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见证中国
201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韩敏 主编
371
无
今年年初,中国人民大学的呼延华同志找到我,建议把我的六本书《世界大变化》、《与世界分享中国的成长》、《外交案例》、《交流学讲章》、《外交见证中国》、《在法国的外交生涯》汇集成“吴建民外交作品系列”集中出版,反映我这几年来的思考和看法。我经过慎重考虑,同意了他的建议。我于2003年7月结束了在法国的任职回到国内。在此后六年多的时间里,我几乎每年都要参加十来次国际性的研讨会,讨论当今世界面临的大问题。刚开始我没有特别注意这种现象,后来随着参加会议次数的增多和与各方人士的深入交流,我意识到这种现象可能是国际关系当中的新事物,也是世界正在发生大变化的反映。在过去多少年里,国际上的大问题都是由几个大国主宰,他们经过秘密磋商,通过一定的会议形式,就决定了世界的格局和命运,不需要经过大家来讨论。他们作了决定,全世界只能被动接受。而今天的情况则大不一样了,时代变了,国际关系的重心正在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全球化使得世界连成了一体,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相互依存。同时,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之严峻,必须携手合作,共同应对。
长期以来,普通中国人总是对外交有一种神秘的感觉。揭开外交的神秘面纱,让中国的老百姓认识外交,是卸任驻法大使后的吴建民先生的主要工作之一。在2003-2008年担任外交学院院长的1500多个日子里,吴建民先生接受了100多位记者的专访,他用其特有的充沛精力和富含思考的真知灼见,把自己亲历的外交内幕,通过媒体,向中国公众娓娓道来,激情讲述了他所经历的外交故事。 本书辑录了百余家媒体对吴建民先生采访后写成的精彩报道。报道风格各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现了吴建民对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的看法。我们从书中也可以感受到吴建民作为外交家对祖国的赤子之心。
吴建民,资深外交家。现任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外交学院教授,中国外交部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欧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等职。吴建民出生于1939年,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59年到1971年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担任过法语翻译。1971年,他成为中国驻联合国第一批代表团工作人员。在他四十多年的外交生涯中,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驻欧共体使团政务参赞,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及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中国外交学院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等职。他曾于2003-2007年任国际展览局主席,是担任这一职位的第一位亚洲人。2003年,荣获法国总统希拉克授予的荣誉勋级会“大将军”勋章。近五十年的外交生涯,二十五年的驻外经历,形成了吴建民先生思维敏捷、视野开阔、语言生动、富有创见的独特风格。他学识渊博,温文尔雅,尤其善于交流沟通。他坚持不懈地利用一切机会,以外国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把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极富活力和创造性的方式,把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极富活力和创造性的当代中国推向国际,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前言人物专访 外交官是一个迷人的职业——访新任全国政协委员吴建民 让法国深入认识中国 选择我就是选择中国——国际展览局新任主席吴建民 对话吴建民:外交见证中国 吴建民外交理念ABC 结缘外交 挚爱一生 吴建民的现在进行时 当年我是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的小萝卜头 夫人让我告诉美国人:中国没有“超人” 亲历中国外交神秘内幕——听吴建民讲外交故事 向世界讲清楚“中国梦” 魅力外交家吴建民 在国际展览间穿行的吴建民 培养中国优秀的外交官关于国际形势与外交关系 中国的外交姿态越来越积极主动 从大国兴衰看中国的崛起 建立东亚共同体成共识——专访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 吴建民谈中国新安全观 东亚合作的对话与博弈 中国与世界能否寻求共赢?——吴建民与伊兹拉莱维奇对话实录 吴建民谈“中国威胁论” 抛弃“韬光养晦”会把中国引向灾难 中国外交卓有成效 大时代 大外交——访中国前驻法大使、资深外交家吴建民 感受中国的地位与差距 法国新任驻华大使对话中国外交学院院长 外交学院院长解析和谐世界理念关于世博会、奥运会、经济与文化 外交资源短缺 还未充分运用 文化外交开启中法蜜月时代 促进东亚一体化需官、产、学互动 百姓要会用外交资源做生意 交流也是生产力 以全球化的眼光看会展经济——国际展览局主席吴建民畅谈中国会展 创新移民文化 做足特色旅游——吴建民谈深圳建设国际旅游城市 中国企业要学会用外交资源做生意 吴建民解析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合作 东亚经济合作面临三大问题 中华文化是化解“中国威胁论”的一剂良方 中国应该积极参与规则的制定 我有一个“中国梦” 职业外交官的奥运情结 文化外交要“润物细无声”——访全国政协委员、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寄语青年 最需要培养的四种品质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和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 谈如何表达爱国热情 吴建民谈中日关系:分清爱国与误国 了解中国,你才能了解世界 中国外交官需要四种素质 中国不是弱国 国人要调整心态 青年要重新认识中华文化——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寄语青年“今天我们怎样成长” 艺术地对外交流
人物专访让法国深入认识中国“让法国人对中国有个客观的认识”吴建民1998年11月6日来到巴黎,2003年7月8日离开巴黎,担任中国驻法国大使四年零八个月。作为中国驻法国大使,应该说这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情。您能否形容一下您赴法时的心情?他思考了片刻,缓缓地说,当时我是怀着对祖国的自豪感赴法出任大使的。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团结、形势大好是他感到自豪的主要原因。他说,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世界各国都关注着中国。人民币不贬值,说明中国政治、经济的稳定与强大。而1998年,中国又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全国军民团结一心,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凯歌。这两件事,使中国在全世界人民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吴建民说,1997年5月,希拉克总统访华,中法签署了《中法关于面向21世纪全面伙伴关系声明》,确定两国的“全面伙伴关系”。应该说,中法关系是十分友好的。然而,吴建民刚到巴黎时,却感到了另外一种不和谐的声音。有些法国人受一些敌对势力的影响,认为中国社会潜伏着“爆炸”和“崩溃”的因素。一些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中国“社会动乱”、“失业”、“腐败”等字眼。吴建民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一些不明真相的法国人明白中国到底是什么情况!他对法国人说:“存在问题就存在两种结果,问题解决了,社会就能发展;问题无法解决,愈演愈烈,社会就动荡不安。”
岁月的流逝好像对他不起什么作用:精明、精干、精力十足,还有他那招牌式的柔中带刚的吴侬软语都没有一丝改变。 ——《中华英才》杂志中外文化不同不是劣势,而是优势,有了不同,对方才对你好奇,你要懂得展现你本民族文化的魅力。归根到底,这还要求你懂得“交流”。 ——吴建民
《外交见证中国:吴建民的外交故事》:吴建民外交作品
无
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主权事大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