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史
2010-4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英) 鲍桑葵
460
张令
无
美学理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的宗旨是要认识而不是指导实践。因此,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乃是有志于从哲学上了解下列问题的人们:按照世界史上各个不同时期的主要思想家的设想,美在人类生活的体系中究竟占有什么地位和具有什么价值?我们必须坚定地指出,美学家并没有手持一套批评的原则和戒条这一精良的武器,无礼地侵入艺术家的领域。有人是这样看的。这种看法虽然不正确,但却给美学带来了很坏的名声。人们常说,艺术是无用的,在类似的意义上,不妨说,美学也是无用的。总之,美学理论家之所以想要了解艺术家,并不是为了干涉艺术家,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学术兴趣。除了研究哲学的专门学者以外,还有大量的而且愈来愈多的读者接触到某一门哲学科学的题材,因而,对于有关这一门哲学科学的十分清晰而有条理的阐述,产生了真正的兴趣,不管是逻辑学也好,伦理学也好,社会学也好,还是宗教理论也好。这样的读者是因为对题材发生兴趣而接近哲学的,并不完全是因为某种题材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加以接近。本书的题材在一个比我高明的著作家手中,本来是会有很大魅力的,然而,本书却只有缺点而无魅力。我承认,尽管如此,我仍然希望许多聪明的美的爱好者乐于通过本书去了解巨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这一重要领域的见解。不过,我认为我的任务是写一部美学的历史,而不是一部美学家的历史。因此,我对美学家们在历史上应有的地位,并没有给予很大的关注。
本书是一部比较详细而完整的西方美学史专著,对上自古希腊罗马,下迄当代的美学发展历程作了全面、系统的考察,集中反映了作者的唯心主义美学史现。重点论述了自然美同艺术美的关系,从论述美学史和美的艺术史、自然美和艺术美、美的定义及其与美学史的关系入手,在对这些关系作了明确阐述的基础上,按美学史发展的线索对各个时代的美学理论予以考察和论证,并叙述了各个时期审美意识的特征以及这些审美特征赖以形成的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
鲍桑葵, 英国哲学家、美学家与伦理学家,新黑格尔主义者。毕业于牛津大学,曾任圣安德鲁斯大学教授 伦敦亚里士多德学会会长。中年时期转入美学和伦理学的研究,相信美学能调和后天与先天、自然与超自然,伦理学能调和享乐与义务、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著有《美学史》、《美学三讲》、《知识与现实》、《个人的价值与命运》、《国家的哲学理论》等。
第一章 我们的研究方法以及这一方法同美的定义的联系 1.美学史和美的艺术史 2.自然美同艺术美的关系 3.美的定义及其与美学史的关系第二章 一个富于诗意的世界的创立,以及它和思想界的第一次接触 1.敌视艺术的早期思想界 2.美的世界的创立 3.思想界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 4.模仿说中包含的启示被人忽视 5.“模仿”一词在古代哲学中的广泛应用 6.希腊艺术为什么可以称为“模仿性”艺术的进一步解释 7.美学理论的道路铺平了第三章 希腊人关于美的理论的基本轮廓 1.三项原则及其问的联系 2.道德主义原则 3.形而上学原则 4.审美原则 5.形式美和具体美的关系第四章 希腊人关于美的理论向前进步的迹象 1.三个对比 2.前苏格拉底派 3.苏格拉底 4.毕达哥拉斯学派 5.柏拉图 6.亚里士多德第五章 从亚历山大里亚和希腊—罗马文化到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时代 1.这个时期的性质 2.普通哲学和艺术 3.美学思想第六章 审美意识在中世纪连续的一些痕迹 1.我们对文艺复兴的态度 2.把文艺复兴追溯到基督纪元的倾向 3.普罗提诺以后的美学在学术上的连续性第七章 但丁和莎士比亚在某些形式特点方面的异同 1.主题的范围 2.这两位诗人对于艺术形式的选择 3.两位诗人所追求的意蕴的种类 4.后期文艺复兴的真正位置第八章 近代美学哲学的问题 1.准备过程 2.美学的长期中断 3.这个问题的准备:从笛卡儿到鲍姆嘉通第九章 近代美学哲学的资料 1.主题的范围 2.古典文献学 3.考古学 4.艺术批评第十章 康德——把问题纳入一个焦点 1.他同美学问题和研究资料的关系 2.美学问题在他的体系中的地位 3.为什么审美判断是美学问题的解答 4.康德美学中抽象和具体的冲突 5.美感的范围和更细的划分 6.结束语第十一章 具体综合的头几步——席勒和歌德 1.席勒的观点 2.歌德第十二章 客观唯心主义——谢林和黑格尔 1.谢林 2.黑格尔第十三章 德国的“精密”美学——从叔本华到施图姆普夫 1.精密美学的需要 2.叔本华 3.赫尔巴特 4.齐美尔曼 5.费希纳 6.施图姆普夫 7.结束语第十四章 客观唯心主义在方法上的完成 1.后期客观唯心主义的类型 2.向后期客观唯心主义的过渡 3.后期的客观唯心主义第十五章 内容和表现在理论上重新结合的开端 1.近代英国美学的哲学条件 2.时代的一般影响 3.内容和表现的综合 4.结束语附录一 黑格尔美学体系撮要附录二 对于音乐表现的一些分析参考书目译名对照表译后记
