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史学方法导论

傅斯年 著,雷颐 点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3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傅斯年 著,雷颐 点校  

页数:

27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 本书收录了傅斯年先生1918年至1941年间有关史学问题研究的十三篇学术文章。其中以《史学方法导论》一文为代表,在此文中,傅斯年先生不仅详细分析了各种史料的分析、鉴别与应用方法,而且强调了“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的一贯观点。其他十二篇文章依照时间顺序排列,从多个角度反映了傅斯年先生的史学思想和治学方法。

作者简介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省聊城人,生于儒学世家。他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师从刘师培、黄侃等国学大师,后到英德留学,回国后一直在教育与研究部门任职。他学识渊博,贯通中西,在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与学校教育等方面均获得了显著成就,一生著述颇丰。他是我国近现代之交,在新旧文化、中西文化碰撞中涌现出的一位著名学者、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书籍目录

史学方法导论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与顾颉刚论古史书史记研究战国子家叙论本所发掘安阳殷墟之经过——敬告河南人士及他地人士之关心文化学术事业者战国文籍中之篇式书体——一个短记考古学的新方法明成祖生母记疑夷夏东西说说“广陵之曲江”谁是《齐物论》之作者?谁是《后出师表》之作者?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我们在上章讨论中国及欧洲历史学观念演进的时候,已经归纳到下列的几个结论:一、史的观念之进步,在于由主观的哲学及伦理价值论变做客观的史料学。二、著史的事业之进步,在于由人文的手段,变做如生物学地质学等一般的事业。三、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文词,不是伦理,不是神学,并且不是社会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做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不是去扶持或推倒这个运动,或那个主义。假如有人问我们整理史料的方法,我们要回答说:第一是比较不同的史料,第二是比较不同的史料,第三还是比较不同的史料。假如一件事只有一个记载,而这个记载和天地间一切其他记载(此处所谓记载,不专指文字,?史料之不以文字为限。)不相干,则对这件事只好姑信姑疑,我们没有法子去对他做任何史学的工夫。假如天地间事都是这样,则没有一切科学了,史学也是其一。不过天地间事并不如此。物理化学的事件重复无数,故可以试验,地质生物的记载每有相互的关系,故有归纳的结论。历史的事件虽然一件事只有一次,但一个事件既不尽止有一个记载,所以这个事件在或种情形下,可以比较而得其近真;好几件的事情又每每有相关联的地方,更可以比较而得其头绪。???在中国详述比较史料的最早一部书,是《通鉴考异》。这是司马君实领导着刘醔、刘恕、范祖禹诸人做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史学便是史料学。  ——傅斯年孟真是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他的记忆力最强,理解力也最强。他能做最细密的绣花针功夫,他又有最大胆的大刀阔斧本领。他是最能做学问的学人,同时他又是最能办事、最有组织才干的天生领袖人物。他的情感最有热力,往往带有爆炸性的;同时他又是最温柔、最富于理智、最有条理的一个可爱可亲的人。这都是人世间最难得合并在一个人身上的才性.而我们的孟真确能一身兼有这些最难兼有的品性与才能。  ——胡适


编辑推荐

《史学方法导论》:国学基础文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史学方法导论 PDF格式下载



封面素雅,字大宜老。内容不作评论。


书是好书。但缺页,重页各达20多页,让人郁闷!


帮人买的,他说可以


大家之作不错


相关图书