?  好运气总是跟随在坏运气后面么?  情绪是个坏东西么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么?  本书将以友好、漫谈的方式,引导读者在哲学的王国中探索这些生活的基本问题以及应该如何生活。本书以不同于以往的有趣方法,融会了东西方思想中对于完美生活的道德推理、概念分析和哲学评价。并大量地运用了对话、漫画、哲学故事、思想实验、文艺和戏剧作品等多种表现手法,来激发读者思考。阅读本书将使我们暂时超越生命本身,通过反思那些平时想当然的事情来获得生活的智慧和意义,从而更明白地生活。

作者简介

陶黎宝华,曾在香港大学攻读学士和硕士学位,在英国东英格利亚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她所受到的专业训练跨越哲学和政策研究两个学科。兼任香港城市大学公共与社会行政系教授和亚洲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对儒家哲学、比较哲学以及应用伦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是教育发展基金项目“在伦理学教育中增强道德推理和道德想象”的主要研究者。甄景德,在香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威尔士大学兰彼得学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为香港城市大学公共与社会行政系助理教授。在成为教师之前,曾经作为专职研究人员参与教育发展基金项目“在伦理学教育中增强道德推理和道德想象。”

书籍目录

第一个问题 第一讲 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幸福与道德 第二讲 爱情是什么? 第三讲 性本身是道德的吗? 第四讲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第五讲 吃肉有什么不对? 第六讲 快乐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吗? 第七讲 我们怎样理解苦难? 第八讲 情绪是个坏东西吗?死亡与宗教 第九讲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吗? 第十讲 我们能够感觉到死亡吗? 第十一讲 宗教可以给生活带来意义吗? 第十二讲 道德能否脱离宗教而存在? 第十三讲 宗教和科学是相互竞争的吗?科学与生活 第十四讲 我们能否用理性来评价关于超自然现象的信念? 第十五讲 安乐死:生命不再值得继续下去吗? 第十六讲 科学是理性的吗? 第十七讲 关于生活的意义,进化论和遗传学能告诉我们什么? 第十八讲 制造试管婴儿有什么不对?艺术与生活 第十九讲 什么是艺术? 第二十讲 艺术的价值是什么? 第二十一讲 大众娱乐有什么错? 第二十二讲 悲剧能给予我们人生智慧吗?结束语 第二十三讲 生活的意义:有意义的生活译后记作者简介