不过,这一类比也仅仅是类比而已,除了相似之处外,也还有显著的不同。例如,在联系逻辑理论的发展来回顾各门归纳性科学的历史时,我们对某些知识部门的过去阶段,并不能产生多大兴趣,除非了解那些阶段能帮助我们了解我们现在所研究的人类心灵的发展。我们对古代的炼金术或占星术的好奇心,并不比人类学家对一幢湖上木屋或一把燧石石斧的好奇心更大一些。人类文明的许多其他要素,诸如政治形式或社会风俗的细枝末节,语言的微妙细节,宗教教义的琐细条目等等也是这样。在生活的这几个领域中,虽然弄清过去的确可以大大帮助我们理解现在,但是,整个来说,除非要进行科学研究或认识历史,否则我们对于过去一般是习惯于不加深究的。在遥远的过去拥有极大势力的道德观念和宗教观念,一般来说,至今的确还能引起我们的兴趣,因为,人类道德本性上的一致,在一切表现中都是那样深刻。但是,在这方面,任何东西都不能和伟大的美的艺术作品(包括杰出的文学在内)相比。只有这些伟大的美的艺术作品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曰益重要,而不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日益不重要。因此,当我们试着探讨各个发展阶段的审美意识的时候,我们面前的具体材料就不仅具有考古学上的意义,而且还构成我们今天的生活环境里本身就具有价值的事物的一个重要部分。美的艺术史是作为具体现象的实际的审美意识的历史。美学理论是对这一意识的哲学分析,而要对这一意识作哲学分析,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了解这一意识的历史。美学理论的历史,则要探讨审美意识在学术上的表现——美学理论——的历史,但是它从来也没有忘记,需要阐释的中心问题乃是美对于人类生活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在思辨中为人们所明确承认,而且也同样在实践中得到体现。人们一听说要分析我们所欣赏的最美的事物,很可能自然而然地要皱起眉头来,但我们还是要说,哲学史的这一分支对我们有这样一个好处:它不仅可以对历史现象给予理论上的解释,而且至少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欣赏眼前的事物——世界所拥有的最不易磨灭的遗产。2.自然美同艺术美的关系我在上一节中假定,为了理论研究的目的,我们不妨把美的艺术看做美的世界的主要代表,即使还不是唯一的代表。现在,我们还需要说明一下,从什么观点来看,这个假定才是合理的。
鲍桑葵(Bernard Bosanquet,1848-1923)的《美学史》是一部名著。 中国美学界的朋友们早就在期待着它的汉译本问世。原来,早在60年代初,译者就大体上完成了全部译稿。不幸,十年“文化大革命”到来了,译稿也难逃任人践踏的厄运。浩劫过后,译稿已经残缺不全。经过重新整理,重新补译,今天才得以和读者见面。鲍桑葵是一个新黑格尔主义者,他的《美学史》集中反映了其唯心主义美学史观,从这部美学史著中,不难看出,鲍桑葵的美学史观深深打上了黑格尔美学体系的烙印。鲍桑葵的《美学史》原著一向以艰深晦涩著称。译者在译文中一方面力求显豁,另一方面也力求保持原著风貌。 由于译者美学素养不足,谬误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诚恳地希望读者批评指正。在此书违译过程中,译者得到学术界前辈朱光潜先生和沈凤威同志、蒋孔阳同志的热诚帮助;还有不少同志在这个译本上也倾注了不少心血,谨在此向他们表示深切的谢意!
《美学史》:朗朗书房·学科史丛书
无
鲍桑葵的这本《美学史》张今老师的翻译是比较权威的,并且在已出的众多版本中,这个是内容安排、书籍装帧最好的了,本有一个其它版的,又买了一本这个。
美学史被很多人翻译过了,这本还是比较不错的,已经有好几个版本了,值得一读。
上大学时有买过老版本的美学史,还没有看完就遗失了,现在有新版了,重新买一本,重头再研读一下。
很喜欢,从内到外都让人满意。只是一直在找塔塔凯维奇的三卷本《美学史》,总找不到,他的《六大概念》西安也到不了货,这一点很让人郁闷。
这本书,作者是新黑格尔主义者,写得略有不足。装帧精美,喜欢。
这是一本美学必读之书,如果你想考研或者想对美学有所研究的话这本书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很好的,美学书籍
很厚的一本书,鲍葵桑的经典,翻译的也很不错,值得一读。
这本书真的很精美,会好好阅读的~
书的性价比很高,纸张质量很好
好,正版,图书印制精美
专业书,专业学习必用,推荐!
搞脑子
没有看过,是帮同学买的,改天会借来看看
以前买过类似的,不过这本更详尽
不比商务印书馆差
还没拆封,书很精美,是大开本。
导师推荐,读读
要静心去阅读
要自己细心钻进去,才能读懂
其实书一定很OK,但是鄙人才疏学浅,读起来实在是晦涩难懂……面壁思过
这本鲍桑葵的《美学史》,是张今先生译得第二版,译得非常好,非常流畅,毫无生涩之感。这本书是搞文学的必读书。印刷得比第一版好得多啦。
入门级的美学书籍,值得收藏
这本书拿到手感觉不错*只是开本大了些,阅读时能辛苦些,其它还好!
希望以后在运输过程中,注意对物品的保护。
没有插图就这点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