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公司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

刘俊勇 著 刘俊勇、陈雨露、 汪昌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06出版)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刘俊勇、陈雨露、 汪昌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06出版)  

作者:

刘俊勇 著  

页数:

267  

Tag标签:

无  

前言

公司业绩评价与激励及时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随着环境的变化,衡量业绩的指标形式先后出现了成本差异、投资回报率、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计分卡。衡量业绩的角度从单一财务视角发展到今天的全面视角。作为管理控制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业绩评价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目标从未发生过变化,变化只不过是实现目标的形式。从过去100年的企业发展史来看,生产导向的企业通过规模经济创造成本优势,营销导向的企业通过市场营销实现收入增长,而今天战略导向的企业通过忠诚的客户群、高效的内部业务流程、先进的信息系统、士气高昂且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阳光坦诚合作的企业文化来为股东创造价值。从上述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形式的变化不难理解,衡量企业目标及其实现过程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为何会变化。这是实务界和理论界与时俱进创新精神的生动体现。不管业绩评价体系任何变化,激励计划中奖金来源于净利润的实质始终没有变化。并且企业将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结合得越有效,企业目标的实现就越容易。本书的结构为:第一章为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概述;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阐述了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单项要素,即业绩评价指标、业绩评价标准、业绩评价技术和激励计划;第六章至第九章按照产生先后顺序阐述了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的成本模式、财务模式、价值模式和平衡模式。本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先进的理论。本书在系统地回顾了企业业绩评价与激励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引入了当前最为流行的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经济增加值等理论。2.成熟的方法。从技术角度来讲,本书所阐述的许多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理论和方法在西方已有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像标准成本法、财务评价等方法在实践中均有成熟的运用。3.经典的案例。本书在章中和章末还提供了大量的企业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案例,这些案例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比如诺基亚公司、华能集团和中外运敦豪等。通过案例研读,帮助读者来理解企业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理论和方法。囿于学识和经验,本书难免会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朋友不吝赐教。

内容概要

  《公司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的结构为:第一章为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概述;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阐述了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单项要素,即业绩评价指标、业绩评价标准、业绩评价技术和激励计划;第六章至第九章按照产生先后顺序阐述了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的成本模式、财务模式、价值模式和平衡模式。 公司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随着环境的变化,衡量业绩的指标形式先后出现了成本差异、投资报酬率、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计分卡。衡量业绩的角度从单一财务视角发展到今天的全面视角。作为管理控制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业绩评价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公司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系统回顾了企业业绩评价与激励发展的历程,阐述了许多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理论和方法,并提供了大量的企业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案例。

作者简介

刘俊勇,2002年、2005年先后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管理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现为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战略执行、总部管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主编《全面预算管理》《企业业绩评价》及主译《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等著作15部,在《管理世界》《外国经济与管理》《财务与会计》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为多家企业提供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作业成本法、全面预算管理等专题培训,并主持多项企业管理咨询项目。平衡计分卡中国论坛(www.e.bsc.com.cn)发起者。

书籍目录

第1章 公司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概述第一节 业绩评价与激励的概念第二节 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简史第三节 业绩评价系统第四节 激励机制第五节 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的作用第六节 设计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需要考虑的因素第2章 业绩评价指标第一节 业绩评价指标概述第二节 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时间结构第三节 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空间结构第四节 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因果结构第3章 业绩评价标准第一节 业绩评价标准基本类型第二节 运用标杆法选择业绩评价标准第三节 运用递进平均法确定业绩评价标准第四节 业绩评价标准选取的战略导向第4章 业绩评价技术第一节 无量钢化方法第二节 定量指标预处理第三节 指标计分方法第四节 权数确定第五节 多指标综合计分方法第六节 功效系数法模型及实例第5章 激励计划第一节 基于会计系统的激励计划第二节 基于股价的激励计划第三节 典型年度激励计划分析第四节 联合基数确定法第6章 业绩评价之成本模式第一节 成本标准第二节 弹性预算和差异分析第三节 弹性预算差异分解第7章 业绩评价之财务模式第一节 财务模式的概述第二节 财务评价指标第三节 杜邦分析系统第四节 责任中心业绩评价第五节 内部转移价格第8章 业绩评价之价值模式第一节 价值模式概述第二节 经济增加值原理第三节 经济增加值的激励机制分析第四节 经济增加值的业绩评价系统分析第五节 经济增加值管理系统分析第9章 业绩评价之平衡模式第一节 平衡模式概述第二节 非财务评价指标第三节 平衡计分卡原理第四节 平衡计分卡激励机制分析第五节 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系统分析第六节 平衡计分卡管理系统分析

章节摘录

插图:著名管理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通过对人的思维过程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决策方法,即所谓“目标一手段分析法”。这种方法就是:首先为要实现的总目标找到一些手段和措施,然后把这些手段和措施又看做是新的、次一级的目标,再为完成这些次一级的目标找出一些更详尽具体的手段和措施来。这样分层反复找下去,直到有了现成的解决办法为止。将企业的总体目标分解为部门和个人目标,也就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法。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对国家下达的计划指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给有关科室、车间、班组和个人。以财务指标为例,指标分解通常有三种方式。①第一是根据全厂考核指标总额,划分为若干分项指标。比如全厂流动资金定额划分为储备资金、未完工产品资金和成品资金三个部分,其中储备资金分解落实给各物资管理部门所属的材料库、工具库、备件库等,有的还可落实一部分到车间二级仓库;未完工产品资金除待摊费用由财务科负责外,其余部分分别下达给各车间和半成品库;成品资金则由销售部门成品库负责。各个分项指标之和就是全厂总额指标。第二是根据全厂考核指标的形成过程,层层深入分解成若干原始指标。比如在机械制造业中,总成本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指标确定以后,可按其制造过程分别确定铸锻件成本、零部件成本、装配成本等。此外,还可核定每个车间的单件或单台成本、小时加工费用、废品损失、车间经费总额等。各项原始指标不能加总以求得总指标,但两者有着直接的联系,各项原始指标的实现可以保证总指标的完成。


编辑推荐

《公司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公司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 PDF格式下载



我去,拿到手里才发现是本教科书,,你说我是有多大老粗啊。一直放那里没动过。。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