章节摘录

第二讲爱情是什么?第一幕:作为一种感觉的爱情哲学家:我比你年龄大,但是关于爱情的事情你可能比我更有经验。我是真心求教。年轻人,你能告诉我爱情是什么吗?年轻人:爱情是一种很难界定的东西。它是一个谜。我们所知道的就是爱情是一种感觉。哲学家:那就是说,爱一个人就意味着对这个人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了?年轻人:完全正确!你要么有这种感觉,要么没有。有时候你开始没有这种感觉,可是后来却发现你实际上有感觉。有时候你觉得自己有这种感觉,可是过后却发现其实那不是真的。你没法欺骗自己。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和迅速地辨别出我们是否有这种感觉。哲学家:你能更确切地说明一下爱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吗?年轻人:这很难说。不同的人会对这种感觉有不同理解。一些人把它描绘成化学反应或者触电。你会被一个人吸引,然后你看起来好像失去自控能力似的。你爱的人总会浮现在你的脑海里,你见不到她的时候会非常地想念她。也有其他一些人把爱情描绘成为一种甜蜜的感觉,或者将爱情比作醉酒后的神情恍惚。哲学家:有这种感觉是不是总是好事?年轻人:实际上不总是好事。有时候爱情的感觉是苦涩的。比如当你爱一个人,而她却不爱你的时候。但你却情不自禁,这是苦涩的爱情。当两个互相爱慕的人产生冲突的时候,他们的爱情也可以是苦乐参半的。哲学家:根据古希腊罗马神话,爱神丘比特是一个顽皮的小孩,他胡乱对人射箭。被丘比特射中的人就会与他看到的第一个人坠入爱河。丘比特有两种箭,那些被金箭射中的人就会拥有甜蜜的爱情,而那些被铅箭射中的人就会陷入痛苦的爱情之中。年轻人:这是一个讨人喜欢的故事!我认为有一个非常好的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个神话如此流行。它迎合了我们认为爱情无法控制的看法。当爱情来临时,你既无法选择去爱一个人,又无法选择不爱一个人。我们对别人的感觉非常主观。其他人都没法理解为什么你爱的人值得你去爱。所以在他们的眼里,你的爱情是盲目的。所有这一切看起来都不是精确计算的结果,而是顽皮的丘比特所为。此外,这个故事还强调了爱情是一种感觉,以及爱情这种感觉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是不一样的。在古希腊罗马神话里,爱神丘比特是一个喜欢搞恶作剧的小孩。在中国神话里,爱神是月老,或者叫月下老人。根据传说,每一个在人世间生活的人都有一个对应的粘土小雕像,月老把这些粘土小雕像配成对,用红线拴在一起。两个人被一根红线拴在一起就注定会成为夫妻。爱情在神话上的这种差异是否也代表了东西方对于爱情的理解上存在的差异呢?(你可能会问:那错误的婚姻是怎么来的呢?如果婚姻是预先注定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幸福的夫妻和那么多的离婚?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是,由于有时候会下雨,粘土小雕像就融化了,红线也就断开了。于是就有一些红线没法得到恰当的连接。)哲学家:如果你说的是正确的,爱情是一种你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的感觉,那么看起来我想获得爱情的话,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合适的人出现。年轻人:不要总是呆在你的书斋里,如果你出去多跟人交往,你将会得到更多的机会碰到让你心动的人。哲学家:我的意思是说,你关于爱情的观点暗示了你不需要去学习如何爱别人。你既可能有那种感觉,也可能没有。如果你没有对别人的那种感觉,那么你做什么都无法使自己产生那种感觉。如果你对别人有那种感觉,那么感觉已经产生了,所以你也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去发展这种感觉了。年轻人:也不全是这样。我们对别人的感觉受对方对我们的态度影响。我们的感觉也可以看做是对别人态度和行为的反应。我们的感觉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享受烛光晚餐或者在海滩漫步的时候,人们会处于比较容易产生爱情的心境之中。哲学家:我明白你说什么。可是感觉是一种特殊的东西,它不是行动,也不是选择,感觉来去无常。如果爱情是一种感觉,那么它仅仅是偶然发生在我们身上。我就是在这种意义上说,爱情是一种消极被动的东西。年轻人:可是这正是爱情神奇和神秘的地方。我们是否爱和爱得有多深,只有我们的心能告诉我们。和自己的心去争论是毫无用处的。哲学家: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感觉会变得更强或者更弱吗?年轻人:从逻辑上来说,两种可能性都有。可是从经验上来说,我们知道爱情通常都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化。哲学家:假设你已经和某人相恋,但你对她的感觉正在逐渐淡化。这时你遇到了另外一个人,你对她有强烈的感觉。那么你真正爱的是谁?年轻人:我应该说,一个爱情正在死去,而另一个爱情则方兴未艾。你无法否认另有新欢的事实,但是你不需要通过否认旧爱来证明新爱。一个属于过去,而另一个属于现在。重要的是正视我们的真实内心感受。哲学家:你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应该放弃自己曾经爱过的人,追随自己的内心感受去爱另外一个人?年轻人:你问我的不是应不应该做,而是问我谁是我的真爱。它们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第二个问题的答案非常清楚,爱情就是一种内心感受,你对谁热情更高就是更爱谁。这个答案由你的内心给出,而且内心给出的就是最终答案。然而,你可能出于各种原因而选择留在你已经不再爱的人身边。你选择留在她身边,因为你不想伤害她,或者因为你们已经有了孩子,而你对孩子负有责任。哲学家:说得非常好。不过你的爱情观会使人陷入很尴尬的境地。你承认爱情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变淡很平常,因此可以预见你或迟或早都会遇见另外一个激起你强烈感觉的人。当感觉变淡,曾经的恋人们就会担心爱情是否正在死亡,而且他们不得不严肃看待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他们面对自己的真心,是否应该为了其他人而离开原来的配偶。你的爱情观中有一个隐忧,那就是会使每一个恋人都陷入这种尴尬的境地。年轻人:也许你是对的。可是这就意味着我对爱情的看法是错的吗?也许这就是人类的处境,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爱情。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这就是人生。哲学家:也许在强烈的情绪体验和爱情的早期阶段(也就是坠入情网)的关系上,你解释得很对。不过问题是这是否就是爱情的全部呢?现在我还不爱任何人,不过我以后某个时候可能会爱上某个人。由不爱任何人到爱上某个人,中间必定是有一个途径的。我怎么能意识到我爱上别人了呢?为什么我爱的是这个人而不是别的人呢?你说这些依赖于主观感受,这也许是对的。我意识到自己爱某个人是因为我对这个人有强烈的感觉。我爱的是这个人而不是别人,因为我只是对这个特定的人有感觉。可是所有的这些都是只与坠入情网的经验有关。坠入情网只是爱情的早期阶段,不是爱情的全部。年轻人:你说得好像你对爱情比我知道的更多似的。对我来说,这部分是爱情最重要的部分,我认为这就是爱情的全部。即使这不是全部,这也是爱情最重要的部分。哲学家:可是如果我们把爱情的早期阶段当成爱情的全部,那么我们的爱情观就是肤浅的。年轻人:我不认为这种爱情观肤浅,而且我也不在乎是不是肤浅。爱情来自内心,而不是来自思想意识。对于爱情,我还是相信我内心的声音。哲学家:可是你的爱情观包含一个荒唐的隐含意义。如果你不舍弃你的爱情观,你就没法舍弃这种荒唐的隐含意义。年轻人:什么荒唐的隐含意义?哲学家:一个人背叛自己的爱人就是忠诚于自己的爱情,忠诚于自己的爱人就是背叛自己的爱情。年轻人:怎会如此?哲学家:如果爱情是一种感觉,并且这种被叫做爱情的感觉不可避免地会随时间流逝而减弱,那么一个人该如何真实面对自己的爱情呢?如果他正视自己的感觉,他就应该离开自己的爱人,和感觉更强烈的人在一起。所以你会说,留在自己原来的爱人身边的人并不忠诚于自己的感情;而顺从自己的感觉,离开自己原来爱人的人才是爱情真正的守护者。年轻人:我不太确定我是否会赞成这个说法。哲学家:可是这个由不得你自己选择。这是你的爱情观推出的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年轻人:我认为即使一种爱情观必然会导致某种荒唐的结论,你也不能否定这种爱情观。也许爱情就是荒唐的,生活就是荒唐的。哲学家:这种爱情观不仅荒唐,而且注定会失败。年轻人:你为什么这么说?哲学家:如果你把爱情看做是一种感觉,那么你永远都无法找到真爱。你认为你爱A,因为你对A有强烈的感觉。可是这种感觉迟早会变淡。然后你就遇到了B,你对她的感觉更强烈。你就认为你不再爱A了,你的真爱是B。可是你对B的感觉迟早又会变淡,然后你就不得不再到别的地方去寻找爱情。所以寻找爱情的人不得不一直这么找下去,而且永远都找不到。年轻人:也许这就是爱情的美丽之处。我觉得爱情是永恒的追寻这个想法很好啊。我喜欢把自己想象成一只没有腿的鸟,我不得不永远保持着飞翔。哲学家:可是你真的想提倡这种爱情观吗?我们已经看出来这种爱情观消极、有害、肤浅、荒唐,必然会导致失败。年轻人:如果爱情经不起你的哲学分析,恐怕这并不意味着爱情有什么错,这只能说明爱情对于你的哲学分析来说太复杂了。我相信爱情,而不是相信哲学。

后记

历时五月有余,终于让令人眩晕的字母文字变成了看着欣慰的图形文字。在翻译的过程中才更深刻地体会到,翻译不仅仅是一个文字转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与原作者思想进行交流的过程。在这五个多月里,我跟随着作者们的思想去解读“生活的意义”这一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由我们平时太过熟悉而熟视无睹的问题作为引导,以对话、故事和思想实验等丰富的表现形式进行解析,抽丝剥茧一样逐一揭开生与死、爱与性、道德与信仰、艺术与科学中平时被我们误以为可以不证自明的问题。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没有面目狰狞的道德说教,就像朋友间私下闲聊,但结果你却会发现自己也能像哲学家一样运用辩证思维来看待那些貌似遥远、实则渗透于我们生活每个角落的问题。在这里我需要向很多人表示感谢。首先要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唐奇,她对于我的拖沓和懒散给予了超乎我意料的理解与宽容。其次要感谢我的妻子,她是译稿第一个读者,但并不是为了享受某种殊荣,而是在辛苦地为我查缺补漏,尽量保证译稿的质量。我还要感谢我的朋友和学生们在翻译过程中给予我的帮助,他们为我做了很多很多,而得到的回报却很少很少。最后需要感谢的是正在阅读这段文字的读者,感谢您在阅读正文之余还能有兴趣来看看译者面对电脑屏幕的自言自语。虽然我已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想把原作者的思想清晰地呈现于读者的面前,但由于时间和译者水平的限制,难免还会有诸多不当与疏漏之处,真诚希望得到读者的批评指正。


编辑推荐

《生活的意义》主要写作目的是用作本科生教材,同时也适合中学生阅读。从亚里士多德学派和基督教文化到儒家和道家传统,《生活的意义》融会了东西方思想中对于完美生活的道德推理、概念分析及哲学评价。《生活的意义》一书向我们展示了哲学可以改变我们对生活和意义的理解,哲学是良好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享受思维的乐趣,洞悉生活真谛。“这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趣味的哲学读物”。——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倾力推荐生活因哲学而明澈通透,哲学因生活而平易近人。跟随《生活的意义》,你将暂时踏出生命历程之外,去反思那些平时被我们想当然的事情,如生与死,爱与性,道德与信仰,艺术与科学等,由此你将获得对人性的更深入的理解。《生活的意义》以自由、生动、非专业化的笔调来描述哲学,阐明生活的基本问题和为什么这个问题是有生命力的。对话、哲学故事、思想实验、图解、文艺和戏剧作品使这本书具有高度可读性。通过这种途径来讲述哲学,让那些严肃面对哲学的人第一次获得愉悦的经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生活的意义 PDF格式下载



《生活的意义》这本书写得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有很深的生活经验可以借鉴,很赞!


一本对生活有意义的书。。。。。。。


对于思考人生问题确是可以提供很大帮助,可以作为向年轻人推荐阅读的书目


内容不错。我只喜欢看对话部分。装订也挺好。只是我一直没看完。有时候看见了拿出来翻翻。听朋友介绍的。挺有意思。


很受用 但是有点难 不过还是可以看的


讲的是很浅显易懂的哲学道理 都是些香港的什么的哲学教授研究院编的 东西很好 老师推荐看的 受益匪浅 就是我收到的书感觉有点旧 像是积了很久从什么地方挖出来的 真心希望这本书能买的更好一点


虽说是妙趣横生读本,但只是形式如此,本质内容讲解并不是通俗易懂,不适合闲情逸致时翻阅,但内容还算可以。


本想寻求一些指导生活的可行实际的建议,但本书似乎更像是哲学读本。


我现在已经看完了两大章,但是总体感觉不大好,特别是关于性本身是道德吗?这一章,实在看不下去了,感觉没有条理,语无伦次,而后那个小结里面内容与小结标题根本不能相互论证。妙趣横生,名不符实啊,定价也高。总体来说,本书真的不能算是一本好书吧,还是和很多那种靠挣钱的书一般,根本没有像书名说的那样。不过目前还在看,如果有不同感觉继续评论的。


基本还是一本浅学术读本,配以不太丑的漫画插图。并不能提起更多的阅读乐趣。


本来为书名所吸引,又有名人推荐,故读之前充满期待。但读了几章以后,深感失望。结构散乱,不成系统;语言晦涩,故作高深;很多结论过于武断,失之偏颇。


一点都不妙趣横生,看不下去


暑期买了一本送给儿子读,儿子很喜欢。感觉很多内容在国内的教育中很少提到,但是本书有没有那些说教。


书蛮不错,和在书店看到的没什么区别,就是送货比较慢,而且还收了配送费!!!


我们已讲爱情就变成的心理学,一讲性就便成了生理学,感觉像讲驴和马一样。这本书从这些人民面对的最核心的问题讲起,让人们想我活着为什么,我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


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推荐!


哈哈,国内没有人这样讲性、讲爱,值得一读!


这本书很棒,质量也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